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西医备考-->临床生物化学-->第十五章 遗传性疾病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诊断-->第二节 常见遗传性疾病的发生与基因诊断-->二、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二、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一)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PKU)因患者尿中含大量苯丙酮酸而得名病因是患者肝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由食物摄入体内的苯丙酮酸不能正常代谢为酪氨酸,导致血清中苯丙氨酸浓度升高,可高达50-100mg/dl(正常参考值为1-3mg/dl)。大量的苯丙氨酸使旁路代谢活跃,经苯丙氨酸转氨酶作用生成苯丙酮酸。

苯丙氨酸羟化酶是在肝细胞中合成的,即在肝细胞中专一表达而在胎儿的绒毛细胞或羊水细胞中并不表达,给PKU的产前诊断带来了困难。

由于诊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1983年胡流清等人完成了人苯丙氨酸羟化酶cDAN探针的制备。他们利用探针和Southern blot技术进行分子杂交,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erphism ,RFLP)分析实现了PKU的产前基因诊断。他们先用MSP-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正常人基因组DNA,经核酸电泳后,将DNA片段转移到一张硝酸纤维膜(或尼龙膜)上,再用32p标记的人苯丙氨酸羟化酶cDNA探针杂交后,再经放射自显影技术显示正常人群有23kb和19kb两种限制性片段长度。同时他们调查了一个PKU家系,进行比较发现,同样用Msp-I内切酶消化,父母同时有23kb和19kb DNA,患儿只有19kb片段。说明在该家系中,苯丙氨酸羟化酶突变基因是与19kb片段连锁的。连锁简而言之就是指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联合遗传的现象。因此在该家系中的第2胎,如果只出现19kb DNA片段将是患儿,而同时出现23kb和19kb DNA片段或只出现23kbDNA片段的都是正常个体,而且只出现23kb DNA片段者不携带突变基因,不是突变基因的携带者。正常人出现19kb仅代表蛋白质和酶的多态。PKU家系的患儿为19kb,正常儿为23kb说明该PKU家系的基因突变与19kb连锁。(表15-2)

表15-2 人苯丙氨酸羧化酶基因核酸电泳与cDNA探针杂交自显影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