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西医备考-->临床激光治疗学-->第二章 激光外科的基本原理和治疗原则-->第二节 恶性肿瘤中光动力学诊治发展历史
第二节 恶性肿瘤中光动力学诊治发展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所谓光动力学是一种光敏化作用,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经光照射而引起所含这种物质越多的细胞内的反应过程。由于光敏化作用光源和敏化剂不同发展时期,光动力学的作用分两个阶段。以普通光源作用的阶段:在早期观察到昆虫在用吖啶类型染料后可被可见光杀死,当时认为这是光和化学致敏物质作用后产生了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1904年名叫Tappeiner的人指出,光诱发强烈的敏化反应时必须有分子氧的存在,并把有分子氧参与的这种光敏化反应称为光动力作用(英文名称:Photodynomic effect)。后来,逐渐发现,具有与光作用的化学物质至少有好几百种。
1942年Auler etal报道,从血红质中提出来的非金属卟啉(Hematoporphyrin)注入带瘤的大鼠后,肿瘤组织易于吸收这类物质;用紫外光照射,则肿瘤区呈红色荧光反应,并在注射Hematoporphyrin后用普通光照射治疗动物肿瘤。
激光血卟啉衍生物: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缩写HPD)的结晶体研究是在1960年,由Lipson etal完成的。已知能进入恶性肿瘤组织可发出荧光的光敏物质有亚甲蓝(美蓝Methylene Blue)、四环素、荧光素钠盐、吖啶橙等。但它们在肿瘤组织中的亲和力及潴留时间均不如血卟啉衍生物。在动物实验中,经注射血卟啉衍生物后用激光照射注射后的动物肿瘤。其效果是肯定的。
70年代初,用激光替代普通光作光动力的光源,有较强的优越性。体现在激光的输出功率大,及选用合适的波长后能穿透到深层的肿瘤组织中,甚至可经光纤直接插入较大的肿瘤体内作多方位照射,从而激发光动力反应。由于激光可由光纤输送,因而配合各种内窥镜可进入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道等腔内,从而在直视下可以诊断治疗内腔的恶性肿瘤,使很多患者治疗而不施行开腹手术,免除了开刀之苦。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