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蔡小荪-->证治经验-->一.不孕证治

一.不孕证治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1.调经是成孕致育的先决条件

古有“调经种子”之说,调经是孕育的先决条件。《女科要旨》云:“妇人无子,皆因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皆由内有七情之伤,外有六淫之感,或气血偏盛,阴阳相乘所致。种子之法,即在于调经之中”。但必须肾气旺盛,任脉通,冲脉充盈,月事才得以如期来潮,从而具备孕育的功能。

月经失调,有先期、后期、先后不定期,过多过少、崩漏、经闭、痛经等。可根据各种致病原因,分别治疗,为孕育创造条件。有些病例,经事调准,随即怀孕。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部分患者常经来过多如注,或腹部剧痛,用化瘀活血调经法,症状好转后,遂即受孕。因该症多宿瘀内结,在盆腔内引起生殖器官粘连和输卵管阻塞,以致运卵通道不畅或不易受精,累及卵巢则引起卵巢功能失调。故一般不受孕的发病率较高,用活血化瘀法,能使上述情况改善,对受孕很有帮助。

2.益肾可促排卵,健黄体

经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圣济总录》又说:“妇人所以无子者,冲任不足,肾气虚寒也”。陈士铎云:“胞胎之脉,所以受物者,暖则生物,而冷则杀物矣”,诚为确论。基础体温的测量,可证明这一点。黄体功能不全者,基础体温双相曲线都不典型,月经后期每呈阶梯形上升,升亦不稳。因黄体产生之黄体酮,乃是一种致热源,黄体酮分泌不足,致使基础体温后期低于正常水平,而影响受孕。即或受孕,亦有堕胎之虞,甚且屡孕屡堕,形成滑胎。故临床运用益肾通络,益肾温煦法的实践证明,似分别能起促排卵、健黄体的作用。

3.父精母血之说欠当

经云:“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不通,可导致经闭而不孕。《内经》又云:“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故冲任亦为胞脉。月事与胎孕冲任关系甚密。若冲任病,月事不来,亦不易受孕。朱丹溪云:“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这里所谓两歧,与系胞之脉相合,又类似于现代医学之输卵管。湿热瘀滞阻塞之胞络,当系指此。此说如能成立,则所谓输卵管阻塞、积水等症,可视为陈士铎论女子不孕十病之二,即任督病乃膀胱气化不行。他说:“任督之间,倘有疝瘕之证,则精不能施,因外有所障也。膀胱与胞胎相近,倘气化不行,则水湿之气,必渗于胞胎,而不能受妊矣”。文内所言之精,系指阴精。《内经》有阴阳两精之说。《灵枢.决气篇》云:“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然后世有些医家却提出男女精血和合之论。清代医家中不少有识之士复倡《内经》两精说。如肖慎斋云:“男女交媾时,均有其精,何尝有血。褚氏、东垣、丹溪俱以精血混言,几见男女媾精,而妇人以血施也。前贤之论多谬”。故陈氏之意实指阴精自妇人体内而出,为外疝瘕之类所障,以致不能与自外人内之阳精相搏,合而成形,引起不孕。不言而喻,此阴精即今所言之卵子。对于瘀血、湿热、痰浊阻塞两岐,用理气活血,清热利湿,化痰除浊等法以通利络脉。

4.益肾通络,益肾温煦的周期疗法

不孕症之治疗,除各种月经失调随症治疗外,首要以益肾为主,设孕1、孕2为基本方,根据月经周期,每于月经净后开始服孕1方7剂。约至中期(排卵期)换服孕2方8剂,经行时,有必要可随证调治,下次经净后再重复使用前法。

孕1方组成

茯苓12g 生地、熟地(各)9g 淮牛膝9g 路路通9g 炙山甲片9g 公丁香2.5g 仙灵脾12g 石楠叶9g 制黄精12g 桂枝2.5g

孕2方组方:

云茯苓12g 生地、熟地(各)9g 石楠叶9g 紫石英12g 熟女贞子9g 狗脊9g 仙灵脾12g 仙茅9g 胡芦巴9g 鹿角霜9g

肾阴虚者加入龟板、麦冬等。肾阳虚者可加入肉桂附子等,并可酌情增入乌鸡白凤丸河车大造丸等血肉有情之品。肝郁气滞者,前方去滋腻及温阳之品,增柴胡、金铃子、白芍、青陈皮等。痰湿瘀滞者,前方去滋腻之品,增石菖蒲白芥子、姜半夏、苍术、制南星、香附枳壳等。寒湿瘀滞者,仍去滋腻之品,入苍术、吴茱萸艾叶等。湿热瘀滞者,去滋腻温阳之品,入败酱草、红藤、鸭跖草赤芍薏苡仁等。胞络阻塞不通者,增皂角刺地龙川芎月季花、留行子等。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