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h~j-->拼音J-->(拼音J)第五篇
(拼音J)第五篇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蒋树杞
清末医家。字璧山。浙江临海人。博学多识,通堪舆、星卜,尤精于医学。其医承之家学,复涉猎西医书籍,故临证每能衷中参医,互为印证,多所发明。着《伏温证治实验谈》(1920年),阐述瘟证由伏邪蕴蓄而成之理及治法,及其经验所得,并能沟通新说,于学术界有一定影响。
蒋维乔(1873-1958年)
清末至民国时期气功学家。字竹庄。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廪生。肄业于南菁书院,与丁福保、曹颖甫等同学。曾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译,光华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诚明文学院院长等职。1949年后,任上海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早年因体弱多病,患肺结核咯血证,经气功锻炼而愈,因此潜心研究以呼吸疗法以防治疾病,创用静坐法气功保健强身获得效果。着有《因是子静坐法正续编》、《因是子静坐卫生实验谈》、《中国的习静养生法》、《废止朝食论》等。
蒋希曾
清代医家。字啸渔。泉塘(今湖南临湘)人。初习儒,咸丰三年(1853年)弃儒从戎。同治元年(1862年)其母病故,伤痛于母病之不治,乃改习医,数年后有成。行医三十余年,有感于时医或以伤寒之法治温热病,又江、浙、闽、广医家积习喜凉畏热,或一遇吐血则谓之痨病而滥用滋阴等等,深恶其非。故取临证中阴阳虚实易于混淆者,及其他疑似之证,详加辨析,编成《医验辨似》二卷(1896年),共列“伏暑似虚劳证”、“阳虚似外感证”、“产后受风似虚脱证”等疑似证32条,辨析详明,颇有助于临床诊断。
蒋晓
明代医家。字东明。丹阳(今属江苏)人。家世代业医,承家学,亦精岐黄术。曾从卖卜者味元子处得《保幼》一编,以之治疾,每获良效,遂闻名于时。孙乘龙,传其术。
蒋孝琬
唐代本草学家。里居未详。善于鉴别药物,撰有《加注杂注本草》。
蒋星墀
清代医家。名廷秀,号沁如。江苏吴县人。初为痒生,后改习医。于相火之意多有心得,认为张景岳所言相火,是指相火静而守位时,而朱丹溪所言相火,是指相火动而燔灼时。因而撰《合论丹溪景岳相火大意》一文予以论证。此外着有《升降出入说》、《寸口趺阳紧脉不同》、《中腑中脏辨》等论述,均被收入《吴医汇讲》中。
蒋仪
明代医家。字仪用。嘉善(一作嘉兴,均属浙江)人。师从王肯堂弟子张玄瑛习医,并得王氏《医镜》原编,辑订后刊行于世。此书内容涉内、外、妇、儿各科,简明扼要,甚便于乡里医药之需。又仿《医镜》着《药镜》,收载药物按温、热、平、寒四部分类,并各以骈文括其主治,附拾遗、疏原、滋生三赋以补充遗漏。崇祯十四年(1641年)蒋氏曾将《医镜》、《药镜》二书合刊成《医药镜》。另有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亦名蒋仪,原籍昆山,后作天津卫军籍,《天津县新志》误以其为《药镜》作者。
蒋用文
明代医家(1351-1424年)。字武生。祖籍魏(今山西),洪武初迁句容(今属江苏)。承家学,精于医,遂行医至南京,被荐入太医院,授御医。永乐八年(1410年)升太医院院判,六年后任承德郎。其医宗东垣、丹溪之学,然治病不拘守古方而求病本,治辄有效。永乐十二年谢病归里。诏赠“恭靖”。着有《治效方论》,已佚。
蒋主善
明代医官。字号不详。江苏句容人。系永乐时太医院院判蒋武生之子。承家学,精医术。洪熙元年(1425年)任太医院院判,卒于景泰(1450-1456年)间。弟主孝亦以医名。
蒋主孝
明代医家(1397-1472年)。字宗伦,一字务本。江苏句容人。承父武生之学,以儒医闻名于时。谓医可济人,不乐仕进。曾疏解《黄帝内经》,甚便于初习医者用。
蒋宗武
明代医家。字季文。江苏武进人。家世业医,曾祖达善为吴越名医,承家学,宗武亦以医名。天顺(1457-1464年)间征入太医院,授以御医,又擢为院判、院使等职,后晋升为礼部左侍郎。周太后、英宗病,经治皆获良效。其提倡保身养气之道,谓保身莫若寡欲,养气莫若省心,有一定影响。着有《医录》一书,已佚。
降
①治疗学名词。指一种治法。出《素问遗篇·刺法论》。指用降抑的药物治疗气血上逆、阳气过亢、虚火上炎等证的方法。如和胃降逆,滋阴降火,平肝潜阳等。
②中药学术语。指药物的沉降作用。如苏子降气定喘,代赭石降逆平肝,朱砂镇心安神等。
③降落,落下。《素问·气交变大论》:“霜不时降,湿气变物。”
④生理学名词。指气的运动形式之一。即下降,肃降。《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王冰注:“升,谓上升;降,谓下降。升极则降,降极则升,升降不已,故彰天地之更用也。”
降诞
名词。见《叶天士女科症治秘方》。即分娩。详该条。
降法
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指向下拉或向深部用力按压一类的手法,使有突出或高凸形状的病变部位恢复原状。
降剂
方剂学名词。指具有降逆功能的方剂,多由有沉降作用的药物组成。如咳嗽气逆,痰多而喘,用苏子降气汤;气喘呃逆用旋覆代赭汤。明代缪仲淳主张于“十剂”之外加升、降二剂。
降可去升
治疗学术语。指用具有沉降作用的药物可以治疗邪气上逆的病证。参降气、降剂条。
降龙伏虎
气功内丹术术语。龙指心火,虎指肾水。谓以真意(元神之用)使心火下降而济肾水,肾水上润以制心火,则水火交合无间,性情自伏而助丹成。《性命圭旨全书》:“降之者,制其心中真火。”“伏之者,伏身中真水。”
降气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理气法。又称下气,降逆下气。是治疗气上逆的方法。用于喘咳,呃逆等症。常用药物有苏子、半夏、丁香、旋复花、代赭石、前胡、白前等。
《绛囊撮要》
验方著作。五卷。清·云川道人辑。刊于1744年。卷一内科;卷二外科;卷三妇科;卷四幼科;卷五通治。每卷主要辑录多种民间验方及成方,虽未能加以分类,但可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
《绛雪园古方选注》
医方著作。又名《十三科古方选注》,三卷(又有十六卷本,内容相同)。清·王子接撰。刊于1732年。书中选录古代医家方剂予以分类整理。其内容主要有伤寒方、伤寒科、内科、内科丸方、女科、女科丸方、外科、幼科、痘疹科、眼科、咽喉科、折伤科、金镞科、祝由科、符禁科和《得宜本草》。作者除将古书方剂进行分类整理外,并对各方方义、药味、配伍等予以注释。
交
①互相,交互。《素问·评热病论》:“邪气交争于骨肉。”
②交叉。《灵枢·经脉》:“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
③交结。《素问·评热病论》:“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
④会合。《素问·阴阳类论》:“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
⑤交错。《素问·玉版论要》:“搏脉痹躄,寒热之交。”
⑥媾合,性交。《类经·种子说》:“阴阳交媾,胎孕乃凝。”
⑦贯通,沟通。《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交叉选穴法
针灸选穴法之一。又称对侧选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用针者,……以右治左,以左治右。”指根据经脉相互交贯的理论,取用健侧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具体应用时,又分左右交叉,即某一侧的病痛选取另一侧的穴位;左右上下交叉,如左上肢的病痛选取右下肢的穴位。
交肠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大便时有尿液从肛门流出,小便时有粪质自尿道排出。《证治要诀·大小腑门》:“交肠之病,大小便易位而出。盖因气不循故道,清浊混淆。宜五苓散、调气散各一钱,加阿胶末半钱,汤调服,或研黄连阿胶丸为末,加木香末少许,再以煎汤送下。”本病与直肠膀胱瘘相似。宜手术修补。
交冲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后顶。参见该条。
交感脱精
病证名。性交时突然虚脱。见《石室秘录》卷二。男女皆可发生。因下元不足,感乐太过,虚阳外脱所致。急宜煎服大剂独参汤或救脱汤。
交感血出
病证名。出《傅青主女科》卷上血崩篇。即交接血出。详见该条。
交骨
①指妇女的坐骨。
②妇产科中,“交骨不开”所指交骨为骶尾关节部。
③推拿穴位名。一手有两穴,分别位于腕部阴池和阳池旁。治急慢惊风。《厘正按摩要术》:“掌根上为阳池,下为阴池,二池旁为交骨。”
交骨不开
病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十六。
①交骨指耻骨。古人认为未产前其骨合,临产时其骨开,若此骨不开,则难娩出。多因元气虚弱,胎前失于调养,以致气血不能运达所致。
②交骨指骶尾关节部分。分娩时,这一关节可被动地有一定的活动余地,使骨盆下口张大。如此关节活动有障碍,可影响胎儿娩出。治疗可用佛手开骨散(《女科效宝》:龟板一具炙酥,当归50克,川芎50克,党参100克)。参见交骨不开难产条。
交骨不开难产
病证名。《傅青主女科》卷下难产篇:“交骨不开难产五十七:……交骨之能开能合者,气血主之也。血旺而气衰则儿向下而儿门不开,气旺而血衰则儿门可开而难向下,是气所以开交骨,血所以转儿身也。欲生产之顺利,非大补气血不可。然交骨之闭甚易,而交骨之开甚难。临产交骨不开者,多由于产前贪欲,泄精太甚,精泄则气血失生化之本而大亏矣;气血亏则无以运润于儿门,而交骨粘滞不开矣。故欲交骨之开,必须于补气补血之中而加开骨之品,两相合治,自无不开之患。方用降子汤:当归一两,人参五钱,川芎五钱,红花一钱,川牛膝三钱,柞木枝一两。”
交会选穴法
针灸选穴法之一。指选用交会穴治病的方法。《标幽赋》:“住痛移痛,取相交相贯之经。”如肝、脾、肾三经的病症,可取三阴经交会的三阴交穴,各种热病,可取用督脉与足三阳经交会的大椎穴等。
交会穴
经穴分类名。指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穴位。出《针灸甲乙经》。这类穴位大多分布在头面和躯干部。一般阳经与阳经相交,阴经与阴经相交。经脉之间的交叉会合,可使脉气互通,故交叉穴的治疗作用较广,为临床所常选用,如三阴交为脾、肝、肾三经所交,能治疗脾经、肝经和肾经的病证。
交接血出
病证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八;亦名交结出血、交感出血。指性交出血。多因交媾损伤所致,或因肝火妄动不能藏血,脾虚下陷不能摄血所致。治疗首宜检查局部有无损伤及病变,可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若无损伤,则宜调补肝脾,方用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加伏龙肝。
交结出血
病证名。出《女科备要》。即交接出血。详该条。
交经
病名。《郑氏女科家传秘方》:“产后小便撒黑,谓之交经。用提气补血治之。”
交经八穴
出《针经指南》。即八脉交会穴。参见该条。
交经缪刺
取穴法之一。指右病取左、左病取右的交叉取穴刺法。《标幽赋》:“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本自《内经》刺法。参见缪刺、巨刺条。
交径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又名行胫相交。小儿生下,一脚或双脚不能伸直,至步行时,两脚相交,举足则外出,下地则内入,为先天性胫骨畸形。
交漆脉
脉象名。形容脉来如沥漆相交,左右相缠相傍。《素问·大奇论》:“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王冰注:“左右傍至,言如沥膝之交,左右反戾。”又:交漆,一作交棘。
交乳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继病。详该条。
交通心肾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心属火而藏神,肾属水而藏精。若肾阴不足,或心火独亢,则心肾水火不相制约,失于协调,称之为心肾不交。症见心悸怔忡,头晕失眠,健忘遗精,耳聋耳鸣,腰膝酸软,小便短赤,潮热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治用生地、麦冬、百合、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等,或用黄连阿胶汤合交泰丸加减。
交信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蹻。属足少阴肾经。阴蹻之郄穴。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2寸,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束干和胫后动、静脉。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闭经,泄泻,便秘,痢疾,疝气,睾丸肿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交阳
证名。郁热外达而致出汗。《伤寒直格》卷下:“世所谓交阳者,非阴寒交热以为阳热也,乃怫热蓄之于里而郁热乃发,则交传出之于表之阳分,是谓交阳,而后作汗也。”可用凉膈散调之,甚者用黄连解毒汤。
交仪
经穴别名。《千金要方》:“女人漏下赤白,月经不调,灸交仪三十壮,穴在内踝上五寸。”《针灸资生经》作蠡沟穴别名。参见蠡沟条。
胶
药物剂型之一。用动物的皮、骨、甲、角等加水反复煎熬,浓缩后制成的干燥胶块。多为补养药。如驴皮胶、虎骨胶、龟板胶、鹿角胶等。
胶瘤
病名。出《儒门事亲》卷八。瘤体常生于手背,因瘤体内容物如桃胶状,故而得名。症见局部有一半球状之小肿物,表面光滑,与皮肤不粘连。治法可用三棱穿破瘤体,挤出内容物,反复发作者亦可用手术治疗。该病相当于腱鞘囊肿。
胶圈套扎注射法
痔疾结扎疗法之一。该法适用于二、三期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的治疗。操作同单纯结扎法,但不用丝线,具体方法为:以血管钳将胶圈套扎于痔核基底,再注射内痔枯萎液。术后同单纯结扎法。
椒饼灸
隔饼灸之一。用胡椒末和面粉等量,调制成3毫米厚的薄饼,中央按成凹陷,放入药末(丁香、肉桂、麝香等分)少许,上置艾炷施灸。适用于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等症。
椒疮
病名。系指眼睑内面发生红色细小颗粒,状如花椒,自觉眼部沙涩疼痛,遇风流泪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椒疡。相当于今之沙眼。多因眼部不洁,受风热毒邪侵袭,加之脾胃素有湿热,致眼睑脉络雍滞,气血失和而发。治宜祛风、清热、除湿、散瘀。方用清脾凉血汤,也可外点黄连西瓜霜眼药水。若睑内颗粒成片,应施用劆法,即以消毒的灯草或海螵蛸棒轻快摩擦患处。
椒眼发
病名。发背之一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因本病之多脓头形似椒目状,故名。即竟体发。详见该条。
椒疡
病名。眼睑内生红色如花椒样颗粒之病证。见《目经大成》卷二。即椒疮。详见该条。
焦
㈠(jiāo,音交)
①同“膲”。脏器名,六腑之一。见“三焦”。
②干枯。《素问·诊要经终论》:“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灵枢·经脉》:“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
③烦躁。见“焦满”。
㈡(qiáo,音桥)通“憔”。憔瘁。《素问·上古天真论》》:“五七,阳明脉衰,面始憔,发始堕。”
焦槁
干枯。《素问·气交变大论》:“复者炎暑注火,湿性燥,柔脆草木焦槁。”
焦绝
病状名。指嘴唇干燥而裂。《素问·风论》:“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王冰注:“焦绝,谓唇焦而纹理断绝也。”
焦渴
燥而渴。《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
焦满
即“躁闷”。焦,烦躁;满,通“懑”。《素问·生气通天论》:“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焦氏喉科枕秘》
喉科著作。又名《喉科枕秘》。二卷。清·焦氏(佚名)原撰,金德鉴编。刊于1868年。卷一为治喉秘法、治喉要诀、临症二十法、喉症图形(72种喉病的图形及针刺、外吹、内服等方药疗法)。卷二收载应用良方、秘方吹药。末附针刺各法、要穴图及附方等。全书编次较有条理,所论治喉秘法、要诀等很有特色。选用成方大多切于实用。1949年后有排印本。
焦循(1763-1820年)
清代学者。字理堂(或作里堂),晚号里堂老人。甘泉(今江苏江都)人。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博学多识。尤擅易学、算学,亦精医理。曾南游江浙、北及河北、山东等地,常与人论医。辑有《吴氏本草》一卷(1792年),多取材于《太平御览》等,今存其手校稿本。尝与名医李炳交厚,将李炳医案集成《李翁医记》二卷。李氏之书稿《辨疫琐言》书稿则由焦氏子抄录传世。另着有《雕菰楼文集》。
蛟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这里泛指腹内寄生虫。见“蛟蛕。”
蛟蛕
一作蛟蚘。蛔虫之别称。《灵枢·厥病》:“心肠痛,憹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也者,是蛟蛕也。”张志聪注:“蛟蛕者,蛔虫也。”参见蛔虫病条。
膲理
指皮肤肌肉的腠理。《灵枢·岁露论》:“人气血虚……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
角
①拔罐工具和方法。指古时用兽角制成的杯罐作拔罐工具。《五十二病方》载:“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枣核(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xx以小绳。”参见拔罐疗法条。
②五不女之一。又名角花、角花头。多指阴蒂过长。参五不女条。
③星宿名。《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④音决(jué),五音之一。角为木音,属肝,其音调畅中正,长而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
角弓反张
证名。项背强直,身体向后反折如角弓状的证候。《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邪伤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俯仰角弓者,由邪入诸阳经故也。”见于痉、破伤风等病。参见痉、破伤风条。
角弓痧
病证名。《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角弓痧,心胸胀极,痧毒内攻,故头项向上,形如角弓反张,是脏腑已坏死症也。”外治法,急将毛青布一块蘸油烧,乘温抹其手足拘急处,再口含火酒,喷其通体,少顷,定觉舒展松动,然后用药。药宜宝花散、三香散等方。参见痧条。
角花头
产科学名词。出《广嗣经要·择配篇》。即角。详该条。
角架风
病名。指上下牙床尽处肿起疼痛,开口不便的病证。《重楼玉钥》卷上:“是症生上下牙床尽处,根上浮肿,以致闭口不便,两齿难合,咀嚼艰难。初起生在一边,或延生两边者。”多由阳明火毒炽盛上冲所致。治宜泻火解毒。用清胃散、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合架风条。
角孙
经穴名。出《灵枢·寒热病》。属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布有耳颞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主治耳部红肿,目赤肿痛,目翳,颊肿,齿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角针
针具名。以塑料、胶木或金属制成,呈圆锥形,有似小艾炷,其高度与底面之直径均为1分。使用时,将针尖按于穴上,使底面与皮肤面相平,再以胶布固定。用法用皮内针相类似。
挢引
古代养生术语。按摩导引之意。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庶子曰: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镵石、挢引……”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挢音九兆反,谓为按摩之法,夭挢引身,如熊顾鸟伸也。”参见按摩、导引条。
绞肠痧
病名。
①痧证之一。以心腹绞痛为主证。一名盘肠痧。《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绞肠痧,心腹绞切大痛,或如板硬,或如绳转,或如筋吊,或如锥刺,或如刀刮,痛极难忍。轻者亦微微绞痛,胀闷非常。”一般采用放血疗法可以治愈。若不愈,必审脉症何因,辨明暑、秽、食、积、血、痰、气阻而治之。”此症多有放血不愈,不肯服药,遂致痧毒攻坏肠胃而死者。”右手脉伏宜放血,用宝花散、沉香丸等,服下能熟睡即愈。如昏沉绞痛,口吐痰涎,宜先刺指头出血,用桃花散、冷砂仁汤调下,并用散痧汤加山豆根、茜草、金银花、丹参、山楂、莱菔子等药。如盘肠绞痛,脉俱伏,宜郁金散、棱术汤。或饮之稍愈后复绞痛非常,叫喊不已,宜大黄丸、紫朴汤。参见痧条。
②即干霍乱。《症因脉治》卷四:“干霍乱,即绞肠痧。”详干霍乱条。
绞肠瘟
病名。瘟疫证见腹痛如绞者。《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绞肠瘟,肠鸣干呕,水泄不通,是此类绞肠痧,急宜探吐之,服双解散。”参见瘟疫条。
矫摩
按摩的别称。出《说苑》。参见“按摩”、“按蹻”条。
矫氏
战国医生。据《列子·力命》载:季梁得疾,其子请三医,即矫氏、俞氏、卢氏。矫曰:乃寒、温不节,虚实失度,病由饿饱、色欲、精虑烦散所致,非天非鬼所致。具有唯物主义病因观。
脚板红
证名。因阴虚火盛,脚底皮肤泛现红色的证象。《石室秘录·奇治法》:“人脚板中色红如火,不可落地,又非痰毒,终岁经年不愈。”治宜滋阴清火,方用六味地黄丸加甘菊花、玄参、麦冬、沙参、石斛、萆薢、牛膝、北五味、车前等。
脚背发
病名。
①指足趾部所生之疽。亦名脱疽疔。出《仙传外科秘方》卷九。治疗:消渴病合并有脱疽者。初发应先治消渴,然后服流气饮、苦参丸以解毒生肌,外用桐油及无名异煎至一沸入花椒一勺,加蓼叶在内同煎,浸七天后,单以此叶贴于患处,其余可参见脱疽条。
②指痈疽发于足背冲阴、陷骨二穴处者。出《外科启玄》卷四。
③指结毒肿毒生于足部者。出《外科活人定本》。即脚发。详见该条。
脚病
病名。多指足部皮肤及趾甲以炎性、增生性为主的皮肤病。此类疾病常因代谢障碍生物病原体感染,或物理因素刺激而引起。通常主要包括有趾甲类、研子类、足瘊子类及脚癣四种。证治详见各条。
脚底穿心疔
病名。指生于足心处之痈疽。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七。即涌泉疽。详见该条。
脚垫
病名。指足底处皮肤增厚,顽硬之疾患。出《外科真诠》卷上。多因鞋袜不适,长期行走磨擦,气血受阻,以致足底皮肤失养而成。症见足底部皮肤增厚,粗糙顽硬如板,行走作痛。治疗可用温水浸泡后,外涂乌梅膏;亦可用传统治脚病的起、分(剥离)等法修治。相当于胼胝。参见该条。
脚发
病名。泛指发生足部之结毒肿痛。亦名足发背、脚背发、足跗发、龟毒、蛇沿毒。出《外科枢要》卷三。该病多发于足背部,因湿热之邪乘虚下注于三阳经或外伤瘀血日久化热,或足三阴经精血亏损所致。症见初起患部坚硬红肿疼痛,不易作脓,且伴见身热,脉数等全身症状。治疗:如疼痛作脓者,多属湿热下注,预后较好,宜清热解毒,可服仙方活命饮加木瓜、牛膝、外用隔蒜灸或用蜜捣菊花叶及芙蓉叶各等分外敷。如色赤微肿,脓清,久不愈合者,属精血亏损,治宜滋阴补肾,或补中益气。用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加减。色黯不溃者,用桑枝灸以行郁滞助阳气,并服十全大补汤,八味丸以健脾胃滋化源。由于足背多骨,肉少皮薄,下肢末梢血循较差,故痈疽发于足背者,消退或成脓均较迟缓,愈合较难。
脚根风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也即脚根喉风。详见该条。
脚根喉风
病名。系指咽喉发泡如水晶状,足酸软,阴痛有似筋牵喉间,左、右侧均如此的疾病。又名脚根喉痛,脚跟风、水晶疯等。《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从脚至于喉中……如鱼脑水晶之状。”本病多由气虚下陷,风寒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可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
脚根喉痛
病名。《喉科心法》:“此症由脚根发起,直至喉间……切忌热物怒气。”参见脚跟喉风条。
脚跟痛
证名。即足跟痛。《医学入门·脚气》:“脚跟痛,有血热者,四物汤加知母、黄柏、牛膝;有痰者,五积散加木瓜,或开结导饮丸。”详足跟痛条。
脚骨伤
病名。指因外伤所致的脚骨伤折。脚骨包括跗骨、跖骨及趾骨。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该病可因跌仆、坠堕等原因所伤。症见局部疼痛,肿胀及畸形,功能活动明显受限,可闻及有骨声。治疗:如有移位者应在麻醉下行手法复位,夹缚固定;无移位者仅作患部固定处理即可。其余用药可参见骨折条。
脚拐毒
病名。指附骨疽生于外踝处者。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即外踝疽。证治详见该条。
脚汗
证名。见《医学纲目》卷十七。因脾胃湿热而致者,足心热而不时汗出。脾胃虚寒者,足心冷汗时出。参见手足汗条。
脚后跟穴
经外穴名。见《千金要方》。位置同女膝穴。参见该条。
脚踝骱
解剖部位名。指踝关节。见《伤科补要》卷二。
脚踝骱出
病名。即踝关节脱臼。见《伤科补要》卷二。详见脚盘出臼条。
脚挛根
病名。指足跟处所生之痈疽。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即足跟疽。详见该条。
脚面骨
跗骨的别称。详该条。
脚盘出臼
病名。指踝关节脱臼,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六。亦称脚板上交(月牙)出臼、踝骨脱、脚踝骱出。该病多因跌仆,扭撞所致。症见伤后患处局部肿胀,疼痛,跟骨变长,胫腓骨下端向前突出;严重者可见脚跟向前,脚趾向后,疼痛剧烈,不能活动。治疗宜先用挪踝入臼复位法以复其位。内服复元活血汤,外敷栀乳散。肿消痛减后,可内服补筋丸,并以海桐皮汤或五加皮汤外洗,同时配合舒筋法锻炼。
脚气
病名。即《肘后备急方》卷三。古风缓风、壅疾,又称脚弱。因外感湿邪风毒,或饮食厚味所伤,积湿生热,流注腿脚而致病。其证先见腿脚麻木,酸痛,软弱无力,或挛急,或肿胀,或萎枯,或发热,进而入腹攻心,小腹不仁,呕吐不食,心悸,胸闷,气喘,神志恍惚,语言错乱等。治宜宣壅逐湿为主,或兼祛风清热,调血行气等法。《医学正传·脚气》:“故为治者,宜通用苍术、白术之类以治其湿,知母、黄柏、条芩之类以去其热,当归、芍药、生地黄之类以调其血,木瓜、槟榔之类以行其气,羌活、独活以利关节而散风湿,兼用木通、防己、川牛膝之类引药下行及消肿去湿。”常用方剂如鸡鸣散、济生槟榔汤、防己饮等。《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等方书中,有大豆、乌豆、赤豆治脚气的记载,可用作辅助疗法。脚气有干脚气、湿脚气之分。湿脚气中又有寒湿脚气、湿痰脚气、湿热脚气、湿毒脚气等。此外,还有风毒脚气、瘴毒脚气、脚气冲心、脚气入腹、脚气迫肺等多种类型。又有按六经分类者。详见各条。
脚气八处灸
灸治脚气的八个经验效穴。《千金要方》:“凡脚气初得脚弱,使速灸之,……次灸风市,次灸伏兔,次灸犊鼻,次灸两膝眼,次灸三里,次灸上廉,次灸下廉,次灸绝骨。……凡此诸穴,灸不必一顿灸尽壮数,可日日报灸之,三日之中,灸令尽壮数为佳。”
脚气冲心
病证名。脚气危证之一。脚气病见心悸、气喘、呕吐诸症,甚则神志恍惚,言语错乱者。见《外台秘要》卷十八。又称脚气攻心。湿脚气攻心者,由湿毒上攻而伤阳,急宜温阳散寒,逐湿泄毒,用吴茱萸汤合《千金》半夏汤加减;干脚气攻心者,由湿火壅盛,毒气上攻,治宜宣壅逐湿,凉血清火,用吴茱萸汤合牛黄清心丸、或犀角散加减。参见脚气条。本病证见于脚气性心脏病。
脚气疮
病名。指发生于足趾间及足底部之癣疾。出《医宗金鉴》卷七十一。亦名臭田螺。多因脾胃二经湿热下注,或由传染而得。该病有干、湿之分,湿者:症见初起脚趾间出现小水疮,搔痒明显,先痒后痛,破流臭水,可因反复发作致使趾间糜烂;甚者肿烂疼痛难忍,流脓淌水,日久不愈,引起足踝部及小腿浮肿。干者:可见脚趾间干痒,皮肤粗糙脱屑及皲裂。治疗如有糜烂流水者服萆薢渗湿汤;染毒肿痛流脓者可服黄连解毒汤。外治:若糜烂流水者用六一散加枯矾外掺。干燥、皲裂者用雄黄膏外搽;化脓时掺九一丹。相当于脚癣。
脚气迫肺
病证名。脚气重证之一。脚气病见喘咳者。《圣济总录》卷八十二:“毒气循经上入于肺,则气道奔迫,升降不顺,故令人上气喘满。”《证治要诀·诸气门》:“脚气迫肺,令人喘嗽,宜小青龙汤。每服加入槟榔一钱,重煎服。”参见脚气条。
脚气入腹
病证名。脚气危证之一。脚气以足上入于腹,症见腹部不仁,腹胀,胸闷,气喘者。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七。治用“千金”半夏汤、茱萸汤、松节汤、苏子降气汤、沉香降气汤等方。参见脚气条。
脚气伤寒
病证名。两跗忽然红肿,因而发热,两胫俱浮作痛之证。见《惠直堂经验方·伤寒门》。治宜消其湿热,从膀胱下行,则身热自退,用顺导汤等方。参见脚气条。
《脚气治法总要》
脚气病专着。二卷。宋·董汲约撰于11世纪末。原书一卷,已佚。今存者为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辑佚本。析为二卷。书中对于脚气病(也包括下肢关节炎一类的病)的病因及治法作了重点记述,收载有效的内服及外用方46首,并附若干医案。现存《四库全书》本和《三三医书》本、又收入1958年商务印书馆排印的《董汲医学论着三种》中。
脚气肿满
病证名。脚气病之一。脚气病见胫肿腹满,甚至遍身肿满者。见《诸病源候论·脚气病诸候》。由风湿毒气,搏于肾经所致。《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夫脚气肿满者,由风毒气搏于肾经。肾主于水,今为邪所搏,则经络壅涩,不能宣通水液。”“致水气壅溢腑脏,浸渍皮肤,故令肿满也。”证见足胫肿胀,腹满,甚则遍身肿满,喘促烦闷,小便不利等。治宜祛风逐湿,宣通壅滞,用风引大豆汤、汉防己散等方。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