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疾病预测-->篇一 总论-->第六章 潜病与先兆-->第二节 潜病隐匿的机制

第二节 潜病隐匿的机制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一、机体适应状况存在着差异

个体之间,由于体质不同,对疾病的适应力、耐受性则有很大差异。体质弱的,因耐受性差,所以比较敏感,疾病也就容易暴露出来;而体质强的,耐受性和自调力都比较强,对一些不明显的病证适应力很高,这就是某些病证被隐匿了的缘故。如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素禀体盛的代偿力较强,即使尿化验蛋白有:++,患者亦无明显不适;而体质弱者,只有+,即有明显腰酸、乏力、头晕等症状。显然,前者(体质强者)的潜证容易隐匿,说明体质的差异是导致疾病症状隐、显的重要原因。

体质是潜病隐匿的条件,故应用体质辨证,尤其是体质辨病,是打开潜证隐匿的一个通道,如老年人健忘属肥胖型者,应考虑脑动脉硬化;长期胃痛病人,视其瘦长型体质,平日性情急躁就应怀疑消化性溃疡的存在……。应用体质辨证、辨病,早日发现潜证这一环节,值得高度重视。

上述说明,先兆证与潜病之间存在着标本关系。

二、证客观存在着阶段性

病,包含着疾病的全病理过程,而证则仅代表疾病的阶段病理。由于证客观存在着阶段性,因此证往往不能伴随于一个病的自始至终。有少数病证信息量始终不足,疾病的信息由少而多,达到一定程度,潜证才能向显证转化。因此疾病也就必然存在着潜证与显证的不同阶段,说明疾病潜证的存在是有客观基础的。

三、证存在着交义、共存现象

在疾病发展的全过程中,有许多症或证交织、错综地存在着,有时甚至可以共存,从而使潜证具备了隐匿的背景。另外,由于潜证和显证之间有一定的量变过程,在此过程中,病情相对地处于“稳定”状况下,客观地造成了潜证匿进的条件。

传统认为“有诸内者,必形于外”,但事实上,内外并非完全一致,内体的病变虽然会反映于体表,但往往存在着差距,有的甚至不反映出来或颠倒反映,这样由于内外的不一致性又构成了潜证隐匿的基础。

四、辨病被忽略

目前中医在辨证论治上存在着重证轻病现象,然而病与证是不可分割的,有病就必然有证,有证就必然有病,即使无证也只是暂时的,无病亦非真无病,不过是隐匿着而已。因此,必须注意这些特异性,否则就不能深入辨病,那就难以掌握疾病的本质,势必导致辨证论治的退化和萎缩。

临床上常常出现“无证可辨”,原因一是传统的诊断方法受到微观辨病的挑战,二是病与证之间的客观复杂性。无证并非无病,而是潜证未被发现,因此既要注意“有证无病”,又要留神“有病无证”,有时要“舍证从病”,而有的情况下又须“舍病从证”。总之,既要强调辨证,又不能囿于辨证,如某些疾病症状表现可以放射到其他部位,如果我们不深入辨病,那么在定位上就易误入岐途。因此,只有掌握疾病的特殊性,深入辨病,才能发现潜证的存在。

五、医源性掩盖因素

由于医源性的因素,对一些疾病造成了假象,掩盖了疾病的本质,也是潜证隐匿的因素之一,临床上屡见不鲜,诸如应用激素,误诊、漏诊及治疗不彻底等,都容易掩盖了疾病的潜在进展。许多情况下,疾病的一些症状由于治疗的关系,减慢了发展的速度,诸如治疗不彻底,显证虽然治愈了,但一些潜证却隐匿了下来。如肝炎黄疸消退了,肝肿大也恢复了正常,可是肝细胞病变却潜在地进展着。还有一些疾病,本身症状就不典型,加之诊者水平的关系,使诊断被延误了。如心肌炎,由于症状与感冒酷似,如医者辨证不辨病,导致误诊,因而促使了这一类疾病的隐匿发展。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