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三十九、毒蛇咬伤
三十九、毒蛇咬伤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毒蛇咬伤是一种急性中毒性疾病,病情危急,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致人死亡或致残,常发生在农民、渔民、野外作业和从事毒蛇养殖和研究的人员中。咬伤后症状的轻重与蛇的大小、蛇毒进人体内的多少、蛇毒的种类有密切关系。
(一)外治疗法
1.肢体结扎法:在咬伤伤口近心端关节的上方进行结扎,并保持患肢尽量下垂位,结扎紧度以能阻断淋巴液和静脉血液回流,以阻止和延缓蛇毒的吸收,但结扎不宜过紧,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不防碍动脉血的供应为宜。结扎期间,注意观察指(趾)端活动情况及血供情况,常规每隔60分钟松开1~2分钟。一般在伤口排毒或应用有效的蛇药30分钟后,可去掉结扎。如咬伤超过12小时,则不宜结扎。
2.针刺排毒法:常规消毒后,在足蹼间(八风穴)针刺或手指蹼间(八邪穴),皮肤消毒后,用注射针头与皮肤平行刺入约1cm,迅速拔出后将患肢下垂,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以开泄腠理,外泄毒邪,解毒消肿。对病情较轻,肢体肿胀轻微者,可单用针刺法,对病情较重,肢体肿胀明显者,可联合切开扩创排毒法。
3.冲洗排毒法:以大量的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呋喃西林溶液、双氧水反复多次冲洗,切勿在未经冲洗前扩创排毒。
4.切开扩创排毒法:常规消毒局麻后,沿牙痕纵行切开1~1.5cm,或作“+”切口,以减轻患处张力,加速消肿及防止或减少肌肤溃烂,但切口不宜过深,深达皮下,与牙痕深度平齐即可,并用纹式钳沿皮下向切口周围稍作钝性分离,如有毒牙遗留应取出。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呋喃西林溶液、双氧水反复多次冲洗,同时湿敷伤口,保持引流畅通,以防伤口闭合。但对血循毒患者或伤口流血不止,有全身出血现象者,则不宜扩创。注意保持伤口引流通畅,避免闭合。
5.环形封闭疗法:毒蛇咬伤后及早应用2%利多卡因溶液10ml加地塞米松5m克,加入0.9%生理盐水溶液中,于患肢伤口近端关节的上方进行环形封闭,深度达皮下,剂量根据患肢大小而酌定。
6.箍围疗法:用金黄散与清凉油乳剂油等混合调匀成膏糊,将药均匀涂敷于伤口周围及肿胀处,范围应超出肿胀部位5~10cm,并有一定的厚度,且保持适当的湿度。
7.贴敷疗法:在伤口周围及肿胀处,可外敷金黄膏,掺季德胜蛇药片。
8.中药灌肠:可选用生大黄粉10-30克保留灌肠,以加快毒素排泄,防治内脏损害。
9.祛腐生肌法:对出现蛇伤性溃疡,疮面有坏死组织及脓性分泌物,可用九一丹掺于疮面,待脓腐脱尽时改用生肌散换药,直至伤口愈合。局部用药还可采用清热解毒草药,如半边莲、银花、鱼腥草等煎汤外敷。
(二)中成药
可酌情选用季德胜蛇药片、蝎蜈胶囊、南通蛇药等口服或局部敷药。亦可选用上海蛇药口服或肌内注射并用。
1.季德胜蛇药片:专治毒蛇、毒虫咬伤。取本品20片,捻碎,以温开水(如加少量酒更好)服下,以后每隔6小时续服10片,至患者蛇毒症状明显消失,即可停止服药。
2.蝎蜈胶囊:适用于风毒偏甚者。
3.南通蛇药:对蝮蛇咬伤效果较好,其毒是以血循毒为主的混合毒,即风火毒证。首次20片,以后10片,每6小时1次,至全身或局部症状消退。局部敷药:冷水将蛇药片溶成糊状,涂于伤口周围约1~2cm处(勿涂于伤口上)。
4.上海蛇药:对各种毒蛇咬伤均有作用,须口服或肌内注射并用。口服:首次20ml,以后每6小时服lOml,至中毒症状消失为止。重症病例首剂30ml,以后每4小时20ml,好转后改为维持量。肌内注射:首次1支,以后酌情每4~6小时注射1支,至中毒症状好转。
(三)基本方药:蛇伤败毒汤,半边莲30克、半枝莲30克、七叶一枝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大黄12克(后下)、枳实15克、车前草15克。
加减
1.风毒证(以神经毒症状为主):神经毒素引起的骨骼肌弛缓性麻痹,以头颈部为先,到胸部,最后到腹肌,加白芷、僵蚕、蝉衣、钩藤;抽搐频繁者加蜈蚣、全蝎。
2.火毒证(以血循症状为主):血循毒素对心血管和血液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具有溶血、出血、伤口局部肿胀、组织坏死、溃烂或溃疡等病理特性,合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加减;瘀斑甚,加仙鹤草、生蒲黄、白茅根、大蓟、小蓟、旱莲草、地榆。
3.风火毒证(以混合毒症状为主):同时具有风毒证(以神经毒症状为主)和火毒证(以血循症状为主)表现,加生地、赤芍、丹皮、白芷、僵蚕。
此外,上肢咬伤,加桑枝;下肢咬伤,加牛膝;眼睑下垂、复视,加夏枯草、白芷;恶心呕吐,加姜半夏、竹茹;昏迷,加安宫牛黄丸鼻饲;肝功能损害,加茵陈、虎杖、山栀、垂盆草;肾功能受损,加玉米须、六月雪;心肌功能受损,加麦冬、五味子、苦参。
如患者呼吸困难,则应给予吸氧或根据病情采用机械通气。昏迷的病人给鼻饲安宫牛黄丸,静滴醒脑静等。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