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鮠鱼

鮠鱼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中药大辞典》:鮠鱼

【出处】 《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 Wéi Yú

【别名】 魾、鳠(《尔雅》),魤(《本草拾遗》),懒鱼(《本草图经》),蛔鱼、蜾鱼(《纲目》),白戟鱼(姚可成《食物本草》),阔口鱼(《本经逢原》),白冀(《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 为鲍科动物长吻鮠

【原形态】 体延长,长约25厘米,为体高的5~6倍。吻锥形,向前显着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上下颌上均具锋利的细牙齿数排。肩骨显着突出,位于胸鳍前上方,头顶部多少裸露。侧线平直。背鳍Ⅱ6~7,硬棘后缘有细锯齿。胸鳍刺发达,内缘也有锯齿。臀鳍14~18,无硬刺。臀鳍前上方有一肥厚的脂鳍。全体裸露无鳞,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

生活于江河中,多栖于水的底层。捕食小型鱼类、虾、蟹、螺及水生昆虫等。产卵期5~6月。冬季在有岩石的深水处越冬。

【生境分布】 分布长江流域。

【性味】 甘,平。

①《本草拾遗》:"味甘,平,无毒。"

①《本经逢原》:"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遗》:"下膀胱水,开胃。"

②《日用本草》:"补中益气。"

【各家论述】 《本经逢原》:"阔口鱼,能开胃进食,下膀胱水气,病人食之,无发毒之虑,食品中之有益者也。"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鮠鱼

【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1.《纲目》:鮠,生江淮间,无鳞鱼,亦鲟属也。头尾身鳍,俱似鲟状,惟鼻短尔。口亦在颌下,骨不柔脆,腹似鲇鱼,背有肉鳍。郭璞云,鳠鱼似鲇而大,白色者是矣。北人呼鳠,南入呼鮠,并与鮰音相近,迩来通称鮰鱼,而鳠、鮠之名不彰矣。

【拼音名】 Wéi Yú

【英文名】 longirostral fish

【别名】 魾、鳠、魤、鮰鱼、白戟鱼、阔口鱼

【来源】 药材基源:为鮠科动物长吻鮠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iocassis longirostris Gunther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长吻鮠,体延长,长约25cm,为体高的5-6倍。吻锥形,向前显着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上、下颌上均具锋利的细牙齿数排。肩骨显着突出,位于胸鳍前上方,头顶部多少裸露,侧线平直。背鳍Ⅱ,6-7,最后一硬棘的后缘有细锯齿。胸鳍刺发达,臀鳍14-18,无硬刺。臀鳍前上方有一肥厚的脂鳍。全体裸露无鳞,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江河中多栖于水的底层。食小型鱼类、虾类及水生昆虫等。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

【性味】 味甘;平;无毒

【归经】 脾经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开胃;行水。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水气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00-200g。

【注意】 1.《本草图经》:“能动痼疾。不可与野雉、野猪肉合食,令人患癞。”2.《饮食须知》:“同鹿肉食,杀人。赤目赤须者忌食。”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阔口鱼,能开胃进食,下膀脱水气,病人食之,无发毒之虑,食品中之有益者也。

2.《本草拾遗》:下膀胱水,开胃。

3.《日用本草》:补中益气

【摘录】 《中华本草》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