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西医备考-->急诊医学-->第十三篇 妇产科急诊-->第84章 妇产科急性感染-->第二节 产褥感染

第二节 产褥感染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产褥感染,又称产褥热或产后感染。是对孕产妇最大的威胁之一,是产妇死亡的三个主要疾病之一(另两个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产后出血),也是常见的妇产科急症。

产褥热是指产后48h至产后10天,在任何24~48h内体温两次达到或超过38℃。并强调是按标准要求测试口表的结果。实际上,产妇不可能住院10余日,任何情况下的产后发烧都是她们急诊求医的缘由。

一、增加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

下列情况将增加产褥感染的发生机会,多因素的存在更增加危险性。

(一)妊娠期 ①经济条件及卫生状况差;②孕妇健康状况不佳、营养不良;③贫血;④肥胖;⑤缺乏产前保健;⑥妊娠晚期性交。

(二)分娩期 ①多次阴道检查:超过3次;②胎膜早破;③产程延长;④羊膜炎;⑤过长的内监护。

(三)分娩方式与产后 ①剖宫产;②阴道手术助产;③会阴侧切、会阴撕裂及其他产道损伤;④胎盘、胎膜残留;⑤产后出血;⑥异物:宫腔内、阴道内。

这些因素在询问病史时当应考虑到,对诊断是颇有帮助的。如妊娠晚期性交是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外阴及阴茎上附着的细菌均可因此而被带入产道。越距分娩日近,越增加感染的机会,若在分娩前3日内性交,则20%可发生严重之产褥感染。妊娠晚期盆浴也是应该避免的。

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占分娩的7%~12%,可以认为胎膜提供了防止病原体侵入的一道屏障,在分娩前破膜会增加感染的机会。羊膜炎的发生率,在破膜(ROM)距分娩小于12h者,为3%;ROM为12~24h,为6%;ROM24h以上,明显增加到26%。亦即破膜愈早,感染率愈高。

胎儿内监护(internal fetal monitoring,IFM)是近10年应用日益增多的技术,尽管是无可挑剔的操作技术,亦不能绝对避免会将细菌带入宫腔,而引起羊膜炎或宫内膜炎。如果内监护在分娩前8小时以上放置,则与感染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

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带来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其中之一就是产后感染的增加。表84-6显示剖宫产之产褥感染高于阴道分娩,而且剖宫产之产褥感染通常比阴道分娩后的产褥感染严重,如菌血症的发生在前者是4.1%,而在后者仅0.4%。已临产或在产程中施行剖宫产要比未临产或“选择性剖宫产”之产褥感染发生率高3倍,如果胎膜已破则更增大这种比值。

表84-6 分娩方式与产褥感染率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