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h~j-->拼音H-->(拼音H)第十篇

(拼音H)第十篇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火痰毒

病名。《外科真诠》卷上:“火痰毒生于耳后上下,坚硬如疬,皮色不变,小儿多有此症。”宜内服消瘰丸,并以火酒磨槟榔外搽。

 

火天夺日

证名。系指白睛红赤,肿胀高起的证候。《目经大成》。卷二:“天廓(指白睛)尽情肿起,色紫碧,状如败猪肺,看得怕人,甚者并风轮包倒,不见金井,故曰火天夺日”。参见形如虾座条。

 

火头痛

病证名。即火邪头痛、火热头痛。《医学六要·头痛》:“火头痛,寸口脉洪而大,证兼口干目赤等火证者,上焦实火也。”多由阳明胃火上冲所致,证见头部跳痛或胀痛,或痛连颊齿,或自耳前后痛连耳内,烦热口渴,便秘,脉洪大。治宜清热泻火止痛,用白虎汤、清降玉女煎、一味大黄散等方。

 

火位

运气术语。君火相火所主之位。《素问·至真要大论》:“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张景岳注:“火之主气有二:春分后六十日有奇,少阴君火主之,二之气也;夏至前后各三十日有奇,少阳相火主之,三之气也。”

 

火陷

证名。疮疡内陷中三种陷证之一。见《疡科心得集》卷上。高秉钧分疮疡三种险证中之犹有三陷变局,即“火陷、干陷、虚陷也。”他认为“火陷者,气不能引血外腐成脓,火毒反陷入营,渐致神迷,发痉发厥。”证见:疮色紫暗,疮面干枯无脓汁,根盘散漫,壮热口渴,便秘尿赤,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舌绛脉数等。治宜清营凉血解毒,并投补益之剂,内服可选用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加人参、生黄芪之类,或选用清营汤,配以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外治法参见有头疽条。

 

火陷疔

病名。疔疽之发于唇口而色赤黄者。出《外科正宗》卷二。该病多生于唇、口、手掌指节间,初起症见局部生一红黄色小疱,痒痛间作,或痛痒剧烈难忍,甚则左右肢体麻木,寒热交作,头晕眼花,心烦发躁,或更言语昏愦。多因心经毒火蕴结而成,故名。或名心疔。治参疔疮条。

 

火邪

①病因学名词。系六淫之一。详火条。

②病证名。指太阳伤寒误用火熏所致之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血(便血),名为火邪。”

 

火邪经闭

病证名。经闭证型之一。指由于内热火炽,血被热灼导致经闭。出秦之祯《女科切要》。由于内火所在脏器、经脉之不同,虽同是经闭,但出现之兼证不同,治方亦异。内火炽灼肺经,气壅热闭,以致经闭,兼见喘嗽肩痛,治宜清金利气,方用清肺饮地骨皮饮。火灼心经,兼见夜寐多梦、烦躁,治宜清心火,养心血,实火用三和汤、导赤各半汤,虚火用清心莲子饮补心丹。肝经火旺者,兼见胁肋刺痛,小腹火热上冲,治宜清血室之火,方用芩连四物汤柴胡汤。脾经血燥者,兼见大便干结,治宜滋阴清脾,方用《证治准绳》当归饮、栀连戊己汤。肾水不足,阴虚火旺者,兼见头晕腰酸而经血不通者,治宜滋阴壮水养血,方用知柏四物汤

 

火邪头痛

病证名。胃火上冲所致的头痛。又名火头痛、火热头痛。《景岳全书·头痛》:“火邪头痛者,虽各经皆有火证,而独惟阳明为最。正以阳明胃火盛于头面,而直达头维。故其痛必甚,其脉必洪,其证必多内热,其或头脑振振痛而兼胀,而绝无表邪者,必火邪也。”详见火头痛、火热头痛条。

 

火泄

病证名。因火热之邪影响肠胃功能所致泄泻。又称火泻、热泄。见《证治汇补·泄泻》:“火泄者,暴注下迫,焦黄秽臭。”《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火泄,即热泄,脉数实,腥痛肠鸣,口干喜冷烦渴,小便赤涩,后重如滞,泻水,痛一阵,泻一阵,泻后尚觉涩滞,仲景谓之协热自利是也,宜黄芩芍药汤。”参见热泻、火泻条。

 

火泻

病证名。又称热泻、火泄、协热自利。《万病回春·泄泻》:“火泻者,腹中痛一阵泻一阵,后去如汤,后重如滞,泻下赤色,小水短赤,烦渴,脉数。”参见火泄、热泻条。

 

火薪脉

脉学名词。系一种脉象。脉来如火燃薪,焰势甚盛。《素问·大奇论》:“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

 

火性炎上

病因病理学术语。系借用五行学说中阐述火焰上炎的现象以比喻火邪致病时其病变有向上趋向的特点。如火热伤肺则见喘咳、咯血、鼻衄等症;火迫心神,则见头痛、呕吐、昏迷、谵妄等症;阴虚火旺则见烦躁、咽痛、声嘶、齿龈出血、耳鸣等症,均属火性炎上的病变。

 

火牙痛

病证名。系指牙痛之因于火者。火有虚实之分,实火者,多由阳明胃火上炎所致,牙痛得凉痛减。治宜泻火解毒,可选用清胃散、玉女煎等加减。因于虚火者,多由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左归饮等加减。参见牙痛条。

 

火眼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即风火眼。详该条。

 

火疡

病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康维恂《眼科菁华录》认为:睥眦气轮,初如椒疮榴子,或圆或长,状如红豆,此因从内而生,非同瘀积于外易消之比。即火疳,详该条。

 

火疫

病证名。指因火气过盛而引起的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素问·本病论》:“赤气彰而化火疫,皆烦而躁渴,渴甚。”

 

火郁

病证名。五郁之一。心火怫郁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火郁之病,为阳为热,脏应心,腑应小肠、三焦,主在脉络,伤在阴分。”证见全身不适,少气,咽喉肿痛,口干舌苦,脘腹疼痛,目赤头晕,烦闷懊憹,潮热颧红,咳嗽痰喘,身生疿疮等。火郁发之,可用发郁汤发火汤或通火汤等方治疗。

 

火郁喘

病证名。因火邪内郁而致气喘。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由邪热内郁,肺气壅遏不宣而成,症见喘促、厥逆、神情闷乱等。治宜宣散蓄热,用逍遥散加茱连等。《医宗金鉴·喘急死证》:“面赤浮肿,谓之火郁之喘,宜泻白散。”

 

火郁发之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注:“火郁发之,谓汗令疏散也。”火郁,指热邪郁而内伏;发,发泄,发散。如温热邪至气分,症见身热、心烦,口渴无汗,舌苔粗黄,须辛凉透达,使病人微汗,则气分热邪可以向外散发,亦即透卫泄热。又如火郁抑于内,非苦寒沉降之剂可治,用升阳散火汤使其势穷则止。

 

火郁嗽

病证名。由痰郁火邪引起的咳嗽。《明医杂着》卷二:“火郁嗽,为痰郁火邪在中,宜开郁消痰。”因肺胃蕴热,痰气不利者,用诃子香附、瓜蒌仁、半夏曲、海石、青黛、黄芩为末,蜜调为丸,噙化。因脾肺不清,气郁痰滞者,用二陈汤加山栀、枳壳桔梗。因怒动肝火,脾土受克,用四君子汤加山栀、柴胡。《赤水玄珠》卷七:“火郁嗽用诃子、海石、瓜蒌仁、青黛、半夏曲、香附以开之。”

 

火郁胃脘痛

病证名。因肝火郁热所致胃脘痛。见《类证治裁·胃脘痛》。《医醇剩义》卷四:“肝为将军之官,其体阴,其用阳,故为刚脏。一有郁结,气火俱升,上犯胃经,痛连胁肋。”其痛发则连日,脉必弦数。治当苦辛泄热,以姜汁炒黄连,山栀泻火为君,香附、川芎陈皮、枳壳开郁为臣,反佐炮姜从治为使。亦可随症选用化肝煎一贯煎

 

火运

运气术语。五运之一。火主戊癸,凡戊年、癸年均属火运。《素问·天元纪大论》:“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火运临午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微旨大论》。戊为火运,午为火的正位,中运火与岁支午同气,故所指即戊午年为岁会。参见岁会条。

 

火胀

病证名。鼓胀之一。见《张氏医通·鼓胀》:“如面色枯槁,肢体消瘦,单腹胀急而块垒不平者,皆属火胀。此非水肿,无虑助肾水之邪也。”若误服金匮肾气丸等药,可急投黄连、黄柏、金铃子、白芍之类,乃用桂附少许,热因热用,庶可挽回。若喘泻肢枯,脉无胃气,多属危重。参见鼓胀条。

 

火针

针具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又名煨针、燔针。现代多用不锈钢制成,长3-4寸,体粗圆,尖锐利,柄用角质或竹、木制作。出有用钨丝、钼丝制作者,形同毫针,略较粗长,受热散热较快,不易变形。使用时将针烧红,于选定部位速刺速出。应注意掌握深浅、部位,凡血管、内脏及关节附近等处禁用。主要用于痈疽、瘰疬、顽癣和痹症等。或指古代九针中的大针。见该条。

 

火证喉痹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卷二十八。指喉痹之因于火者。分两种情况:

①由肝胆实火所致者,咽喉红肿明显,疼痛甚剧,壮热烦渴,口苦胁痛。治宜清泻肝胆实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由阳明胃火炽盛所致者,咽喉肿塞疼痛,吞咽不利,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恶热汗出。治宜清热泻火,解毒消肿。先用大承气汤,后用黄连解毒汤等加减。

 

火中

病名。类中风之一。见《医宗必读·类中风》。又名中火。《医学心悟·类中风》谓火中由将息失宜,心火暴盛,肾水虚衰,不能制之所致。证见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言语不出,口眼歪斜,瘫痪,面赤,烦渴,便秘等。心火盛实者,治宜清心泻火,宣窍宁神,方用牛黄清心丸凉膈散。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治宜滋水敛火,用六味地黄丸或灭火汤。痰多者,治以贝母瓜蒌散加减。

 

火珠疮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下。由心肝二经热毒炽盛而成。多生于头皮。初起患处皮肤红赤,中心起疱疹,明亮如珠,焮痛如烙。治宜凉血解毒。内服解毒泻心汤。外用生萝卜汁或大黄加醋少许和匀调涂。类今之非典型带状疱疹。发生于腹部者,也可配合使用梅花针治疗。

 

火珠疔

病名。属痘疔。生于鼻窍中,气息难出,息如喷火,面赤眼红,口渴烦躁,痰涎上涌,食不能入。急宜内服清瘟败毒饮,外涂黄连膏。本病属中医之危急病证,治宜从速。

 

或中

经穴别名。见《千金要方》。即彧中。参见该条。

 

①疑惑、犹疑不定。《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惑,疑惑、犹豫、浊乱而志不一也。”

②精神散乱、幻视幻觉。《灵枢·大惑》:“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

③“蚀于喉”之狐惑病。《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

 

霍乱

病名。又称触恶。泛指突然剧烈吐泻,心腹绞痛的疾病。《灵枢·五乱》:“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乱于肠胃,则为霍乱。”《诸病源候论·霍乱病诸候》:“霍乱者,由人温凉不调,阴阳清浊二气有相干乱之时,其乱在于肠胃之间者,因遇饮食而变发。”《杂病源流犀烛·霍乱源流》:“皆由中气素虚,或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气,或伤饮食,或中邪恶、污秽气及毒气,往往发于夏秋。”

①指剧烈吐泻且有传染性的病症。《伤寒溯源集·霍乱证治》:“此皆六气胜复之变也,……或为诸寒湿之间气客气所胜者亦然,且尤于阴晴风雨,酷暑暴寒之中,每每有之。一家之中,一里之内,或阖境皆然,乃时行寒湿也。”症见突然心腹绞痛,上吐下泻,躁乱烦闷,甚则转筋,手足厥逆等。治宜温阳散寒为主,如附子理中汤急救回阳汤活血解毒汤急救回生丹卫生防疫宝丹等。外治可用刺法、熨法、刮痧法等。危重时宜中西医结合抢救。

②指严重吐泻的病症。多因暑天感湿,或饮食失节所致。《医学入门》卷二:“三焦,水谷道路。邪在上焦,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利而不吐;邪在中焦,上吐下利。病因饮食不节,清浊相干,阴阳乖隔,轻者止曰吐利,重者挥霍扰乱,乃曰霍乱。”《医学心悟》卷三:“又有暑天受湿,呕吐泻利,发为霍乱。此停食伏饮所致。宜分寒热治之,热者口必渴,黄连香薷饮主之;寒者口不渴,藿香正气散主之。”根据病因与症状的不同,又分干霍乱、湿霍乱、暑霍乱、热霍乱等,详见各条。

 

霍乱烦渴

病证名。渴证之一。指霍乱吐泻耗伤津液而致的口渴。《圣济总录》卷三九:“霍乱吐利之人,重亡津液,则藏气不和,上焦热,津液不足,故霍乱而烦渴也。”《症因脉治》分为外感霍乱烦渴和内伤霍乱烦渴。外感霍乱烦渴者,吐泻之后心下烦闷,唇干燥,口渴引饮,脉多沉滑或躁疾。宜用知母石膏汤葛根清胃汤、人参白虎汤等方。内伤霍乱烦渴者,吐泻之后心烦而渴,渴不引饮,口干而唇舌不干,脉沉细而软,或躁疾、或浮大而空。宜用人参生脉散、六味地黄丸、独参汤等方。

 

《霍乱论》

霍乱专着。二卷。清·王士雄撰于1838年。1862年作者予以重订,改名为《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上卷论霍乱病情及防治法;下卷引述古代名医及王氏个人有关霍乱的临床医案。对霍乱常用药物的药性和若干治疗方剂的适应症等也做了明确的分析和介绍。是一部较有影响的专着。现存清刻本和几十种近代刊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霍乱痧

病名。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霍乱痧,痛而不吐泻者,名干霍乱,毒入血分也,宜放痧。新食宜吐,久食宜消,食积下结宜攻。痛而吐泻者,毒入气分也,宜刮痧;有痧筋则放,宜调其阴阳之气。须知肠胃食积,宜驱不宜止,止则益痛。若吐泻而后痛者,此因泻粪秽气所触,宜用藿香正气散。须防食积血滞,或消或攻,或活血,山药茯苓不可乱施;燥湿之品,温暖之药,俱在所禁。干霍乱盘肠大痛,先放痧,后即服药。”方宜宝花散润下丸。参见痧、霍乱条。

 

《霍乱审证举要》

霍乱专着。一卷。清·连文仲撰。刊于1899年。书中论述霍乱阴证、阳证,参考西说以阐发各地不同的水土气候对霍乱发病的影响,列表辨析霍乱诸证的脉证特点。末附王孟英《霍乱论》中一些方剂、连氏经验方及外治、针灸各法,曹炳章又增补霍乱寒热辨证等内容。现存清刻本,后编入《中国医学大成》本。

 

《霍乱新论》

霍乱专着。

①清·姚训恭撰。不分卷。刊于1902年。作者论述霍乱病的脉、舌、证、治,分析其死候;并重点介绍其先辈所传的霍乱效方,末附作者医案。

恽铁樵撰。一卷。作者以中西汇通的观点,列述霍乱的病因、病状、病理、病机、用药以及干霍乱、妊娠霍乱、产后霍乱等不同的证候表现和治法。并介绍了霍乱效方辟瘟丹。现存清刻本、民国铅印本。又辑入《药盦医学丛书》中。

 

霍乱转筋

病名。又称转筋霍乱。指因霍乱吐利而筋脉挛急者。多由大吐大泻,津液暴失,耗伤气血,筋脉失养,或复感风冷所致。《诸病源候论·霍乱转筋候》:“霍乱而转筋者,由冷气入于筋故也,足之三阴、三阳之筋,起于人足趾;手之三阳、三阴之筋,起于手指,并循络于身。夫霍乱大吐下之后,阴阳俱虚,其血气虚极,则手足逆冷,而荣卫不理,冷搏于筋,则筋为之转,冷入于足之三阴三阳,则脚筋转,入于手之三阴三阳,则手筋转。”《圣济总录·霍乱门》:“霍乱转筋,缘风冷伤于三焦,传于脾胃,得冷则阳气不得宣行,致四肢筋络不得舒缓,此盖中下不足。其候冒闷不安,胫筋挛结,脔肉紧痛,反急于上,盖足阳明之经虚,膀胱之脉寒也。”《罗氏会约医镜·论霍乱》:“今既吐既下,血气大损,津液顿亡,宗筋失养,必致挛缩,甚则阴缩舌卷,为难治。经曰: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此转筋霍乱,正反折筋急之病。”治疗宜理中丸胡椒汤木瓜汤、金苓露、鸡舌香散等方,并可配合灸法施治。参见霍乱、寒霍乱、热霍乱等条。

 

洪洪玕

(1822-1864年)太平天国将领、医生。广东花县人。始于乡里行医授徒。1850年赴天京(南京),封为玕王,参理朝政。于朝中涉及医药卫生者颇多,如兴办医院、考试医师、注重环境卫生等,曾设医院两所。1864年天京被围,调兵于江西,被俘,就义于南昌,年43岁。

 

回生集

医方著作。二卷。清·陈杰辑。刊于1807年。作者在自序中曾有“请乩”之语,盖以自神其说,实际上本书选方以民间验方为主。卷上为内科诸病验方;卷下为外症、女科、小儿等病,共400余方。现有初刻本等十余种清刻本,1917年石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回食单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气郁有痰而生,在喉中两边,两条红色为甸气。在喉小舌下紫红色点如豆大,名梅核。若丁下无核,定在前舌根下,或在左,或在右,中必有青筋系在腭。或白色如蚬肉,似桃胶……两边红筋垂下,久则前心后背疼,且嗳气,喉中若虫行。骨梗噎气阻食,或犯之即痛。”治宜理气解郁,祛痰散结。可选用黄连温胆汤半夏厚朴汤加减。即甸气。详见该条。

 

回旋灸

灸法中悬起灸之一种。指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在施灸部位上方一定距离处作回旋运动,给患者以较大范围的温热刺激。适用于风湿痛,神经麻痹等。

 

回阳九针穴

治疗阳气脱绝的九个主要穴位。出《针灸聚英》。即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环跳、(足)三里、合谷。

 

回阳救逆

治疗学术语,系温法之一。回阳,挽回阳气;救逆,救治厥逆。多用于阳气将脱的危急证。症见汗出不止,呕吐泻利,四肢厥冷,身体疼痛,脉微欲绝等,急用四逆汤参附汤之类温经散寒,回阳救逆。

 

《洄溪脉学》

脉学著作。一卷。原题清·徐灵胎撰。本书阐析脉位、审象、因形气以定诊等总论内容,分述大、小、清浊诸脉,冲阳、太溪脉、真脉、孕脉、五脏脉,新病久病、高、章、纲、煠卑、损、太素脉等。内容较之传统脉学有一些差异,又非系统之作,但论述简要,颇能发挥己见。后编入《徐灵胎医学全书》中。

 

洄溪医案

医案著作。清·徐大椿撰。初未刻印,1855年由王士雄根据抄本编辑并加按语刊行。所收医案以内科杂证为主,治法灵活多变,随证而施,并有不少独到的临床见解,对读者颇多启发。现存多种清刻本。

 

回发五处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卷十四引徐嗣伯灸治风眩:“灸法,以绳横度口至两边,既得口度之寸数,便以其绳一头更度鼻,尽其两边两孔间,得鼻度之寸数,中屈之,取半;合于口之全度,中屈之;先觅头上回发,当回发灸之。以度度四边左右前后,当绳端而灸。前以面为正。”即以头顶旋毛正中及其前、后、左、右共五处。先用绳量患者两口角间长度,再量两鼻孔外缘间长度,以其全长的中点置于头顶旋毛正中,前后与头正中线合,两端是穴;再以此绳与正中线成十字交叉,左右两端也是穴。主治头风眩晕。灸随年壮,每年三次。

 

《回澜社医书四种》

医学丛书。汪绍达辑。刊于1929年。包括《叶天士家传秘诀》、《慎疾刍言》、《李翁医记》及(日)今村亮《医事启源》四种。现存1929年上海回澜社影印本。

 

回气

经外穴别名。即回气。参见该条。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