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中医著作-->厘正按摩要术-->卷二·立法-->吐法
吐法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周于蕃曰∶小儿外感风寒,内伤乳食,致咳嗽呕吐,痰涎积聚,宜先用汗法,随将左手托病者脑后,令头向前,用右手中、食两指,插入喉间揉舌根,令吐。有乳吐乳,有食吐食,有痰吐痰。如初感于一吐之后,病即告退,再按证以手法施治,则愈矣。但孩儿已生牙齿,按牙关穴,牙关立开。须用竹箸笔杆之类,填牙龈,再入手指,庶免咬伤,须从容入口,恐伤喉。即或胃无积滞,用此一吐,亦舒通脏腑之气。若由版门推下横纹令吐者,不若按舌之快也。
按∶仲师栀豉汤、瓜蒂散,吐法也。丹溪以吐中有发散之意。张戴人三圣散等,吐法甚多。
经曰∶高者越之。又曰上者涌之。先贤用此法,不可胜数。其吐时,宜闭目,以帛束胸腹,吐不已,则饮以葱汤,皆吐中法也。余于暴感停滞,喉闭痰厥等证,以盐少许糁沸汤,用竹箸敲二、三百次,连饮数口,以鸡毛鹅翎,蘸汤入喉,随探随吐,将痰涎宿食因而越之,所感外邪,失所凭根据,实治法快捷方式也。较周氏以手按舌,并先贤用药吐者。不如此欲吐则探,欲不吐则己。权自我操,可行可止,须量其人体质为之。若气虚体弱,吐宜慎。(惕厉子)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