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红萆薢

红萆薢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全国中草药汇编》:萆薢

【拼音名】 Hónɡ Bì Xiè

【别名】 小萆薢、小红萆薢、打不死、花花藤、花萆薢、滇江萆薢

【来源】 百合菝葜属植物无刺菝葜Smilax mairei Levl.,以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 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调经,利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慢性胃炎,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红萆薢

【出处】 《中药材手册》

【拼音名】 Hónɡ Bì Xiè

【别名】 川萆薢(《中药材手册》)。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粉菝葜等多种同属植物的块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主产四川。

【性状】 完整的块茎较粗大,重者可达数斤。外表多丁刺和疙瘩,表面粗糙,呈枯棕色微带红。商品多为不规则的片状,边缘粗糙,带有坚硬的突起细根或根痕。切片表面棕褐色,内心黄色、红棕色或褐红色微带萦。质坚韧,含有黄色的粗纤维,不易折断,断后不具粉质。气味微弱。以色红黄者为佳。

【性味】 ①《四川中药志》:"苦,平,无毒。"

②《云南中草药选》:"甘淡,平。"

【归经】 《四川中药志》:"入肝、胃、肾三经。"

【功能主治】 ①《四川中药志》:"祛风湿,分清浊,利关节,解疮毒。治风湿痛,腰膝痹痛。小便淋浊及梅毒恶疮。"

②《云南中草药选》:"祛风除湿,通淋,利水,消炎,解毒。治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感染,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注意】 《四川中药志》:"阴虚火旺,肾虚遗精,多尿及腰痛者忌用。"

【备注】 云南所产的红萆薢为同属植物无刺菝葜的块根。块根木质坚实,结节状,外表褐色,内面红色。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萆薢

【出处】 出自《中药材手册》。

【拼音名】 Hónɡ Bì Xiè

【英文名】 rhizome of Glabrous Greenbrier, rhizome of Dullcolor Greenbrier, rhizome of Maire Greenbrier, rhizome of Bluebead Greenbrier

【别名】 滇红萆薢、土茯苓、小萆薢、打不死、土茯苓、花花藤、花萆薢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无刺菝葜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milax mairei Lev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无刺菝葜 攀援灌木。茎与枝条平滑或稍粗糙,无刺。叶互生;叶柄长0.5-1.5cm,约占全和长的1/2-2/3,具狭鞘,脱落点位于近顶端,一般有卷须;叶片纸质或薄革质,卵形、长圆状卵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长3.5-9cm,宽1-5cm,先端急尖并具尖凸,基部钝或浅心形,下面苍白色,干后一般暗绿色。伞形花序腋生;总花梗多少扁平,一般短于叶柄;花序托膨大,连同多枚宿存小苞片多少呈莲座状;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6,淡绿色或红色;雄花外花被片长2-2.5mm,宽约1mm,内花被片稍狭而短,雄蕊6;雌花与雄花大小相似,具6枚退化雄蕊,子房3室,柱头3裂。浆果球形,5-7mm,熟时蓝黑色。花期5-6月,果期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000m的林下、灌丛中或山谷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 苦;甘;平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利水通淋;解疮毒。主风湿痹痛;水肿;小便淋浊;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注意】 《四川中药志》:阴虚火旺,肾虚遗精,多尿及腰痛者忌用。

【各家论述】 1.《四川中药志》:祛风湿,分清浊,利关节,解疮毒。治风湿痛,腰膝痹痛,小便淋浊及梅毒恶疮。

2.《云南中草药选》:祛风除湿,通淋,利水,消炎,解毒。治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感染,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疮疖。

【摘录】 《中华本草》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