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厘正按摩要术-->卷二·立法-->推法
推法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广意》曰∶凡推展向前者,必期如线之直,毋得斜曲,恐伤动别经而招患也。古人有推三回一之法,谓推去三次,带回一次。若惊风用推,不可拘成数,但推中略带几回便是。
其手法手内四指握定,以大指侧着力直推之,推向前去三次,或带回一次。如干推,则恐伤皮肤。《广意》∶春夏用热水,秋冬用葱姜水,以手指蘸水推之,水多须以手拭之,过于干则有伤皮肤,过于湿则难于着实,以干湿得宜为妙。夏禹铸曰∶往上推为清,往下推为补,周于蕃曰∶推有直其指者,则主泻,取消食之义。推有曲其指者,则主补,取进食之义。内伤用香麝少许,和水推之,外感用葱姜煎水推之,抑或葱姜香麝并用入水推之,是摩中之手法最重者。凡用推,必蘸汤以施之。
一、推天河水。天河水在总经之上,曲池之下。蘸水,由横纹推至天河,为清天河水。
蘸水由内劳宫推至曲池,为大推天河水,蘸水,由曲池推至内劳宫,为取天河水,均是以水济火,取清凉退热之义。(周于蕃) 图附卷三。
一、推骨节,由项下大堆,直推至龟尾,须蘸葱姜汤推之,。治伤寒骨节疼痛。(周于蕃)
一、推肺俞。肺俞在第三堆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对乳引绳取之。须蘸葱姜汤,左旋推HT 属补,右旋推HT 属泄,但补泄须分四六数用之,治风寒。(周于蕃)
一、推由版门至大横纹,蘸汤推之,能吐,能止泻。(周于蕃)
一、推由大横纹至版门。蘸汤推之,能泻,能止呕。(周于蕃)
一、推三关。蘸葱姜汤,由阳池推至曲池,主温性,病寒者多推之。(周于蕃) 若以三关在一窝风外间使处,推上至曲池,夏禹铸主之,其说甚是。
一、推六腑。蘸沸汤,由曲池推至阴池,主凉性,病热者多推之(周于蕃) 若以六腑在掌面内间使处,由曲池推至总经,夏禹铸主之,其说亦是。
一、推肝木。肝木即食指端,蘸汤,侧推之直入虎口,能和气生血。(周于蕃)
一、推分阳池。由小儿阳掌根中间,向左蘸葱姜汤推之,治唇干头低,肢冷项强,目直视,口出冷气。(周于蕃)
一、推分阴池。由小儿阳掌根中间,向右蘸葱姜汤推之。须用手大指,一分阳,一分阴,治法同上条。(周于蕃)
一、推四横纹。四横纹在阳掌四指中节,蘸葱姜汤推之,和上下之气血,治人事瘦弱,手足抽掣,头偏左右,肠胃湿热,不食奶,眼翻白者。(《按摩经》)
一、推外关、间使,其穴在阴掌根一窝风之后,蘸葱姜汤,推之,治吐泻转筋。(《按摩经》)
一、推后溪。后溪在手掌四指后。先用掐法,后蘸汤,推上为泻,推下为补。治小便赤涩,益肾经虚弱。(《按摩经》)
一、推版门。(穴注上。)蘸汤,往外推之,能退热,往内推之,治四肢抽搐。(《按摩经》)
一、推指三关。三关在食指三节,分寅、卯、辰三关。蘸葱姜汤推之,能通血气,能发汗。(《广意》)
一、推脾土。脾土在大指端,蘸汤屈儿指推之为补,能醒人事。直其指推之为清,能进饮食。(周于蕃)
一、推五经。五经即五指尖也。蘸汤逐一往上直推,往右运为补,往左运为泻,总期辨寒热虚实以施之。(《广意》)
一、推三阴交。(穴注上。)蘸汤从上往下推之,治急惊,从下往上推之,治慢惊。(《广意》)
一、推心火。心火即中指端,蘸汤推之,能发汗退热,若掐之,亦能利小便。(《广意》)
一、推肺金。肺金即无名指端。蘸汤推之,性主温通,能止咳化痰。(《广意》)
一、推肾水。肾水即小指端,蘸汤推之,退脏腑热,利小便,小便短数,又宜补之。(《广意》)
一、推中指节,蘸汤推内则热,推外则泻。(《广意》)
一、推坎宫。坎宫在两眉上,蘸汤由小儿眉心,分推两旁,能治外感风寒。(《广意》)
图附卷三。
一、推攒竹。攒竹在天庭下,蘸汤由眉心交互往上直推。(《广意》)图附卷三。
一、推胃脘,由喉往下推,止吐,由中脘往上推,则吐。均须蘸汤。(周于蕃)
一、推肚脐。须蘸汤往小腹下推,则泄,由小腹往肚脐上推,则补。(周于蕃)
一、推面部次第也。右大指蘸葱姜汤,由眉心推至囟门三十六次。随用两大指蘸汤,由天庭分推两额,并太阳、大阴、各三十六次。又以大指掐印堂五下 ,囟门三十六下。随用大指面,左右揉转,各三十六次,掐百会穴三十六下。山根、鼻准、人中、承浆各三十六下,随于各穴亦各揉三十六次。再于主治之穴从而按摩之,自能除风痰,去寒热。其妙在适脏腑,行气血,治经络,庶无塞而不通之病。(周于蕃)
一、推面部手部次第也。推坎宫二十四次,推攒竹二十四次,运太阳二十四次,运耳背高骨二十四次,掐承浆一下,掐两颊一下,掐两听会一下,掐两太阳一下,掐眉心一下,掐人耳一下,提两耳尖三下,推虎口三关,推五指尖, 五指尖,运八卦,分阴阳,推三关、六府,用十大手法,运斗肘,为按摩不易之法。(《广意》)
按∶掐由甲入,用以代针,掐之则生痛,而气血一止,随以揉继之,气血行而经络舒也。推须着力,故推必蘸汤,否则有伤肌肤。掐从按法出。推从摩法出。搓、摇、揉、运,是较推法之从轻者,亦无不从摩而出,按少而摩多者,均以宣通为得其法也。(惕厉子)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