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西医备考-->细胞和分子免疫学-->第二章 粘附分子-->第三节 粘附分子的功能-->六、 粘附分子与凝血

六、 粘附分子与凝血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凝血过程中血小板聚集的分子基础是血小板表面的粘附分子。在动脉和静脉中血小板聚集的机理有所差别,所涉及到的粘附分子也不尽相同。

(一)粘附分子与动脉凝血

动脉中形成的血栓主要由血小板组成,称为白血栓。动脉中血栓的形成过程包括最初血小板与血管壁损伤部位的接触、粘附及随后的活化、伸展和聚集。血小板与血管壁损伤部位的接触由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复合物GPIb-IX与管壁上的vWF因子(vonWillebrand facfor)的结合介导。GPIb-IX或vWF的遗传缺陷都可以导致病人凝血机能的障碍,在临床上分别被称为Bernard-Soulier综合征(Bernard-Soulier syndrome,BSs)和von Willebrand病(von Willebrand's disease,vWd)。

GPIb由一两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所组成,两条链分别称为GPIba(135kDa,CD42b)和GPIbβ(22kDa,CD42c),GPIb与另一个糖蛋白分子GPIX(23kDa,CD42a)按1:1的比例通过非共价键结合构成GPIb-IX复合物。GPIbα、GPIbβ和GPIX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不同数目的由24个氨a基酸构成的富含亮氨酸糖蛋白的重复序列段(leucine-rech glycoprotein,LRG)。BSs病人的血小板除缺乏GPIbα、GPIbβ、GPIX三种分子外,同时还缺乏另一条称为GPV的肽链。GPV同样含有LRG序列,其功能还不清楚。GPIb-IX复合物与vWF结合的部位在GPIbα链上,位于其N端的第7个LRG重复序列及近膜部分的富含碳水化合物区域之间(图2-15)。vWF可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合成,单体分子量为220kDa。血管内皮细胞可向其附着面分泌vWF,结合于基底膜的胶原纤维。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