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篱笆竹
篱笆竹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全国中草药汇编》:篱笆竹
【别名】 类芦、石珍茅、飞竹叶、聊箭杆子、假芦
【来源】 禾本科篱笆竹Neyraudia reynaudiana (Kunth) Keng,以嫩苗入药。
【生境分布】 长江流域以南,广西和西南诸省。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肾炎水肿:鲜篱笆竹1小扎,用火烧一端,另一端流出竹沥,取竹沥一碗,分多次内服,1天内服完。
毒蛇咬伤:嫩叶1~2两,捣烂,冲开水服。
竹木刺入肉:用嫩苗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篱笆竹
【拼音名】 Lí Bɑ Zhú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类芦的嫩苗、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yrandia reynaudiana (Kunth)Keng
【原形态】 类芦 多年生草本。具木质根茎,须根较粗而坚硬。秆直立,高1-3m,径3-10mm,通常具分枝,节间被白粉。叶鞘紧密抱茎,无毛而仅沿其颈部具柔毛;叶舌密被柔毛;叶片长20-70cm,宽4-10mm,先端细渐尖,扁平或卷折,无毛或者上面有时被柔毛。圆锥花序长30-70cm,分枝长而细弱,开展下垂;小穗含4-8花,长6-8mm,其第1花仅具外稃而无毛;颖长2-3mm,无毛;外稃长约4mm,先端具长1-2mm向外反曲的短芒,边脉上有长约2mm的白柔毛,内稃短于外稃,透明膜质。花、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河边、草坡或石山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和西南等地。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毒蛇咬伤;竹木刺入肉
【用法用量】 内服: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