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常见病自测-->第四章 观察分泌物排泄物辨病-->第一节 汗液异常辨病
第一节 汗液异常辨病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中医学认为汗是阳气蒸化体内津液从汗孔中排出身体皮肤以外的一种代谢产物。而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气在体内的运行也需要借助于津液和血液,所以,从汗液的情况可知人体气、血、津液的变化,在诊查疾病的过程中,应重视汗液的情况,并做细致的询问和了解。现代医学认为汗液是皮肤中的汗腺分泌的液体,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的尿素、尿酸、无机盐等,略带咸味,基本类似于尿液的成分。在生理上,它有调节体温,调节机体水分代谢,排泄身体中产生的废物,维持皮肤酸碱性,防止侵害人体的一些细菌等。汗液的异常,也能反映出许多种疾病。下面就从汗量,出汗时间,出汗部位,汗液颜色等几方面进行说明。
一 汗量辨病
正常人在外部环境适宜,情绪平静,活动量一般的情况下,出汗量一般每天在500~1000毫升左右。在剧烈活动、进食、衣物过厚,气候炎热等情况下,往往会出汗多一些,甚至满身大汗,这都是正常的。在寒冷环境中,出汗少也是正常的现象。除此以外的汗量异常则为病理性的。
1.汗量过多辨病
是指既没有剧烈活动,也没有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汗量增多。根据伴随症状的不同,有下面一些情形。
汗多并伴有身体发热,口渴,饮水多,舌头发红,舌苔发黄等症状,多为里实热证,西医可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
汗多,淋漓不止,并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神志不清,脉搏极弱,中医称为“绝汗”,是阳气将绝的危证。西医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等。
汗多,全身大汗不止,并有呼吸急促,口唇青紫,精神惊恐,端坐体位,多为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常因急性心梗,心肌病等引起。
汗多,伴有头晕,浑身无力,有明显的饥饿感,多由于低血糖引起。见于一些糖尿病人服药后或者正常人未能正常就餐,加之过度劳累引起。
汗多,甚至稍做活动后更加汗多,多为体质虚弱,阳气不足而引起。
2.汗量过少辨病
由于汗腺分泌少或汗腺数量减少导致的。此时常有皮肤湿度低,干燥。常见病有干燥综合征,一些皮肤病如银屑病,硬皮病,以及一些药物如阿托品等引起。
二 出汗时间辨病
是指该出汗的时候不出汗,而不该出汗的时候却出汗的一种反常情况。这里主要讲一下盗汗的问题。
盗汗的情况是指人在夜里睡觉的时候全身出汗,而醒后则汗止的现象,就像小偷专门在人不在家时或察觉不到时进行偷窃一样,所以称为盗汗。也许你也有过在突然醒来后发现自己全身是汗,但偶然出现,不应认为是盗汗,这与人在睡眠时做梦有关,只有经常有这种现象,才能认为是盗汗。
盗汗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阴虚的人,易产生内热,蒸发津液外泄,而导致睡觉时出汗,并且出汗较多,而睡醒后阳气旺盛,所以就停止了出汗。这些病人往往还有失眠多梦,两颧发红,口干等表现。对应于西医疾病,最常见的就是结核病,包括肺结核等各种结核病。
三 出汗部位辨病
有些人出汗的异常情况,仅仅表现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出汗,而其他部位却没有这种现象。根据部位不同,往往有下面几种。
1.
头部出汗,并伴有心烦,口渴,欲吃冷物,舌红苔黄,心跳加快等表现时,是邪热郁蒸于上所致。
头部出汗,并伴有身体倦怠,小便不利,舌苔黄腻等症状,是中焦脾胃有湿热所致。
头部出汗,并且有怕冷,气短,脉搏弱等伴随症状,是因为阳气虚弱,虚浮于上所致。
如果是病情危重之人,突然头部,特别是前额大量地出冷汗,这是亡阳的征象,病人多不久于人世。
2.半身出汗
顾名思义,这是指身体一半有汗,一半无汗,或左或右,或上或下。这是因为体内有痰湿或者风湿之邪阻滞了人体的经脉,使得气血不和。这种特殊的出汗异常,常预示着有中风的可能,需加强注意,以预防中风的发生。在已经患中风的病人,往往在瘫痪的一侧无汗。
3.手汗和脚汗
人的手和脚由于经常处于运动中,相对出汗较多,但如果异乎寻常地多汗,则为病态的。中医学认为这种人往往为阳明热盛,胃火炽热。由于手足部位经常是潮湿的,所以易患手癣或脚癣等皮肤病。在情绪紧张时,手心出汗,这是由于精神紧张造成的,是一种生理现象。
四 汗液的颜色辨病
正常汗液由于绝大部分是水分,加以少量无机盐、尿素等,所以颜色上应是无色的,可以不很清亮。汗液的颜色异常,最常见的就是汗颜发黄,也叫“黄汗”。这种汗液往往很粘,与皮肤紧贴的衣物也会被染成黄色,出这种汗的人,经常伴有浮肿、肢体疼重,大小便不利等症状。这是由于有风湿热邪侵入机体造成的。西医可见于一些肝硬化的病人。
以上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出汗与疾病的关系。由于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而且也因人而异,同时,某些疾病的出现,也会引起出汗的异常。这就会给大家造成不知什么是异常的出汗情况。这里向大家说明一下,出汗的异常往往是患病后伴随出现的情况,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出汗和平常不同,而且兼有其他身体不适时,应该认为这时的汗出是异常。如没有其他不适,则不必过分担心,注意观察就是了。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