中药材-->针砂
针砂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全国中草药汇编》:针砂
【拼音名】 Zhēn Shā
【别名】 铁粉
【来源】 磨砺针时所得的细铁粉。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针厂。
【化学成份】 含铁98%以上。
【炮制】 以火煅醋淬,研细入药。
【性味】 辛、酸,咸,平。
【功能主治】 除湿消积,散瘿消肿。主治黄疸水肿,瘿瘤结气及臌胀等症。
【用法用量】 2~3钱,作煎剂或丸剂。
【注意】 脾胃无湿热积滞者忌用。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针砂
【出处】 《本草拾遗》
【拼音名】 Zhēn Shā
【别名】 钢砂(《本草拾遗》),铁砂(《医学入门》)。
【来源】 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现多从各制针厂中收集。
【性状】 为黑色或灰褐色的细粉,并夹有少量不超过0.05立方毫米的碎片,具有金属光泽,质重而坚。以愈细者愈好,粗者不宜入药。能被磁石吸起成长条者为真,以火烧之,火花四射并啪啪发响者为佳。
【化学成份】 主要成分为铁,杂质为氧化铁(水化物)等,但也常含碳、磷、硅、硫等元素。
【炮制】 针砂粉:将针砂置炭火上煅红醋淬,反复六、七次,捣研成粉用。
【性味】 酸辛,平。
①《本草拾遗》:"性平,无毒。"
②《握灵本草》:"甘,平。"
③《本经逢原》:"酸辛,无毒。"
【归经】 ①《要药分剂》:"入脾、大肠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阴经。"
【功能主治】 补血,除湿,利水。治血虚黄胖,水肿。
①《本草拾遗》:"飞为粉,功用如铁粉。"
②《本草蒙筌》:"治黄胖。"
③《纲目》:"清积聚、肿满、黄疸,平肝气,散瘿。"
④《握灵本草》:"镇心平肝。"
⑤《本经逢原》:"治湿热脾劳黄病,消脾胃坚积黄肿。"
⑥《医林纂要》:"行水消肿,兼济心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和药敷熨。
【附方】 ①治食积与黄肿,又可借为制肝燥脾之用:针砂二两(醋炒红),陈皮、苍术、厚朴、三棱、蓬术、青皮各五两,香附一斤,甘草一两。上为末,醋糊丸,空心姜、盐汤下;午后饭食,可酒下。忌犬肉、果菜。(《丹溪心法》大温中丸)
②治疸,又能去食积:针砂(醋炒红);苍术、川芎、香附、神曲;春加芎,夏加苦参或黄连,冬加吴茱萸或干姜。(《丹溪心法》小温中丸)
③治葵黄病,浮肿:针砂(醋煅,研细粉)三钱,红枣肉适量。制成丸药一百粒。每回一至二粒,一日三回,温水送服。(《现代实用中药》)
④治脾劳黄病:针砂四两(醋炒七次),于漆(烧存性)三钱,香附三钱,平胃散五钱。为末,蒸饼丸梧子大。任汤使下。(《摘元方》)
⑤治湿热黄疮,助脾去湿:针砂不拘多少,擂尽锈,淘洗白色,以米醋于铁铫内浸过一指,炒干,再炒三、五次,候通红取出;用陈粳米半升,水浸一夜,捣粉作块,煮半熟,杵烂,入针砂二两半,百草霜炒一两半,捣千下,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五加皮、牛膝根、木瓜浸酒下。初服若泄泻,其病源去也。(《乾坤生意》针砂丸)
⑥治水肿尿少:针砂(醋煮炒干)、猪苓、生地龙各三钱。为末,葱涎研和。敷脐中约一寸厚,缚之,待小便多为度,日二易之。入甘遂更妙。(《德生堂传方》)
⑦治项下气瘿:针砂入水缸中浸之,饮食皆用此水,十日一换砂,半年自消散。(《仁斋直指方》)
⑧治风湿脚痛:针砂、川乌头。为末,和匀炒热,绵包熨之。(《摘元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针砂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拾遗》:《本草》云,凡言铁疗病,不入丸、散,皆煮浆用之。今针砂、铁精俱堪染皂,并入丸、散。针砂,堪染白为皂,飞为粉,功用如铁粉,炼铁粉中亦别须之。针是其真钢砂,堪用,人多以杂和之,谬也。
【拼音名】 Zhēn Shā
【英文名】 needles powder produce by mill steel needles
【别名】 钢砂、铁砂、铁针砂
【来源】 药材基源: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现多从各制针厂中收集。
【生境分布】 主产上海、福建漳州、江苏镇江;其他省区亦产。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细粉状,黑色、灰黑色或钢灰色。不透明;具金属光泽。用手捻之具砂质感,不染手。体重,质坚。气微,味弱。以体重、质细、色黑者为佳。
品质标志 《江苏省中药材标准》1989年版规定:本品含铁(Fe)不得少于96.0%。
【化学成份】 主要成分为铁,含碳量应在0.04%-0.2%范围内,可含氧化铁等杂质,常含碳、磷、硅、硫等元素。
【鉴别】 (1)本品能被磁石吸起成长条状。
(2)取本品约0.5g,置试管中,加盐酸5ml,振摇,使溶解,静置,取上清液1ml,滴加亚铁氰化钾试液7-8滴,发生深蓝色沉淀;再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发生棕褐色沉淀。(检查铁盐)
【炮制】 针砂粉:将针砂置炭火上煅红醋淬,反复六、七次,捣研成粉用。
【性味】 酸辛;咸;寒;平;无毒
【归经】 脾;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 镇心平肝;健脾消积;补血;利湿;消肿。主惊悸癫狂;血虚黄肿;泄泻下痢;尿少水肿;风湿痹痛;项下气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和药敷熨。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飞为粉,功用如铁粉。
2.《本草蒙筌》:治黄胖。
3.《本草纲目》:清积聚、肿满、黄疸,平肝气,散瘿。
4.《握灵本草》:镇心平肝。
5.《本经逢原》:治湿热脾劳黄病,消脾胃坚积黄肿。
6.《医林纂要》:行水消肿,兼济心肾。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