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白毛藤根

白毛藤根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中药大辞典》:白毛藤根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 Bái Máo Ténɡ Gēn

【来源】 为茄科植物白英。夏、秋采收。

【性味】 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辛,无毒。"

②《重庆草药》:"味甘,性平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 治风火牙痛,头痛,瘰疬,痈肿,痔漏。

①《分类草药性》:"治瘰疬,崩带,风火牙痛。"

②《重庆草药》:"治头痛,流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附方】 ①治火牙虫牙痛:白毛藤根,地骨皮枸骨根龙胆草白牛膝。炖内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痔疮、漏管:白毛藤根,鲜的一两至一两五钱,干的八钱至一两二钱。和猪大肠(洗净)一斤,清水同煎,饭前分两次吃下。(《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乳痛:白毛藤根一两,酒,水各半煎服,取渣加酒糟调敷患处。(《贵阳民间药草》)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毛藤根

【出处】 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 Bái Máo Ténɡ Gēn

【英文名】 Root of Bittersweet

【别名】 排风藤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白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lyratum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蔓生草本,高达5m。基部木质化,上部草质,茎、叶和叶柄密被具节的长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3cm;叶片多戟形或琴形,长3-8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上部全缘或波状,下部常有1-2对耳状或戟状裂片,少数为全缘,中脉明显。聚伞花序顶生或腋外侧生;花萼5浅裂,宿存;花冠蓝紫色或白色,5深裂,裂片自基部向下反折;雄蕊5,花丝极短,花药顶孔开裂;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小,头状,子房卵形,2室。浆果球形,径约1cm,熟时红色。种子近盘状,扁平。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性味】 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风炎牙痛;头痛;瘰疬;痔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 1.《分类草药性》:治瘰疬,崩带,风火牙痛。

2.《重庆草药》:治头痛,流涕。

【摘录】 《中华本草》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