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明医指掌-->卷二-->类中风二-->湿痰
湿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口眼 斜,半身不遂,涎多不语。中于右,属痰,稀涎散吐之。痰盛胸满,导痰汤。肥人痰厥,口眼 斜,手麻木,化痰丸。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事,六君子汤加竹沥、姜汁。热多,荆沥汤,或加二陈汤,或青州白丸子。痰火甚,滚痰丸。
稀涎散(方见前真中风条。)
导痰汤
即二陈加南星、枳壳。
六君子汤(方见脾胃。)
二陈汤(方见痰饮。)
治中风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
竹沥(二升) 生葛汁(一升) 生姜汁(三合)
相合,作三服。
荆沥汤
治中风有痰多热,宜常服此。
荆沥(二升) 竹沥(二升) 生姜汁(二合)
相合温服。
青州白丸子
治小儿惊风,大人诸风,牙关紧急,或痰喘体麻。
生半夏(七两) 生白附(二两) 生川乌(去皮,五钱) 生南星(二两)
上为细末,盛绢袋中,以井水中摆出末,更将手时揉之令出。如有渣,再为末,再入绢袋中,再摆揉,以尽为度。放瓷盆中,日晒夜露,每朝晨要换新鲜水,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晒干如玉片,研细,以大米粉熬粥饮,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薄荷汤下,风瘫温酒下,服不拘时。
达按∶前证若少壮之人,气血未虚,真水未竭,适因怒,动肝火,火畏水,不能上升,所以身凉无痰涎然。须臾便醒者,水旺足以制火也,此名中气。老衰之人,气血俱虚,真水已竭,适因怒,动肝火,火寡于畏,得以上升,所以身温有痰涎然。多不能治者,水竭无以降火也,此名中痰。虽然少壮之人亦有不治者,男子乃色欲过多,下元水亏,不能治火;女人乃经后、产后,去血过多,不能配气。适因忿怒动火,而阳气无所根据附,则随火而发越矣。阴也,血也,岂不为阳气之根本乎?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