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e~f~g-->拼音F-->(拼音F)第七篇

(拼音F)第七篇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肤润

证名。即肌肉瞤动。为伤寒误治形成坏病,阳气不足之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参筋惕肉瞤条。

 

肤翳

病证名。系指眼生障翳、薄如蝇翅的病证。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参见翳条。

 

肤胀

病名。阳气不足,寒气留于皮肤而见肿胀之证。主证全身肿胀,腹大,皮厚。《灵枢·水胀》:“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鼓^空)(鼓^空)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医醇剩义》谓因宗气失守,虚气无归,寒气流窜周身皮肤,故见腹大身肿皮厚。治宜扶正祛寒,理气化浊,用祛寒建中汤等方。参见风水条。

 

肤蒸

病名。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肤证

出《麻证新书》。即麻疹。详该条。

 

胕疝

病名。指腹中脐部积块。七疝中之一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腹中脐下有积聚,名曰胕疝也”。证见腹中脐部肿块,腹大,肿痛,或兼有寒热。

 

胕肿

证名。

①全身浮肿,胕通肤。《素问·水热穴论》:“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②足面浮肿。《素问·评热病论》:“有病肾风者,面胕庞然壅。”马莳注:“胕,足面也。”

 

趺骨

即跗骨。详该条。

 

趺厥

病名。一作跌厥。因太阳经脉受伤所致行动障碍的病证。见《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蚘虫病脉证并治》:“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此太阳经伤也。”《金匮要略浅注》卷八:“得病因趺而致蹶,其人但能前步而不能后却。”

 

趺阳

即趺阳脉。《伤寒论·序》:“人迎趺阳,三部不参。”详趺阳脉条。

 

趺阳脉

又称冲阳脉。切脉部位之一。位在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属足阳明胃经的经脉。

 

人体部位名。指足背。《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上循足跗上廉。”《医宗金鉴》:“跗者,足背也。”

 

跗骨

骨名,又名趺骨、足趺骨、脚面骨。即跖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跗者足背也,……其骨乃足趾本节之骨也。”

 

跗骨伤

病名。脚部外伤所致跗骨伤折之病证。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跗骨即跖骨,左右各五块。多因跌打,压轧所伤。通常以跖骨基底部骨折最为多见,体部则次之。症见局部肿胀,疼痛,压之痛剧,可有骨声,脚部功能障碍。治宜手法整复,夹缚固定。余用药详见骨折条。

 

跗上

①人体部位名。即脚背之上。《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

②穴位名。指冲阳穴,在足背最高之动脉应手处。《素问·刺疟》:“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

③指足背动脉。《灵枢·逆顺肥瘦》:“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

 

跗上动脉

指足阳明脉之冲阳穴。《素问·刺疟》:“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

 

跗阳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付阳;《素问·气穴论》王冰注作附阳。别名外阳、阳蹻。属足太阳膀胱经。阳蹻之郄穴。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布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深层为腓动脉末支。主治头重,头痛,外踝红肿,脚气,脚腿痛,下肢痿痹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跗肿

证名。跗与“趺”同义。即足背。跗肿即足背肿。《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水不及,湿乃大行……民病腹满身重……脚下痛,甚则跗肿。”

 

跗属

人体部位名。足上曰跗,其外侧近踝者曰跗属。《灵枢·骨度》:“膝腘以上至跗属,长一尺六寸。跗属以下至地、长三寸。”

 

①外治法之一。把鲜药捣烂,或用干药碾末,加酒、蜜或蜡之类调和,敷于肌肤局部,使药物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

②施布。《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趋雨府,湿化乃敷,燥极而泽。”

③通“腐”。陈腐、腐朽。《素问·宝命全角论》:“木敷者,其叶发(废);病深者,其声哕。”

 

敷和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木岁平气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愿闻平气何如而名?……木曰敷和。”

 

敷贴

中医外治用药常用剂型之一。出《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即敷药。详见该条。

 

敷眼法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名称。

①系指用药物敷的方法。又名敷药。常用清热解毒消肿的药物如蒲公英等捣烂贴敷患处。

②系指热敷的方法。常用湿热敷,可行气活血止痛。

③冷敷。可除热、定痛。可用于贴敷赤热肿痛或瘀血等患处。

 

敷药

中医外科临床最常用的一种外用药剂型。亦名敷贴、围药、贴(火办)、箍围药,俗称涂药。见《外科启玄》卷三。临证可根据病情之不同,选用相应的药物,研为粉剂,用鲜植物叶(或根、茎)汁、醋、酒、水、萄花露、银花露、动物油脂、植物油、蜂蜜饴糖等作赋形剂,调成糊状物,敷于所生痈疽外部,借以达到截毒、束毒、拔毒、温化、行瘀、清热、定痛、消肿之目的。由于箍围药有寒、热之不同,所以在应用时亦当分别使用。如属于阳证的,宜有寒凉药贴之,如如意金黄散;属于阴证的,应以温热药贴之,如回阳玉龙散;属于半阴半阳证者,应以平和药贴之,可用冲和膏等。

 

敷药发泡法

灸法的一种。又称天灸、自灸、冷灸、无热灸等。系利用某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外敷于穴位,以达到类似艾灸法的效果。可用大蒜毛茛天南星蓖麻子威灵仙捣成糊状外敷,或以白芥子斑蝥等研末水调成糊外敷,敷药部位初起时感到发烫、灼痛,渐致起泡。发泡作用以斑蝥最强,大蒜等较轻。如敷药时间短,也可以只引起充血发烫而不致起泡。一般关节病痛可局部选穴。哮喘可敷膻中、大椎、肺俞。疟疾可敷内关、大椎。扁桃体炎可敷合谷。滞产可敷涌泉等。敷药发泡后应注意防止感染。

 

①隐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

②深伏。《灵枢·经脉》:“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

③制服。《素问·至真要大论》:“必伏其所主。”

④脉象之一。详伏脉条。

中药炮制法之一。详泡条。

 

伏白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复溜。见该条。

 

伏冲之脉

指冲脉之伏行于脊内者。《灵枢·岁露论》:“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素问·疟论》作“伏膂之脉”。《类经》注:“盖冲脉之循背者,伏行脊膂之间,故又曰伏膂也。”《灵枢·百病始生》:“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类经》注:“即冲脉之在脊者,以其最深,故曰伏冲。”

 

伏虫病

病名。肠内寄生虫病,以嗜食异物、面黄浮肿、乏力为特征。九虫病之一。《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九虫者,一曰伏虫。”多因脾胃虚弱,湿热虫蚀所致。证见困倦少食,腹痛腹泻,甚则面黄浮肿,体力锐减,或不食羸瘦,或异嗜茶叶、生米、草纸等。治宜健脾杀虫,方用伐木丸黄病绛矾丸化虫丸等。本病类似钩虫病。参见九虫病条。

 

伏鼓

脉学名词。指一种脉象。指脉来深伏而搏指鼓动。《素问·经脉别论》:“太阴藏搏,言伏鼓也。”《素问·阴阳类论》:“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

 

伏寒喉痹

病名。见《喉科杓指》卷二:“此症肺经脉缓,寒重色紫,亦不太肿。内服凉剂,久之必烂。”指因寒邪伏于肺经所致。症见咽喉微肿不大,色紫,脉缓,属寒象。切不可作火邪治。治宜温散寒邪。可选用九味羌活汤加减;或用清咽散加减。

 

伏寒喉痈

病名。多由寒邪内伏,郁于肺系,复感时邪而发。症见喉间红肿或带紫色,脉不浮数。治宜温散寒邪。方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

 

伏寒乳蛾

病名。《喉科杓指》卷二:“凡伏寒之症,其色必紫,治法同伏寒喉痈。”乳蛾之因于寒邪内伏、复感外邪而发者。治宜温散寒邪。可选用荆防败毒散、九味羌活汤等加减。

 

伏瘕

病名。即虙瘕。《儒门事亲》卷八:“小肠遗热于大肠,为伏瘕。”日·丹波元简《素问识》卷四:“简按:《颜氏家训》曰,宓、伏、虙,古来通字。”详虙瘕条。

 

伏连

病名。传尸病内传至脏者。《外台秘要》论传尸,以病邪内传五脏,名之传连。可用朱砂丸治疗。参见传尸条。

 

伏梁

病名。

①心积症。其症有积自脐上至心下,其大如臂,状似屋舍栋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心脉,……微微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难经·五十六难》:“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治宜化瘀消积,用伏梁丸等方。参心积条。

②髀股(骨行)皆肿,环脐而痛的疾患。《素问·腹中论》:“人有身体髀股(骨行)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歧伯曰:病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

③指少腹内之痈肿。《素问·腹中论》:“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儒门事亲》卷三:“其一伏染,上下左右皆有根,有大脓血,此伏梁义同肚痛。”1972年甘肃武威汉滩坡出土《武威汉代医简》有“治伏梁裹脓在肠胃之外方”,用大黄黄芩、芍药、消石、(庶^虫)虫等药。

 

伏膂之脉

解剖结构名。指隐伏在脊背筋肉之间的经脉,指肾脉。《素问·疟论》:“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注于伏膂之脉。”王冰注:“伏膂之脉者,谓膂筋之间,肾脉之伏行者也。肾之脉,循股后廉贯脊属肾……但循膂伏行,故谓之伏膂脉。”

 

伏脉

脉学名词。指一种脉象。脉来伏隐,重按推筋着骨始得。见于邪闭、厥证、痛极等病证。《难经·十八难》:“伏者,脉行筋下也。”

 

伏明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火运不及称为伏明。《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不及奈何?岐伯曰:木曰委中,火曰伏明。”王冰注:“明耀之气,屈伏不申。”

 

伏匿脉

脉学名词。指一种脉象。指脉象混乱,不易察明,时而阴部见阳脉,时而阳部见阴脉,所谓阴阳相乘;时而沉涩而短,时而浮滑而长,所谓阴阳相伏。为人体阴阳不和,平衡失调所致。《难经·二十难》:“脉有伏匿……谓阴阳更相乘,更相伏也。脉居阴部而反见阳脉者,为阳乘阴也。脉虽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为阴乘阳也。脉虽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阳部,指寸部或肌肉之上;阴部,指尺部或肌肉之下。阳脉,指脉象浮滑而长;阴脉,指脉象沉涩而短。

 

伏气

病证名。邪气伏藏于体内。又称伏气温病。《伤寒论·平脉法》:“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成无己注:“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伏气之说源自《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历代各家对邪气伏藏部位说法不一。晋·王叔和《伤寒例》认为“寒毒藏于肌肤”。金·成无己认为邪“伏藏于经中”。明·吴又可《温疫论》认为邪伏募原。清·王孟英《温热经纬》认为“若伏气温病,自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后达于气分。”伏气多与温病相关联。《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王孟英则将温病分为外感温病和伏气温病两大类。一般认为,凡初起不见表证,而先见里热,甚至血分热证者,均为伏气温病。如春温与伏暑之类便是。

 

《伏气解》

温病著作。一卷。清·叶霖撰于1897年。这是一部专论伏气病的著作。叶氏依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等有关伏气致病的理论,阐析各种伏气病的病因、病理、证候和治法,作者强调运气与发病的关系,对于某些病证,相信“干支生克”的理论,亦不免于机械。现有《中国医学大成》等刊本。

 

伏气温病

病名。感受外邪,蕴伏于里,经过一定时期而发的温病。见《温热经纬》卷二。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理论根据。病发即见内热较重,出现发热、口渴、心烦、溲赤等症状。治以清泄里热为主。一说“春日阳生,内蕴之热,原有萌动之机,而复薄受外感,与之相触,则陡然而发,表里俱热”(见《衷中参西录·治温病方》)。参见温病、春温、伏暑、温疟等条。

 

伏热

病证名。泛指热邪伏于体内而致病。

①伏阳之甚者。阳热之邪在体内郁久暴发,出现烦热目赤,口渴咽干,热厥,溢血等症。《素问遗篇·本病论》:“民病伏阳在内,烦热生中,心神惊骇,寒热间争。以成久郁,即暴热乃生,赤风气瞳翳,化成郁疠,乃化作伏热内烦,痹而生厥,甚则血溢。”

②指温病中的一种伏邪。《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若因外邪先受,引动在里伏热,必先以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

 

伏热在里

病证名。指热邪伏藏体内。或因外感热邪潜伏于体内,或因其它邪气郁而化热,形成肠胃热积。发病时出现咽干舌红,苔干黄,口臭,腹胀压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里热证。

 

伏暑

①病名。发于深秋以至冬月的伏气温病。见《济生方》卷三。《温病条辨》卷一:“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而发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伏暑症,暑久伏病也。……若热毒之气既已受之,或为些小风寒所固,此毒遂渐渐入内,伏于三焦肠胃之间,或秋或冬,久久而发,此暑毒伏于人身之内。”初起多由新感引动,头痛身热,恶寒无汗,体痛肢楚,脘闷恶心,口渴或不渴,便秘或溏,色如红酱,溺黄浊而热;继则状如疟,但寒热模糊不甚分明,或皮肤隐隐见疹,或红或白,甚或但热不寒,热盛于夜,谵语烦躁,渴喜冷饮,或呕或呃,天明得汗,身热虽减而胸腹灼热不除。病程久延,速则三四候可解,缓则五七候始除。舌苔白腻而厚或满布如积粉,继则由白转黄,甚则转灰转黑,或糙或干,或焦而起刺,或燥而开裂。亦有初起即寒少热多,日轻夜重,头痛而晕,目赤唇红,面垢齿燥,烦躁恶热,口干不喜饮,饮则干呕,咽燥如故,肢虽厥冷而胸腹灼热如焚,大便多秘,或解而不多,或溏而不爽,肛门如灼,溺短赤涩,剧则手足瘈疭,昏厥不语,或烦则狂言乱语,静则郑声独语,舌色鲜红起刺,刮无苔垢,甚则深红起裂,或嫩红而干光,俟其邪由营转气,苔始渐布薄黄,及上罩粘腻薄苔,如舌红中夹黑苔,或舌红起刺中夹黄黑苔者,症情凶危,本病脉多弦数不扬。其治热偏重者,按暑温治疗;湿偏重者,按湿温治疗。

②指病因。《六因条辨》中卷:“四时伏气,皆能为病,即伏寒、伏风、伏燥,皆可与伏暑立名主病。故春温为冬令之伏寒,肠风为春令之伏风,疟痢为夏间之伏暑,咳嗽为秋天之伏燥,以类而推。”

 

伏暑伤寒

病名。深秋霜降至立冬前后发病的伏暑。一名伏暑兼寒、伏暑晚发。《通俗伤寒论·伏暑伤寒》:“夏伤于暑,被湿所遏而蕴伏,至深秋霜降及立冬前后,为外寒搏动而触发。邪伏膜原而在气分者,病浅而轻;邪舍于营而在血分者,病深而重。”详伏暑条。

 

伏暑晚发

病名。霜降后立冬前发病的伏暑。《重订广温热论·湿火之症治》:“至于秋暑,由夏令吸收之暑气,与湿气蕴伏膜原,至秋后而发者是也。……发于处暑以后者,名曰伏暑,病尚易治;发于霜降后、立冬前者,名曰伏暑晚发,病最重而难治。”参见伏暑、晚发条。

 

伏鼠疽

病名。手足丫间皮下硬结若鼠之伏者。出《外科启玄》卷六。其病多发于足趾间或手指间之皮下起硬结,时有痛痒,其硬结之大小形状如球,或单、或三、五个不等。治同足叉发。

 

伏痰

病证名。痰浊留伏胸膈所致的病证。《不居集》卷十七:“伏痰,略有感冒,便发哮嗽,呀呷有声。”方用乌巴丸等。参见痰证条。本症类似慢性哮喘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伏兔

①人体部位名。指大腿前方肌肉。相当股直肌隆起部,因其形如兔伏,故名。《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下髀关,抵伏兔”。

②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别名外沟。属足阳明胃经。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或术者以手腕横纹抵患者膝盖上缘,当中指到达处是穴。一说在膝盖上七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主治腰腿痛,膝冷,下肢麻痹或瘫痪,脚气,及股外侧皮神经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伏瘟证治实验谈》

温病著作。蒋树杞撰于1920年。本书叙述伏瘟之病原、症状和诊断,并详论治法。但书中一味排斥贬抑西医的作法不免于偏颇。现有《三三医书》本。

 

伏羲

伏羲,一作宓羲、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是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太平御览·诗含神雾》记载:在一个极乐的国土"华胥氏之国"中有位姑娘,一天,她来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玩耍,偶然看到一个巨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就踩到这个巨大的脚印上,结果竟象有了什么感应,便这样怀了孕,不久生了一个儿子,人首蛇身,取名宓牺(即伏羲)。由于伏羲的降生是其母踩了雷泽中的"大迹"而受孕的结果,因此,先人们认为他是"雷神"之子,遂推其为人民的君主,百王的首领。

伏羲的历史功绩巨大,就医药方面来说,是伏羲创造了八卦和九针。《易传》说:在远古时代,是包牺氏统治天下,他经常仰头观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俯身察地形,考查山川泽壑走向。又观鸟兽动物皮毛的纹采和生长在大地上的各类植物各得其宜的情况,近从己身取象,远从器物取象,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创造八卦,用来通晓万事万物变化的性质,用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形状。《帝王世纪》称:伏羲"味百药而制九针"。因此千余年来被我国医界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

 

《伏邪新书》

温病著作。一卷。清·刘吉人撰。刘氏以《内经》伏邪发病的理论为依据,认为在需要调理的慢性病中,“内有伏邪为病者,十居六七,其本脏自生之病,不兼内伏六淫,十仅三四”(见自序)。书中分别阐述伏燥、伏寒、伏风、伏湿、伏暑、伏热的证治较详。此书有《中国医学大成》本等。

 

伏饮

病证名。痰饮之一。饮邪伏匿体内,或留饮去而不尽,潜伏为患的病证。《金匮要略·痰饮病脉证并治》:“膈上病痰,满喘,咳唾,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治宜化饮逐邪,扶正固本,方用小青龙汤木防己汤桂枝半夏汤等。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参见痰饮、留饮条。

 

凫(fú扶)骨

骨名。即第七、八、九、十肋组成的肋弓。《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凫骨者,即胸下之边肋也。”

 

扶承

经穴别名。即承扶。参见该条。

 

扶法

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用一手扶持固定肢体,以便于另一手进行各种手法操作的方法。

 

扶桑

骨名。指蝶骨大翼颞面。《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扶桑骨,即两额骨傍,近太阳肉内凹处也。”

 

扶桑骨伤

病名。系指扶桑骨即颞骨蝶骨相连处损伤。为脑骨伤之一。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余证治参见脑骨伤条。

 

《扶寿精方》

医方著作。一卷,明·吴旻辑。刊于1530年。书中选辑汇编各科验方(包括一些成方)。分为诸虚、药酒、痰、眼目等共30门。选方以实用、简便为原则。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扶突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水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深层内侧有颈升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吞咽困难,暴喑,瘿气,瘰疬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扶正祛邪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扶正是扶助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祛邪是祛除病邪,使邪至正安。扶正与祛邪相辅相成,都是为了达到除病固本的目的。临床运用时,可根据正邪盛衰具体情况而采取扶正祛邪、祛邪扶正、攻补兼施等法。扶正祛邪是针对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证,采用扶正为主,除邪为辅的治则。

 

怫(fú弗)

郁闷。《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怫之兆也。”

 

怫忾

指气郁满闷不舒。《灵枢·寿夭刚柔》:“卫之生病也,气病时来时去,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杨上善注:“怫忾,气盛满貌。”

 

怫热

证名。指郁热。热郁于里,不得外泄之证。《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怫热至。”张志聪注:“少阴司天,子午岁也。怫,郁也。盖少阴之火,发于阴中,故为怫热。”《医经溯洄集·伤寒温病热病说》:“盖怫热自内达外,热郁腠理,不得外泄。”参见发热、热郁条。

 

怫郁

郁结不舒。《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

 

拂法

推拿手法名。见《红炉点雪·却病延年一十六句之术》。伸直手指,轻快地掠擦治疗部位的肌肤,如拂掸尘灰状。

 

拂拂发热

证名。即翕翕发热。《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翕翕发热,又为之拂拂发热。”详见该条。

 

服饵

古代养生术语。指服食中的服金饵丹活动。《魏书·裴白藏传》“豁情赋序”:“余摄养舛和,服饵寡术,自春徂夏,三婴凑疾。”一说与服食同义。参见该条。

 

服气

气功术语。即以调息行气为主的一类气功功法,又称为“食气”。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整理小组即定名有《却谷食气》篇,其中有“食(气)者为(日句)炊,则以始卧与始兴”的记述。又《晋书·张忠传》:“恬静寡欲,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养之法。”服气功法可包括调气、淘气、咽气、行气、散气、委气、炼气、闭气等环节,又有导引、按摩、咽津等辅助手段。通过服气,既可养生却老,又可作为辟谷的配合方法。服气在六朝隋唐时颇为盛行,其后渐见衰减。

 

服日

气功术语。即以意念采服所谓日精的一种气功功法,属存思类功法。陶弘景《真诰》卷十四:“昼服日,存想日在心中,大如钱,赤色有光芒,从心中上升,出喉咙至牙齿间,然后返还胃中。”道书中记载这类功法甚多,又有直接采服身外日精与存思身内有日象之分。服日功法据说能增益身中阳气,故阳虚者宣行之,又说男子宜常存服日精。

 

服食

养生术语。指服食药饵以求长生。药饵主要指丹药和一些植物之属。《论衡·道虚》:“闻为道者,服金玉之精,食紫芝之英。”服食活动起源很早,战国时期的一些文献中关于所谓神仙及其方术的记载,已涉及服食活动。至秦汉时甚为活跃的方仙道与神仙家中,即有以安期生为代表的服食仙药派。服食的物品最先尝试的是植物与动物之属,其后基于“物性互化”的意识,服食家看中黄金不会败朽与铅汞富于变化的性质,服金饵丹活动渐得盛行,但同时服用植物之属以求长生的活动并未停止。道教形成后,服食为其采纳而成为其独特的炼养之术。自秦汉至唐代,服食盛行,又以服食丹药者尤众。唐以后服食之风渐衰,外丹术也趋衰落。但许多服食良方,为医家所吸收、发展,丰富了我国古代医药学。历代所载服食专著甚多,如《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神仙服食经》、《神仙服食方》等20余种,《通志·艺文略》著录用《服饵保真要诀》、《古今服食药方》等48种、八十六卷。现《道藏》与一些古代医药书籍中仍存有不少服食论著。

 

①脉象名。轻按即充分呈现了脉动的性状,重按反不显着。所谓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即是。一般多见于表证疾病的初期,病位浅者,是正气鼓邪外出之象。《灵枢·五色》:“病在府,浮而大者,其病易已。”

②浅表。相对深、内(即沉)的位置而言。《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

③概指病情轻、病位浅及新发病等。《素问·刺要论》:“病有浮沉,刺有浅深。”

④浮越。指向上向外的动势。《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⑤透露于外。《灵枢·五色》:“审察泽夭,谓之良工,沉浊为内,浮泽为外。”

⑥与“沉”并用,比喻盛衰消长变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⑦指动作轻。《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土形之人……行安地,举足浮。”(即抬腿轻而不高)。

 

浮白

经穴名。出《素问·气穴论》。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上三分之一交点处;或于耳根上缘向后入发际1寸处取穴。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及耳后动、静脉。主治头痛、耳鸣、耳聋、目痛、瘿气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浮痹

病证名。指风寒湿邪侵害肌肤浅表部位的痹证。《灵枢·官针》:“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

 

浮沉

①相气十法之一。指诊察病人面色的浮露与隐沉,以了解疾病的表里浅深。《灵枢·五色》:“察其浮沉,以知浅深。”《望诊遵经》:“浮者病在表,沉者病在里。”“初浮而后沉者,病自表而之里,初沉而后浮者,病自里而之表。”

②脉象。指浮脉与沉脉。

 

浮刺

针灸学术语。系十二节刺法之一。适用于因寒邪而致的肌肉挛急等病证。其方法是在患部邻近处斜刺,进针浅而上浮。《灵枢·官针》:“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浮筋

推拿穴位名。即赤筋。见该条。

 

浮疽漏

病名。指颈部或腋下因生瘰疬日久不愈而生漏管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该病多因忧郁思虑而得。症见颈部或腋下生核,同时伴有潮热、盗汗或面色苍白、精神疲乏等全身症状,久不愈患处可成漏症。初宜内服犀角散。破溃有脓者可用雄黄0.3克,白矾0.3克,龙胆1克,细辛15克,川大黄15克,地胆15克,石决明0.3克,续断0.3克,庵(艹闾)根0.3克等为末外敷,或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医治。相当于颈或腋部淋巴结核漏。

 

浮络

位于皮部的络脉。因为位浅如浮,故名。《素问·皮部论》:“视其部中有浮络者……。”《黄帝内经太素》卷九杨上善注:“浮谓大小络见于皮者也。”皮部按经脉分区,各部的浮络即属于邻近的经脉。临床上可根据其部位和色泽的变化用以诊治。

 

浮脉

脉象名。脉位浮浅,轻取即得,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脉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病在表。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多见于感冒,某些急性热病初期。但应注意某些久病阳气虚损而不能内守,浮越于外,也可见浮大无力的脉象。

 

浮沤丁

病名。十三丁之一。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内有:“十二曰浮沤丁,其状疮体曲圆,少许不合,长而狭如薤叶大,内黄外黑,黑处刺不痛,内黄处刺之则痛。”证治可参见疔疮条。

 

浮萍

病证名。即聚开障。《目经大成》卷二:“如翳非翳,或圆或缺,痛则见之,不痛则隐,来去无时,聚散不一,因谓之浮萍。”指黑睛生翳,时发时愈,经常反复的疾病。

 

浮气

循行于浅表部位之气。《灵枢·卫气》:“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

 

浮热

病状名。

①指外感初期的轻症发热。

②指阴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

 

浮郄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腘横纹外侧端,委阳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布有股后皮神经,腓总神经和膝上外侧动、静脉。主治髀枢不仁、霍乱转筋、下肢麻痹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浮心

推拿穴位名。出《幼科推拿秘书》。位于腕部大横纹的桡侧边。

 

浮虚

病状名。指轻微浮肿,按之或可复起的水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所至为浮虚。”

 

浮翳

病名。即浮翳内障。《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此疾上如冰光白色,环绕瞳仁,初生自小眦头至黑珠上,不痛不痒,无血色相潮。”参浮翳内障条。

 

浮翳内障

病名。又名浮翳。见《秘传眼科龙木论》。是指“从瞳神内映出白色。”(《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或“如冰光白色,环遮瞳人”(《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的疾病。属圆翳内障范围。详见该条。

 

浮中沉

切脉指法。切脉时用轻、中、重三种不同的指力,以测候脉象。《难经·十八难》:“九候者,浮中沉也。”

 

浮肿

证名。水肿病的常见证候之一。出《素问·气交变大论》。有虚实之分。虚证则责之肺、脾、肾三脏。《景岳全书·杂证谟》:“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入于脾而肌肉浮肿,传入于肺则气息喘息。”治以培补脾肾为主,方用实脾饮、金匮肾气汤、真武汤等。实者,为水湿停滞不化,泛滥肌肤,治当以逐水为先。《证治汇补·水肿章》:“牵牛散,治脾湿太过,遍身浮肿,喘不得卧,腹胀如鼓,大便不溏,小便涩滞。”参见水肿等条。

 

浮肿者治其经

取穴法之一。指对面部浮肿等症可取有关经脉五输中的经穴。《素问·咳论》:“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太素》注:“有浮肿者,不可治络,宜疗经穴也。”

 

涪翁

东汉针灸学家。因常钓鱼于涪水(今属四川),被视为“乞食人间”,故称涪翁。遇有疾者,即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着《针经》,又着《诊脉法》,惜皆佚。弟子程高传其术。

 

《福济全珍》

医书丛书。包括四种医着,即清·庄一夔《遂生编》一卷,《福幼编》一卷;清·周鹤群《良方集要》一卷;清·李嘉祥《经验良方》一卷。现有清刻本。

 

《福幼集》

儿科著作。一卷。清·庄一夔撰。刊于1777年。本书专论小儿慢惊风的证候和证法,并介绍经验方二首。作者主张以温补为主,反对用寒凉攻伐。内容简要,刊本颇多,流传较广。现存清刻本等几十种刊本。

 

粰疮

见《麻证新书》。麻疮的别称。详该条。

 

抚法

推拿手法名。见《保生秘要》。用手掌或指腹贴放于治疗部位上,徐缓、轻柔地来回作直线形或圆周的抚摩。有消肿止痛,镇静解痉等作用。

 

抚海

眼科学名词。指一种眼科金针开内障方法。系指将混浊之晶状体拨离原位,置于玻璃体前下部的手法。参见拨内障手法条。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