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西医备考-->临床营养学-->第一篇 营养概论-->6 无机盐(常量元素)-->6.3 镁
6.3 镁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镁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浓集于线粒体中,仅次于钾和磷。在细胞外液,镁仅于钠和钙而居于第三位。1934年首次发现人类的镁缺乏病,认识镁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元素。镁在人类生理活动、病理失衡和临床治疗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近来引起广泛注意,处在研究活跃的领域中。
6.3.1 体内的分布
成人体内镁总量约为20~28g或43mg·kg-1。其中55%在骨骼中,27%在软组织。肌肉、心、胰和肝含镁量相似,约为200mg·kg-1湿重。1%左右在细胞外液。红细胞含镁2.15~3.1mmol·L-1。血清镁含量(mmol·L-1):北方儿童0.80~1.13,南方儿童0.75~1.1,成人1.2~1.45,脑脊液1.25,汗(热环境中)0.3。血浆中镁有离子型、复合型和蛋白结合型三种形式:比例为55:13:32。红细胞中的镁有70%与蛋白质及核酸结合,不能反映血清镁的变化。白细胞含镁3.0~6.1mmol·10-1白细胞。用放射性镁28Mg示踪试验指出体内可交换镁(镁代谢库)占全身总镁量的15%,大约5g。
6.3.2 生理功用
镁的生理作用广泛并重要,分述如下:
(1)镁是酶的激活剂 镁激活多种酶活多酶如已糖激酶、钠-钾-ATP酶、羧化酶、丙酮酸脱氢酶、肽酶、胆碱酯酶等,参与体内许多重要代谢过程,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物的代谢,氧化磷酸生命线作用、离子转运、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递、肌肉收缩等。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E的利用,核酸与核体的完整性、转录和转译的逼真性全凭镁的作用。它几乎与生命活动的各个环节有关。
(2)镁与骨 镁是骨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元素,使骨骼生长和维持。镁可影响骨的吸收。在极度低镁时,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而引起低血钙。骨培养于低镁溶液中时,可使骨吸收降低。
(3)镁对心血管的影响 镁主要作用于周围血管系统引起血管扩张,小剂量应用可发生面红、出汗及温暖感,与体温调节有关。较大剂量则可降低血压,在正常人尤为明显。镁缺乏使血管紧张肽和血管收缩因子增加,引起动脉的突然收缩。
镁是肌细胞膜上Na+-K+-ATP-酶必需的辅助因子,Mg2+与磷酸盐合成Mg2+-ATP为激活剂,激活心肌中腺苷酸环化酶,在心肌细胞线粒体内,刺激氧化磷酸化。它能促进肌原纤维水解ATP,使肌凝蛋白胶体超沉淀和凝固,又参与肌浆网对钙的释放和结合,从而影响心肌的收缩过程。
在缺氧情况下,心肌中镁很快丢失,心肌纤维坏死,而摄入镁盐后可使逆转。死于心肌梗塞者心肌镁含量减低,而死于慢性心脏病者心肌镁含量却并不减少。因此,认为心肌含镁降低时是心肌梗塞患者易发猝死的一个因素。饮用硬水地区心肌镁含量较高,心脏病猝死率低。
Mg2+抑制房室和室内传导,并降低心肌应激性,对低镁或钾及其它原因引起的过速性心律情况下,当血浆水平增加时可抑制PTH分泌,血浆镁水平下降时,则可兴奋甲状旁腺,促使镁自骨骼,肾脏和肠道转移至血中,但其量甚微。当镁水平极度下降时,可使甲状旁腺功能反而低下,经补充镁后该腺体的功能即可恢复。
甲状腺素过多可引起血清镁降低,尿镁增加,镁呈负平衡,甲状腺素又可提高镁的需要量,故可引起相对缺镁,因此对甲亢患者必须补给镁盐。
(5)胃肠道作用 低张硫酸镁溶液经十二指肠时,可使奥狄括约肌松弛,短期增加胆汁流出,促进胆囊易于排空,具有利胆作用。碱性镁盐可中和胃酸。镁离子在肠腔中吸收缓慢,促进水分滞留,引起导泻作用。低浓度镁可减少肠壁张力和蠕动,有解痉作用,并能对抗毒扁豆碱的作用。
(6)钙对镁的拮抗 镁与钙使神经肌肉兴奋或抑制的作用相同,不论血中镁或钙过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反之,则有镇静作用。但镁和钙又有拮抗作用,竞争与某些酶的结合,在吸收、排泄及对心脏和神经肌肉等活动方面表现出相反的作用。由镁引起的中枢神经抑制和肌神经接点处的传导阻滞,可被钙对抗。动物经麻醉后,静脉注射氯化钙可以迅速苏醒,所以镁中毒后以钙解毒。镁和钙对细胞渗透压的作用相反。镁和钙离子在肠道吸收时有竞争作用,因此低镁血症的毒性作用,常可由于摄入含钙食物而加重。
(7)镁与钾 镁能兴奋细胞膜上的钠钾ATP酶,使细胞外钾向细胞内移动,增加注入。镁能降低钾离子的通透性,减少细胞失钾。镁缺乏时,钠泵活动被抑制,细胞内钾外导致细胞内低钾。
6.3.3 吸收和排泄
(1)吸收 镁摄入后主要由小肠吸收,吸收率一般约为摄入的30%。硫酸镁灌肠发生高镁血症时结肠也能吸收,大肠很少或不吸收。镁的吸收与膳食摄入量的多少密切有关,摄入少时吸收率增加,摄入多时吸收率降低(表6-5)。水对镁的吸收起极大作用。镁主动运输通过肠壁,其途径与钙相同。摄入量高时,二者在肠道竞争吸收,相互干扰。膳食磷酸盐和乳糖的含量、肠腔内镁的浓度及食物在肠内的过渡时间对镁的吸收都有影响。氨基酸增加难溶性镁盐的溶解度,所以蛋白质可促进镁吸收。膳食纤维降低镁的吸收,使血清、骨及肾的镁水平低。空肠中镁的吸收信赖于活性维生素D。
表6-5 镁摄入量与吸收率的关系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