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西医备考-->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5.7 中医胃病辨证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研究-->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镜病理性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2 中医证型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关系

2 中医证型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关系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2.1 脾胃虚弱程度上重于肝胃不和型

郭庆通过728例脾胃虚弱型和296例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胃粘膜多部位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对比,发现两型在浅表增生、固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等病变的部位、程度上,前者均重于后者,差异显着或极显着(P<0.05)。肝胃不和型以轻度肠上皮化生多见,脾胃虚弱型则重度肠上皮化生多见。

2.2 脾虚气滞和肝胃阴虚型者肠上皮化生多见

陈泽民等报告35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结果分析同上。钱岳年报告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者,临床分型以脾胃虚寒兼气滞最多。

2.3 胃络瘀滞型与胃络灼伤型粘膜的病理诊断

以肠腺化生为多。詹继烈报告2000例慢性胃炎中,胃络瘀滞型与胃络灼伤型占整个肠腺化生组织的45.1%,而萎缩性胃炎以胃络瘀滞型粘膜多见,占50.1%。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