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汉防己散

汉防己散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防己

【处方】 汉防己(一两)、黄芩(一两)、麻黄(去根节.一两半)、石膏(一两半)。赤芍药川芎防风羌活附子(炮裂.去皮脐)、当归(炒),各三分。杏仁(汤浸.去皮尖.炒)、白术,各半两。

【功能主治】 治贼风,身体拘急,舌强难言,手足不遂。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太平圣惠方》卷七: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30克 海蛤15克 滑石30克 冬葵子15克 猪苓15克(去黑皮)瞿麦15克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膀胱实热,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次6克,空腹时用浓煎木通汤调下。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七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30克 黄耆30克(锉)桂心30克 赤茯苓6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桑根白皮30克(锉)

【制法】 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治皮水,四肢习习然动。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以水3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22克 猪苓22克(皮黑皮)海蛤30克 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木香15克白术15克 桑根白皮22克(锉)赤茯苓22克 槟榔30克 紫苏茎叶30克 木通30克(锉)

【制法】 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虚劳四肢浮肿,呼吸喘促,小便不利。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30克 木通30克(锉)桑根白皮30克(锉)赤茯苓3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大腹皮15克(锉)牵牛子30克(微炒)

【制法】 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水气溢于皮肤,四肢肿满,上气喘急,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葱白7寸,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

《圣惠》卷四十六: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3分,桑根白皮1两(锉),木通1两(锉),赤茯苓1两,泽漆半两,百合1两,甜葶苈3分(隔纸炒令紫色),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肺脏气壅,闭隔不通,致令面目浮肿,咳嗽喘急,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六

《圣惠》卷二十一: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1两,茯神1两,白鲜皮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芩1两,青羊角屑1两,羚羊角屑1两,沙参1两(去芦头),秦艽1两(去苗),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1两(炙微赤,锉)。

【功能主治】 热毒风攻头面,壅闷,口鼻干,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上为粗散。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一

《圣惠》卷十九: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3两,葛根3两(锉),桂心2两,麻黄2两(去根节),甘草1两(炙微赤,锉),防风1两(去芦根),赤芍药1两,独活1两,羚羊角屑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中风口噤不开,筋脉拘急,体热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放温,拗开口灌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九

《圣惠》卷四十五: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半两,赤茯苓3分,槟榔1两,桑根白皮3分(锉),木通3分(锉),猪苓3分(去黑皮),紫苏茎叶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脚气肿满,小便不利,喘促不食。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防己散”。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五

《圣惠》卷四十五: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3分,桑根白皮1两(锉),泽泻半两,赤茯苓半两,木通3分(锉),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尖,微炒),猪苓3分(去黑皮),槟榔1两,紫苏茎叶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湿脚气,通身浮肿,小便不利,气壅烦闷,腹胁连膀胱虚胀,上气喘促,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五

《圣惠》卷四十五: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3分,赤茯苓1两,酸枣仁3分(微炒),防风半两(去芦头),桑根白皮1两(锉),桂心半两,薏苡仁3分,羌活3分,赤芍药3分,麻黄3分(去根节),羚羊角屑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脚气风毒痹挛,肿痛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五

《圣惠》卷四十五: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1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茯苓1两,丹参1两,牛膝1两(去苗),独活1两,黄耆1两(锉),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犀角屑1两,木香半两,桂心1两,石膏1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槟榔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桑根白皮1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脚气,缓弱顽痹,心神烦闷,语言謇涩,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五

《圣惠》卷三十八: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2分,桑根白皮1两(锉),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3分,紫苏茎叶1两,木通2分(锉),大腹皮1两(锉),黄芩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前胡1两(去芦头)。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乳石发动,痰结不食,身体浮肿,腹胁满闷,喘息气粗。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 《圣惠》卷三十八

《圣惠》卷三十:汉防己散

【别名】 防己汤

【处方】 汉防己3分,猪苓3分(去黑皮),海蛤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木香半两,白术半两,桑根白皮3分(锉),赤茯苓3分,槟榔1两,紫苏茎叶1两,木通1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虚劳,四肢浮肿,喘息促,小便不利,坐卧不安;伤寒或痢疾后,身体浮肿,喘息促急,小便不利,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 防已汤(《圣济总灵》卷三十二)。

【摘录】 《圣惠》卷三十

《圣惠》卷二十: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1两,麻黄1两半(去根节),赤芍药3分,芎藭3分,黄芩1两,防风3分(去芦头),羌活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当归3分(锉,微炒),石膏1两半,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半术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贼风。身体拘急,舌强难言,手足不遂。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

《圣惠》卷七十九: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猪苓1两(去黑皮),商陆2分,桑根白皮1两(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风虚,虚壅上攻,头面浮肿。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 泻肺利水之急剂,此药虚人戒服。

【摘录】 《圣惠》卷七十九

《圣惠》卷六:汉防己散

【别名】 防己汤

【处方】 汉防己1两,赤茯苓1两,白前1两,桔梗1两(去芦头),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木通1两(锉),紫菀1两(去苗),紫苏茎叶1两,天门冬1两(去心),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肺脏壅热,烦躁喘粗,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防已汤(《圣济总灵》卷四十九)。

【摘录】 《圣惠》卷六

《圣惠》卷十: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半两,桂心3分,防风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生地黄2斤(研,绞取汁)。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伤寒热毒逼心,谵语见鬼神不安。

【用法用量】 入地黄汁中,更入水1大盏,调令匀,入银器中盛,于甑中蒸半日取出;每服3合,以温水下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

《圣惠》卷七: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1两,海蛤半两,滑石1两,葵子半两,猪苓半两(去黑皮),瞿麦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膀胱实热,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浓煎木通汤调下。

【摘录】 《圣惠》卷七

《圣惠》卷三: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1两,芎藭1两,桂心1两,麻黄1两(去根节),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1两(锉),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肝风湿痹,四肢拘挛急痛,心胸壅,气喘促。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三

《医略六书》卷三十:汉防己散

【处方】 防己3两,猪苓两半,泽泻两半,商陆两半。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浮肿,脉沉者。

【用法用量】 生姜汤煎3钱,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产后离蓐太早,姿饮积湿而浸渍中外,遍满皮肤,故周身浮肿谓之水肿。防己泻血分之水,猪苓泻气分之水;泽泻泻膀胱之水,商陆泻肠胃之水。为散,姜汤煎,使水湿顿去,则肠胃廓清而经络通畅,岂有遍身浮肿之患乎。此邪盛攻实之剂,亦急则治标之法。凡体虚邪气不实者,慎勿轻试。

【摘录】 《医略六书》卷三十

《圣惠》卷二十二: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1两,杜若1两,防风1两(去芦头),细辛半两,虎掌半两(汤洗7遍,生姜汁拌炒令黄),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桂心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芎藭3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头风目眩,水浆不下,食辄呕吐,即眩倒。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二

《圣惠》卷二十二: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1两,羚羊角屑3分,人参3分(去芦头),荆芥2分,芎藭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赤茯苓3分,旋覆花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细辛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枳实3分(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上焦痰攻。头目旋晕,心神烦乱。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 忌饴糖羊肉

【摘录】 《圣惠》卷二十二

卫生宝鉴》卷十三:汉防己散

【处方】 官桂(去皮)1两,陈皮1两(去白),汉防己5钱,杏仁(汤浸,去皮尖)1两,紫苏7钱半,羚羊角(镑)7钱半,细辛7钱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五噎。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7分,去滓温服,日2次。

【注意】 忌酸味生冷滑物。

【摘录】 《卫生宝鉴》卷十三

《圣惠》卷五十一: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1两半,石膏4两,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前胡1两(去芦头),白术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胸膈间支饮,数吐下之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一

《博济》卷一: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1两,万州黄药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咯血。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防己散”、“黄药散”。

【摘录】 《博济》卷一

《圣惠》卷七十五:汉防己散

【别名】 防己汤

【处方】 汉防己3分,桑根白皮1两(锉),木香1分,大腹皮3分(锉),紫苏茎叶1两,赤茯苓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妊娠通身浮肿,喘促,小便涩。

【用法用量】 防已汤(《圣济总灵》卷一五七)。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六十九: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3分,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1两(锉),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槟榔1两,木通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紫苏茎叶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头面及四肢浮肿,心胸满闷,喘息,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葱白7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六十一: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3分,麦门冬3分(去心皮),桑根白皮1两(锉),赤茯苓1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地骨皮3分,前胡1两(去芦头),黄耆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肺痈,喘急咳嗽脓血,心神烦闷,咽干多渴。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一

《圣惠》卷五十四: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1两,木通1两(锉),桑根白皮1两(锉),赤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大腹皮半两(锉),牵牛子1两(微炒)。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水气,四肢肿满,上气喘急,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葱白7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四

《圣惠》卷五十四:汉防己散

【别名】 防己汤

【处方】 汉防已半两,桑根白皮1两(锉),木通1两(锉),赤茯苓1两,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微炒),泽漆半两,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紫色),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百合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水气,咳逆上气,四肢浮肿,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 防已汤(《圣济总灵》卷八十)。

【摘录】 《圣惠》卷五十四

《圣惠》卷五十四:汉防己散

【别名】 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1两,黄耆1两(锉),桂心1两,赤茯苓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桑根白皮1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皮水肿。如裹水在皮肤中,四肢习习然动。

【用法用量】 防已散(《准绳·类方》卷二)。

【摘录】 《圣惠》卷五十四

方出《圣惠》卷五十四,名见《曾济方》卷一九二: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1两,桑根白皮(锉)1两,苍术(锉,炒)1两,郁李仁(去皮尖)1两,羌活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风水面肿,脉浮而紧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1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如人行10里再服之。

【摘录】 方出《圣惠》卷五十四,名见《曾济方》卷一九二

《圣惠》卷五十一: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1两,羚羊角屑1分,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3分,芎藭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赤茯苓3分,旋覆花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细辛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赤芍药3分,羌活3分,枳实3分(麸炒微黄),甘草半两(微炙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化痰,利胸膈,除头目旋眩,令思饮食。主风。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一

《圣惠》卷六十九: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赤茯苓3分,大腹皮3分(锉),前胡3分(去芦头),木通3分(锉),赤芍药半两,桑根白皮1两(锉),桂心半两,羚羊角屑半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血分,四肢浮肿,喘促,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八十三:汉防己散

【处方】 汉防己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川升麻半两,桂心半两,芎藭半两,羚羊角屑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中风,口㖞斜僻。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更煎1-2沸,量儿大小,分减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三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