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红血藤
红血藤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出处】 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拼音名】 Hónɡ Xuè Ténɡ
【英文名】 Chinese Spatholobus
【别名】 华密花豆、血格龙。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红血藤的茎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atholobus sinensis Chun et T.Chen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冬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红血藤 攀援灌木。枝初时紫褐色,略被柔毛,后为灰色,无毛,具密集的线纹。三出复叶,革质;叶柄长2-5cm,纤细,基都膨大,被毛;托叶钻状,长3mm,宿存;小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顶生小叶长5-8cm,宽2-3cm,侧生小叶略小,先端骤缩为钝尖头,基部圆形或阔钝形,上面无毛,老时有光泽,背面被糙伏毛。圆锥花序腋生,密被褐色糙伏毛,长8-10cm,小苞片2,钻状,长lmm,花长7-8mm,稍密集,花梗长3-4mm,被毛;萼钟状,外被短柔毛,5裂,裂齿卵形;花冠紫红色,各瓣均具细长爪,旗瓣扁圆形,光瑞凹,翼瓣倒卵状长椭圆形,具向下的耳,龙骨瓣长椭圆形,无耳;子房线状长椭圆形,被糙伏毛,花柱无毛。荚果无柄,斜长圆形,长7-9cm,中部以下宽2-2.3cm,上部较狭,果瓣薄具细网脉,被褐色长柔毛,背缝密被绒毛;种子长椭圆形,扁平,长约3cm,种皮黑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
【性状】 性状鉴别 茎呈圆柱形,稍弯曲,直径3.3-4.0cm,表面灰棕色,具明显纵沟及细密横向环纹,皮孔疣状凸起,圆点状或椭圆形,较小,质坚,难折断,折断面呈不规则裂片状,横切面皮部分泌物呈黑棕色,木部红棕色,木薄壁组织色较深,波状排列成层,导管孔洞状,不规则排列,髓细小,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细胞外壁较厚,木化,内充满深棕色物质。皮层窄,10数列细胞,棕色;石细胞群众多,几连成环带,中柱鞘为连续的石细胞环带,其中夹杂少数纤维束;环带两侧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含晶细胞壁增厚木化。韧皮射线明显,宽1-4列细胞,向外渐扩大;石细胞群众多,散在于外侧,周围细胞腔中有时含草酸钙方晶,含晶细胞壁增厚木化;分泌细胞l-12个相聚切向排列,纤维束众多,散在。形成层成环。木射线明显,宽l-5列细胞,大型导管多单个或2个并列,小导管则1至多数相聚,木纤维成束,为晶纤维,层状排列。髓小,居中,环髓可见草酸钙方晶和少数分泌细胞。
粉末特征:粉末棕色。①石细胞成群或散在,呈长方形、长椭圆形、类方形、类三角形及不规则形,直径16-86μm,稀至116μm,壁厚4-15μm,有的壁极厚而胞腔不显,层纹明显,孔构可见,有的分支,胞腔内多含红棕色物。②纤维及晶纤维成束或散在,无色或淡棕色,纤维直径5-26μm;多断裂,末端较平截,初生壁易分离,表面有裂隙,有的纵向开裂,孔沟和胞腔不明显;有的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③草酸钙方晶散在,多呈类双锥形,直径8-29μm。④分泌细胞细胞界限可见,分泌物多为红棕色。⑤导管多已破碎,无色或淡棕色,具缘纹孔导管,具缘纹孔排列较紧密,有时局部缺如,纹孔口裂缝状或长椭圆形,少数导管腔内充满棕色物。③木栓细胞成群,少散在,呈棕色,表面观多角形,直径16-40μm,垂周壁平直、稍厚,表面有细条状纹理。⑦木射线细胞与木薄壁细胞、木纤维及导管垂直排列,长方形或近方形,直径14-36μm,长22-90μm,纹孔、孔沟明显,腔内多含棕色物。
【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补血;活血。主贫血;闭经;有经不调;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茎藤用作鸡血藤的代用品。
【摘录】 《中华本草》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