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谢利恒

谢利恒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谢利恒(1880-1950年),名观,晚年自号澄斋老人。江苏武进罗墅湾人。伯祖兰生,祖葆初,均为孟河名医。谢氏幼承家学,熟诵《内经》、《难经》、《伤寒论》及方书、本草。又工古文辞,精究经书、历史舆地之学。甲午战争(1894年)后入致用精舍(原名龙城书院)学习新学。尝从苏州名医马培之学医。1901年肄业于东吴大学。1905年任教于两广优等师范学校,1911年前后两度供职于商务印书馆,编辑地理、医学图书。历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神州医药总会附设中医大学校长;又曾任上海市国医公会、中央国医馆等学术团体职务。1929年民国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废止中医案时,中医界公推谢氏为赴宁抗争之首席代表,历时数月,终于迫使当局收回禁令。

谢氏博记多闻,治学功深,向为医林所景仰。1917年丁甘仁等创设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率先延聘谢氏为该校校长。谢氏制定课时,编写讲义,亲自授课,从学弟子甚众,如秦伯未张赞臣等都出其门下。他一生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近贤陈存仁撰《谢利恒先生传记》中有云:“凡同道中有一长可取者,辄乐与周旋,罔论儒医世医,即草泽铃医,亦殷勤询访讨论,不肯放弃也。”谢氏撰著较多,如《中国医话》、《中国药话》、《澄斋医案》、《澄斋杂著》等均已刊行。其中《中国医学源流论》为其代表作,书中纵论历代主要医籍、学派及医学各科发展史,揭示中医与儒学的发展关系,倡言治医者要略涉自然、社会诸科学。谢氏曾主编《中国医学大辞典》,在中医学界影响相当深远。辞典博引古今医籍3千余种,旁及日本、朝鲜等方书。他曾考讹订谬,去芜存精,词目3万7千余条,计350余万字,历时八载,书乃告成。谢氏平素重视整理方剂及卫生保健之术,曾于1925年编印《家用良方》问世。该书为谢氏取其平日所得各种方法,参以诊病之经验而成,共分卫生、内科、妇科、幼科、救急六类。

学术观点

一、平素重养生

二、治杂病重调理脾胃

三、治时病重视湿邪

四、治妇人病重视调肝

五、辨妊娠

医案

一、湿温

二、感冒

三、虚损

四、肿胀

五、月经不调

(1)衍经

(2)经期超前

验方

一、百御丸

二、谢订万应灵丹

三、齿痛汤方

四、古方玉真(珍)散治疗刀伤经验

五、十制香附痛经丸

六、大水行舟方

七、锅焦丸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