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西医备考-->临床营养学-->第四篇 特殊饮食与营养-->38 胃肠外营养-->38.8 胃肠外营养的实施

38.8 胃肠外营养的实施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首先根据病情决定病人是否需要给予胃肠上营养支持,继而初步计算营养素的需要量及估计可能需要营养支持的天数。在此基础上考虑投予的方式。经周围静脉途径较为简单,也更安全,应作为首选。但由于前所述及的局限性,往往不能完全持久地解决问题,而需改用中央静脉途径。以下的讨论仅着重于中央静脉营养的实施。

(1)置管 目前,绝大数学者主要张采用经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插管至上腔静脉作为入径。这是因为上腔静脉管径粗,血流量和流速都大,能更好地耐受高渗溶液,防止局部发并症的发生。插管一般可根据解剖定位进行穿刺。具体方法如下:

无论采用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作为入径,都必须严重遵循无菌技术的要求。任何不够严密之处都可导致严重的感染,影响继续治疗,甚至对生命有直接的威胁。病人一般取平仰卧位,肩胛间可垫一薄枕使双肩垂向背部,头后仰,并将面部转向穿刺点的对侧。按正规手术要求对局部皮肤进行脱脂和消毒铺巾。以后的操作根据不同的静脉和不同的穿刺入径略不同。

①锁骨下静脉锁骨上入径:在锁骨上,1cm,距胸锁乳突肌外缘1cm的锁骨上窝进行局部麻醉,并用注射麻醉剂的细穿刺针,以与纵切面和水平面呈45°、冠状切面约30°的角度,经锁骨后向内下方向进针,进行试探性穿刺。一般进针3cm左右即进入锁骨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的交界处。控明穿刺方向后,拔出细针,再用套针或密闭系统装置按同一方向穿刺置管。进入静脉时有明显的空虚感,并立即有血液反流入穿刺用的针筒(图38-1)。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