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h~j-->拼音J-->(拼音J)第八篇

(拼音J)第八篇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筋会

八会穴之一。《难经·四十五难》:“筋会阳陵泉。”阳陵泉属于胆经穴,胆与肝相表里,肝主筋。故称筋会。凡筋肉拘急或弛缓不收等症,皆可酌情取用。参见八会穴条。

 

筋极

病证名,六极之一。临床以筋脉疲怠,肌肉转筋,甚则舌卷囊缩为主要症候。《备急千金要方·肝脏》:“筋极者,主肝也。肝应筋,筋与肝合。肝有病,从筋生。又曰:以春遇病为筋痹,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则阳气入于内,阴气出于外。”《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筋极,令人数转筋,十指爪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甚者可见舌卷囊缩、口唇青紫等症。治宜滋补养荣丸等方。偏实者,症见筋急,爪甲青黑,足心痛,躁烦易怒,口干,胁肋胀痛等。可用羚羊角散犀角地黄汤天雄丸等方加减。参见六极、筋绝条。

 

筋急

证名。为筋脉拘急失柔,以致肢体屈伸不利。出《素问·五脏生成篇》。多由风寒侵袭筋脉,或津血虚耗、筋脉失养所致;亦可因肝热筋伤引起。《诸病源候论·诸风门》:“凡筋……中于风冷,则挛急。”《张氏医通·诸风门》:“经所谓肝气热则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六味丸加牛膝当归之类;……虚邪搏筋则筋急,五积散;血虚则筋急,增损四物汤。”《本事方》则以养血地黄汤治筋急。此证多见于寒痹、痉病、惊风等病。参见各条。

 

筋结

证名。体表出现成串或散在性的结块。肝主筋,肝失调达,血气凝结而成。《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肝之经脉不调,气血失节,往往有筋结之患,不论骸体间,累累若胡桃块状是也。”治当以调肝散结为大法。

 

筋解

病证名。症见四肢节脱,惟皮相连,不能进行自主的运动。《奇证汇》以酒浸黄芦施治。

 

筋疽

病名。生于椎旁或踝关节等之痈疽。

①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筋疽,皆发脊两边大筋,其色苍,八日可刺,若有脓,在肌腹中,十日死”。证治参见外痈条。

②又名痿漏、曲疽、冷疽。出《外科启玄》卷六。指生于昆仑穴(在外踝与跟腱之中央凹陷部腓骨短肌中)处之无头疽。证治详见足跟疽条。

 

筋绝

古病证名。因筋膜伤损败绝所致。《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勿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中藏经》卷中:“筋绝,魂惊,虚恐,手足爪甲青,呼骂不休。”参见筋极、筋急条。

 

筋枯

病证名。指血虚不能荣筋,影响肢节活动,动则作痛的病证。《丹溪心法·中风》:“筋枯者,举动则痛,是无血不能滋养其筋。”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亦可见于中风后遗症及年老体衰之人。

 

筋疬

病证名。瘰疬的一种。见《外科正宗》卷二。多因忧愁等七情郁结,或暴怒伤肝所致。证见颈旁生核,结核依筋而相连结,质较硬,大小不等,且常伴寒热,每遇过劳或恼怒时加重。治宜清肝解郁,可用柴胡清肝汤加减;体虚久病者用益气养荣汤。

 

筋溜

“溜”为“瘤”之误字。“筋瘤”,病名。多由筋挛所致,相当于表浅静脉瘤,静脉曲张等。《灵枢·刺节真邪》:“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于筋溜。”《甲乙经》卷十一“溜”作“瘤”。

 

筋瘤

病名。发于浅表之筋脉瘤肿。出《灵枢·刺节真邪》。又名石瘤。多因怒动肝火,血燥筋挛所致,或因久立负重而发。证见瘤体质较硬而色紫,青筋盘曲,甚者筋结如蚯蚓。治宜清肝养血,舒筋活络。方用清肝芦荟丸化裁。亦可手术或放射治疗。相当于浅表静脉瘤、静脉曲张。

 

筋挛

证名。即筋瘛。指肢体筋脉挛急抽瘛。《灵枢·刺节真邪》认为系虚邪搏于筋所致。除感邪因素外,亦可由津血亏耗,筋脉失荣致病。多见于痹病、痉病、中风等病。《张氏医通·挛》:“《内经》言挛皆属肝,肝主筋故也。有热有寒,有虚有实。热挛者,经所谓肝气热则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六味丸加牛膝、当归之类;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张,软短为拘,弛张为痿,先(口畜)瓜蒂散,次与羌活胜湿汤;虚邪搏筋则筋急,五积散;血虚则筋急,增损四物汤;剧劳筋脉拘急疼痛少眠者,黄芪丸,更于暖室中近火按摩为佳;虚风袭于经脉,手足拘挛,屈伸短缩,腹痛,爪甲唇俱青,转筋不思饮食,甚则舌卷囊缩,木瓜散;拘挛瘫痪,口目㖞斜,骨节疼酸,行步不正者,舒筋三圣散,痹湿筋挛骨痛者,续断丸;误汗漏风,筋挛缩急,或方士用木鳖发汗;见风筋脉拘挛者,并宜桂枝汤加归、附……”参见筋急、痹、痉、中风等条。

 

筋络拘强

病状名。筋脉、络脉挛急强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

 

筋脉

①即筋。《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辛,筋脉沮弛。”详见“筋①”。

②指经筋血脉。见“筋脉和同”。

③指局部血络。见“筋脉横解。”

④指宗筋,即作用于房室用力的筋脉。“筋脉懈惰”。

 

筋脉瘛疭

证名。指筋脉拘急、弛缓交作的证候。见《妇人大全良方》。发作时筋脉急则引而缩,缓则纵而伸,或缩或伸,动而不止。治宜四物汤加钩藤

 

筋脉和同

即筋脉舒和。《素问·生气通天论》:“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

 

筋脉横解

筋脉横满解裂。《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筋脉拘急

证名。指肢体筋脉抽瘛,屈伸不利的症候。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因阴血耗伤,外邪乘袭,筋脉失养所致。参见筋急、筋挛条。

 

筋脉沮弛

指筋脉败坏而弛缓。《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筋脉懈惰

病状名。筋脉涣散无力。《灵枢·口问》:“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惰,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

 

筋膜

解剖结构名。指肌肉的坚韧部分。附于骨节者为筋,包于肌腱外者为膜。是联络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组织。为肝所主,并赖肝血的滋养。《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参肝主筋条。

 

筋纽

筋的聚结处。《灵枢·九宫八风》:“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

 

筋强

病证名。筋肌因暴力所伤而僵强之病证。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证见局部及上下筋肌僵强、板硬,失去正常柔和性能,甚则功能轻度障碍。治宜局部按摩或针灸,或其他物理疗法。

 

筋緛

筋脉挛缩。《素问·通评虚实论》:“暴痛筋緛,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

 

筋疝

病名。此病以阴茎痛痒,挺纵不收,出白如精为主证。多由房事过度所致。又称疝瘕、症疝。《儒门事亲》卷二:“筋疝,其状阴茎肿胀,或溃或脓,或痛而里急筋缩,或茎中痛,痛极则痒,或挺纵不收,或白物如精,随溲而下,久而得于房室劳伤,……宜以降心火之剂下之。”方隅《医林绳墨》主张用滋阴降火之法,以四物汤加知母黄柏黄连龙胆草青皮之类。亦有用二陈汤加苡仁、木瓜施治者。参见疝瘕、症疝等条。

 

筋束

经穴别名。出《医学入门》。即筋缩。参见该条。

 

筋缩

①证名。即缩筋。即筋脉挛急不舒,多伴有疼痛。可由受寒、受热等因素伤及筋脉,或血虚不能荣筋所致。见《脉经》卷三。《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筋缩为热,缩者短促。……是其意实以‘缩即为拘挛’之义。”如兼见舌卷囊缩、唇青者,多属危候。参见筋挛、痹、痿等条目。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入门》作筋束。属督脉。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九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九肋间动脉后支。主治胃痛,脊强,瘈疭,腰背痛,癫痫,及肝炎,胆囊炎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筋惕肉瞤

证名。体表筋肉不自主地惕然瘛动。出《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每因过汗伤阳,津血耗损、筋肉失养所致。成无己认为此证“必待发汗过多亡阳,则有之矣。……发汗过多,津液枯少,阳气太虚,筋肉失养,故惕惕然而跳,瞤瞤然而动也”(见《伤寒明理论》卷三)。过汗阳虚者,用真武汤;因于血虚者,以四物汤加减。

 

筋痛

证名。指筋脉、筋肉疼痛。《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由血虚、气血痹阻,或津液耗损,不能荣筋所致。《医学正传》卷一:“若动止筋痛,是无血滋筋,故痛。”治以养血荣筋为大法。

 

筋退

指甲的别称。见《本草纲目》卷五十二。

 

筋为刚

指筋性刚劲坚韧,有约束骨骼的功能。出《灵枢·经脉》。

 

筋痿

病名。

①指肝痿。肝主筋,由于肝热内盛,阴血不足,筋膜干枯所致。《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治以清热、养肝、补血为大法。选用补血荣筋丸补阴丸家秘肝肾丸紫葳汤等方。参见痿条。

②指阳痿。《素问·痿论》:“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阴痿(即阳痿之异名)。”

 

筋瘿

病证名。瘿兼血脉郁结之病证。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筋脉露结者名筋瘿。”该病多因怒而伤肝,火旺血燥所致。证见颈前瘿块,青筋显露,结如蚯蚓。治宜清肝解郁,养血舒筋。可服清肝芦荟丸。本病相当于甲状腺肿伴有明显颈部血管怒张者。

 

筋燥

证名。系筋膜干燥、屈伸不利之证。由肝经燥热、血虚、肾虚髓减、筋失濡养所致。《圣济总录纂要》卷二:“天癸亏而凝涩,则肾脂不长,则髓涸而气不行,……外证当挛急,则以髓少而筋燥,故挛缩而急也。”参见筋急、筋挛条。

 

筋蒸

病证名,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重订严氏济生方》指出这种蒸病以爪甲枯焦为主症。参见二十三蒸条。

 

筋之府

指膝部。膝为诸筋会集的地方。《素问·脉要精微论》:“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俯,筋将惫矣。”

 

筋转

病症名。即因暴力致使发生筋伤扭转之症。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即伤筋。详见该条。

 

筋走

病症名。指因外来暴力致使筋错离原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即伤筋。详见该条。

 

筋镞伤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九。证治同金创。详见该条。

 

黅(jīn,音今)天

天象之一。指黄色的云气。《素问·五运行大论》:“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谓黄色的云气横亘于心尾二宿和角轸二宿之间。

 

①脉象名。呈拘急收缩,如按绳索,左右弹指之象。常风于寒证、疼痛及宿食等证。《灵枢·禁服》:“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

②针刺入人体后一种针下紧束有力的感觉。《灵枢·终始》:“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③收缩,紧缩。参“紧敛”。

 

紧按慢提

针刺手法名。出《金针赋》。紧,作急解;按,指下按(插),紧按慢提即急插缓提。紧按刺激较重;慢提刺激较轻,故亦称重插轻提。

 

紧病

病名。突然发生的剧烈水泻。又称急病。以其病势紧急,病情紧要,故名。《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夏暑暴泻如水,周身疼痛,汗出,脉弱少气,甚者加吐,此名紧病。浆水散。”本病见于急性肠胃炎、霍乱、副霍乱等。详见水泻、霍乱等条。

 

紧唇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口唇紧缩、不能开合。又名藩唇、茧唇。《世医得效方·唇病》:“口紧唇小,不能开合,饮食不得,不急治则死。……名曰紧唇,又名藩唇。”《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更有茧唇一症,又名紧唇,又名藩唇。”多见于小儿。治宜内服苡仁汤,外敷黄柏散白灰散。参见茧唇条。

 

紧唇疮

出《普济方》。即小儿紧唇。详该条。

 

紧喉

病名。即紧喉风。见《外科大成》卷三。详参紧喉风条。

 

紧喉风

病名。喉风之急者。症见咽喉紧缩被压,呼吸困难,汤水难下。《医宗金鉴》卷六十六有:“紧喉膏粱风火成,咽喉肿痛难出声,声如拽锯痰壅塞,穴刺少商吐下功。”该病包括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喉部水肿等病。一般多由肺胃蕴热,复感风热,火动痰生,痰火邪毒壅塞咽喉所致。治宜泻火消肿,若清瘟败毒饮等,急者宜行气管切开,配合现代医学抢救。

 

紧敛

紧缩收敛。《素问·气交变大论》:“西方生燥……其性清洁,其化紧敛。”

 

紧脉

脉象名。脉来绷紧,状如索绳转索,多见于寒邪、痛证、宿食。《濒湖脉学》:“紧为诸痛主于寒,喘咳风痫吐冷痰,浮紧表寒须发越,紧沉温散自然安。”

 

紧痧

病名。发病急骤,迅即晕倒之痧证。证属危重。《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紧痧,其痛急,霎时晕倒,不消半刻即死,故曰紧。若知之者,急为放血焠刮。”方用涤痧丸。参见痧条。

 

尽根牙

人体器官名。又名臼齿。俗称大牙。方凹如臼,长于牙槽两旁,左右上下各三。主要具有磨碎食物的作用。在上左者属胆,下左者属肝,上右者属大肠,下右者属肺。该部位有病时,可作为辨证施治的参考。

 

尽牙

解剖名称。《疡医大全》卷十六。牙齿门主论:“上左尽牙属胆,下左尽牙属肝,上右尽牙属肺,下右尽牙属大肠。”尽牙即智齿,也就是第三磨齿。是参与咀嚼的重要器官。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医学论文汇编。上海中医学院编。本书刊论文十一篇。介绍丁甘仁王仲奇、朱南山、陈筱宝张骧云、范文虎、费绳甫恽铁樵徐小圃及奚咏裳、夏应堂等各医学流派的学术渊源和临床经验。其中以审病论证、立方用药等方面的各家所长为重点。对读者颇有启发。1962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近节段取穴

取穴法分类名。指在临床治疗和针麻时所选用的穴位与病痛或手术部位属于同一或邻近的脊髓节段所支配。通常所称的局部取穴、邻近取穴均可归属此类。再如胸腔病症或手术取用上肢穴,腹腔病症或手术取用下肢穴,也属于此类。针麻中,颅脑手术取颧髎,甲状腺手术取扶突,颈部手术取合谷、内关等均是。参见远节段取穴条。

 

近取法

针灸取穴方法之一。即邻近选穴法。参见该条。

 

近觑(qū区)

病名。系指近视的病证。《审视瑶函》:“久视伤睛成近觑”。即能近怯远症。参见该条。

 

《近时十便良方》

医学著作。四十卷。又名《新编近时十便良方》、《备全古今十便良方》,简称《十便良方》。宋·郭坦撰。刊于1195年。书名“十便”,指本书对读者有十种便利。主要以选用方药少而精,配合日常习见药品组成的原则,以应随时随地之需。卷一-三记述64种药物;卷四-六介绍75种所在皆有之药;卷七-八炮炙,辨药;卷九-三十三分类叙述临床各科疾患,每类分若干病症,然后于每一病证项下列出单方、简要方及群方是为本书主体,约收方剂2000余首,并附记出处;卷三十四-四十杂方,包括脉诀、养生、丹药、服食、食治、解毒等。今存本内容已不全。

 

近视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能近怯远症。详该条。

 

近血

病名。先下血后排便之症。《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景岳全书》卷三十:“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见于肠风、脏毒,详各条。亦可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及直肠癌肿或息肉,痔疮、肛裂等。

 

近者奇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用药法则。指病在上部、浅表,可用药味较少、配伍简单的方剂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近者奇之,远者偶之。”张景岳注:“近者为上为阳,故用奇方,用其轻而缓也。”

 

进法

针刺手法名。指入针后,捻针进至一定深度以候气至的方法。《针经指南·真言补泻手法》:“进者,凡不得气,男外女内者,用春夏秋冬,各有进退之理。”意指应结合男女、肥瘦、四时等因素以掌握进针深浅,并适当捻转以达到气至。

 

进气法

针灸学名词。指一种针刺手法。《金针赋》:“进气之诀,腰背肘膝痛,浑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针,卧针五七吸,待气上下。”《针灸大成》称作“运气法”:“凡用针之时,先行纯阴之数,若觉针下气满,便倒其针,令患人吸气五口,使针力至病所。此乃运气之法,可治疼痛之病。”意指先直刺,行紧提慢按六数,得气后,将针斜对病痛处,行气后,让患者吸气五、七口,以助运气。用于各种痛症。《针灸问对》:“针入天部,行九阳之数,气至,速卧倒针,候其气行,令病人吸气五、七口,其针气上行,此乃进气之法,可治肘臂、腰脚、身疼。”

 

进针

又称内针、下针。指将针刺入穴位,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

 

进针法

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又称下针法。常用的毫针进针法,有指压、捻转、夹持、捏起、撑开、爪切等方法。一般要求穿透皮肤时要快,以减轻疼痛感。透皮之后,则须根据刺法要求仔细探取针感。《子午流注针经》:“针入贯速,即入徐出。”

 

进针管

针刺器具名。呈管型,长度略短于所用毫针,粗细以通过针尾为度。应用时将针放入管内,置于穴上,以指力弹击针尾,使针迅速刺入皮内,可以减轻疼痛。

 

浸泪争明

证名。指眼眵泪液混流,视物不清。《眼科统秘》:“此症目常脓泪浸,乃是肺经实热。”治以泻肺实热。《银海精微》云:“治之须用泻肺汤,泻肺经之实热,后用省味金花丸治其肺火。”详参眵泪条。

 

浸泡

即泡法。详泡条。

 

浸洗剂

药物剂型之一。即将药煎汤,浸洗全身或局部。如《金匮要略》苦参汤等。

 

浸淫

病证名。指疮疥湿疹之类的皮肤疾患。这一类疾患初起多发瘙痒,渗出,逐渐浸渍蔓延成片。所过不愈,相近又发。《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

 

浸淫疮

病名。是一种搔痒性湿疮。因该病发生常群集或密集成片,呈泛发性故称之为浸淫疮。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描述此病症候云:“浅搔之曼延长不止,搔痒者,初如疥,搔之转生汁相连是也。”其病因多因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症见初起形如粟米,瘙痒剧烈,搔破流黄水,浸淫成片,常伴见大便秘结、尿赤、舌淡红,苔黄腻或厚腻,脉弦数等。治宜祛风清热,利湿为主。内可服龙胆泻肝汤升麻消毒饮消风散。外用黄连粉青黛散敷之。相当于急性泛发性湿疹。

 

①通噤。口噤不开。《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②闭结不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流泄禁止。”

③活动受限制。《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关节禁固。”

④控制。《丹溪心法》:“脾泄日久,大肠不禁,此脾已脱。”

⑤禁忌。《素问·热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⑥古代祝由一类的方法。即用迷信祝祷的办法来禁止发病。见《串雅外编》。

 

禁疮

病证名。出《痘疹经验良方》。指痘疹初出,或一二点,见于隐僻辏节、四肢之间。古人认为此疮一出,则其痘疮不得宣发成浆,故称禁疮。分胃禁、火禁、水禁、风禁、寒禁。详见各条。

 

禁灸穴

禁用灸法的腧穴。这些穴位大多邻近人体重要器官或动脉邻近,故不宜直接施灸。如睛明、丝竹空靠近眼球,人迎在颈动脉处,经渠在桡动脉处等。《针灸甲乙经》最早记载禁灸24穴,后世逐渐有所增加,近代由于医学进展,对禁灸穴的认识也更为明确,目前除颜面、血管、乳头和心尖搏动等处外,不少古代禁灸的穴位已可依据病情酌用。

 

禁口痢

病名。即噤口痢。见《世医得效方》卷六。参见痢疾、噤口痢条。

 

禁针穴

禁用针刺的穴位。《素问·刺禁论》对针刺的禁忌已有论述,后历代文献对这类穴位的记载逐渐有所增加。这些穴位多数接近重要器官或动脉,易因针刺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故被列为禁刺或不可深刺。近代由于针具改良,解剖明确,只要消毒严密,针刺的方法、方向及深度掌握正确,大多可依据临床病情酌用。

 

靳谦

清代医生。字仁若,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医出身,医术高明,名噪于时,与兄靳咸、靳吉均继其父业。

 

靳邵

晋代医生。里籍欠详。自幼致力于经方及本草,善于配制“五石散”,为当时崇尚服石之风之诸公卿所推重。

 

闭口;牙关紧闭不开。《灵枢·热病》:“腰折,瘈疭,齿噤齘也。”

 

噤风

脐风三证之一。见《仁斋小儿方论》。又名著噤。以牙关紧闭,口闭不开为主症。《幼科发挥》:“噤风证,牙关紧急,不能吮乳,啼声不出发搐者不治。”参见脐风条。

 

噤口痢

病名。痢疾之一。见《丹溪心法·痢》。亦称禁口痢。指患痢疾而见饮食不进,食入即吐,或呕不能食者。常见于疫痢、湿热痢重症。多因湿浊热毒蕴结肠中,邪毒亢盛,胃阴受劫,升降失常;或因久病脾胃两伤,中气败损所致。症见不思饮食,呕恶不纳,下痢频繁,肌肉瘦削,胸脘痞闷,舌绛,苔黄腻等。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辟秽、降逆、和阴、益气等法。《丹溪心法》创用人参石莲、黄连一法,徐徐呷下。《医学心悟》治以开噤散。亦可用荷叶陈仓米二味同炒煎服。《时病论》卷三:“大抵初痢噤口,为热瘀在胃口,故宜苦燥。若久痢口噤不食,此胃气告匮,……惟大剂参、术,佐以茯苓甘草藿香木香、煨葛之属,大补胃气,兼行津液,乃可耳。”参见痢疾条。

 

噤口痧

病名。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噤口痧》:“默默不语,语亦无声,形如哑子。此乃痧气壅盛,热痰上升,阻逆气管,故咽喉闭塞而然。治宜先放其痧,宜其肺肾脾三经之脉为要。然后惟详余经之脉,则知病之所本矣。”治宜用三香散陈皮厚朴汤等方。或用陈香橼一枚煎汤微冷服。痧症宜先用刮痧、刺血法以泄痧毒。参见痧条。

 

京骨

①骨骼部位名。相当于足外侧第五跖骨基底部分。《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出外踝之后,循京骨。”

②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原穴。在足外侧,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并有足底外侧动、静脉。主治头痛,项强,癫痫,腰腿痛,踝关节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京门

经穴名。出《脉经》。别名气府、气俞。属足少阳胆经。肾之募穴。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和第十一肋间动、静脉。主治腹胀,腹痛,肠鸣,泄泻,腰痛,及肾炎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泾溲

指小便。《素问·厥论》:“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泾溲不利。”《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一说泾指大便。《素问·调经论》王冰注:“泾,大便。溲,小便也。”一说泾指月经。《素问·调经论》林亿等注:“按杨上善云,痉,有本作经,妇人月经也。”

 

⑴与“纬”相对。织物的横线称纬,纵线叫经。亦谓南北道为经,东西道为纬。《灵枢·卫气行》:“子午为经,卯酉为纬。”

⑵喻事物的主干为经,分支为纬。《温热经纬·杨序》:“经纬者,益以轩岐仲景为经,叶薛诸家为纬。”

⑶喻直行的大经脉。《素问·阴阳类论》:“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

⑷指经脉。《素问·离合真邪论》:“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

⑸脉之经气。《素问·八正神明论》:“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

⑹指经穴。《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厚独不应五时,以经合之,以应其数。”

⑺古称被奉为典范的书籍为经。《素问·疟论》:“夫经言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

⑻法。《素问·宝命全形论》:“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

⑼经过。《灵枢·经脉》:“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

⑽月经。《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

⑾河流,经川。《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冻解冰释,水行经通。”

⑿营课,筹划。《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医人不得恃己之长,专长经略财物。”

⒀正常。《温病条辨·苏序》:“否则鲁莽不经,草管民命矣。”

 

经崩

病名。亦名经血暴下。指经行期间阴道大流血。徐润之《最新三字达生续编》:“经血忽然大下不止,名曰经崩。”参见血崩条。

 

经闭

病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一。亦名不月、月闭、不月水、月水不来、月经不通、血闭、月事不来、月事不通、月不通、月使不来、月水不通、月经不行、经水不通、经闭不利、经脉不行、经脉不通、经候不行、歇、歇经等。指女子超过十八周岁以上,仍不见月经来潮,或曾来过月经,但又连续闭止三个月以上者,除妊娠、哺乳期等生理性闭经外,均称之为经闭。亦包括女子暗闭经在内。多因血亏、肾虚、气滞、血滞、寒湿凝滞等原因所致。可参见有关各条。

 

经闭不利

病名。见《脉经》卷九。即经闭。详该条。

 

经闭不行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十。即经闭。详该条。

 

经闭发热

病证名。指妇女经闭而兼发热之症。《妇科秘方》:“此症因行经时及产后食冷水果等物所致。盖血见水则凝滞,初起每日生寒作热,五心烦热,脾土不胜,若半年不治,亦作骨蒸,子午发热潮热,肌肉削瘦,泄泻不止,须用逍遥散、紫金汤治之。”

 

经闭浮肿

病证名。亦名经水久不行发肿,月水久不行发肿。指经闭后产生肢体浮肿。《叶氏女科证治》:“经闭不行,致有败血停积五脏,流入四肢作浮肿者,不可误认水气,宜调其经,经调则肿消矣,然服煎药,必须服十余剂,庶无愆期之患至,服丸散更宜久服,可免复肿之忧。宜服调经汤(当归、生地、益母草川芎白芍香附、茯苓、丹皮、甘草、生姜大枣),金匮丸(四制香附、没药、当归、茯苓、白薇白术阿胶、白芍、人参、砂仁、生地、续断、山药)。”

 

经闭腹大如鼓

病证名。指经闭后出现腹部增大如鼓,形似怀孕状。《竹林女科证治》:“月经二三月不行,腹大如鼓,人以为有孕。一日崩下,其血内有物如虾蟆子,昏迷不知,体弱形瘦者不治,若体盛者,急投十全大补汤。”从症候之描述分析,相当于今称之葡萄胎,可中西医结合或配合手术治疗。

 

经闭喉肿

病名。系指妇女经水不调兼见咽喉肿痛的病证。《医学心悟》卷四:“经闭喉肿,女人经水不调,壅寒经脉,亦令喉肿。”治宜通经活血化瘀。方用四物汤加减。

 

经闭黄疸

病证名。指妇女经闭又患黄疸。丁甘仁《女科医案》:“室女经闭,肝失疏泄,宿瘀内阻,水谷之湿逗留,太阴、阳明、厥阴三经为病,始而少腹作痛,继则脘胀纳少,目黄、溲赤,肌肤亦黄,大便色黑,现为黄疸。久则恐成血臌,急宜健脾逐湿,祛瘀通经。方用苍术大腹皮苏木、陈皮、厚朴、桃仁延胡索赤茯苓茵陈红花泽泻,青鳞丸吞服。”

 

经别

十二经别之简称。参见该条。

 

经不调

病名。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经迟

病名。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经刺

刺法名。其所刺之处均和经脉有关。

①九刺之一。《灵枢·官针》:“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是指于经脉结聚不通之处(如压痛、郁血等)进行针刺的方法。

②指某经有病即选用本经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灵枢·禁服》:“不盛之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近代所称“循经取穴法”盖源于此。

③指巨刺。《素问·缪刺论》:“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和缪刺对举,为巨刺刺经之法。参见巨刺条。

 

经从上逆

病证名。指经期血从上逆,出现口鼻出血证状。曾鼎《妇科指归》:“经来时,忽从口鼻出者,因多食椒姜热极,火升血逆而上。治宜清热凉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参见逆经条。

 

经淡如水

病证名。指经来颜色浅淡,质稀如水。多因女子气血俱虚所致。治宜补气养血,方用黄芪、人参、甘草、肉桂、当归、川芎、香附等,或用四物汤加人参、黄芪、香附;腹痛加阿胶、艾叶、延胡索;虚甚者,加生姜、附子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