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教材-->中医养生学-->第二章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第二节 先秦时期
第二节 先秦时期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一般认为,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历史时期,统称为先秦时期。为与上古时期区别,以夏朝的建立作为其上限。
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经过殷、商到周,奴隶制得到较大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也相应发展,其突出的标志是知识分子数量空前增加,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在先秦的学术争鸣中,人们关于世界本源、生命学说及人生现象等方面,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由于金属工具的运用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在提高。在养生保健方面,则提出了主动改善个人、环境卫生,合理调配饮食等措施,并有相应制度,以加强防病保健。
一、先秦养生思想
先秦诸子也正是在探讨自然规律及生命奥秘的过程中,提出有关养生思想观点的。诸子论述甚众,难以求全,现仅就易经、道家、儒家、杂家等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作简要介绍。
(一)周易
《周易》是我们祖先生活及生产斗争实践的产物,是对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它蕴藏着深遂的思想,以阴、阳来阐述宇宙间事物的变化规律,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万物时刻在运动着、变化着,天体的运转,地壳的变迁,四时寒暑,昼夜晨昏的更替,无一例外,人亦如此,《周易》将这种变化称之为“变易”。然而,这种变化无论在宇宙,还是人体生命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因而,《周易》将这种规律称之为“不易”。了解了变易与不易的基本规律,就可以知道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渐变及突变的动向,因而可以遵循、掌握它。《周易》称此为“简易”。故《易·系济上》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现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周易》着眼于宇宙天地,立足于人类自身,以求得在认识宇宙运动变化规律中,探讨生命的奥秘,从而懂得生与死的缘由和规律。
《周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穷天人之际,探讨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机理,进而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这种学术巴想,也直接影响着祖国医学理论。诸如:阴阳学说,天人相应学说等等,即源于易理。养生学中,顺应自然、调和阴阳,未病先防等原则,亦源于易理。故自古以来,即有医易则通之说。《周易》立论的目的在于掌握自然变化规律,着眼于自身的安危,强调审时度势,顺应自然,力求主观与客观的协调统一,以防患于未然。恰如《易·系辞下》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循易之道也”。这种居安思危,未变先防的思想,正是中医养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道家养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作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即“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诺,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及动形达郁的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较简述其大要。
1、清静无为 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谓的“少私寡欲”,因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宜“致虚极,守笃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人之神静,有如浊水,静之徐清。《庄子·天道》云;“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动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科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贵柔 归真返朴 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归真返朴”。
3、形神兼养 在于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在宥》中说;“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从而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三)管子的养生思想
《管子》的作者承袭了老子关于“道”是宇宙本原的思想,但明确提出“道”即“精气”的观点。在养生方面,《管子》认为“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故主张存精以养生,指出,“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管子·内业》)。此外,他又提出存精的具体方法,则“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管子·内业》),主张虚其欲以存精。
《管子》还提出了起居有时、节制饮食、适应四时等重要的养生原则。如《管子·形势篇》云:“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累而寿命损”,这些养生原则是很实际的。
《管子》还十分重视精神调养,《管子·内业》中指出:“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保持乐观情绪,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而调节情绪则可用雅情怡兴的方法。
先秦诸子提出的养生思想、原则和方法,渗透到医学领域,充实、丰富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为养生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儒家养生思想
在养生学方面,儒家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强调精神调摄 《礼记·缁衣》说:“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养心与养形是养生的重要内容,然而精神与形体之间,具有统帅支配作用的是精神。养生首先要强调精神调摄,而最好的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即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人生存在着欲望是正常的,然而只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有过分地要求,这就需要遵循“礼”的原则。正如《论语·颜渊》中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还提出了君子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行则从礼、君子三戒等内容,即为寡欲。儒家关于精神调摄的原则,在中医养生学思想中得到了阐发和应用。
2、注意身体护养 这也是儒家养生思想的一个方面。合理的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等,是护养身体的基本原则。反之,如果不注意这些原则,“寝处不适,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这是需要予以注意的。
3、倡导饮食卫生 孔子对于饮食卫生十分重视,为了保证身体健康,他提出了饮食保健的原则,即《论语·乡党》中所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饮食精,则营养丰富,脍宜细,则味道美,可增进食欲,有利于消化吸收。并且,提醒人们一定要食新鲜、清洁的食物,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他指出:“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则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贪。”强调了食品要精细、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经久变味、腐败发臭的食物不宜食用等饮食卫生要求。同时,也提出了调和饮食五味,要顺应四时的原则。
儒家的养生思想,是极宝贵的养生经验,因而为历代养生家所遵循。时至今时,仍有其实用价值。
(五)先秦杂家养生思想
《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的代表作。就养生思想而论,它是先秦诸子著作中,内容最丰富
的。其思想体系不仅承袭了道、儒两家的内容,也旁采了墨、法等家之说。全书计一百六十篇,涉及到养生内容者,约五十篇之多。现将其养生思想的主要学术观点简述如下。
1、毕敬之务,在乎去害 先秦杂家认为,人活百岁,是生命的自然寿限。而许多人未能活到这一寿限,究其原因,多由于在生命过程中受到种种危害和干扰。如果能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排除这些危害和干扰,则有可能使人长寿,达到自然寿限。这即是“毕其数”。并指出,长寿之“长也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吕氏春秋尽数》),这一学术观点阐明了人的自然寿限及达到自然寿限的可能性,并指出去害是使人长寿的重要保证。而“去害”的具体措施,就是养生。
2、趋利避害,顺应自然 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趋利避害,这是杂家养生的原则。《吕氏春秋·尽数》说:“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何为害?五味太过,五者充形则生害,此其一,乃饮食为害;七情太胜,过胜则伤神,乃情志为害,此其二:六淫太过,太过则伤精,乃六淫为害,此其三。知其三害而避之,使之无过,自然神安而形壮,年寿得长。”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知本求因、趋利避害、颐养神形,是杂家养生思想的重要观点。
3、动形以达郁 《吕氏春秋》认为人之精气血脉以通利流畅为贵,若郁而不畅达,则百病由之而生,在《达郁》篇中指出:“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所由生矣。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同时指出,活动形体是使体内精气流通以保障生命活
动正常进行的有效措施,“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吕氏春秋尽数》)。经常运动形体,则精气流行,恶无由生。吕氏提出的这种动形达郁的主张是对养生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先秦杂家的养生思想,融合了道、儒、墨、法诸家之长,参以己见,故有其独特之处。“毕数之务,在乎去害”、“趋利避害,顺应自然”及动形达郁等主张,即是其代表,由此可窥及一斑。
二、先秦时期的养生实践
夏代以后,由于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在长们的生活实践中,人们懂得了采取一些措施,讲究卫生,以增进健康,防止疾病。
(一)提倡讲究个人卫生
夏商时期,人们已经有洗脸、洗手、洗脚等习惯。如甲骨文中既有表示洗脸的“沫”字和表示洗澡的“浴”字。而在《礼记内则》中,则有:“五日则(火覃)汤清浴,三日具沐,其间面垢,(火覃)汤清浴,足垢,(火覃)汤清洗”的记载,并认识到“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说明在周代,定期沐浴已成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二)注意饮食调养
注意饮食调摄的养生实践,大概在夏商时代已经开始,到西周及春秋战国时代,对于食物的分类已经很细致。据《周礼》记载,当时已经有了专门管理饮食卫生的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同时,对病人的营养和临床结合起来,创造了“食治学”。对于饮膳烹饪,也注意到五味调和。《吕氏春秋本味篇》中云:“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多后少,其齐甚微,皆由自起。”
在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有与现代汉宇“酒”字相似的“**”字。同时,还发现酿酒场地遗址,说明当时的酿酒业已相当发达。随着酿酒的发展,酿醋、制酱、腌制食品也相继出现。饮食的改善,不仅可增加营养、开胃进食,也可以健身防病。如酒可以通血脉,行药势;醋可以健胃,并有收敛作用;曲可防治肠胃病等。
(三)导引健身
导引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术,它将呼吸、动形和自我按摩等内容融成一体。如果说上古时期,人们作舞以宣导之以疗疾病是一种原始、无定型的动作的活。那么,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导引已经发展成了保健功,现存最早的、且完整地描述呼吸锻炼的,是战国初的《行气玉佩铭》,说明这种行气保健动已形成一种专门学问。
(四)敬老养老
敬老养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这一传统大概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就开始了。对老人的敬养,不仅是礼仪上的待遇,也是具有养生内客的,涉及到情志、起居、饮食等生活诸方面。《礼记·内则》中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伙食忠养之”,“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侯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可以看出,当时在老人养生方面积垒了丰富经验。
(五)优生优育与胎教
先秦时期,在婚烟制度上,也提出了一些合理主张,如同性不结亲、必成年而婚配等。在《左传》中,即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之论。《周礼地官司徒》中说:“男三十而取,女二十而嫁”,这些主张对于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是十分有益的。
先秦时期,对于妊娠时期的养生保健也十分注意。如刘向《列女传》载:“太任(周文王之母)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说明当时对于胎教已有一定的认识。
(六)环境卫生
先秦时期,对于环境卫生也十分重视。商代的甲骨文中,即有扫帚的“帚”字。《礼记内则》中,即有“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扫室堂及庭”,说明清洁扫除在当时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及个人的日常卫生习惯。此外,在公元前四五世纪,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懂得了处理污水,当时即有所谓“陶窦”,据说就是当时的下水沟。对于粪便管理,史载更早即有“厕所”,《周礼》说:“宫人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匽,即路厕。这都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到环境卫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注意环境卫生是保证健康的有效措施。
(七)药物养生
在先秦的有关文献中,对于延年益寿的药物已有不少记载,如在《山海经》中收集了药物百余种。其中,有一类为补药,如櫰(huai音怀)木、枥木、狌狌(按:同猩猩)等,具有强壮身体、增强记忆力、延年益寿的功效。这些药物为后世养生家、医家探讨抗老防衰、益寿延年的药物,开阔了思路,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三、《内经》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
《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药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先秦道家、儒家、杂家的养生思想为《内经》养生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内经》则是集先秦诸子理论及医药学实践之大成,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将其要点归纳如下:
(一)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内经》认为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这种认识是符合实际的。
(二)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内经》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即天有所变,人有所应。因而,强调要适应自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如《灵枢·本神篇》指出,要“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而开辟了中医防病养生的先河。
(三)对生命规律的阐述
《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精妙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年龄阶段的变化,也注意到了性别上的生理差异。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男子八岁为一生理阶段,女于七岁为一生理阶段的生理阶段递变规律,《灵枢天年》以十岁为一阶段的递变规律,分别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特点。
(四)对衰老的认识
《内经》详细论述了衰老的变化过程及衰老表现,并指出情志、起居、饮食,纵欲、过劳等一方面调节失当,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并提出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五)明确提出养生原则和方法
《内经》不仅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如调和阴阳,濡养脏腑、疏通气血、形神兼养、顺应自然等原则,以及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和五味、节房事、导引按跷、针灸等多种养生方法。而且特别强调“治未病”这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将养生和预防疾病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内经》集先秦诸子之说,参以大量医疗实践,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总之,先秦时期是我国从原始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生命。长期的医疗实践,为医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初步的基础,而《内经》则是这一时期内医学发展的系统总结和结晶,它为中医养生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