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陈苏生-->论文-->陈苏生治疗郁证的经验
陈苏生治疗郁证的经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年2期31页
摘要:郁证,或因病致郁,或因郁致病。大凡系情志郁结,致五脏气机不和者,其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心神不宁,多忧善虑,或易怒善哭,或精神恍惚,失眠。病久不愈,由气及血,变生多端,终乃成劳。
陈苏生先生积多年临床经验,拟开拓情怀,疏通气机,舒肝和络,宁心安神为法,拟制“舒肝和络饮”、“柴胡龙牡煎”方治疗,获效良多。
一、“舒肝和络饮”治疗郁证
孙×,男,56岁。1985年10月28日初诊。数年来,患者因有所怀,莫能解脱,而情绪急躁,多忧善虑,多言烦懊,面色呆滞,脉来沉弦。《景岳全书》:“下手脉沉,便知是气”。当开拓情怀,调理气机,舒肝和络,宁心安神。“舒肝和络饮”加味主之:柴胡、香附、乌药、郁金、苍术、石菖蒲、枣仁各9g 川厚朴6g 夜交藤15g 合欢皮24g 远志、甘草各4.5g 牡蛎(先煎) 淮小麦各30g 大枣7枚。患者叠进前方3个月,面部滞气消退,脉来渐畅,心宁神安。续以原方增损,以资巩固。
按:本例患者情怀不舒,积久成郁,宗《内经》“木郁达之”之意,拟舒通气机,宣畅气血为法。《丹溪心法》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月贲)fen郁,诸病生焉。”方中柴胡、牡蛎、香附、乌药、苍术、川厚朴、郁金、石菖蒲调畅气机,宣通气血;枣仁、远志辛酸合用,养心宁神,解郁开结;夜交藤、合欢皮和血安神;淮小麦、甘草、大枣养心气,安心神。立法寓滋养气血于通导气血之中,不滋不腻,不峻不猛,旨在平调气血,使患者气血冲和,心宁神安,而证情日趋稳定,此稳中取胜之道也。
二、“柴胡龙牡煎”治郁证失寐
胡×,男,48岁。1985年11月21日初诊。患者失眠4年,久治不愈。长期情绪抑郁,或精神恍惚,困莫能支,或烦躁汗出。舌苔薄腻,脉沉细。常服镇静药,以求一时之安,此缘隐情曲意不伸,气血怫郁,神不内守之咎也。予“柴胡龙牡煎”加减治之:柴胡、制半夏、枣仁各9g,牡蛎、龙骨、磁石各30g(先煎),紫石英、夜交藤各15g 朱茯神、北秫米(包煎)各12g 合欢皮24g 甘草4.5g。上方服30余剂,多年失眠,竟得相安。
按:“柴胡龙牡煎”旨在舒通气机,解郁安神。方中牡蛎性降,合柴胡之升,一升一降,以调畅全身气机。《内经》曰:“抑者散之,……,此治之大体也。”龙骨、磁石、紫石英以镇心宁神;远志辛开,枣仁酸收,辛开酸收相济,亦寓调和之意;合茯神、夜交藤、合欢皮宁心安神。由于考虑多种石药,其性沉降,易伤脾胃生生之气,故用半夏、北秫米以和胃气。此方合动静、升降、开阖于一炉,对因郁而致长期失寐,神不内守,烦躁汗出者,疗效尚属满意。
上述两案皆为神志中病,治疗以舒通气机、安神宁心同用,其中尤其着眼于一个“舒”字。盖神志中病,大凡多由乎郁。郁者,气血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心气为之不畅,肝气为之抑遏,神志异常,魂不守舍,或精神恍惚,夜不安寐,或急躁忧郁,多言烦燠,一言敝之,皆“气滞”之病也,故均着眼于一个“舒”字。所谓“抑者伸之”, “郁者解之”。其意不外宣畅气血而已。随师门诊,领悟“百病多生于郁”,治郁以舒通气机为先,可谓临诊之一得也。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