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名词词典-->治则、方药-->治则

治则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八法

见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程氏把药物治病的作用,归纳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但八法的实际运用,早在张仲景伤寒论》中已经赅备。

 

辨证施治

运用中医的诊断方法,对于病人复杂的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证候),这是“辨证”:进而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确定治疗方法,这是“施治”。例如患者初起有头痛、身热、自汗、微畏寒、口渴、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症状,经过分析综合,判断为“风温”病初期的风热表证,其治法为辛凉解表,用辛凉平剂“银翘散”(参见“辛凉解表”条),这就是“辨证施治”的具体过程。中医所说的“病”和“证”,概念不同,但两者的关系不可分割。“病”是一个总称,“证”是“病”所表现的主客观症状,是症病的病因、病位、性质和病人身体强弱等互相联系的一系列特征。一种病可以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证”。例如热性病由于病因、病位、病人身体强弱等不同,证侯表现也不同,可以出现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等不同性质的“证”。而同一个“证”可以在许多互不相同的疾病中出现,如表证可以出现于多种急性传染病的初期。对于疾病所表现的“证”辨别清楚,予以适当的治疗,这是“辨证施治”的精神实质。同时,因为病和证的关系不可分割,所以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辨证施治要注意疾病的特征。例如喉病中的烂喉痧与白喉不同,烂喉痧主要症状是局部红肿糜烂,并有赤色皮疹等;白喉主要症状是咽喉有灰白色假膜,不易剥落,强拭之则引起出血等。烂喉痧系疫火内蕴,初起有风热证候,宜辛凉清透;白喉系燥火伤阴,起初有阴虚肺燥证候,宜“养阴清肺”。这是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相结合。二是中医辨证施治有不少是从主证入手,如“头痛”即是一例。外感头痛常有表证,内伤头痛有肝阳、肾虚、痰浊等不同,治法须按具体情况决定。这是从一个主证出发,进行辨证,以决定不同的治法。

 

标本

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是通过辨别病证的主次、本末、轻重、缓急来决定治疗的准则。标本有多种含义:从人体与致病因素来说,人体的正气是本,致病的邪气是标;从疾病本身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疾病的新与旧,原发与继发来说,旧病与原发是本,新病与继发是标:从疾病所在来说,在内的为本,在外的为标。临床上根据疾病的不同情况,从标本的关系中找出主要矛盾,予以适当的治疗。

 

标本同治

也就是标本兼顾。例如痢疾患者,饮食不进是正气虚(本),下痢不止是邪气盛(标)。这时标本俱急,须以扶助正气药与清化湿热药同时并用,这就是标本同治。标本同治中也有区别,如果正气不太虚,邪气还盛,扶助正气药可以少用些,清化湿热药可以多用些:如果正气大虚,邪气稍衰,扶助正气药必须重用,清化湿热药可以少用些。这些治法都是从矛盾的主要方面看眼的。

 

表里双解

把解表药和攻下药(或清里药)等一同使用,称为“表里双解”。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的,单解表则里证不去,单治里则外邪不解,甚至内陷,所以要用表里双解。表里双解可分为两大类:治外有表邪、里有实积。例如:病人恶寒发热,腹部胀痛,胸部痞闷、作呕、大便不通、服浮滑。用厚朴七物汤(厚朴、甘草大黄枳实桂枝大枣生姜),以其中的桂枝汤去芍药解表,以其中的厚朴三物汤(厚朴、枳实、大黄)治里。治里热已盛,兼有表证。例如,病人高热无汗,身体拘急,面红目赤,鼻干口渴,烦躁,不能熟睡,说胡话,出鼻血,舌干燥,脉洪数。用三黄石膏汤(石膏、黄芩黄连黄柏麻黄淡豆豉栀子、生姜、大枣、细茶),以麻黄、淡豆豉解表,以石膏、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清里。

 

补脾益肺(培土生金)

用培补脾土的方法,使脾的功能强健,恢复正常,以治疗肺脏亏虚的病症。例如肺虚久咳,痰多清稀,兼见食欲减退,肚腹作胀,大便稀溏,四肢无力,甚至浮肿,舌质淡苔白,脉濡细。用党参茯苓、白朮、山药木香陈皮半夏等。

 

语出赵学敏《串雅内编》。走方医把药性下行的叫做“串”。串药多泻。例如“牵牛串”治积气成聚,用黑牵牛末为丸,陈皮、生姜煎汤送下。

 

淡渗利湿

使用淡味利湿药为主,使湿从下焦排出。例如泄泻清稀,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濡,用茯苓、猪苓泽泻冬瓜子薏苡仁等药。

 

导滞通腑

即以疏导积滞为目标的泻下法。参见“寒下”法之。

 

调和肝脾

使用和法治疗肝气犯脾,叫做“调和肝脾”。肝脾不和的表现,是胁胀或痛,肠鸣,大便稀薄,性情急躁,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弦细等症,用柴胡白芍枳壳、甘草、白朮、陈皮、防风等药。

 

调和肝胃

使用和法治疗肝气犯胃,叫做“调和肝胃”。肝胃不和的表现,是胁肋胀痛。脘部胀闷疼痛,饮食减少,嗳气吞酸,呕吐或吐出酸苦水,常用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吴茱萸、黄连、半夏、香附、锻瓦楞子等药。

 

调和营卫

是纠正营卫矢和、解除风邪的方法。风邪自表而入,可引起营卫失和,其表现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弱、苔白滑、口不渴等症。使用桂枝汤,可以纠正这种营卫失和的状态。方中主药桂枝解肌袪风,使风邪从卫外泄;辅药芍药敛阴和营,佐以生姜、大枣,协助桂、芍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全力合成调和营卫的作用,以解除风邪。

 

调气

用药物治疗气滞、气逆的证候,使气畅利平顺而恢复正常状态,称为“调气”。实际包括理气法的行气、降气。

 

语出赵学敏《串雅内编》。走方医把药性上行的叫“顶”。顶药多吐。例如“皂矾顶”,治风痰上涌而昏倒,用皂荚末、生矾末、腻粉作散剂,水调一钱服下即吐。腻粉有二种:一为汞粉,一为铅粉,均有毒,以不用为宜。《圣济总录》的“稀涎散“,即用皂荚、白矾二味以吐出痰涎。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语出《灵枢.营卫生会篇》。夺,是失的意思。血和汗同出一源,所以已经失血的,不能再发其汗;已经发汗的,不能再去其血。如果血液损失而又发汗,汗液耗损而又去其血,汗血两失,会加重病情,所以古人认为这是错误的治疗手段。

 

发表不远热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远,在这里是避忌的意思。风寒在表,非辛温药不能散,所以发表药不避忌温热药(参见“辛温解表”条)。但风热在表也有用辛温药的,不过配伍不同,如外感风热,肺气壅寒,咳嗽气急,用麻杏石甘汤,麻黄辛温,石膏甘辛寒,合用而成为辛凉解表剂。参见“辛凉解表”条。

 

伐肝(抑肝)

是抑制肝气过旺的方法。肝气太旺而犯脾,须用抑制肝气过旺的治法,称为“伐肝”。伐肝一般用柴胡、青皮、广木香、佛手等,实际属于疏肝一类。伐肝药一般与益脾药同用,参见“培土抑木”条。

 

反治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用正治法发生格拒(对抗)现象时所使用的治法。例如:病属于真寒假热,若按正治法投以温热药治其真寒,往往会出现格拒现象,服药后立即吐出,药物不能产生治疗作用。在这样情况下,应采用反治法,一种是仍用原来的温热药,煎成后候冷服下,或原来的寒凉药煎成后乘热服;另一种是在原来温热药中加入少许寒凉药,或寒凉药中加少许温热药作为“反佐”(即用与主治药的药性相反的药物作为诱导辅佐)。这就使病人能受纳药物,达到治疗的目的。反治法又叫“从治”,即采取顺从疾病假象的治法。实质上,反治法仍是正治法。

 

芳香化浊

使用芳香化湿浊的药物,治内有湿浊,出现脘腹胀闷,恶心吞酸,大便稀薄,体倦乏力,口腻有甜味等症。用藿香佩兰砂仁,厚朴等;如兼有头晕而胀,呕吐,舌苔白腻,可加石菖蒲,鲜荷叶,陈皮、半夏、大腹皮等。

 

扶正袪邪

“正”是人体的正气,“邪”是致病的病邪。扶正是用药扶助正气,使正气加强,以消除病邪。袪邪是用药驱除病邪,也是为了扶助正气。凡病邪盛而正气也较强的实证,如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实证期可单用袪邪法,如解表、清热、解毒、泻下等。但在转为阴塞证有虚脱倾向时,病邪旺盛,正气衰微,须采用扶正法,如“回阳救逆”法。此外,在感染性疾病过程中,也可按照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如邪实而正较虚时,重在袪邪,佐以扶正。如正已虚而邪较衰时,重在扶正,佐以袪邪。又如杂病的肝硬化变腹水晚期,病程拖延日久,病邪顽固,正气也往往不足,治疗也应以扶正、袪邪同用,“攻补兼施”,一方面用“逐水”或“利水”药,另一方面适当用补益药扶助正气。

 

釜底抽薪

通大便以泻去实热,这种方法,好比用抽去锅下燃烧着的柴草,以降低锅内温度的办法一样。指“寒下”法之及“急下存阴”法。

 

甘寒生津

是用甘寒药治疗胃的津液损伤的方法。热性病里热盛,损耗胃的津液,口中燥渴,吐粘滞白沫,选用麦冬汁、藕汁、鲜苇根汁、荸荠汁、梨汁或甘蔗汁等药,取适量炖温内服。或用石斛天花粉芦根等煎服。

 

甘寒滋润

是治疗肺肾津液不足的方法。例如肺肾阴亏、虚火上炎、咽喉燥痛、咳嗽干喘、痰中带血、手足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用生地、熟地、麦冬、川贝母百合当归、白芍、生甘草、玄参桔梗等药。

 

高者抑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高,指向上冲逆的证候;抑,是降抑的作用。例如肺气上逆,咳嗽哮喘,痰多气急,用“降逆下气”法。

 

攻补兼施

邪气实而正气虚的病,需要攻邪,但单用攻下就会使正气不支,单用补益又能使邪气更为壅滞,所以须用攻中有补,补中有攻的攻补兼施法,使邪气去而正气不伤。方法分为两种:补气泻下:把泻下药与补气药同用,治疗热结肠胃,正气衰竭,大便秘结或下利清水,腹部胀痛拒按,高热口渴,神昏说胡话,舌苔焦黄起刺,脉滑数无力,用黄龙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党参、当归、甘草、生姜、大枣)。滋阴泻下:把泻下药与滋阴药同用,治疗唇燥口裂,咽干,口渴要喝水,身热不退,腹硬满而痛,大便不通的,用承气养营汤(知母、当归、芍药、生地黄、大黄、枳实、厚朴)。前述“增液泻下”也属于“滋阴泻下”。

 

攻里不远寒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远,在这里是避忌的意思。热积于里,非寒下药不能消除,所以攻里不避忌寒药(参见“寒下”条)。但腹中寒而大便寒秘,也有用寒下药的,但配伍不同,如大便寒秘用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大黄苦寒、附子大辛大热,细辛辛温,合用而成为“温下”剂。

 

寒无犯寒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意思是如果没有热证,在寒冷的冬天就不要随便用寒药,以免损伤阳气,发生变证。但如果是里有实热结滞,须用寒凉的攻下药,就不在此例。不周冬日用寒凉攻下,对于方药应有选择,剂量也宜斟酌。

 

寒下

使用寒性而有泻下作用的药物,以治疗属里实热证的燥屎,饮食积滞,积水等的方法,叫做“寒下”。对于孕妇、新产妇及久病虚弱人忌用。但正气虚弱的病人如果有用寒下的必要时,应配合补气药同用。大便燥结,同时有火眼、头痛、苔黄腻、脉数的,用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此法一名“釜底抽薪”,饮食积滞或痢疾的湿热积滞,病人脘腹胀闷,下痢或泄泻,腹痛,肛门有重坠感,或大便秘结,小便赤,舌红苔腻,脉沉实,用木香、枳壳、黄连、大黄、香附、槟榔等药。水肿自眼睑肿胀开始的,或腹中有症块而有腹水,或胸协有积水,脉沉实,用十枣汤(大枣、芫花甘遂大戟)泻水。此法一称“逐水法”。

 

寒因寒用

反治法之一。指治疗内真热而外假寒的方法。病的实质是真热,而表现出假寒的现象,亦即内真热而外假寒,须用寒凉药治疗。例如病人身大热,口大渴,大汗出,脉洪大,四肢逆冷。其中四肢逆冷是假寒,余证是真热,用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炙甘草)煎汤热服。因寒是假象,而热是病的实质,故仍须用寒药来解决。以上二条,《素问.至真要大论》原作“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后人与“寒因寒用”、“通因通用”联系起来看,改为“热因热用”、“寒因寒用”,今从之。

 

寒者热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证属于寒的,用温热性药物治疗。寒证有表寒,里寒等不同。治表寒用“辛温解表”或其它温散表寒等方法;治里寒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等方法。

 

汗法(发汗法)

服用有发汗作用的药物,通过发汗,解除表邪。汗法有退挠、透疹、消水肿、去风湿等作用,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及具有表证的痈肿、麻疹、水肿早期(上半身肿较显着)等。发汗解表以汗出邪去为合适,发汗太过能损伤津液,甚至大汗不止,引起虚脱。凡心力衰弱、吐泻失水、出血、津液亏损的都禁用。如果体质虚弱而确有需要发汗解表时,应配合益气、滋阴等药同用。

 

和法

是利用药物的疏通调和作用,以达到解除病邪的目的。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肝胃等方法。凡热性病邪在表,或已入里而有燥渴,说胡话等实证的,都不能使用本法。

 

和肝(滋阴疏肝)

是滋阴药与疏肝药合用,使肝气和畅的方法。肝肾阴虚,气滞不行,症见胁肋窜痛,胸腹胀,舌上无津液,咽喉干燥,脉反细弱或虚弦,可用一贯煎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口苦燥的加酒炒黄连少量)治疗。

 

和解少阳

邪在少阳,指热性病邪在半表半里的部位。半表证指一阵冷、一阵热及胸协苦满;半里证指口苦、咽干、目眩。用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和解,一面袪病邪,一面扶正气。

 

和胃理气

是治疗气与痰湿阻滞中脘的方法。出现脘腹胀闷,吞酸或吐酸水,嗳气等症,用枳实、陈皮、姜半夏、竹茹、锻瓦楞子等药。

 

和血熄风

是治疗肝风内动偏于血虚的方法。热性病晚期热邪损耗阴血,出现唇焦舌燥,筋脉拘急,手足蠕动,或头目眩晕,脉细数等症。可用陈阿胶、生地、生白芍、鸡子黄、生牡蛎、炙甘草、茯神络石藤等药。

 

化湿

“疏表化湿”:湿邪在上焦或在表,出现头重而胀,肢仁酸重疼痛,口中粘腻,不口渴,苔白腻,脉濡。用防风、秦充、苍朮、藿香、陈皮、砂仁壳、生甘草等。“清热化湿”:湿温时疫初起,邪在气分,身热肢酸、无汗心烦;或有汗而热不退,胸闷腹胀,小便赤,大便不通;或泄泻不伤,大便热臭,舌苔垢腻或干黄。用甘露消毒丹(渭属、茵陈、黄芩、石菖蒲、木通、川贝母、射干连翘薄荷白蔻仁、养香、为散剂。)

 

化痰

依据生痰的病因,把化痰法分为六种:“宣肺化痰”:适用于外感风寒痰多。患者鼻塞、喉痒、咳嗽、痰多、苔薄白,用麻黄、蝉衣、杏仁、桔梗、牛蒡子辛夷、陈皮、甘草等。“清热化痰”:适用于热痰。咳嗽而咯痰黄色稠粘,舌红苔黄,用桑白皮瓜蒌皮、象贝母、芦根等。“润肺化痰”:适用于燥痰。患者咽喉干燥,痰稠厚而难以咯出,苔黄而干。用沙参、瓜蒌、桔梗、橘红等。“燥湿化痰”:适用于湿痰。痰白而多,容易咯出,胸闷恶心,舌苔白滑而腻。用法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等。“袪寒化痰”:适用于寒痰。吐痰清稀,怕冷、手足不温,舌质淡,苔滑。用桂枝、茯苓、干姜、姜半夏、橘红等。“治风化痰”:因风痰引起头痛眩晕,有时头旋眼黑,舌苔白润。用天麻钩藤、半夏、茯苓、橘红、甘草等。

 

化饮解表

由温化水饮药与辛温解表药组成,治疗表有风寒,内有水饮之症,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息、痰多而稀、舌苔滑润、口不渴、脉浮紧。用小青龙汤(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甘草、姜半夏、五味子)。

 

缓下

指使用性质和缓而滋润的药物以润下通大便的方法,属于缓下,药物如火麻仁郁李仁、瓜蒌仁、竹沥蜂蜜等。治老人虚寒便秘的半硫丸(半夏、硫黄),则在温下中也属于缓下一类。

 

火逆

误用烧针、熏、熨、灸等火法,由此导致的变证,称为火逆。

 

火郁发之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发,是因势利导、发泄之意。例如温病当邪热已到气分,出现身热不恶寒、心烦口渴、舌苔黄等症,但卫分又闭而无汗,必须用辛凉透达药,使病人微汗,则气分的热邪可以向外透散(参见“泄卫透热”条),又如心火上炎,口糜舌烂,心移热于小肠,小便色赤而淋沥疼痛,则须泻心和小肠的火,用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梢竹叶)导火下泄。

 

急下存阴(急下存津)

在热性病过程中,高热持续,口干而渴,大便秘结,舌苔黄燥或干黑起刺,脉沉实有力。由于津液日益耗损,急须用泻下药通大便,泻去实热,以保存津液。本法对于肠伤寒不适用,以免引起肠出血或穿孔。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疾病的过程是复杂的,往往矛盾不止一个,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治疗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治其根本。但矛盾常有变化,有时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上升为主要矛盾。如阴虚发热的病人忽然喉头肿痛,水浆难下,这时慢性的阴虚发热是本,喉头肿痛是标。如果喉头肿胀严重,有窒息的危险,成为主要矛盾,就应先治喉病,这是“急则治标”。如果喉头肿痛已经消除,而阴虚发热末愈,就继续治疗阴虚,这是“缓则治本”。

 

急者缓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急,是拘急之证;缓,是使拘急之证缓解。例如:有的因为寒邪侵袭,筋脉拘急,须用“温经散寒”法;有的是热邪侵袭,“热极生风”,手足抽搐,须用“泻火熄风”法。

 

坚阴

是固肾精,平相火的方法。例如梦中遗精,但相火妄动,肾气不固。用封髓丹(黄柏、砂仁、炙甘草、研末蜜丸)治疗。黄柏平相火妄动,固肾精,便是坚阴。

 

坚者削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坚指有坚实的症积,应当用药攻削它。例如瘀血阻滞,腹中产生积块,推之不移,须“破瘀消症”药,逐渐攻削,使之消失。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间,指病势缓而较轻,且症状较多;并行,指参用主药、佐药的方剂。如咳嗽日久,痰白而多,容易咳出,胸闷恶心,大便不实,舌苔白滑而腻,当用具备主药、佐药的“燥湿化痰”法。甚,指病势危急严重而症状较少;独行,指专一有力的方剂,用以挽救。如突然出血不止,面色晄白,气短脉微,阳气欲脱,须用专一有力的独参汤

 

健脾(补脾、益脾)

是治疗脾虚而运化功能减弱的方法。患者面色萎黄,疲倦无力,饮食减少,胃痛喜按,进食后痛减,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濡弱,用党参、白朮、茯苓、山药、薏苡仁等药。

 

健脾疏肝(培土抑木)

是治疗肝气郁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肝旺脾虚,即木克土证)的方法。肝旺脾虚,症见两胁胀痛,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培土用白朮、茯苓、薏苡仁、山药等;抑木用柴胡、青皮、木香、佛手等。

 

降逆下气(顺气)

是治疗肺胃之气上逆的方法。例如肺气上逆,咳嗽哮喘,痰多气急,用定喘汤白果、麻黄、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苓、法半夏)。又如胃虚寒而气上逆,呃逆不止,胸中不舒,脉迟,用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党参、生姜)。

 

降气(下气)

是治疗气上逆的方法。使用降气、下气的药物,如苏子、旋覆花、半夏、丁香、代赭石等,适用于喘咳、呃逆等症。“降逆下气”属于“降气”法。

 

洁净俯

语出《素问.汤液醪(音劳)醴论》。“净俯”指膀恍。“洁净俯“即利小便。

 

结者散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结聚之证,应当消散。例如:浊痰结成瘰历,经久不消,须用“软坚散结”法。

 

语出赵学敏《串雅内编》。走方医说“截”是“绝”的意思,即使疾病停止发作。例如用常山草果等截疟,用白金丸郁金、明矾为末,作丸)治痫症。外冶方如点痣药,用鲜威灵仙煎浓汁,淋入桑柴灰,风化石灰内,熬成稀膏,点痣上,有腐蚀痣的作用。但血痣忌用,以免发生不良后果;点痣药也不要接近眼部,以防损害眼睛。

 

解表

即汗法。汗法能解除在表之邪,故称。

 

解肌

是治疗外感证初起有汗的方法。辛温解肌的如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适用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弱、苔白滑、不渴饮等症。辛凉解肌的如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甘草、黄芩、芍药、羌活白芷、桔梗、石膏),适用于身热重而恶寒微、微汗、口渴、苔薄黄、脉浮数等症。服药后不必多盖衣被,使病人遍身稍稍出汗而解。

 

解痉(镇痉)

解除震颤、手足痉挛(抽搐)及角弓反张(项背强硬向后反张如弓状)等症,叫做“解痉”,即熄风法。

 

金郁泄之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金郁,是指肺气不利;泄,是使之宣通。如因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以致咳嗽气喘而水肿,则须用“宣通水道”法。如因风寒袭肺,肺气不利,出现鼻寒、喉痒、咳嗽、痰多、苔薄白等症,须用“宣肺化痰”法。

 

赵学敏《串雅外编》记述走方医的禁法。“禁”是禁制疾病,即“祝由科”一类的方法。孙思邈千金翼方》有“禁经”,宋代《圣济总录》有“符禁门”。但其起源更早,属于巫医一类。

 

惊者平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惊,是心神慌乱而不安宁;平,是指用镇静药。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气血上逆,出现有余的病症,例如癫狂病患者躁扰不宁,当用镇静剂中的“重镇安神”法;一是心血亏损,出现不足的病候,患者心悸易惊,当用镇静剂中的“养血安神”法。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精不足,指人体的精髓亏虚,当补之以厚味,使精髓逐渐充实;厚味,指富于营养的动植物食品,也指味厚的药物,如熟地,肉苁蓉鹿角胶等药。

 

峻下

使用大黄、巴豆、芫花、甘遂、大戟、商陆牵牛子、芒硝等有强烈泻下作用的药物导泻,称为“峻下”。

 

开达膜原

就是用消除秽浊药以攻遂闭塞于“膜原”间的病邪。瘟疫初起,邪在膜原,出现一阵冷、一阵热,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没有定时,胸闷发呕,头痛烦躁,舌苔垢腻,脉弦数,用达原饮(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治疗。

 

开鬼门

语出《素问.汤液醪醴论》。鬼(同魄)门,指汗孔。开鬼门,就是发汗法。

 

开提

病人原有表证,误服泻下药,病邪下陷,发生热泻,同时有身热,胸脘烦热,口渴,喘而汗出等症。即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解肌袪表热,升提清气;甘草和胃,协助葛根升清气;黄芩、黄连清里热。袪表里之热是“开”,升清气是“提”。

 

客者除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外来邪气的,以药物等袪除之。“客”指外来邪气。外邪有风、寒、暑、湿、燥、火、饮食积滞及疫疠之邪等,治法有“袪风”、“袪寒”、“清暑”、“袪湿”、“润燥”、“清火”、“消导”等法。疫疠之邪侵袭而发病,病情比较复杂;,须按照具体情况处理,但驱邪的目的是同样的。

 

苦寒清气

是用苦寒药清气分之热。如春温初起,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骨节疼痛,口渴汗少,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用黄芩汤(黄芩、芍药、甘草、大枣)。

 

苦寒清热(苦寒泄热)

是用苦寒药清里热的方法,例如病人里热严重,因而烦躁,甚则发狂、干呕、小便红、说胡话,夜间睡眠不安,或吐血,出鼻血、发斑,舌苔黄或干黑起刺,脉沉数,用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苦温平燥

是治疗外感凉燥表证的方法。患者头微痛,怕冷,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多清稀,唇燥咽干,苔薄白而干,脉弦。用杏苏散(杏仁、陈皮、苏叶、半夏、前胡、桔梗、茯苓、枳壳、甘草、生姜、大枣)。

 

劳者温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虚劳病气虚的,使用温补药调养。例如中气不足,因而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少气,不想说话,舌嫩色淡,脉虚大,须用“甘温除大热”法。

 

理气

是运用药物有行气解郁、补中益气的作用,治疗气滞、气逆、气虚的方法。气虚用补益中气药,归入补气门。通常所说的理气,多对气滞,气逆而言,分为“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降逆下气”等。理气药多属香燥,津液亏损的须慎用。

 

利湿

是通利小便,使湿邪从下焦渗利而去的方法。凡阴虚津液亏损遗精、滑精的慎用,如必须使用,应加滋阴药。利湿药中滑利降泄性较大的,如生薏苡仁、瞿麦冬葵子等,孕妇慎用。

 

利小便,实大便

是治疗湿泻的方法。湿泻患者大便多水,小便短少,肠鸣漉漉,腹不痛,苔白,脉濡细。常用胃苓汤(苍朮、厚朴、陈皮、甘草、桂枝、白朮、猪苓、茯苓、泽泻。即平胃散五苓散)健脾去湿,使小便清利,大便正常。

 

敛阴

即收敛阴气的方法。适用于阴津耗散而病邪已衰退的证候。这类药物的味多酸涩。例如热性病热退身凉,余邪已清,饮食增进,但夜间还有虚汗,可用山茱萸、五味子加入止汗剂中。

 

凉血(凉血散血)

是清血分热邪的方法。适用于热性病热入血分,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血、舌色紫绛或发斑色紫黑等症。用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散血是凉散血中之热。

 

凉血解毒

是治疗瘟疫、温毒等热毒炽盛的方法。适用于高热口渴,烦躁、口气臭秽,或斑疹色紫,或咽喉溃烂,或头面肿大等症。用清瘟败毒饮(生石膏、生地、犀角、黄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元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

 

留者攻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病邪留滞于体内,要用药攻逐它。气、血、痰、水等都能留滞。气滞须“行气”,血滞而瘀须“袪瘀活血”,痰饮滞留必须“涤痰”,水留于内应予“逐水”法。

 

木郁达之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是指肝气郁结而致病;达,是使之畅达。例如肝气郁结,两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呕吐酸水,食欲不振,腹痛腹泻,须用“疏肝”法治疗。

 

逆从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就是说,用药逆证候而治是“正治”法;从证候而治是“反治”法,各详该条。

 

逆流挽舟

是治疗痢疾有表证的方法。痢疾初起,有的有恶寒、发热、身痛、头痛无汗等表证,用人参败毒散(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桔梗、茯苓、人参、甘草)治疗。古人认为痢疾的邪本来从表陷入于里,用本方仍使邪由里出表,好象在逆水中挽船上行。现在认为本方辛温香燥,适合于外感挟湿证,但痢疾多系湿热,本方就不一定适合,所以多以解表药和导滞药、清利湿热药同用。

 

培土

指培补脾土,促使脾的运化机能恢复正常。凡脾虚而有饮食减少,大便泄泻等症,即须培土,也即“健脾”、“补脾”、“益脾”的总称。

 

平肝熄风(镇肝熄风)

是治疗由于肝阳上亢而引动内风的方法。病人头部掣痛,头晕目眩,口眼歪斜,肢体发麻或震颤,舌头发硬,舌体偏斜抖动,语言不清楚,甚至突然昏倒,手足拘急或抽搐,苔薄质红,脉弦。可用钩藤,天麻、白蒺藜菊花蚯蚓、真珠母、牡蛎、石决明等药。

 

破气

使用理气药中比较峻烈的,如青皮、枳实等,以破气散结导滞。

 

其高者因而越之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高,指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凡停留在这些部位的痰涎食积等有害异物,可用“吐法”把它消除。

 

其下者引而竭之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下,是指在下的病邪;引,指用通利二便的方法,使病邪从下而出。参见“下法”、“利湿”条。

 

气营两清(清气凉营)

是同时使用清气分和营分的药物,以治疗热性病热邪侵入气分和营分的方法。症状以高热、心烦为主,并有口渴汗出、不能睡着,舌质绛、苔黄而干,脉洪数等症,用生石膏、知母、生地、麦冬、元参、连翘等药。

 

潜阳

是治疗阴虚而肝阳上升(上亢)的方法。肝阳上升,出现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肢体麻木或震颤等症。可用生牡蛎、生龙骨、生石决明、真珠母、磁石、代赭石等质重镇坠的药物,以收敛虚阳,称为“潜阳”。潜阳法常与平肝滋阴等法同用。参见“滋阴平肝潜阳”条。

 

潜镇(镇潜)

指质重下坠的镇静安神药与潜阳药同用的治疗方法。质重下坠的镇静安神药如朱砂,滋石、生铁落、龙齿、牡蛎等。质重下坠的潜阳药如牡蛎、龙骨、石决明、真珠母、磁石、代赭石等。其中有的药物兼有镇静安神和潜阳两种作用。潜镇法常用以治疗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和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等症。

 

强阴

指药物具有加强阴精的功能。如熟地黄、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沙苑蒺藜等。这些药适用于肾阴虚之证,如腰酸、遗精、小便多等。

 

轻清疏解

由药力较轻的解表药与治咳化痰药组成,适用于伤风烦微痛、鼻塞、咳嗽等症。常用药物有:薄荷、牛旁子、桔梗、苦杏仁橘皮等。

 

轻宣肺气

用轻剂宣通肺气,清气分热邪,叫做“轻宣肺气”。例如:感受秋季的温燥之气,身微发热,口干而渴,干咳无痰,用桑杏汤桑叶、豆豉、杏仁、沙参、象贝、栀子皮、梨皮)。

 

轻宣润燥

是治疗外感燥热伤肺的方法。病人发热,头痛,干咳少痰或气逆喘急、舌干无苔或薄白而燥、舌边舌尖俱红。用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象贝母、豆豉、栀皮、梨皮)。

 

清肠润燥

是治疗大肠燥热而便秘的方法。大便干结、口臭唇疮,面赤、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实。用麻仁丸(麻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

 

清法(清热法)

是使用寒凉性质的药物以清除火热证,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袪暑、生津、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病和其它杂病,以及脓疡症出现热证等。对热性病使用清热法,应分清卫分、气分、营分、血分,按浅深程度使用清法。各个脏腑的热,应按各腋俯病证表现的不同,分别采用清脏腑热的方法。清法中的苦寒清热,适用于实热证;甘寒清热,适用于虚热证。清法不宜久用,尤其是苦寒清热能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大病后体质虚弱及妇女产后都须慎用清法。

 

清络保阴

是清肺络热而保肺阴的方法。暑温经治疗后,诸症皆退,但咳而无痰,咳声清高的,是肺络中仍有热,肺阴必然受内热的消耗,可用清络饮(鲜荷叶边、鲜银花、西瓜翠衣、鲜扁豆花、丝瓜皮、鲜竹叶心)加甘草、桔梗、甜杏仁、麦冬、知母治疗。

 

清气

是运用辛寒或苦寒等药物,清解里热。适用于热性病邪在气分,用以解热除烦、透热出表。

 

清热解毒

这里所说的毒,是火热极盛所致,称为“热毒”或“火毒”。使用能清热邪、解热毒的药物,治疗热性病的里热盛及痈疮、疖肿疔毒、斑疹等,即是清热解毒法。常用药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紫花地丁蒲公英半枝莲等。

 

清热解暑

是用清热药以解除感受暑热而不挟湿的方法。病人头痛、身热、有汗、口渴、小便黄赤,苔薄而黄、麻数,用青蓄、金银花、连翘、芦根等药。

 

清热利湿

湿热下注,小腹胀急,小便浑赤,排尿时涩痛,淋沥不畅,舌苔黄腻,用八正散车前子、木通、瞿麦、扁蓄、渭属、甘草梢、栀子仁、大黄)

 

清暑利湿

是治疗夏季暑湿证的方法。由暑湿之邪引起的发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用六一散滑石六两、甘草一两,共研细末。每次用三至四钱。水煎服)。

 

清泄少阳

是用清泄以治疗热性病病邪部位在半表半里(少阳)的方法。春温初起,一阵冷一阵热,口苦胁痛,胸闷欲呕,小便浑浊,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用嵩芩清胆汤青蒿梢、淡竹茹、姜半夏、赤茯苓、黄芩、生枳壳、橘皮、碧玉散。注:碧玉散即由滑石、甘草、青黛组成)。

 

清心(清心涤热、清宫)

是治疗热性病热邪入心包的方法。热邪入心包的症状以神昏,说胡话为主。高热顶躁不安,舌质绛,脉细数,用清宫汤(元参心、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连心麦冬、犀角尖)。“宫”指心包。

 

清营(清营泄热)

是清除热性病的营分热邪的方法。热邪入于营分,症状以高热烦躁为主,夜里睡眠不安、舌绛而干,脉细数,口渴不厉害,用清营汤(犀角、生地、元参、竹叶、麦冬、丹参、黄连、金银花、连翘)。

 

清营透疹

是清营分之热,并使疹外出的方法。病人高热烦躁,夜间睡眠不安,口不甚渴,舌绛而干,脉细数。用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等清营分热邪,用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牛蒡子等透疹。

 

驱虫(杀虫)

是使用具有驱杀寄生虫作用的菜物,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方法。例如蛔虫选用使君子,槟榔,苦楝根皮(用时去表层粗皮,此药有毒性,不可多服)、鹧鸪菜(红叶藻科)、石榴皮雷丸(此菜只能作散剂)、榧子等。跷虫:选用榧子、雷丸、芜荑、使君子、大蒜、苦楝根皮、百部、杞榔等。绦虫:选用槟榔、番瓜子(槟榔和番瓜子常合用。番瓜子作散剂。)仙鹤草根、雷丸、榧子、鸦胆子蛇蜕等。钩虫:选用雷丸、榧子、苦楝根皮、槟榔、荆芥等。姜片虫:用槟榔、榧子等。有些药虽然没有杀虫作用,但对于某些虫病有治疗作用。例如胆道蛔虫病发作时,用乌梅十个水煎浓汁内服,或醋半杯至一杯,温服,有安蛔作用。

 

袪风

是利用药物疏散风邪的作用,以疏散经络,肌肉、关节间留滞的风邪的方法。风有外风、内风的区别。内风应平熄,外风应袪散。袪风法适宜于外风。分为“袪风除湿”、“疏风泄热”、“袪风养血”、“搜风逐寒”等法。

 

袪风除湿

是风湿之邪留滞于经络、肌肉、关节等部位,出现游走性疼痛症状时的治法。可用羌活、防风、秦艽、威灵仙、桑枝五加皮、甘草等药。

 

袪风养血

是治疗血脉不和,风湿流窜经络的方法。其症状是:肌肤和手足麻木,忽然口眼歪斜,说话困难,甚至半身不遂,或兼有怕冷身热、肢体拘急,舌苔白腻,脉象浮滑。应袪风通络,行血养血。用大秦艽汤(秦艽、羌活、独活、防风、白芷、川芎、当归、芍药、生地、熟地、白朮、茯苓、细辛、石膏、黄芩、甘草)。其中川芎、当归、芍药、地黄行血养血,能治疗血脉不和,使血脉流通,滞留的风邪也随之消除,所以叫做“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袪湿

是使用药物以去除湿邪的治法。湿是重浊粘腻的邪气,可以与风、寒、暑、热等邪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化热、化寒。湿在上焦须化,在中焦须燥,在下焦须利。脾主运化水湿,也能被湿所困,所以治湿也须注意治脾。

 

袪痰

是帮助排出痰液或袪除生痰病因的方法。分为“化痰”、“消痰”、“涤痰”三类。其中以化痰法为常用。

 

去宛陈莝

莝(音“错”),语出《素问.汤液醪(音“劳”)醴论》。宛,通郁,即郁结。陈莝是陈旧铡碎的草。“去宛陈莝”,就是去掉堆积的陈草,在人体是指去除郁结已久的水液废物,即使用甘遂、牵牛等的逐水法。

 

热无犯热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意思是如果没有寒证,那幺在炎热的夏天,不要随便使用热药,以免伤津化燥,发生变证。但如果是表寒证,须用属于热药一类的辛温发表药,就不在此例。不过夏日用辛温发表,对于方药须有选择,剂量必须斟酌。

 

热因热用

反治法之一。指治疗内真寒而外假热的方法。病的实质是真寒,而表现出假热的现象,亦即内真寒而外假热,须用温热药治疗。例如病人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细,面颊浮红,烦燥,口渴欲冷饮(使之饮又不欲饮)。其中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细是真寒;面颊浮红,烦燥,口渴欲冷饮是假热。须用白通汤葱白、干姜、附子)煎成冷服。因为热是假象,而寒是病的实质,故须用热药来解决。

 

热者寒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证属于热的,用寒凉性药物治疗。热证有表热、里热、虚热、实热等不同。实热属于表的,用“辛凉解表”透邪;属于里的用“清法”;虚热用“滋阴”以退热或“甘温除大热”等法。

 

柔肝(养肝、养血柔肝)

是治疗肝阴虚(肝血不足)的方法。肝阴虚,表现为视力减退,两眼干涩,夜盲,有时头晕耳鸣。爪甲色淡,或夜间睡眠不好,多梦,口干缺少津液,脉细弱。可用当归、白芍、地黄、首乌、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等药。“肝为刚脏”,赖血以养,所以须用养血之品,使肝得所养。

 

软坚除满

“坚”在这里指干燥的大便。因大便燥结而腹部胀满,用“咸寒增液”法润燥,稀释大便,大便通而腹部胀满消除。

 

润下

分为两种,使用有润滑作用的药物,治疗热性病过程中津液损耗的便秘,或老年肠燥便秘或习惯性便秘,以及孕妇或产后便秘。常用药有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近年来用生油、葱汁混和内服,治疗蛔虫性肠梗阻,也属于润下法。是使用滋润津液的药物,治疗大肠热结而津液枯燥的大便秘结,用增液汤(元参、连心麦冬、生地),这称为“增液润下”,适用于热性病津液亏损的便秘。

 

润燥(清燥、凉燥)

是使用滋润药以治疗燥热证的方法。燥证分内燥、外燥二种。外燥是外感燥气致病,内燥是内脏津液亏损之证。润燥分为“轻宣润燥”、“甘寒滋润”、“清肠润燥”、“养阴润燥”、“养血润燥”等。

 

塞因塞用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反治法之一。指用补益药治阻塞假象的方法。例如患者胸脘痞满,时胀时减,喜用手按摩,得热就感到舒服,食欲不振,有时呕吐,同时有舌质淡、脉虚大,就知道这种痞闷并非实证,而是脾胃虚弱引起的,可用六君子汤去甘草(党参、白朮、茯苓、半夏、陈皮)治疗。

 

三法

指汗、吐、下三法。金.张子和儒门事亲》认为汗、吐、下三法可以包括其也治法。他认为使涎液流出,用[口畜]暗鼻药引嚏,用点眼药催泪,凡是作用向上的都属于吐法。又如灸、蒸、熏、洗涤、熨、烙、针刺、砭刺、按摩,凡具有解表作用的都属于汗法。催生、下乳汁,攻伐症积、逐水.通经行血、降气,凡作用向下的都属于下法。张子和这种说法,仅是一家的主张。实际上,汗、吐、下三法不能包活八法中的其它五法。

 

散者收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散,是不固不收的证候;收,是收摄固涩的作用。例如心血亏损,以致心神浮越、心悸易惊,这是心气不固,当“养血安神”,以收摄心气。又如久咳多汗易汗,这是肺气不固,可用“敛肺止咳”法,以固肺气而止咳止汗。或遗精滑泄,日久不愈,这是肾气不固,可用“固肾涩精”之剂,肾气固则遗泄自止。

 

上病下取

《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上、取之下。」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上部,用针刺下部的穴位。仞如:失眠可针刺足三里:头晕目眩可刺足部的太冲。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上部,用药物从下部治疗。例如:病人头目眩晕,耳鸣,自觉眼中如爆发火花,苔黄,脉洪数,用酒蒸大黄适量轻泻。

 

甚者从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甚,是指复杂难以辨认而严重之证。如热极似寒(内真热而外假寒),或寒极似热(内真寒而外假热),应顺从假寒,假热的假象,采用一股称为“从治”的“反治法”。

 

渗湿于热下

见清.叶桂《温热论》。热性病湿重于热,热邪为水湿抑遏,不能外透,应使用利湿药分利水湿,热邪才能外透。例如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较高。用三仁汤(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其中滑石、白通草、生薏仁都是淡渗利湿,配合其它芳香袪湿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生津(养津液)

热性病发热多日,损耗津液,病人有发热,口干渴、舌红、唇燥等症,应用滋养津液的药物退热而生津液,如玄参、麦冬、生地、石斛等药。

 

实则泻之

语出《素问.三部九候论》。证属于实的,用去邪气的泻法治疗。须用泻法的实证,如燥屎、痰饮、瘀血、食滞、寒积等,选用寒下、润下、袪除痰饮、袪瘀、消导、温下等治疗方法均是。参阅“下法”、“袪痰”、“袪瘀”、“消导”等条。

 

疏表

即疏解表邪。外感的表证较轻的(包活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使用发表作用较弱的解表药(辛温的如紫苏叶、荆芥、防风等;辛凉的,如薄荷、桑叶、葛根等),不一定引起出汗即能解除表证。

 

疏风

即疏散风邪。治疗外感风邪,使用善于袪风的药物。风寒表证用防风、白芷、高本等;风热表证用薄荷、牛蒡子等;风湿症骨节疼痛用羌活、桂枝等。

 

疏风泄热

是治疗外有风邪兼有里热的方法。风邪侵袭,有头痛、鼻塞、咳嗽等症。里热有口渴、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等症。有以上诸证而身热微恶寒,脉浮数的,用鲜葱白、淡豆豉、蔓荆子、焦山栀、苦桔梗、连翘、淡竹叶、杏仁、牛蒡子等药;有以上诸证而身热恶寒、脉浮数的,用荆芥、防风、白芷、焦山栀、苦桔梗、连翘、淡竹叶、杏仁、牛蒡子等药。

 

疏肝(舒肝、疏肝理气,泄肝)

是疏散肝气郁结的方法。肝气郁结,表现为两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或恶心,呕吐酸水,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周身窜痛,舌苔薄,脉弦。可用柴胡、当归、白芍、香附、川楝子、延胡索、厚朴等药。

 

疏郁理气(宽胸、宽中、解郁、开郁)

是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气滞的方法。出现胸膈痞闷,两胁及小腹胀痛等症,用香附、延胡索、乌药、广木香等药。

 

衰之以属

衰,指削弱病邪的治疗方法。“属”是指证候与治法的联系。“衰之以属”是先明确证候的性质,然后与药性分类相联系,决定治法。例如:用寒药治热证,用热药治寒证,用温药以治凉(较轻的寒证),用凉药以治温(较轻的热证)。这就是“寒、热、温、凉,衰之以属”。参阅“清法”、“温法”条。

 

水郁折之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水郁,是指水气郁滞于内;折,是调节制约之意。调节制约的根本在于肾。与肾有关的水气郁滞,例如肾阳衰微,症见颜色苍白,头晕眼花,腰部酸痛,四肢发冷,小便短少,浮肿自头面开始,延及下半身,长期不退,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可用“温肾利水”法;或肝肾阴虚,症见轻度浮肿,头晕,面红升火,眼花耳鸣,腰脚酸痛,咽干,夜间睡眠较差,尿少色黄,舌红苔少,脉弦细,须用“滋养肝肾”法。此外,如“汗法”、“逐水法”、“利小便法”等,也属于“水郁折之”的范围。

 

搜风逐寒

是治疗风邪兼寒邪湿痰、瘀血留滞经络的方法。中风手足麻木,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瘀血,腿臂间局部作痛;或风寒湿气留滞经络,肢体筋骨酸痛的,用小活络丹川乌、蚯蚓、草乌天南星乳香没药、研末,酒面糊丸)。

 

酸甘化阴

是酸味、甘味药同用以益阴的治法。患者夜间失眠、多梦、健忘、口舌糜烂,舌质红,脉细数。用酸枣仁、五味子、白芍、生地、麦冬、百合等。因为患者心阴虚则心阳亢,心阳亢则心阴愈虚,所以本法以酸味药酸枣仁、五味子、白芍敛阴,甘寒药生地、麦冬、百合滋阴,一敛一滋,阴日长而阳亢日消,归于阴阳协调。化阴,即敛阴滋阴并进而使阴日长之意。

 

通泄(通腑泻热)

即用通大便以清除里热的方法。例如“寒下”之法之,“润下”、“增液泻下”、“咸寒增液”等法。腑指大肠。

 

通因通用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反治法之一。指用通利药治通利病症的方法。例如饮食积滞在内,胸脘痞闷,腹中胀痛,不思饮食,大使泄泻,须攻逐积滞,可用枳实导滞丸(枳实、大黄、黄苓、黄连、神曲、白朮、茯苓、泽泻)治疗。

 

同病异治

在一般情况下,同病同证是用同一治法的。但也有同一种疾病,由于病人身体的反应不同,所表现的“证”(证候)不同,而治法也不同。例如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等不同,治法也有“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等的区别。

 

透斑(化斑)

热性病裹热盛,斑点隐隐有向外透达的趋势时,采用清热,凉血的治法(如用化斑汤:生石膏、知母、生甘草、玄参、犀角、白粳米等),使斑点向外透达,以袪除病邪。这种治法原来称为“化斑”。至于“凉血化斑”,系在化斑汤中加丹皮、生地、大青叶、金银花、去甘草、粳米适用于发斑兼有吐血、衄血等血热较重之证。

 

透表

即透邪、透疹一类治法。

 

透风于热外

见清、叶桂《温热论》。是治疗风温病外有风邪、内有里热的方法。风温病表有风邪,又有里热,使用辛凉解表法透达风邪,可使里热势孤,然后再清里热,就容易收效(按:以后在温病治疗上发展为解表清里同用)。

 

透邪(达邪)

热性病初起出现风热表证(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口渴、舌苔薄白、脉浮数等症),采用辛凉解表一类治法,使病耶往外透达。

 

透泄

用辛凉解表药透邪,用苦味药泄里热。参见“辛开苦泄”法。

 

透营转气

是治热性病时,使营分热邪向外透达,引出气分而从外解的方法。热邪初入营分,脉细数,舌质绛,身热较高,心烦,晚上睡卧不安,口不甚渴,用犀角、元参、生地等清营分热,用竹叶、金银花、连翘等透热外出。

 

透疹

凡出疹子的病,在应出而末出或疹子出而不畅之时,采用辛凉解表一类的治法,使它顺利出疹,不致发生变证,叫做“透疹”。

 

土郁夺之

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土郁,是指湿邪郁阻中焦;夺,是指袪湿而不使滞留。例如湿热郁于中焦,腹痛腹胀,大便稀薄而热臭,舌苔黄腻,用“苦寒燥湿”法;或寒湿郁于中焦,胸闷、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清稀、舌苔白腻,用“苦温化湿”法。

 

微者逆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微,指病证明显而较轻,如热证、寒证,只须针对病情,采用“逆治”的“正治法”即可。

 

温补命门(补火生土)

是温补命门之火以恢复脾的运化功能的方法。黎明前腹泻,泻前腹痛肠鸣,泻出物中或有不消化的食物,泻后感到安适,腹部怕冷,四肢发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这种病俗称“五更泻”或“鸡鸣泻”,这是命门火衰,脾的运化无力,所以要温补命门之火,加强脾的运化。可用四神丸肉豆蔻、破故纸、五味子、吴茱萸、生姜、红枣)治疗。

 

温肾利水

是治疗肾阳虚形成水肿的方法。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腰部酸痛,四肢发冷,小便短少,浮肿自头面延及下身,长期不退,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用济生肾气丸肉桂、制附子、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牛膝、车前子)。

 

温下

使用温性的泻下药或温热性药和寒性泻下药同用,以治寒性积滞里实证。大便不通属于寒结的,其症状为腹满而实,手足凉,苔白腻,脉沉弦,用巴杏丸(巴豆45枚,杳仁30枚,都去皮心,炙黄捣碎糊丸,如赤小豆大,成人每服一分五厘)。腹痛,大便秘结,手足凉,舌苔白,脉沉弦而紧,用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

 

温阳利湿(化气利水)

是治疗阳气为水寒困遏的方法。病人内停水湿,外有表寒,阳气受水寒困遏,小便不利,头痛,微发热,心烦口渴,喝了水就吐,舌苔白腻或白厚,脉浮,用五苓散(茯苓、泽泻、猪苓、白朮、桂枝、共研细末)。茯苓、猪苓、泽泻、白朮健脾利水、桂枝内通阳气,外解肌表,化气利水,使小便通畅,水从下出。

 

无犯胃气

胃气是胃的功能的体现。胃的接受、盛纳水谷,和腐熟(初步消化)水谷,都是胃气的作用。其它脏腑必须获得水谷的精气,才能维持其功能。所以前人曾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是说,在处方用药时,必须注意到不要损害胃气。例如用苦寒药或泻下药过度,能损害胃气,使用时必须掌握分寸。但这是一般的原则,如果病邪足以损害胃气,必须使用苦寒药或泻下药时,那也应当放手使用,正是为了保护胃气。

 

五过

语出《素问.疏五过论》。指医生在治疗上的五种过失。病人由于职业地位的变化而发生倩志方面的疾病,医生不知疾病的起因,随便处理。不了解病人的生活和环境,思想情绪,不知那一证应补,那一种证应泻,妄施治疗,使人体精气一天天虚耗,邪气因而侵入。善于诊断的医生,必然能分析证侯,区别正常和反常。将同名同形的病证,加以比较分析,在相同中寻求不同之点;医生态度镇静,详细探入地审察,从不易辨别的病证中辨出异同。如果医生不知道这种诊察方法,那就过算失。凡诊病必先相察精、气、神,又必须了解病人因生活琅境和情绪发生变化而患病,医生不弄清病因,不知道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想,又顺从病人的好恶,治疾错乱。诊治疾病,必须了解疾病从开始到现在的阴阳属性及发病的其它情况,不仅切脉,还要确定病名,应把男女不同的正常脉与病脉相比较,并了解情绪与五脏血气的关系。医生如果搞不清楚,病情日益深重,只说病的预后不良,这是粗率的医疗作风。

 

误下

本非下证而误用下法的叫“误下”。热性病表证还没有解除,本来应当解表,如果误用下法,能引起变证,如泄泻、结胸、痞证等。其它内科、妇产科、儿科等凡不应下而误用下法都能发生变证,须按具体倩况处理。

 

熄风

指平熄内风的方法。内风表现为眩晕、震颤、高热、抽搐、小儿惊风和癫痫等症。用羚羊角全蝎、娱蚣、僵蚕、蚯蚓等药。分为“滋阴熄风”、“平肝熄风”、“泻火熄风”、“和血熄风”等。

 

下病上取

《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下,取之上」。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下部,用针刺上部的穴位。例如:脱肛可刺头部的百会穴。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下部,用药物从上部治疗。例如:小便不利,由于肺燥不能行水,咽干,烦渴欲饮,呼吸短促,舌苔薄黄,脉数,用清肺饮(桑白皮、麦冬、茯苓、黄芩、木通、车前)从上焦治疗。

 

下法(泻下、攻下、通里、通下)

是运用有泻下或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一类治法。分为寒下、温下、润下等。泻下药中除润下药较和缓之外,其余各类都较峻烈,年老及体弱者恨用,孕妇和月经期勿用。没有实结症状的勿轻用。肠伤塞不用玫下法,以免引起肠出血和穿孔。

 

下者举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下是下陷,举是升举。中气下陷的,应当用补中药升提。例如:中气虚而下陷,以致脱肛日久不愈,可以用补中益气药升举中气,于是脱肛可收。参见“补气”、“升提中气”条。

 

先补后攻

需要使用攻下法的疾病,但病人体质虚弱,一时不能接受攻下法,须先用补法,使体质增强,然后攻下。例加肝硬化腹水需要泻水,但病人身体较虚,食欲较差,须先培补脾胃,增加营养,待病人身体比较强健,然后用甘遂一类逐水药泻水。这种先用培补后用攻下之法,称为“先攻后补”。

 

先攻后补

具有可用攻下法的症状,用攻下法后,大便已通,热退,但呼吸气短,手足稍凉,脉弱,这是气虚,用适量党参煎服补气。或热性病具有可用攻下法的症状,用攻下法后,大便通,热退,但病人汗出较多,脉细,这是阴虚,用滋胃阴药,如沙参、麦冬、细生地、玉竹等。又如胸胁有积水,用甘遂、芫花、大戟等攻下,泻下稀水后,病人喝适量稀粥,卧床休息,也是一种补法。这种先用攻下后用补益之法,称为“先攻后补”。

 

咸寒增液

使用埔寒而有润下作用的药物,治疗大肠燥结的便秘,例如用雪羹汤(荸荠、海蜇皮切碎同炖)内服,治阴虚痰热,大便燥结。

 

消痰

是攻伐浊痰留滞的方法。多用能损伤元气,体弱的须慎用。“消痰平喘”:痰饮伏于肺脏,发生喘嗽、痰多、胸部不舒、食欲不振,;用补益法可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小逆

在治疗上犯了较小的差错。

 

泄卫透热

温病当邪热已到气分,出现身热不恶寒,心烦口渴,舌苔黄等症,但表又闭而无汗,这是卫分闭而不通,必须用辛凉透达药,使病人微微有汗,这是“泄卫”;使气分的热邪可以从表向外透散,这是“透热”。泄卫透热的辛凉药用:浮萍、薄荷、淡豆豉、蝉衣、菊花、金银花、莲翘、白茅根等。

 

泻肝(清肝火、清肝泻火)

是用苦寒泻肝火的药物以治疗肝火上炎的方法。肝的实火上升,出现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口干苦,胁部疼痛,呕吐黄苦水,甚则吐血,急躁易怒,大便多便秘,苔黄、脉弦数。可用龙胆草、山栀、丹皮、夏枯草、黄芩、黄莲等药。

 

泻火熄风(清热熄风)

是治疗热极生风(实热证)的方法。凡热性病由于高热而手足抽搐、两眼上翻、项强,甚至背反张如弓状,神志昏迷的,就叫“热极生风”。患者苔黄舌质红,脉弦数。可用钩藤、蚯蚓、全蝎、蜈蚣、生石决明、生牡蛎、石膏、黄连、大青叶等药。

 

泻心

泻心,实际是泻胃火。因胃火盛而牙龈肿痛,口臭,嘈杂、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数,可用泻心汤(大黄、黄苓、黄连)。但心火盛而迫血向上妄行,出现流鼻血,或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目赤肿痛,口舌生疮,苔黄,脉数,也可用本方治疗,这就是用泻胃火的方法以泻心火,即“实则泻其子”。

 

辛寒清气

是用辛寒药清气分之热。患者高热,只恶热,不恶寒,大汗,面目赤色,呼吸气粗,说话的声音重浊,小便涩少,舌苔黄,脉浮洪而躁,用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辛寒生津

是用辛寒药清胃热生津液的方法。例如口疮发作数日,口中有秽气,舌苔焦黄,脉大而虚,这是胃火盛而胃阴虚,宜用生石膏,知母、竹叶、元参等药。

 

辛开苦泄(开泄)

用辛味药发散表邪,用苦味药清泄里热。例如病人微恶寒,身热,头痛,汗少,口渴,咽痛,舌苔黄,脉浮数,用桑叶,菊花,蔓荆子等辛凉发散表邪,用连翘、大青叶、山豆根等清泄里热。用辛味药开通胸脘的痰湿,用苦味药治胸脘的湿热。两者合用,治疗胸脘因痰湿热阻滞而痞闷胀满,恶心呕吐等症,辛味药如厚朴、枳壳、姜半夏,橘皮等;苦味药如黄连,黄苓等(后一法又称“辛开苦降”)。

 

辛凉解表

指使用药物性味辛凉、发汗力弱但有退热作用的方法治疗表证。本法适用于怕冷轻微、发热较重或有汗的风热表证,麻疹初期疹未透出等症。如果风寒表证误用辛凉解表,可使病情加重或拖延。常用的辛凉平剂,治风热表证的银翘散(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其中荆芥穗辛温,但与多数辛凉清热药同用,本方仍是辛凉解表方。辛凉解表也有配伍峻烈的辛温药的,如麻杏石甘汤的麻黄辛温,石膏甘辛寒,二者相配,能宣泄肺热,加杏仁、甘草,合成辛凉宣泄之剂,适用于外感风热,肺气壅寒,出现咳嗽气急、鼻煽、口渴、高热、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等症。

 

辛温解表

指使用药物性味辛温、发汗力强的方法治疗表证。本法适用于怕冷重而发热较轻、身体疼痛无汗的风寒表证,水肿早期上半身肿较显着,或兼怕风发热的风湿在表的骨节疼痛,外感风寒兼发哮喘等症。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出汗,辛温解表法宜慎用。通用的辛温解表方,如香苏饮(香附、苏叶、陈皮、甘草、生芷、葱白),适用于四时感冒的风寒表证,或兼胸胁满闷,嗳气恶食。辛温与辛凉同用,仍属辛温解表方的,如葱豉汤(葱白、淡豆豉),适用于感冒风寒的轻证。

 

行气(利气、通气、化气)

即行散气滞,以治疗由气滞产生的病症,如胸腹胀闷疼痛等。“疏郁理气”及“和胃理气”都属于行气。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意指由于中气虚而产生的形体虚弱,须用温气药补养中气,则脾能健运,营养增加,使肌肉形体逐渐丰满。参见“健脾”条。

 

醒脾

是治疗脾气虚寒运化无力的方法。脾气虚寒,表现为食欲不振,食物不消化,有时嗳气,大便溏,有时腹隐痛喜热按,舌贸淡,脉弱等。用醒脾散(党参、白朮、茯苓、炙甘草、草果、木香、陈皮、厚木、苏梗各等分,为散,每服三钱,加生姜一片,大枣一枚,水煎服)以健脾温中,促进运化,而增强食欲。

 

虚则补之

语出《素问.三部九候论》。证属于虚的,用补法治疗。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补法也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不同的方法。参见“补法”各条。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语出《难经.六十九难》。是利用五行相生,子母关系的学说,把五行「木、火、土、金、水」配合「肝、心、脾、肺、肾」,从五行、五脏的子母关系,说明一部分的治病法则,有补母、泻子两种。补母:例如肾水生肝木,肾是母,肝是子,如果出现肝木虚弱证,不直接补肝,而补生肝的肾。如肝有虚火证,失眠烦躁,嘈杂容易饥饿,头面烘热,脉弦细而数,重按无力,治疗宜滋补肾水以消肝的虚火,用六味地黄丸(见“壮水制火”条)。针灸方面:所有虚火,就针刺“曲泉穴”,用补法。“曲泉”是肝的合穴,合者水,水者肾“。泻子:例如肝木生心火,肝木是母,心火是子,如果出现肝实证,不直接泻肝,而泻肝木所生的心火。如肝有实火证,头痛眩晕,耳鸣,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胁肋灼痛,小便黄赤,口苦,大便秘结,苔黄,脉弦数,可用泻心法(参见“泻心”条)。针灸方面:肝有实火,就剌“行间”穴,用泻法。“行间”是肝的荣穴,荣者火,火者心。这些治法,是脏腑病变的间接治疗。

 

阳病治阴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患阳热盛的病,损伤了阴津,治疗应滋阴。例如:温病日久末愈,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手足心热超过手足背热,脉虚大,用甘润滋阴之剂,宜用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疾病的症状在阳经,而针刺阴经。例如:足阳明胃经有病变而呕吐,可刺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太冲(足厥阴肝经穴)。

 

养血解表

由养血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阴血亏虚(病后血虚或失血后血虚)的感冒,出现头痛、身热、微恶寒、无汗等症,用葱白七味饮(葱白连根、豆豉、葛根、生姜、生麦冬、干地黄、甘澜水)。

 

养血润燥

是治疗血虚便秘的方法。面色苍白,盾爪不红润,时觉头眩,心悸,大便干结难下,舌质嫩而色淡,脉细数。用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等药。

 

养阴解表(滋阴解表)

由养阴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素体阴虚,感受外邪,出现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赤脉数等症。可用加减葳蕤汤(生玉竹、白薇、生葱白、豆豉、薄荷、桔梗、炙甘草、红枣)去红枣。

 

养阴润燥

是治疗燥热之邪伤肺胃津液的方法。病人咽干口渴,午后身热,或干咳少痰,舌质红,脉细数。用沙参麦冬饮(沙参、玉竹、麦冬、甘草、冬桑叶、生扁豆、天花粉)。

 

一逆

指治疗上犯了一次差错。

 

以毒攻毒

是使用有毒性的菜物治疗恶毒病症的方法。例如大枫子辛热有毒,入丸剂内服,能治麻疯;藤黄酸涩有毒,外敷能治痈疮;露蜂房甘平有毒,研末用猪油和涂,用以治疗头癣。

 

异病同治

在一般情况下,异病异证是要用不同治法的。但也有几种不同的疾病,具有同一性质的“证”,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例如虚寒泄泻,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是不同的病证,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的,就都可以用补中益气的方药治疗。参阅“补气”、“升提中气”条。

 

益火之原。以消阴翳

是唐、王冰对于“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注语。后人简称为“益火消阴”、“扶阳退阴”。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的意思。假如用温热药治疗寒证而不见效反而严重时,那幺,这种寒证就是属于阳虚阴盛,属于肾阳虚,所以应该补肾阳(命门真火)。例如,肾阳不足,出现腰痛脚弱,下半身常有冷感、阳萎、精冷等症,可用八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熟附子、肉桂)治疗。

 

益气解表(补气解表)

由补气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气虚感冒,出现头痛恶寒发热,咳嗽唾痰、鼻涕粘稠,胸膈满闷,脉弱无汗等症。用参苏饮(党参、苏叶、葛根、前胡、姜半夏、陈皮、桔梗、茯苓、木香、枳壳、甘草)。

 

益气生津

是治疗气津两虚的方法。气津两虚,表现为汗出过多,津液耗伤,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舌质红,舌干无津,脉象虚散。用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逸者行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逸,是气血逆乱:行,是调理气血,使之恢复正常。例如:肝气横逆,两协窜痛,须用“疏肝”法行散,则胁痛自止。又如妇女下腹胀痛拒按,经血色紫黑有块,苔灰暗,脉涩等血瘀下焦之证,宜用“袪瘀”法以行之,瘀血去而经痛自止。

 

因其轻而扬之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轻,是病邪浮浅,病位在表;扬,是顺病势向外发泄。意思是病邪浮浅的表证,可以用向外发泄的“解表法”从汗解除。

 

因其衰而彰之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衰,是病邪将尽而正气未恢复;彰,是扶助正气,使正气旺盛而病邪尽去。例如水肿病用逐水药后,肿势大体消退,可改用温阳健脾,如胃苓汤(苍尤、厚朴、陈皮、甘草、桂枝、白朮、猪苓、茯苓、泽泻),以加强脾的运化水湿功能,消除余肿。

 

因其重而减之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重,指病在里,病邪内结;减,指用泻下或其它攻削的方法治疗。例如腹中瘀血结块,当用“破血消症”药攻削,使它逐渐消除。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制宜就是对于病证要按照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年龄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麠因时制宜:四季的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治疗也应注意气侯的特点。例如:夏季气候炎热,腠理疏开,对于患风寒感冒者不能过用辛温,以免汗多而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冬季气候寒冷,腠理致密,对于患风寒感冒者用辛温药可以稍重,使风寒从汗而解,但也须考虑病人的体质。麡因地制宜:我国国土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不同。南方炎热多雨地区,病人往往出现湿热证侯,治疗须兼顾湿热;北方少雨干燥,有时出现燥证,须区别凉燥、温燥进行治疗。而且某些地区还有地方病,更须加以注意。麢因人制宜,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在治疗时要针对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例如:性别方面,男女的生理不同,各有特殊疾患,治疗时要考虑其生理、病理特点;年龄方面,小儿脏腑柔弱。老人气血衰少;各有其常见疾病;体质方面,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往往不同,所以身体素质也不同,不但强弱不同,体质也有偏寒偏热或素有某种慢性疾病等的不同,职业方面,工作条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关,因此诊疗时要注意患者职业。

 

阴病治阳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患阴寒盛的病,损伤了阳气,治疗应扶阳。例如:水肿的阴水,其肿常先见于下身,多身凉不渴,气色枯白,语言低怯,手足不温,小便清白,大便稀薄,脉沉迟,用温阳肾脾、行气利水之剂治疗,可用实脾饮(厚朴、白朮、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皮、附子、白茯苓、干姜、甘草)。疾病的症状在阴经,而针刺阳经。例如,手太阴肺经有病变而感冒咳嗽,可刺大杼、风门(足太阳膀脱经穴)。

 

运脾

是治疗湿重困脾的方法。湿重的表现为胃部饱胀,饮食无味,恶心欲吐,口中淡而粘,头昏身倦,大便泄泻,或腹胀,四肢浮肿,小便少,舌苔白腻,脉濡。用苍朮,厚朴,陈皮,藿香,佩兰,白蔻仁,茯苓,泽泻等药芳香袪湿以运脾。

 

再逆

指治疗上又犯了一次差错。

 

燥湿

“苦温燥湿“:因中焦为寒湿所阻,胸闷呕吐、恶心、腹胀、大便清稀、苔白腻,用厚朴、半夏、白蔻仁、茯苓等。“苦寒燥湿”:因中焦为湿热所阻,腹痛腹胀,大便稀薄而热臭,舌苔黄腻,用黄连、黄芩、枳壳、猪苓等。

 

燥者濡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津液枯燥的,可用滋润药。但燥有内燥、外燥的不同。例如燥热伤肺胃津液,属于内燥,用“养阴润燥”法;外感燥热伤肺,属于外燥,用“轻宣润肺”法。

 

增液泻下

把增补津液药与寒下药同用,治疗热结津液亏的大便秘结,如病人正气不太虚,可以经得起攻下的,用增液承气汤(元参、连心麦冬、生地、大黄、芒硝)。

 

整体观念

是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思想方法。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也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用这种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贯串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不是单从局部的变化着眼,这就叫“整体观念”。例如在变证方面,或从局部症状出发考虑全身:如头痛一证,不仅须从局部及其对周身的影响加以分析,并应考虑全身脏腑气血等诸种因素对头痛所产生影响。又如疮痈,究竟是单纯的邪毒侵入局部,还是与患者的“下消”病有关系。或从全身症状出发考虑局部:如小儿在冬春季节发热,医生往往注意其咽喉部有无“乳蛾”或其它咽喉病。又如患者有低热、黄疸等全身症状,又诊得右胁有阵发性隐痛或绞痛,疼痛间歇时如常人,即应考虑是胆部疾病。在治疗用药方面:须协调阴阳。如肾阳过盛,肾阴不足,以致发生阳亢现象,须“壮水制火”;或肾阴过盛,肾阳虚衰,发生阴寒现象,须“益火消阴”。麡间接治疗。各脏之间有相互联系,某脏病可用治另一脏的方法来解决。如“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麢表里互治。如肺与大肠为表里,肺有寒痰而咳嗽,大肠寒结而大便秘,须用紫菀等袪寒痰而通寒结,大便自通。)从五脏治五官。五脏与五官有密切关系,如肝开窍于目,补肝可以治疗眼病的虚证,清肝可以治疗眼病的实证。在针灸方面如“上病下取”、“下病上取”,“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还有“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等方法。必须理解整体和局部的相互之间关系,以期尽可能防止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正治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是一般常规的治疗方法,即采用与疾病性质相反的方法和药物来治疗。例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实证用攻法,虚证用补法等。正治法又称“逆治”,“逆”就是药性与疾病性质相反,如像药物站在疾病的对面。

 

治病必求于本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疗疾病时必须追究疾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探求其阴阳的偏盛偏衰。例如:病人头部昏晕而痛,肢麻,肉跳,虚烦,夜寐不安,面部烘热,口干,舌质红,脉弦而细,这是肝阴不足,肝阳上亢,须滋阴潜阳,养血柔肝,用生地、白芍、当归、何首乌、菊花、牡蛎、真珠母等药。又如食物不化,呕吐清水,大便水泻,舌淡苔白,脉沉细,这是脾胃阳虚,当温脾胃之阳,用“温中散寒”法。

 

治求其属

《素问.至真要大论》:「求其属也。」这个“属”指证候与治法的联系。辨别病人的一系列症状属于那一个脏的证候,从而确定治法。例如:病人怕冷,手足凉,腰脊酸痛,阳萎早泄,苔淡白,脉沉细。使用一般的温热药没有效果,经周分析,知道这是肾阳虚,应该用温补肾阳的治法。参阅“温肾”条。

 

治未病

麠有预防的含意。例加《素问遗篇.刺法论》有内服药预防疫病的方法。麡有早期治疗的意义。古代医家说中风有预兆,如头目眩晕,大拇指和次指麻木,或口眼和肌肉不自主地跳动,过一个时期有中风的可能,须预先服药,以防突然中风。麢掌握疾病发展的趋向。疾病在五脏的某一脏,从其趋向来看,可能会影响到另一脏,例如肝气郁结证,防止肝病传脾,可用健脾的治法,但须与治肝药同用。参阅“培土抑木”条。

 

中满者泻之于内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满,指气阻滞于内而胸腹胀满;泻,是指调利其气,使胀闷消失。例如气与痰湿阻滞中脘,胸腹胀满,可用“和胃理气”法。或饮食积滞而引起脘腹胀痛,可采用“消导”之剂。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苦寒药治热证,但热反而严重,这不是有余的热证,而是肾阴(真阴)不足的虚热,所以应该滋补肾阴。参见“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条。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辛热药治寒证,但寒反而更严重,这不是属于外感寒邪的寒证,而是肾阳(真阳)不足的虚寒,所以应该温补肾阳。参见“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条。

 

逐水

指“寒下”之法。是治疗水肿实证的方法。使用泻水作用峻烈的药物(如牵牛、甘遂、芫花、大戟、商陆等),泻出大量水份。

 

助阳解表

由助阳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阳气虚的外感症,出现头痛、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手足不温、喜盖衣被、精神衰倦、嗜睡、面色苍白、说话的声音低微、脉沉无力、舌苔淡白等症。用再造散(黄茂、党参、桂枝、甘草、熟附子、细辛、羌活、防风、川芎、煨生姜、芍药、红枣)。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是唐、王冰对于“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注语。后又简称为“壮水制阳”、“滋水制火”、“滋阴涵阳”。是用滋阴壮水之袪,以抑制亢阳火盛的意思。假如用寒凉药治疗热证而不见效或反而严重时,那幺,这种热证就是阴虚阳亢的性质,屑于肾阴虚,应该滋肾阴。例如: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症见头晕目眩、腰酸足软、咽燥、骨蒸酸痛等,可用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治疗。

 

滋养肝肾

是滋肾阴以润养肝阴。此法多用于肾阴亏肝木旺的证候,如头目眩晕,眼干发涩,耳鸣额红,口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妇女月经不调,苔少而舌质红,脉细弦数。可用干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玄参、龟板、女贞子、何首乌等药。此法一称“滋水涵木”。是治疗肝肾阴虚兼有轻度浮肿。患者头晕,面红升火,眼花耳鸣,腰部酸痛,咽干,夜间睡眠较差,或有盗汗,尿少色黄,舌红苔少,脉弦细。用杞菊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

 

滋阴

又称“育阴”,“养阴”,“补阴”或“益阴”,是治疗阴虚证的方法。阴虚证,表现为干咳咳血,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腰酸遗精、头晕目眩,手足心烦热等症。可选用天门冬麦门冬、石斛、沙参、玉竹、百合,旱莲草、女贞子、龟板、鳖甲等药。参见“补阴”条。

 

滋阴利湿

是治疗邪热伤阴,小便不利的方法。患者口渴要喝水,小便不利,或有咳嗽呕恶,心烦不能安眠,用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属)。心烦不能安眠是阴伤的现象,阿胶能补血养阴,与其它药同用,既能利水,又不伤阴。

 

滋阴平肝潜阳

是治疗阴虚而肝阳上亢的方法。肝阴虚或肾阴虚,都能发生肝阳上亢。出现头痛,头昏晕,耳鸣耳聋,情绪容易激动,面部烘热,口燥咽干,睡眠不足,舌质红,脉细弦数。滋肝肾之阴,用熟地、枸杞、山茱萸、旱莲草;平肝用钩藤、菊花、天麻、僵蚕等;潜阳用生牡蛎、生龙骨、生石决明、磁石等。

 

滋阴熄风

是以滋阴为主,消除因阴虚而动风的方法。在热性病晚期,热伤真阴,表现为身热不甚,但羁留不退,手足心热、面红、虚烦不眠、咽干口燥、心慌神倦,甚或耳聋,手足蠕动或抽搐、舌干绛少苔、脉虚数。可用生地、白芍、麦冬、鸡子黄、龟板、鳖甲、牡蛎、钩藤等药。

 

佐金平木

是肃肺以抑肝的方法。肝气上冲于肺,肺气不得下降,出现两胁窜痛、气喘不平、脉弦等症。须用肃肺法使肺气下降,肝气也得疏畅。用桑白皮(吴茱萸汁炒)、苏梗、杳仁、批把叶等药。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