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正文-->大肠癌-->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大肠癌在初期阶段多呈湿热蕴结,继则出现气滞血瘀,故早期正气尚存时应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化瘀解毒为主。病至后期,可出现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的表现,因此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以温补脾肾,滋养肝肾,补益气血为基本法则。
1.湿热蕴结
主证:腹部阵痛,便中夹血或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或有发热、恶心、纳呆、胸闷等症,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选方:槐花地榆汤(《经验方》)或槐角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药物:槐花10g、地榆10g、枳壳10g、黄芩10g、黄柏10g、白头翁20g、败酱草30g、马齿苋30g、生薏仁30g、苦参15g。
加减:热重则大便灼热甚,夹血量多时宜加蒲公英、银花藤、旱莲草、血余炭;大便不畅,腹痛明显宜加葛根、赤芍、丹参。
2.气滞血瘀
主证:腹胀刺痛,泻下脓血紫暗量多,里急后重,腹块坚硬不移,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细。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解毒。
选方:膈下逐瘀汤(《医行改错》)或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当归尾10g、赤芍3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0g、乌药10g、丹皮10g、银花藤30g、延胡索10g、半枝莲30g、败酱草30g。
加减:腹胀剧烈,刺痛明显加厚朴,木香、生大黄;大便脓血量多,里急后重明显加蒲公英,葛根、黄芩、黄连。
3.脾肾阳虚
主证:面色萎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少气无力,腹痛绵绵,喜按喜温,五更泄泻,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
选方:四神丸(《证治准绳》)合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药物:补骨脂20g、肉豆蔻8g、五味子10g、诃子10g、黄芪30g、党参30g、白术10g、茯苓10g、扁豆30g、淮山药30g、益智仁10g、巴戟天10g。
加减:阳虚甚者肢冷,溏泻明显则加肉桂、附子、干姜;腹胀、腹痛不舒加木香、大腹皮、苍术、枳壳;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加柴胡、升麻、陈皮。
4.肝肾阴虚
主证: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酸腿软,五心烦热,或潮热盗汗,口喝咽干、大便秘结,遗精带下,舌质红,少苔,脉弦细。
治法:滋肾养肝。
选方: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知母10g、黄柏10g、生地10g、熟地10g、茯苓10g、泽泻10g、山萸肉10g、杞子10g、女贞子15g、丹皮10g。
加减:便血时隐时现加旱莲草、大小蓟、茅根;骨蒸潮热、烦燥难眠加白芍、麦冬、五味子。
5.气血两虚
主证: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唇甲不华,脱肛下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
药物:当归10g、白芍15g、熟地10g、党参30g、白术10g、茯苓10g、升麻10g、丹参30g、黄芪30g、炙草5g。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