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实用手册-->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第一章 增进健康靠自己
第一章 增进健康靠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健康是福,无病是乐”,反映了人们谋求健康的愿望。长期来,在增进健康的努力中,人们往往依赖于医生、药物或医疗设施,较少重视自身潜能,以致使本来可以预防或避免的疾病难以幸免,降低了健康水平,失去了原本可以延长的寿命。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被疾病折磨了几十年,但对自己所患的疾病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把疾病康复的全部希望和权力统统交给医生。实际上,医生并不是疾病康复的主体,真正的主体是病人自己。拿冠心病来说,饮食中高胆固醇、吸烟、肥胖、高血压和紧张情绪等是引起和加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属于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也称“自我创造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不设法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单靠医生或药物显然是难以奏效的。至于在疾病康复手段和方法上,除药物外,诸如体操、太极拳、气功、按摩、饮食等自我保健方法,更是医生所替代不了的。
随着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医学模式发生了变化,人类疾病谱和死因谱也发生了变迁,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精神性疾病、意外死亡等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在明显地增多,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非传染性疾病的大流行就将不可避免。随着医学科学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些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生活无规律、精神紧张、疲劳、不合理饮食、缺乏锻炼和吸烟等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医务工作者对高血压、心脏病的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进行生活方式与行为指导,使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下降20%和18%。美国有两位卫生学家对7000名45岁以上成年人随访,结果发现:
(1)每晚睡眠7~8小时;
(2)一日三餐,不吃零食;
(3)每天吃早饭;
(4)控制体重,保持正常状态;
(5)适量运动;
(6)不吸烟;
(7)饮酒适量。
上述七项卫生习惯,能经常做到六项或七项者较只能做到三项或不到三项者,平均寿命长11岁。
笔者亲身碰到两位年龄相仿的老干部,1971年两人同时因冠心病心绞痛同住在一家医院。病情稳定出院后,一位十分注意保养,二十几年来始终如一,至今还健在;可是,另一位,对疾病抱无所谓态度,在出院后不久的一天午饭后洗冷水澡,突然心肌梗塞致死。再有一个例子,发生在作者单位里,一位是单位的领导,平素体健,很少生病。另一位是这位领导的秘书,虽然年青了十多岁,可时常患病。大热天,别人穿短袖、短衫还嫌热,可她却穿两用衫还嫌冷。这位秘书深知自己体弱多病,十分注意保养,至今还活着。可是,这位领导已经过世好几年了。体弱多病的健在,平素健康的却过世,这里悟出一个道理,人与机器一样,同样需要保养。
劳逸结合,合理营养,适量运动和消除疾病危险因素,通过自己主观努力达到保护和促进健康的措施,我们称它为自我保健术。谁掌握了自我保健术,谁就掌握了健康的钥匙,谁也就掌握了驾驭健康的本领。可是,在我们周围却有不少人,总认为工作忙,任务重,自我保健顾不上。大家一定还都知道我国著名数学家张广厚吧,如果张广厚同志能及早注意自己疲累,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身体,量力而行,注意休息和锻炼,如果能懂得一点自我保健知识,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注意营养调节与饮食起居,那么,张广厚,这位祖国宝贵的数学人才可能还会微笑地生活在我们中间,为祖国作出更大贡献。无数事实和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要诊惜健康!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