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医学正传-->卷之六-->秘结

秘结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内经》曰∶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夫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大便滋润,肾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结燥。原其所由,皆房劳过度,饮食失节,或恣饮酒浆,过食辛热,饮食之火起于脾胃,淫欲之火起于命门,以致火盛水亏,津液不生,故传道失常,渐成结燥之证。是故有风燥,有热燥,有阳结,有阴结,有气滞结,又有年高血少,津液枯涸,或因有所脱血,津液暴竭,种种不同,固难一例而推焉。经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以苦泄之。

阳结者散之,阴结者温之。大法,治燥者润之,以大黄当归桃仁、麻子仁、郁李仁之类。风燥者,加以防风羌活秦艽皂荚之类,为丸以炼蜜,取其润燥以助传道之势,故结散而疏通矣。仍多服补血生津之剂,助其真阴,固其根本,庶无再结之患。切弗以巴豆、牵牛等峻剂攻下,虽暂得通快,必致再结愈甚,反酿成病根胶固,卒难调治。或有血虚、脉大如葱管、发热而大便结燥者,慎不可发汗,汗之则重亡津液,闭结而死,此医杀之耳。《活人书》有脾约证,谓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故小便数而大便难,制脾约丸以下脾之结燥,使肠润结化,津流入胃而愈。丹溪曰∶然既曰脾约,必阴血枯槁,内火燔灼,热伤元气,故肺受火邪而津竭,必窍母气以自救。夫金耗则土受木伤,脾失转输,肺失传化,宜其大便闭而难,小便数而无藏蓄也。理宜滋养阴血,使阳火不炽,金行清化,脾土健旺,津液入胃,大小肠润而通矣。今以此丸,用之于热甚而气实与西北人禀赋壮实者,无有不安;若用之于东南方人与热虽盛而气血不实者,虽得暂通,将见脾愈弱而肠愈燥矣。须知在西北以开结为主,在东南以润燥为要,学人其可不知此乎。

脉法

脉多沉伏而结。阳结,脉沉实而数。阴结,脉伏而迟或结。老人虚人便结,脉雀啄者,不治。

方法

丹溪曰∶有虚有风,有湿有火,有津液不足者,有寒者,有气结者,切不可例用芒硝、大黄及巴豆、牵牛等利药。

久病,腹中有实热,大便不通,宜用润肠丸微利之,不宜用峻利之剂。

(以上丹溪方法凡二条)

脾约丸

麻仁(一两半,用生绢袋盛,百沸汤连袋泡浸,汤冷出之,垂井中,与水面差一指许,不着水,次日晒干砻之,粒粒皆完) 枳实(麸炒黄色) 浓朴(姜制炒) 芍药(各三两) 大黄(四两,酒蒸) 杏仁(去皮尖炒,另研,一两二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下。

通幽汤(东垣) 治大便难,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不便,燥闭气不得下,治在幽门,以辛润之。

甘草 红花(各一分) 生地黄 熟地黄(各五分) 升麻 桃仁泥 当归身(各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调槟榔细末五分,食前稍热服。

润燥汤(东垣)

升麻(二分) 生地黄(二分) 熟地黄 当归梢 大黄(酒湿煨) 生甘草 桃仁泥 麻仁(各一钱) 红花(五分)

上除桃仁、麻仁另研细外,余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入桃仁、麻仁,煎至一盏,去渣空心稍热服。

润肠丸(东垣) 治脾胃中伏火,大便闭涩,或干燥,闭塞不通,全不思食,及风结血闭皆能治之。

桃仁(汤泡去皮,略炒) 麻仁(去壳,各一两) 当归梢 大黄(酒湿煨) 羌活(各五钱)

上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其余杵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白汤下。如风湿而大便不行,加煨皂角仁、大黄、秦艽以利之。如脉涩,觉身有气涩而大便结者,加郁李仁、大黄以除气涩燥。

麻黄白术汤(东垣) 治大便不通,五日一次,小便黄赤,浑身肿,面上及腹尤甚,其色黄,麻木,身重如山,沉困无力,四肢痿软,不能举动,喘促不安。

青皮(去穣) 酒黄连(各二分) 黄 人参 桂枝 白术 浓朴(姜制) 柴胡 苍术 猪苓(各四分) 酒黄柏 陈皮(去白) 甘草(半炙,半生) 升麻(各三分) 吴茱萸(去核) 白茯苓 泽泻(各五分) 白豆蔻神曲(各六分) 麻黄(一钱,不去节) 杏仁(四个)

上细切,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盏,先煎麻黄令沸,掠去沫,入诸药同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

升阳泻热汤(东垣) 治膈噎不通,逆气里急,大便不行。

青皮 槐子(各二分) 生地黄 熟地黄 黄柏(各三分) 当归身 甘草梢(各四分) 苍术(五分) 升麻(七分) 黄 (一钱) 桃仁(十个,去皮尖,另研)

上细切,作一服,入桃仁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热服。

活血润燥丸(东垣) 治大便风秘血秘,常常燥结。

当归梢(五钱) 防风(三钱) 大黄(酒煨) 羌活(各一两) 皂角仁(烧存性,一两五钱) 桃仁(二两,去皮,另研) 麻仁(二两半,去壳,另研)

上除桃仁、麻仁另研外,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三两服后,须以麻子仁煮粥,每日早晚食之。大便虽日久,再不结燥也。此丸药以瓷罐盛之,纸包封,毋令见风。

润肠汤(东垣) 治大便结燥不通。

生地黄 生甘草(各三分) 大黄( ) 熟地黄 当归梢(各五分) 升麻 桃仁 麻子仁(各一钱) 红花(三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服。

润体丸(东垣) 能润血燥,治大便不通。

麻仁 当归梢 生地黄 桃仁 枳壳(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服。

备急大黄丸(东垣) 治胃中停滞寒凉之物,大便不通,腹痛。(方见内伤门。)

枳壳丸(河间) 治三焦约,大小便不通,谷气不得下行。

枳壳(二两) 陈皮(一两) 槟榔(五钱) 木香(二钱五分) 黑丑(四两,一半生用,一半炒熟,杵头末一两半,余不用)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

枳实导滞丸(东垣) 治伤热物,大便不行,气滞胸腹作痛。(方见内伤门。)

(医案)

本邑赵德秀才之母,年五十余,身材瘦小,得大便燥结不通,饮食少进,小腹作痛,召予延医,六脉皆沉伏而结涩。

予作血虚治,用四物汤加桃仁、麻仁、煨大黄等药,数服不通,反加满闷。与东垣枳实导滞丸及备急大黄丸等药,下咽片时即吐出,盖胃气虚而不能久留性速之药耳。遂以备急大黄丸外以黄蜡包之,又以细针穿一窍,令服三丸。盖以蜡匮者,制其不犯胃气,故得出幽门达大小肠取效也。明日,下燥屎一升许。继以四物汤加减作汤,使吞润肠丸。如此调理月余,得大便如常,饮食进而平安。

予族侄百一通判之子,因出痘大便闭结不通。儿医云∶便实为佳兆。自病至痘疮愈后,不入厕者凡二十五日,肛门连大肠不胜其痛,叫号声达四邻外。医及予二、三人议药调治,用皂角末及蜜煎导法,服以大小承气汤及枳实导滞丸、备急丸皆不效,计无所出。予曰∶此痘疮余毒郁热,结滞于大小肠之间而然。以香油一大盏令饮,自朝至暮亦不效。予画一计,令侍婢口含香油,以小竹筒一个套入肛门,以油吹入肛内。过半时许,病者自云∶其油入肠内,如蚯蚓渐渐上行。再过片时许,下黑粪一二升止,困睡而安。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