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医学入门-->外集·卷四 \ 杂病 \ 内伤类-->痿
痿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诸痿不痛火克肺,
经曰∶诸痿皆生于肺热。肺热叶焦脾弱,着足痿 ,色白毛枯,曰皮痿。五脏受之发为诸痿,悲哀失志,上发喘而下溲血,乃心热下虚也,曰脉痿,则膝胫筋脉纵缓,而不能任用于地。思色无穷,或入房太甚,口苦,白淫,乃肝热胆津渗也,曰筋痿,则筋脉干急蜷挛。居处卑湿,肉蠕动而口渴,乃脾热胃燥也,曰肉痿,则肌肉麻痹不仁。有所劳行,大热而渴,则阳气内伐,热舍于肾,水不胜火,骨髓空虚,色黑齿槁,名曰骨痿,则腰膝与脊不举。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
肺伤木旺肢体废;
肺被火伤,则木寡畏而侮土,则脾亦为之伤矣。肺伤则不能管摄一身;脾伤则不能运用四肢而痿废矣。五痿总属阳明,阳明者,宗筋之会也。阳明实,则宗筋润而机关利矣。
泻南补北是大经,
泻南,则肺金清而东方不旺,脾不伤而宗筋润矣;补北,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肺不焦而荣卫通矣。清燥汤、虎潜丸、肾气丸,调和金水二脏,治痿之大经也。
慎勿滚同风痹治。
痹乃风寒湿合香港脚寒湿而成。缓风邪深,手足肢体缓弱而痛,是知痛则为风为实,不痛为痿为虚。
风因外感宜发散,痿属内伤补血气;
血虚者,四物汤合生脉散,加苍术、黄柏、牛膝,下补阴丸,气虚者,四君子汤加苍术、黄柏、黄芩,下鹿茸四斤丸加五味子,或五兽三匮丹。又有瘀血妨碍者,四物汤加参、术、黄柏、红花。
或兼湿热或兼痰,
有湿多者,有热多者,有湿热相半者,健步丸、四制苍柏丸。痰火起于手足之内者,二陈汤加苍术、黄柏、白术、黄芩、竹沥、姜汁。
又恐食积(妨碍升降)阳明滞;
减味清燥汤。如食全少者,白术膏。
五痿旺时病易安,
随各脏旺月调补则易。间有挟寒者,五积散合独活寄生汤;挟风者,大秦艽汤、何首乌丸。
天产作阳戒浓味。
助火发热故也。素不能淡薄者,搜风顺气丸。
厥(与麻木条参看)
厥证不独手足隘,宗筋脾胃合为孽;
《内经·气厥》篇∶厥者,气逆也。凡移寒移热,或伏热深而振栗,或虚寒甚而发躁,皆谓之厥,不但手足厥冷而已。宗筋,阴器也,厥阴所主。脾胃脉皆辅近宗筋,寒厥则阴缩而四肢冷;热厥则津干不荣四肢,溺赤,而手足热。是六经之厥,皆统于肝与脾胃也。
太阳 仆足难行,
经曰∶巨阳之厥,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HT 仆,而僵仆倒地。
阳明腹满癫狂发;
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少阳耳聋胁肋痛,
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 不可以运。
太阴 胀作呕泄;
太阴之厥,则腹满 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
少阴心痛口舌干,
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
厥阴茎缩膝腰折。
厥阴之厥,则小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内热。
又或咽肿咳不宁,肠痈项强衄吐血;
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不治,惊者死。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 。若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外感寒泣暑相兼,
寒泣血发厥,脉沉微者,理中汤、四逆汤;暑耗气发厥,脉虚者,白虎汤,或香薷散加羌活。夏月劳役犯房,以致阳气烦扰,目盲耳闭,《内经》谓之煎厥,言热气煎逼,损肾与膀胱而成也。宜四君子汤,加远志、防风、赤芍、麦门冬,陈皮。凡外感发热者,宜解散药中加姜汁。
内伤薄厥痰火挟;
内因喜怒伤气伤志,气逆而不下行,则血积于心胸,《内经》谓之薄厥,言阴阳相搏,气血奔并而成。古法暴厥气逆身冷者,苏合香丸、八味顺气散。怒气逆甚,呕血鼽衄发厥者,四物汤去地黄,加赤茯苓、人参、桔梗、陈皮、麦门冬、槟榔,姜煎服,或六郁汤。气实多怒,忽大叫发厥者,乃痰闭于上,火起于下而上冲,用香附五钱,川芎七钱,生甘草三钱,童便、姜汁煎服,又青黛、人中白、香附为丸服。稍愈,用导痰汤加黄连、香附、煎吞当归龙荟丸。因劳役饮水,被惊发厥者,六君子汤加芩、连、竹沥、姜汁。内伤痰火发厥,脉弦滑者,二陈汤加竹沥;挟寒,加生附子;挟火,加芩、连、山栀、竹沥;肥人,加人参、姜汁。凡厥症为癫、为 仆、为妄见,或腹胀、二便不利,或呕,或心痛,皆痰火、郁气病也。
总因酒色阴阳衰,
热厥因醉饱入房,湿热郁于脾土,不能渗荣四肢,阳气独盛,故手足心热,宜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火郁汤。寒厥因多欲夺精,元阳大有所损,不能渗营经络,阴气独在,故手足皆寒,宜十全大补汤加附子,或当归四逆汤。寻常气虚发厥者,四君子汤。血虚发厥者,四物汤。有火,加知母、黄柏;虚寒,加附子。但厥冷多以不胜乘其所胜,如肾移寒于脾,则为寒厥;心移热于肾,则为热厥,六经皆然。抑论阳症烦渴、谵语、身热;阴症不渴、静倦、身凉,与伤寒阳厥、阴厥大同。但杂病多因酒色、七情、痰火所致,外感者少。故经曰∶阳衰于上则为寒厥;阴衰于下则为热厥。阳极似阴,阴极似阳,与伤寒因虽不同,而病状变化亦相似也。
尸厥亦是下虚?;
凡有吊死问疾,或入庙登冢,卒中外邪,与脏气相忤,气遏不行,经络脉伏,昏不知人,忽手足逆冷,头面青黑,牙关紧急,昏晕卒倒,或错言妄语,决不可作风治,先宜苏合香丸灌之,候醒,以木香匀气散,合平胃散调之。素虚者,用焰硝五钱,硫黄二钱末,作三服,用陈酒一盏,煎觉焰硝起,倾于盏内盖着,温服;如人行五里,又进一服。如无前药,用古参附汤,入姜汁,酒煎服;外灸百会穴,如绿豆大艾九壮,气海百壮,身温者生。暴死者,追魂汤灌之。蛔厥见伤寒,血厥见产后。
接补阴阳本《内经》,
阴阳气不相接则厥。热厥补阴,寒厥补阳。正经所谓∶壮水之主,以镇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
吐下还为实者设。
凡卒厥未辩,先以苏合香丸灌醒,痰壅口噤者,瓜蒂散吐之,或搐鼻亦可;热甚者,大承气汤、双解散下之。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