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调经汤
调经汤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妇科玉尺》卷一:调经汤
【处方】 当归 延胡索 白术各6克 香附 白芍 生地各3克 川芎 陈皮 丹皮各2.4克 甘草1.8克 益母草9克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主妇女瘀积经闭。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煎,经来日空腹时服。
【摘录】 《妇科玉尺》卷一
《妇科玉尺》卷四:调经汤
【处方】 当归 桂枝 赤芍各3克 麝香0.15克 琥珀(另研)没药(另研)各0.6克 炙甘草 细辛各0.9克
【功能主治】 化瘀退肿。主产后因败血蓄于脏腑,循经流入四肢而化为水,以致面目四肢浮肿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妇科玉尺》卷四
《万氏女科》卷三:调经汤
【处方】 归身(酒炒)1钱,赤芍1钱,丹皮1钱,桂心1钱,赤茯苓1钱,炙草1钱,陈皮1钱,细辛5分,干姜(炒)5分。
【功能主治】 产后浮肿。新产之后,败血不尽,乘虚流入经络,与气相杂,凝滞不行,腐化为水,故令四肢浮肿,乍寒乍热。
【用法用量】 生姜1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 《万氏女科》卷三
《揣摩有得集》:调经汤
【处方】 泽兰叶3钱,熟地1钱半,当归1钱半,川芎1钱半(炒),川楝子1钱(炒),白芍1钱半(炒),元胡1钱(炒),槟榔1钱,木香5分,小茴香1钱(炒),焦楂1钱半,砂仁5分(炒),青皮8分(炒),生草1钱。
【功能主治】 妇女一切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经后腹痛,或呕吐,或发烧,或血痨,或久不生育,或室女经来腹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揣摩有得集》
《古今医鉴》卷十一:调经汤
【处方】 香附(童便制)4两,炙甘草1两,茯神1两5钱,陈皮(泡去白,炒)2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月经不调而无子者。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用滚汤调下。
【摘录】 《古今医鉴》卷十一
《宋氏女科秘书》:调经汤
【处方】 白当归(酒洗)、淮生地(酒蒸,姜汁炒)、川芎(酒洗)、白芍药(酒炒)、广陈皮、香附(酒炒)、白术(麸炒)、丹皮、砂仁、炙甘草。
【功能主治】 月经不调。
【摘录】 《宋氏女科秘书》
《仙拈集》卷三:调经汤
【处方】 当归1两,川芎5钱,白芍6钱,玄胡2钱,肉桂2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经事或前或后,或多或少。
【用法用量】 每服4钱,食远滚水下;煎汤亦妙。
【摘录】 《仙拈集》卷三
《竹林女科》卷三:调经汤
【处方】 生地黄、当归各等分。
【功能主治】 产后血虚,败血攻冲,邪淫于心,胡言乱语,如见异物。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竹林女科》卷三
《女科秘要》卷四:调经汤
【处方】 川芎7分,当归1钱,生地1钱,益母草1钱,白芍8分,香附8分,丹皮8分,茯苓8分,甘草3分,姜3片,枣1个。
【功能主治】 因经闭,败血停积五脏,流入四肢而作浮肿者。
【用法用量】 空心温服。
如血热先期及血热过期,紫黑或块,加黄连7分(酒炒),血寒过期,加煨姜、肉桂各3分;临期正行作痛,加元胡、青皮各8分;临行继断不来,积块刺痛,加红花、苏木、桃仁各5分;经水过多,加黄芩1钱、蒲黄(炒)8分;经来饮食不思,加白术8分、陈皮、砂仁各5分;肥人多痰,赤白带下,加南星、苍术各8分;气虚血弱,四肢虚软,面无颜色,加人参、黄耆各5分。
【摘录】 《女科秘要》卷四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调经汤
【处方】 当归(洗焙)1两,半夏(汤洗7次)1两,甘草(炙)1两,麦门冬(去心)1两,五加皮1两,熟干地黄(洗焙)1两,川芎1两,吴茱萸(汤洗7次)1两,肉桂(去粗皮)1两,牡丹皮1两,赤芍药1两,乌药1两,人参(去芦头)1两,红花1两,没药半两(另研)。
【功能主治】 冲任脉虚,风寒客搏,气结凝滞,每经候将行,脐腹先作撮痛,或小腹急胀,攻注腰脚疼重。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经欲行时,预前5日及经断后5日,并宜服之。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