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陈道隆-->医案-->案二、湿温

案二、湿温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杜××,男,16岁。初诊:1963年9月19日。新凉外受,夹湿阻食滞不化。头胀身热,胸脘痞闷,欲呕尚泛,遍身肢酸。脉弦濡而数,苔厚腻。当以宣化为要。

大豆卷12g 嫩苏梗9g 制川厚朴3g 佩兰梗6g 广藿梗9g 制半夏6g 茯苓12g 泽泻9g 杏仁12g 炒六曲9g(包),焦楂炭6g 川通草4.5g 炒枳壳4.5g 1帖。

二诊:9月20日。新凉渐解,湿热不化,胃肠不清。身热不退,头胀已瘥,胸脘已舒,呕泛已止。便闭溲赤,口秽苔黄,脉弦濡而数。症成湿浊,防变。

清水豆卷12g 焦山栀9g 炒竹茹6g 炒枳壳4.5g 佩兰梗6g 广郁金4.5g(打),光杏仁4.5g 赤芍12g 川通草4.5g 鸡内金9g 全瓜蒌12g 飞滑石(包)2帖。

三诊:9月22日。新凉已解,湿热不化。身热略减,腹笥鸣响,便时不解,小溲色赤。口秽苔黄,脉弦濡而数。

清水豆卷12g 焦山栀9g 炒竹茹6g 炒枳壳4.5g 全瓜蒌12g 广郁金6g 光杏仁9g 赤苓12g 六一散12g(包),川通草4.5g 建兰叶3片 鲜芦根1支,1帖。

四诊:9月23日。胃肠未和,气运两滞,头脑昏胀,胸脘痞闷,腹笥尚胀,心悸,形尚畏寒。脉弦濡。当以和胃肠之治。

厚朴花3g 广藿梗9g 嫩苏梗4.5g 仙半夏9g 茯苓12g 小枳实3g 全瓜蒌12g 橘皮4.5g 鸡内金9g 炒谷芽麦芽(各)12g 佛手片3g 砂蔻壳各2.4g 朱灯心1.2g 炒枣仁12g(研) 1帖。

五诊:9月24日。湿温互蕴,阳明身热渐退。燥矢不下,腹笥鸣响,若有物转动,小溲色赤。口秽苔黄,脉弦濡。再当清宣为治。

焦山栀 9g 炒银花9g 炒竹茹6g 广郁金4.5g(杵),杏仁12g 赤苓6g 建兰叶3片,鸡内金9g 川通草4.5g 六一散12g(包) 鲜芦根1支 佛手片3g 1帖。

六诊:9月25日。湿温互蕴,阳明未清。身热渐退,矢气频转,便仍不解,溲色尚赤。口秽苔黄,脉弦濡。再当清宣可也。

焦山栀9g 炒银花9g 青蒿子9g 广郁金4.5g(杵) 杏仁9g 赤苓12g 六一散12g(包) 鸡内金9g 川通草4.5g 建兰叶3片 佛手片3g 鲜芦根一支,1帖。

七诊:9月26日。湿热互蕴,阳明未清。身热不尽,矢气频转,便仍不解。喉间有痰不畅,溲色较淡。舌边红苔中黄。再当清化阳明之治。

焦山栀9g 净银花9g 青蒿子9g 淡竹茹9g 瓜蒌皮6g 地骷髅9g 杏仁泥9g 广郁金4.5g(打),赤苓12g 川通草4.5g 六一散12g(包),鸡内金9g 佛手片3g 鲜芦根1支 茅根30g 1帖。

八诊:9月27日。湿温互蕴,阳明不清。身热不退,大便略解。喉间有痰,溲色渐淡。舌边红苔中黄。续以清化为治。桑叶9g 焦山栀9g 净银花9g 淡竹茹6g 杏仁9g 象贝母9g 瓜蒌皮6g 地骷髅9g 广郁金4.5g(打) 六一散12g(包) 赤苓12g 鸡内金9g 川通草4.5g 佛手片3g 2帖。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