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伤寒太阳症消渴,小便不利,宜五苓散;厥阴症消渴,宜大承气汤之类。与杂病之消渴,名同而病异。宜分别之。
《经》云∶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昔医名为上消,以白虎汤加人参治之。又云∶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昔医谓为中消,以调胃承气汤下之;下消者,烦躁引饮,耳叶焦干,小便如膏,或饮一升尿一升,饮一斗尿一斗,以肾气丸主之。
赵氏曰∶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惟六味、八味及加减八味丸,随症而服。降其心火,滋其肾水,则渴自止矣。白虎、承气,皆非所治也。或曰,人有服地黄汤而渴仍不止者,何也?曰∶此方士不能废其绳墨,而更其道也。盖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肝肾位远,宜制大其服。如上消中消,可以前丸缓而治之;若下消已极,大渴大燥,须加减大八味丸料一斤、纳肉桂一两,水煎六七碗,恣意冰冷冻饮料之,睡熟而渴如失矣。处方之制,存乎人之变通耳。
或问下消无水,用六味丸以滋少阴肾水矣,又加附子、肉桂者何?
盖因命门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气,不能熏蒸上润乎肺,如釜底无薪,锅盖干燥,故渴。至于肺亦无所禀,不能四布水精,并行五经,其所饮之水,未经火化,直入膀胱,正谓饮一升尿一升,饮一斗尿一斗,观其尿味甘而不咸可知矣。故用桂、附之辛热,壮其少阴之火。灶底加薪,枯笼蒸溽,槁苗得雨,生意维新,惟明者知之,昧者鲜不以为迂也。
张隐庵(讳志聪,本朝人,着《本草崇原》并《侣山堂类辨》)曰∶有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肺不能通调水道,而为消渴者,人但知以清凉药治消,而不知脾喜燥而肺恶寒。诚观泄泻者必渴,此因水津不能上输而惟下泄,故而以燥脾之药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故以凉润治渴,人皆知之;以燥热治渴,人所不知也。
附案
辛亥岁,到义溪,有一妇人,产后一年,口渴不止。服药不效,予用四君子汤,加麦冬、乌梅、生干姜。蜜丸弹子大。令其噙化,三日知,十日痊愈。方中妙在白术之苦燥,干姜之辛热,所以鼓胃气而升其水液也。
治消渴白甘葛 天花粉 麦冬 生地 五味子 甘草各等分,水煎服。
止渴生津。
酸梅 乌梅(各二十五枚,枚俱去核) 薄荷末(一两) 冰片(一分五厘) 硼砂(一钱五分)
共研极细末,为丸,每含一丸。
消渴润燥方
白蜜 人乳酥(各一斤)
上溶化一处,每日不拘时服。
缫丝汤
治消渴。
用缫丝汤饮之。
麻仁丸(方见《伤寒》)
肾气丸(方见《金匮》)
六味丸(方见《时方》)
炙甘草汤(方见《伤寒》) 三方俱见虚劳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