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董廷瑶-->学术观点

学术观点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董氏从事中医临床70余年,学验丰俱。其主要学术论点可概括为九要:明理、识病、辨证、求因、立法、选方、 配伍、适量、知度。九点环环相扣, 在临床初实践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董氏强调明理,认为医者务必掌握生理病理、脉舌之理、方药之理等整套医理,明理方能识病,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中医的诊治规律,为诊治疑难病症提供思路。辨证求因是中医治病的关键,通过四诊,从外到内,见证推理,以常衡度,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立法选方配伍,丝丝入扣,对症下药,每获良效。又书“小儿用药六字诀”,“轻”居首位,提出幼儿芽嫩弱质,脏气清灵,随拔随转,药石治病,用量宜轻,中病即止,毋犯胃气,贵在清灵平和,故其处方轻灵,又每获奇效。最后指出疾病之发生发展有常有变,小儿阴阳两稚,病则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传变多端,病变则法也当随之变。尝云:用古法治今病,不能泥古不化,所谓“检谱对奕奕必败,拘方治病病必殆”。谆谆教诲后辈,必须熟读经书,揣摩医理,临证细审详察,掌握九诀,明理识病,辨证求因,见微知著,方不致误人儿矣;反之,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四诊重望面诊分部

董氏谓小儿有病,不能自诉,故称哑科。病虽发于内,必显形于外,可从外而察知其内之着也,故以望诊为重。一望形神动态以获整体印象,二望面色舌苔,兼视涕痰二便,以辨阴阳寒热虚实,而于分部面诊、山根色诊、舌质苔色尤有精邃造诣。

擅治热病开门逐盗董氏擅治小儿热病,既从伤寒六经分辨,又自温病三焦论治,融会贯通,识病有定法,疗疾有主方。指出外感高热,邪自外入,初起邪在浅表,强调祛邪安正,择途逐盗,宗经旨“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给病邪以出路。救治麻疹、乙脑、肺炎、高热惊厥等热病急症,以发汗、攻下、利尿、涌吐,甚而发疹布痧,痘疹引浆等法给邪毒以出路。尤以麻疹逆证两颧青白,辨为气血郁滞,创用解毒活血法,血活疹透,迅速化险为夷,救儿无数,使死亡率降低至零,为中医抢救麻诊作出重大贡献。创制熊麝散救治小儿腺病毒肺炎,获得成功,发扬了中医救治热病重症的特色。

 

立法遣药顾护脾胃

董氏临诊十分重视小儿脾胃,常谓小儿幼芽嫩质,稚阴稚阳,百病以胃气为本,先天强者不可恃,先天弱者毋庸过忧,适当调摄脾胃,使后天化源充分,亦能转弱为强,证治之间尚须刻刻顾护胃气,一见不足,及时救护,选方用药时存养胃护津之意,习用山药扁豆石斛花粉等气味甘淡之品,深合脾胃之性,参入陈皮佛手,润燥互济,和中悦胃,每能扶虚培本,祛病强身。

善于化裁活用经方 在儿科领域中擅用仲景方,是董氏一大特点。急性热病投白虎、承气,立挽危重;暴泻、重症肺炎导致阳虚欲脱,急以四逆、参附抢救,每能应手而起;急性肾炎习用越婢、防己黄芪汤;泄泻善用葛根芩连、白头翁汤五苓散之类,难以一一悉举。然于桂枝汤之变化运用,独具见解,不限于太阳表虚之证,而于内伤杂病亦常用桂枝汤类方。常见小儿厌食,娇瘦多汗,易感外邪,舌苔薄润而腹软无积,以桂枝汤加味作为基本调燮方,认为“脾胃主一身之营卫,营卫主一身之气血”,桂枝汤能调和营卫气血,促进脾胃运纳之力,使气血和,脾胃苏,而能思食,称之为“倒治法”,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此又为中医治小儿厌食症的独特思路。

精治杂病兼用外治:董氏家传治疳经验三方,辨证分型治疗,配合针刺四缝穴使之液出,以调整三焦气机,取得良效,是为一重要的辅助疗法,并能作疳证与一般厌食症的鉴别诊断手段。对泄久引起的小儿肠麻痹,创用温脐散外敷神阙穴,使气机通调,化险为夷。小儿口腔病,如板牙、马牙、木舌、重舌等,以针挑刺出血,再搽上冰硼散治之,甚至不必服药获愈。更有婴儿吐乳症,又称“火丁吐乳”,不能服药,另辟蹊径,创用董氏独特手法治疗,3次即愈,疗效达95%以上,此项课题已获得1994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获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