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甫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通权达变者知真要——民国大医张生甫和他的医学著作
□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驰誉中医界有称“海内三张”者,又称“名医三达”、“三张三达”。“三张”各擅胜场:张山雷标识新论,张锡纯衷中参西,张生甫则在辨证论治中以知常达变独张一帜,为研习者所法程。在“三张”中,张生甫以其绩学醇厚,成名最早。
张生甫(1864-1933),字国华,浙江慈溪东乡人。他毕生行医于慈溪东乡贾家市,以严谨的治经方法研习医籍,上考诸古,下质诸今,真积力久,自得于心。何廉臣称赞张生甫说:“本通变之宏才,著《达变》之医学”。
融医理于养生
张生甫治医,功力博湛,对辨证论治领悟独到。并治有专长,擅治虚劳。又把医理融通于养生,成为治未病的上工。这些都可以见诸他的医案和著作之中。
他重视治未病,融医理于养生,晚年著《性道实学》。他以儒医研读《易经》,兼通道学。《内经》中道家思想原本至为丰富,他又兼习道家养生之书,这使他从临床医疗的角度审视养生与治病,有所发挥。道家讲性命双修,以“形”为性,以“神”为命,又有精气神为人生三宝之论。道家养生,首重三宝,牵系生死存亡,保之则健,伤之则亡。他对虚劳的治疗实践,启悟了他对精气神的理解;又在对精气神的感悟中,强化了他对虚劳等诸病要重视摄生,先机防治的意识。
通权达变创新舌诊
他在舌诊方面也通权达变而有创新。如他在《医学达变·察舌通变》中说:“外感舌苔变动多,而内伤舌苔变动少。上、中焦证,其苔变动亦多,而下焦及经络证,其苔变动亦少。”“内伤多淡白无荣,至见光绛、白糜,不可为矣。”他又指出:“舌苔之变动,恒赖阴津”,“故老人病,其苔每多燥白,不甚变动,有时或见厚白,不可误以为湿,皆因气虚不能化津所致。”他以此把自己的经验凝铸于达变之论中。
在临证的辨证论治中,他更是料量于达变,并提炼出新义,如他对四饮中痰饮的诠解,就是从水为阴类的饮证特征,概括出治痰饮证的要点是:痰饮是水之气化不利,当以温药和之是其常;但在治法上,应依据呼气或吸气之短,选择温化水府或温化水脏的途径。
研究虚劳病证实力超逸
张生甫对虚劳病证的研究,可谓以其实力超逸,达疏明大例之要旨。他关于虚劳的医学思想,既概略于《医学达变》中的夥同散论,也卓见于其专著《虚劳要旨》。他因五劳七伤,洵仲景之建中、祛风、除瘀,而于东垣之甘温除大热相贯并通。虚劳乃五劳七伤之总称,虚是虚损,劳即劳伤。他疾呼重在治未病。对于治法的演进,他说:“岐伯出甘温以示法,越人按五损以立法,辞简旨赅,并皆精妙,虽仅有法无方,要已方寓法中。仲景师承经旨,尚甘温以补虚,而又合祛风除瘀为三大纲,可谓继往开来,守经达变者矣。”认为“虚劳五脏皆有,以心脾肾为大端”,他以饮食、劳倦、酒色、情志为主要病因,饮食劳倦伤脾、酒色伤肾,情志伤心。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