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a~b-->拼音B-->(拼音B)第三篇
(拼音B)第三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败血冲胃
病名。产后三冲之一。《张氏医通》卷十一:“败血上冲有三,……若闷绝呕恶,腹满胀痛者曰冲胃,……用平胃加姜桂,往往获效。不应,送来复丹。呕逆,腹胀,血化为水者,金匮下瘀血汤。”
败血冲心
病名。产后三冲之一。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多因分娩后恶露不下或下而不畅,以致恶血随气上冲,扰乱心神所致。临床以神志错乱,颠狂等为主证。《张氏医通》卷十一曰:“败血上冲有三:或歌舞谈笑,或怒骂坐卧,甚者逾墙上屋,口咬拳打,山腔野调,号佛名神,此败血冲心。多死。……花蕊石散最捷,琥珀黑龙丹亦效。如虽闷乱,不至颠狂者,失笑散加郁金。”属产后患重病。
败症
病名。《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四:“产后满月,血脉未通,好食热面,壅结成痰,或有气块,发时冲心心痛,气急咳嗽,四肢寒热,心闷口干,背膊酸疼,睡梦惊狂。体虚无力,时有汗出心痛,月候不来,名曰败症。……急服黑神散,立愈。”
扳法
推拿手法名。见《保生秘要》。又名搬法。扳动肢体,使关节伸展或旋转活动。常用于四肢及颈腰部。有舒展筋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帮助复位等作用。根据用力方向和施行方法的不同而有侧扳、后扳、斜扳等多种。
颁白
毛发花白。《素问·上古天真论》:“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斑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指发于体表皮肤之红色或紫红、淡红、黑色、棕褐色之斑点,点大相连则成片状,扪之不碍手。《丹溪心法·癍疹》:“斑有色点而无头粒者是也。”多见于温热、时气病证。由外感温热之邪,热郁阳明,邪入营血,发于肌表而成斑。斑色宜红活,如为紫色、黑色则系热毒深重之征。《寿世保元·斑疹》:“大抵鲜红起发稀朗者吉,棕黑者难治。”斑点之现于体表,往往先见于胸膺部,后扩展至腹、背、腰及四肢,并多伴有发热,口渴,烦躁,甚则神识昏蒙、谵语等证,脉多浮数,舌绛、舌面少津。治以清热凉血、化斑解毒为大法。选用化斑汤、活命金丹(去芒硝、加升麻、淡竹叶)、消斑青黛饮等方,高热昏谵,酌用紫雪丹、安宫牛黄丸。里热壅盛者,可用下法泄热,《温病条辨》载述用“调胃承气汤微和之,得通则已,不可令大泄,大泄内陷”。斑多属热证、实证;或有属于虚寒者,治法当据辨证属性而定。联系现代医学,斑证可见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其他多种传染性热病之菌血症。
斑蝥灸
药物发泡灸之一。指用斑蝥末敷贴有关穴位使之发泡的方法。使用时,先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小孔,贴在有关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内,上面再贴一胶布。以局部起泡为度。适用于关节疼痛,黄疸疟疾等。
斑痧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斑疹,头眩眼花,恶心呕吐,身有紫斑,痧在血肉……。”多见于暑夏。治宜急用刮痧法,否则痧毒入里,易生变证。宜用清凉至宝饮等方。参见痧条。
斑疹
证名。见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发斑》。指在热病过程中发于皮肤表层之斑疹证候,有些病证,可同时见到“斑”与“疹”。斑疹散见于体表,多为散在分布,亦可呈现片状,或如绵纹状。以手外抚不碍手,斑点较大者为斑;形小如粟米,略高出于皮肤之上,先之碍手者为疹。大要从形色分辨,以松浮、稀疏、红活为邪势轻浅;紧束有根,稠密、其色紫、黑为邪毒深重。多见于温热、温毒病证,判断证候之轻重除从斑疹形色诊察外,患者的神志情况亦十分重要。如虽见斑疹而神清气和者为顺;斑疹兼见神昏谵语者为病势深重。《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载述:“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发出宜神情清爽,为外解里和之意。如斑疹出而昏者,正不胜邪,内陷为患,或胃津内涸之故。参见斑、疹条。
斑脂翳
病名。系指蟹睛结疤于风轮之侧的病证。《证治准绳·杂病》:“其色白中带黑,或带青,或焦黄,或微红,或有细细赤脉绊罩,有丝绊者,则有病发之患。以不发病者论,大略多者粉青色,结在风轮边傍。大则掩及瞳神。掩及瞳神者,目亦减光。”参见蟹睛条。
搬法
推拿手法名。即扳法。见该条。
瘢
①指皮肤因伤所留之瘢痕。《说文》:俗称疮痕曰瘢。
②病名。如汗斑,雀斑等均称作瘢。
瘢痕灸
灸法之一。即化脓灸。见该条。
癍疮入眼
病名。指因接种牛痘时不慎,使痘苗误入眼内而导致的眼疾。癍疮。即指痘疮。《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因患疮时生眼中,赤肿难开,涩泪羞明疼痛,久则生翳如银色,此乃痘后肝经余热上攻睛瞳所致,宜用红花散,清肝散瘀。”详痘疮入眼条。
板
指足底。俗称脚底板。
板齿
又名板牙。即口前之切齿。儿生八月板齿始生。一说指臼齿。
板门
推拿穴位名。又名(月反)门、版门。
①位于手掌大鱼际处。治气促,气攻,气吼,气痛,呕胀等症,并止小肠之寒气。《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月反)门穴,在大指下,高起一切平肉如板处。属胃脘。”
②位于掌侧腕横纹的远心端,大小鱼际之间。见《针灸大成》卷十。
板牙
①指门牙。详该条。
②病证名。指新生儿齿龈粘膜下隐约可见的白色斑块,可妨碍吮乳而引起啼哭。
板子伤
病名。板子为古刑具或体罚具之一种。多为木制或竹制者。刑具宽大而长,主要用于刑讯拷打其臀部软组织,旧式教育老师体罚学生,多用窄小而短者,打击手掌或臀部者。其打击重者多能引致严重之创伤。《伤科汇纂》卷十:“板子伤,竹片笞杖之刑,所伤臀部也。”其证:轻者肿胀,疼痛刺痒。重者皮开肉绽,血肉模糊,肿痛剧烈,或伴全身寒热,烦躁不安。证治参见跌打损伤条。
半边头风
病证名。即半边头痛、偏头痛。半,指边侧。见《辨证录·头痛》。详见偏头痛、偏头风条。
半表半里热不得卧
病证名。邪搏心胸半表半里之间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三:“半表半里不得卧之症。太阳病二三日,不得卧,心下闭结,汗吐下后,反复颠倒,心中懊憹者,太阳经半表半里热也;咽燥口干,发热汗出,烦躁不眠,阳明经半表半里热也;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得眠,少阳经半表半里热也。”其治法,太阳用羌活冲和汤,阳明用竹叶石膏汤合知母葛根汤,少阳用小柴胡汤合栀子豆豉汤。
半表半里证
证名。病邪在表里之间的病证。
①指少阳病小柴胡汤证。见《伤寒论》。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
②指温疫病邪在募原的病证。《温疫论·原病》:“邪从口鼻而入,……舍于伏脊之内,其邪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邪在膜原,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症见先憎寒,后壮热,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口渴,脉数,舌红苔白,或苔如积粉等。治宜疏利湿热,用达原饮。
半产
病名。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小产。详该条。
半产胞衣不下
病证名。指小产后胞衣不下。参胞衣不下条。
半产恶露不下
病证名。指小产后恶露不下。参见产后恶露不下条。
半产腹痛
病证名。指小产后造成的腹痛。参见产后腹痛条。
半产下血不止
病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多因坠胎损及胞脉或瘀血残留所致。症见小产后阴道流血不止,如兼见食少纳呆,脘腹饱闷,为脾虚,治宜调补胃气为主,方用四君子汤加当归、熟地;如兼见痞满,小腹下坠,为胃气下陷,宜补中益气汤升提之;因瘀血残留所致者,兼见下血色暗有块,治可参见崩漏,恶露不绝条,但应注意有否胎盘残留,如属残留,可按胞衣不下处理,或结合手术治疗。
半刺
刺法名。五刺之一。《灵枢·官针》:“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即浅刺及皮,迅速出针的针刺方法,以其所刺极浅,如常法之半,故名半刺。与九刺中的毛刺相仿。近代应用的皮肤针即由此发展而来。
半身不随
证名。即半身不遂。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详该条。
半身不遂
证名。一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中风病常见症之一。又名偏枯、偏风。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类证治裁·中风》:“半身不遂,因气血不至,故痛痒不知。经曰:营虚则不仁,卫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常伴见口眼㖞斜,语言謇涩,或卒然昏倒。亦有先觉手足麻木,逐渐形成者。治宜养血祛风、温经通络、益气活血、补肾益精等法,选用大秦艽汤、大活络丹、小活络丹、补阳还五汤、八珍汤、地黄饮子等方。并宜配合针灸疗法。常见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半身不遂痧
病证名。痧毒留滞经络而致半身不遂。痧证之一。见《痧胀玉衡·半身不遂痧》。痧之慢者,痧毒留滞经络,或在于右,或在于左,症见半身麻痹不仁,或半身疼痛。治法,见有痧筋,急宜刺破,然后用药以散其毒,活血以消其瘀。则痧根既拔,其症渐痊。参见痧条。
半身汗
证名。身体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半身汗出。为气血偏衰,阴阳不相接洽之候。《张氏医通》卷九:“夏月止半身出汗,皆气血不充,内挟寒饮所致,偏枯及夭之兆也。大剂十全大补、人参养营、大建中辈加行经豁痰药治之。若元气稍充,即间用小续命汤一剂以开发其表,或防己黄芪汤加川乌以散其湿。”又下肢瘫痪证,汗出多在胸部以上,患处无汗,为上半身汗出(《中医临证备要》)。参见偏沮条。
半身麻木
证名。半部身体肌肤麻木不适。《慎斋遗书·麻木》主张麻木须分左右上下。左因气中之血虚,用归脾汤;右因血中之气虚,用黄芪建中汤;左右俱麻木,用十全大补汤;上身麻木,为清阳不升,用补中益气汤;下身脚软麻木至膝,为胃有湿痰死血,妨碍阳气不得下降,阴气渐逆而上,用四物汤加人参、牛膝、薏苡仁,引阳气下降;下身麻木,脉豁大无力,用八味汤加人参。《证治汇补》卷三以左半手足麻木为风邪与血少,右半手足麻木为气虚与湿痰。本证见于脊髓炎症、结核、外伤及多发性神经炎等。参见麻木条。
半生
病名。出《脉经》卷九。“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即小产。详该条。
半夏中毒
病名。误食过量生半夏出现中毒症状。见《千金要方》卷二十四。症见口舌作麻,咽痒热灼疼痛,甚则呼吸急促、饮食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治疗初应洗胃,继服醋加姜汁、浓茶、蛋清等。严重者宜中西医结合抢救。《本草纲目》卷四载解半夏毒药,有生姜、干姜、防风等,可资参考。
半阴阳
病证名。出杨志一《生育问题》。指生殖器发育畸形的一种。即雌雄人。详该条。
半月障
病名。系指圆翳内障表现色白而长形如半月,故名半月障。见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详圆翳内障条。
半肢风
病证名。身体一侧上下肢或两下肢不能运动的疾患。
①指左侧或右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见《医贯·中风论》。参见半身不遂条。
②指两下肢软弱,难于行动。《医贯·中风论》:“半肢风者,……又有一等人,身半以上俱无恙,如平人。身半以下,软弱麻痹,小便或涩或自遗。”多由肝肾精血亏损,或肾阴肾阳俱虚,筋骨失于濡养所致。治宜滋阴益精,补肾温阳,用地黄饮子等方。本病证多见于外伤、炎症、肿瘤等所致截瘫。
伴场疔
病名。生于主疔侧旁之疔肿。出《外科真诠》卷下。充沛与疔同。
绊舌
见《幼幼集成》。即结舌。详该条。
膀(bǎng,音榜)
同髈。肩膀。胳膊上部靠肩的部分。
膀胱
①人体器官名。系六腑之一。又名净府、水府、玉海、脬、尿胞。位于下腹部,是水液汇聚之所,有津液之腑,州都之官之称。膀胱主要功能是贮藏水液,经过气化之后排出小便。《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者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②推拿穴位名。位于小指近端指骨的腹面。治大小便结等症。《厘正按摩要术·取穴》:“小指端肾,三节膀胱。”
膀胱痹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三。《素问·痹论》。谓之胞痹。参见该条。
膀胱病
属六腑病候之一。膀胱是水液汇聚之所,有津液之府、州都之官之称。与肾相表里,有化气行水等功能。膀胱病则有虚寒和实热等不同病机。临床多见湿热蕴结、肾阳不足、气化失司所致诸病。突出症状是小便失常(如遗溺、癃闭、淋浊、溺时疼痛等)。《内经》所论即包括多种病证。《诸病源候论·膀胱病候》:“其气盛为有余,则病热,胞涩、小便不通,小腹偏肿痛,是为膀胱之气实也,则宜泻之;膀胱气不足,则寒气客之,胞滑、小便数而多也,面色黑,是膀胱之虚也,则宜补之。”《太平圣惠方》卷七:“虚则生寒,寒则脬滑,小便不禁,尿多白色,面黑胫酸,两胁胀满,则是膀胱虚冷之候也。”又云:“实则生热,热则膀胱急,口舌燥,咽肿痛,小便不通,尿黄赤色,举体沉重,四肢气满,面肿目黄,少腹偏痛者,则是膀胱实热之候也。”《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不利多实,不约多虚(为膀胱气虚)。《杂病源流犀烛·膀胱源流》:“膀胱病者,热结下焦,小腹苦满、胞转,小便不利,令人发狂。冷则湿痰上溢,而为多唾,小便淋沥,故遗尿。”根据不同的膀胱病证,分别选用宣通气化、渗湿利水、温肾固脬、清热通淋、化石等法。参见有关各条。
膀胱不利
膀胱不通利,小便排泄困难。《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
膀胱寒
证候名。《千金要方》:“膀胱寒,小便数,漏精稠厚如米白泔。”
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的简称。见该条。
膀胱咳
病证名。指咳嗽时有小便溢出,不能自控。《素问·咳论》:“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用茯苓甘草汤、加味茯菟汤等方治疗。
膀胱气
病名。
①指小腹肿痛而不得小便的病证。见《普济本事方》卷三。《杂病源流犀烛·膀胱病源流》:“膀胱气,膀胱经病也。其症小腹肿痛,必小便秘涩。宜五苓散加茴香、葱白、盐。服药后,若下小便如墨汁,膀胱之邪去矣,邪去而便通、痛止矣。宜随用硼砂丸。”
②为疝之别名。《奇效良方·疝门》:“世俗呼为小肠气、膀胱气、奔肠气、蟠肠气……由疝之为病,其名别也。”或谓疝病之由膀胱经得病者,名为膀胱气,可用“毛际上小腹作痛”的症候(见《医碥·疝》)。参见疝条。
膀胱气闭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因膀胱气化功能障碍,引起小便不畅的病机。症见小便困难或尿闭、小腹胀满。治宜温肾法与行气法相配合。
膀胱气痛
病证名。见《幼科铁镜》。指脐周绞痛的疝气。详小肠气痛条。
膀胱湿热
病证名。指湿热蕴结于膀胱的病证。症见尿频、尿急、尿涩少而痛、尿黄赤混浊或尿血,常伴有发热腰痛,舌红苔黄,脉数等。治宜清热利湿,方如八正散。
膀胱实
证候名。《千金要方》:“左手关后尺中阳实者,膀胱实也。病苦逆冷,胁下邪气相引痛。”“右手关后尺中阳实者,膀胱实也。病苦少腹满,腰痛。”
膀胱实热
①指膀胱湿热证。见该条。
②指膀胱经实热证候。《千金要方》:“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实者,足太阳经也,病苦逆满,腰中痛,不可俯仰是也。名曰膀胱实热也。”“右手尺中神门以后阳实者,足太阴经也。病苦胞转不得小便,头眩痛,烦满,脊背强,名曰膀胱实热也。”
膀胱小肠气
病名。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因该病除有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外,多兼有气痛之症状,故而得名。详见疝条。
膀胱邪
膀胱的邪气。《难经·十难》:“心脉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
膀胱虚寒
病证名。指膀胱气化功能减弱,主要病机是肾阳不足。常见于老人、久病体弱患者。症见遗尿、尿急、尿频而清、淋沥不尽,苔薄润,脉细弱等。治宜补肾固脬。
膀胱虚冷
病证名。指膀胱虚寒。《千金要方》:“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阳虚者,足太阳经也。病苦脚中筋急,腹中痛引腰背不可屈伸,转筋恶风,偏枯,腰痛,外踝后痛,名曰膀胱虚冷也。”“右手足神门以后脉阳虚者,足太阳经。病苦肌肉振动,脚中筋急,耳聋,忽忽不闻,恶风飕飕作声,名曰膀胱虚冷也。”
膀胱胀
病证名。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林佩琴《类证治裁》指出:“肿在外属水,胀在内属气;肿分阳水阴水,胀别气实血实。”《医醇剩义·胀》:“膀胱主藏津液,气化则出。盖水气循下焦而渗入膀胱,津液之藏,皆由气经渗入,然后能出。寒气上逆,则水气窒塞不通,故少腹满而小便癃也。当理气行水,俾寒水得其阳而通利,既济汤主之。”亦可用五苓散加味方。参见胀病条。
膀胱蒸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为二十三蒸之一。参见该条。
膀胱中暍证
病证名。属中暍之一种证型。《证治汇补》卷一:中暍“不恶寒、但恶热而渐厥者,为膀胱中暍证。……宜泻火益元。”参见中暍、中暑等条。
膀胱主藏津液
生理学术语。指膀胱有汇集三焦水液的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足太阳经病证
指足太阳膀胱经经气异常所产生的一系列病证。其中又分为是动病与所生病。《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屈,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顶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腰皆痛,小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晋·王叔和在上述“是动、所生”病之外,又补充了少腹偏肿而痛,小腹满而气癃等证(见《脉经·膀胱足太阳经病证》)。
膀胱足太阳之脉
即足太阳膀胱经。出《灵枢·经脉》。详该条。
蚌合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指椒疮目赤畏热,一二日两睑渐肿硬,俨如蚌蛤之紧合者。多因痰燥血滞、脾火上泄所致。治宜泻火、散瘀为主,方选清脾凉血汤、归芍红花散等加减。
蚌疽
病名。即阴肿。出《外科大成》卷二。详见阴肿条。
傍刺
古刺法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傍针刺。见该条。
傍针刺
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其法是在患处正中刺一针,旁边刺一针的两针同用刺法,以加强效果,治疗顽固的痹痛。此法《针灸甲乙经》称傍刺。
棒击法
推拿手法名。指以特制的软棒轻轻捶击肢体穴位的方法。《医学入门·历代医学姓氏》:“马湘:字自然,唐之盐官县人,……治病以竹杖打之。”
镑
中药炮制方法之一。系将坚硬的药材,用特制的工具“镑刀”将药刨成薄片。如镑羚羊角、镑犀角等。
包会
唐代医家。其生平履贯欠详。尝撰《应验方》三卷,未见行世。
包煎
中药学术语。指一种煎药法。一般对有毛的植物药如旋复花等须用布包煎,以免其毛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散剂、丸剂与饮片同煎时,包煎可防止药汤难服。或核仁捣泥如桃仁泥等,包煎可免散布药汤内。另外,过小的子仁如苏子、车前子等也宜包煎,以免沉底焦糊。
包络
推拿穴位名。见《厘正按摩要术》。即胞络。见该条。
包玛沙
现代医学家。1889-1969年,蒙古族,其祖母娜仁·阿柏、父包达日玛均为蒙医正骨名医。包玛沙自幼受家庭熏染,其手法及治疗颇具民族特色,有牵拉、转压、拿压、捏拿、钩拉、掐压、按压、提推、拿推、折顶诸法,且归纳出蒙医正骨术“八要”,对原有技术有所发挥。
包识生
近代医家。字一虚,福建上杭县人。1874-1936年,家中世代业医,少时曾随父学医,并潜心钻研,达十载之久。于仲景之学颇有深研。后悬壶于沪上,声名日噪。后在上海与名医余伯陶、丁泽周等共创中华医药联合会、神州医学会。于1918年创神州医药专门学校,并与余氏合办《神州医药学报》。包氏于学校任教授,广泛传播医药知识,为近代著名中医界代表之一。其著作甚丰,有《包氏医案》、《包氏医宗》三集,主要论述伤寒,计有《伤寒论章节》、《伤寒表》、《伤寒方法》、《伤寒论讲义》、《伤寒方讲义》等。其子天白亦传其业。
包永泰
清代医家。字镇鲁,江都(今属江苏)人,出身世医家庭,以喉科专长,其吹喉药每有奇效,人争用之。所著有《图注喉科指掌》四卷,《咽喉大纲论》,尚有《喉科》四卷,均有刻本行世。
包珍珠
病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土疡俗号包珍珠,血瘀生痰火剥肤。莫谓疾微无用治,到成溃漏费神机。此症世又呼偷针眼,生外睑弦上,初得但痒而肿,次则结一小核,乃作痛,屡屡不药自消。若病形俱实,必至核大溃脓始愈。”详见偷针眼条。
胞(月直)
即膀胱和直肠。出《灵枢·淫邪发梦》。
胞
①人体器官名。指子宫。《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
②人体器官名。胞衣之简称。即胎盘。
③人体器官名。指膀胱。《灵枢·淫邪发梦》:“厥气……客于胞(月真),则梦溲便。”张景岳注:“胞,溲脬也。”
④解剖结构名。指眼睑。《脉诀》:“眼胞忽陷定知亡。”
胞痹
病名。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小腹胀痛,小便不畅之证。又名膀胱痹。因风寒湿邪久客膀胱,使膀胱虚寒,气化失常所致。证见小腹胀满,疼痛拒按,小便艰涩不利,鼻流清涕等。《素问·痹论》:“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治宜温阳利尿,选用肾着汤、巴戟丸、金匮肾气丸等方。亦有因湿热蕴结膀胱而致者,治宜清利。用肾沥汤、八正散等方。
胞不正
病证名。见金梦石《产家要诀》。指孕妇因肝气郁滞或临产惊恐,影响胞胎转运,以致胎位不正。治宜舒郁导滞。用紫苏饮,虚加人参。并可灸至阴穴。
胞疸
证名。黄疸二十八候之一。其证大小便皆色黄如黄柏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胞疸之病,小肠有热,流于胞内,故大小便皆如蘖汁,此为胞疸。”参见黄疸有关条。
胞肥难产
病证名。难产证型之一。指由于胎体过大,以致难产。《济生方》指出:“胞肥难产者何?身居富贵,口厌甘肥,聚乐不常,食物无度,既饱便卧,致令胞胎肥厚,根蒂坚固,行动气急……致于临产,必是难生。入月可服无忧散,则易生矣。”
胞宫
生理名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子宫。详该条。
胞合
证名。《银海精微·序》:“热气蓄聚伤胞,所以胞合。”参胞肿如桃条。
胞肓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臀部,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布有臀上皮神经,臀上神经及臀上动、静脉。主治肠鸣,腹痛,腹胀,腰脊痛,大小便不利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胞睑
解剖结构名。又名目胞、眼睥、眼胞、目裹、胞、睑、约束等。指上下眼睑(俗称眼皮)。上眼睑又称目上胞、睑,下眼睑称目下胞、睑。胞睑有保护眼球及防御外伤的作用。在脏属脾,在五轮中为肉轮,故眼睑疾患多从脾胃论治。参肉轮条。
胞睑肿核
病名。又名眼胞痰核、脾生痰核、胞生痰核、目疣等。指眼胞皮色不变,内生硬核如豆,推之移动,不痛不痒的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之霰粒肿。多由七情内伤,饮食伤脾,气、痰结聚胞睑而发。痰湿阻络者宜化痰散结,方选二陈汤。气滞痰凝者宜理气化痰、软坚散结,方选海藻玉壶汤。外以紫金锭水调外敷。
胞浆
生理名词。见王子翰《妇科胎产百病》。即孤浆。详该条。
胞冷无子
病证名。见《妇科玉尺》卷一。即胞寒不孕。详该条。
胞漏
病证名。出《脉经》卷九。即胎漏。详该条。
胞漏疮
病名。指阴囊处起粟作痒,破流脂水,甚至肿痛,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的疾病。出《外科启玄》卷七。相当今之慢性阴囊湿疹。多由肝经湿热下注引起,治宜清肝利湿,可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减,外搽黄柏散或苏叶研细外敷。久治不愈宜加化瘀和络之品:当归、川芎、地龙等。
胞轮振跳
病证名。又名睥轮振跳、目瞤、俗称眼皮跳,眼眉跳。系指眼睑不自主跳动的证候。症见:眼睑振跳,或稀或频,患者不能自制,日久不愈,可变牵吊坏症。多由风热外袭,入侵经络,或气血衰弱,筋脉失养,血虚生风所致。治宜:疏风清热或益气养血,方选:前者驱风散热饮子加减;后者当归活血饮或十全大补汤加减。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