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董廷瑶-->医案

医案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一、麻疹(毒攻心包)案

毛××,女,3岁8个月。初诊:1961年1月19日。

主诉:疹发七天,壮热不退(39.4℃)。

诊查:热毒内攻,疹色紫黯成块,神昏摇头,(齿介)齿啮衣,烦躁不安,便通一次,小溲尚多,口唇干燥,咳嗽气促,舌红苔薄润而腻。

辨证:乃疹毒由血分入侵心包,但尚未化燥。

治法:拟活血解毒,清热开窍。

处方:赤芍4.5g 葛根6g 当归4.5g 枳壳4.5g 生甘草2.4g 连翘9g 大生地9g 桃仁9g 杜红花4.5g 生黄芩9g。另苏合香丸1粒,开水化服。1剂。

二诊:1月20日。上方药服后神志清晰,疹色转润,摇头停,(齿介)齿除, 神安热退(37.4℃)。舌红苔薄,大便不多,小溲仍通。再拟活血解毒为主。

处方:大生地9g 杜红花4.5g 赤芍4.5g 桃仁泥9g 当归4.5g 生甘草2.4g 连翘9g 银花9g 生黄芩9g 白茅根30g(去心),1帖

三诊:1月21日。神清热净,咳嗽气缓,二便通调,予清肺调理。

处方:桑叶9g 枇杷叶9g 竹茹6g 杏仁6g 生甘草2.4g 大生地9g 麦冬6g(去心),2帖。服上方药后痊愈出院。

按;疹发7天,邪毒壅盛,必以解毒为要。因其疹发紫黯,毒入营血,故还须以活血化瘀为法,若以解毒之升麻葛根汤之类,恐难奏效。

 

二、暑温腑实案

郑××,男,2岁。初诊:1965年7月29日。

主诉:患儿高热(38.5~39.4℃)已3天,肢冷无汗,颈强抽搐,时有嗜睡,神志尚清,便闭5天。

诊查:腹部微满,舌苔薄润,脉象细数(西医诊断为乙型脑炎)。

辨证:是为暑温邪热内结。

治法:亟须清解泻火,开门逐盗。

处方:西香薷3g 西大黄6g 益元散12g(荷叶包) 黑山栀9g 大青叶9g 玄明粉4.5g(冲) 连翘9g 银花9g 钩藤6g 鲜佩兰12g

二诊:7月30日。1帖便通5次,腹已柔和,小溲尚通,颈软搐减;但热度仍高,舌红脉数。温邪初得出路,其势尚炽。再以清火解毒。

处方:生石膏30g 知母6g 大青叶9g 川黄连1.8g 益元散12g 鲜竹叶50片

连翘9g 银花9g 鲜青蒿12g 1帖

三诊:7月31日。热势较松(38.5℃),便下五次,睡时惊惕,舌绛苔薄。温邪未消,病势犹重。再以泻火清热,祛除邪毒。

处方:川黄连2.4g 淡黄芩6g 黑山栀9g 益元散12g 扁豆花4.5g 连翘9g 银花9g 大青叶9g 鲜竹叶50片 紫雪丹0.9g(化服)1帖

四诊:8月1日。热退惊平,便下亦和,舌红苔润,续以清泄。

处方:川黄连1.8g 淡黄芩4.5g 六一散12g(荷叶包) 连翘9g 银花9g 桑叶9g 淡竹叶4.5g 大青叶9g 川石斛9g 知母6g 2帖

五诊:8月3日。诸恙均和,形神亦振,唯小便短少,大便干涩,苔薄而干,是温热伤津之故。病瘥当予清润调理。

处方:玄参9g 知母6g 瓜蒌仁12g 火麻仁12g 炙甘草3g 炒谷芽9g 川石斛9g 麦冬9g 大生地12g 2帖。药后病愈出院。

按:病孩症起三天,已见实热里结,可见暑温传变急骤,邪毒正盛,故即予通腑泻火之剂。昔贤喻嘉言谓:金匮治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介)齿,可与大承气,乃死中求生之法也。服之邪毒初得通泄,其猖厥之势顿挫。二、三诊时,先予白虎加味,继之黄连解毒,均以清气泄热、解毒化暑为主。其后邪势大衰,病情遂入坦途,治方逐渐转为清润滋养而愈。

 

三、高热急惊案

杨××,女,10岁。初诊:1962年6月3日。

主诉:壮热不退,已有一周(39.5~40℃),神志昏迷,狂妄不安,便结九天,矢气频转,手足掣搐,汗少溲赤。

诊查:两脉数实,舌苔黄腻。

辨证:治法:是阳明经腑实热,拟通腑结,下实热。

处方:川厚朴3g 生枳实6g 西大黄9g 玄明粉6g(冲) 紫雪丹3g(化服)1帖。

二诊:6月4日。神志仍昏,大便未下,汗出较多,小溲赤涩。脉象同前而舌绛苔燥。为实热逗留肠胃,势已化为化燥。改用白虎加味以透邪清热,生津润燥。

处方:生石膏60g(先入)知母6g 生甘草3g 陈粳米30g(包) 鲜生地30g 花粉9g 鲜竹叶50片 鲜菖蒲6g 紫雪丹3g(化服)1帖。

三诊:6月5日。药后入大量宿粪,热和神清,知饥索食,津津有汗。舌转滋润,脉象平静。然余热未清,防其死灰复燃。拟竹叶石膏汤2帖。

药后热清神安,调理而愈。

按:本例急惊昏迷掣搐,是因阳明经腑实热所致.用大承气釜底抽薪,未见显效,大便不下。此时病邪化火化燥之势转甚,故改进白虎汤加味清透泄热,增液润燥。药后腑气得通,热势顿和,神识即清,惊搐就定。此亦吴鞠通氏增水行舟之变法也。

 

四、温毒犯肺案

陈××,男,11个月。

主诉:风痰阻肺,咳逆气急,高热一周。

诊查:面色苍白,惊厥抽搐,角弓反张,便下粘滑,小溲短赤。舌红苔厚腻干燥。

辨证、治法:温毒痰热化风,病势危急,姑拟豁痰制惊。

处方:钩藤4.5g(后下),明天麻3g,天竹黄6g,鲜菖蒲4.5g,胆星3g,连翘9g,附子4.5g,炙苏子6g,桔梗3g,橘红3g,橘络4,5g,琥珀抱龙丸一粒(一次化服),1帖。

二诊:药不应症,痰热秽浊壅阻未化,仍以豁痰开窍,以制其惊。

原方去连翘、橘红、橘络,加川黄连、郁金,续进1帖。至宝丹1粒(一次化服)。

三诊:服药二帖,壮热不退,四肢厥冷,更见昏沉嗜睡,痰多咳逆气促,舌红苔薄口糜,便下泄利。温毒内扰膻中,已成闭脱之势,亟须清火解毒开窍。

处方:葛根9g 生黄芩6g 川黄连2.4g 生石膏30g(先入) 银花9g 生甘草3g

钩藤4 5g(后下) 橘红3g 天花粉9g。另用熊胆1.5g 麝香0.09g (化服) 1帖。

四诊:昨加服熊麝后,毒从便下,热势稍和,项脊较软,四肢转温,神志已清,气促亦缓。虽温毒未曾尽撤,病势已由险化夷。拟原法主之。

处方:生石膏30g(先入)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30g 黄芩6g 黄连1.5g 竹叶6g 天花粉9g 另用熊胆0.9g 麝香0.03g(化服) 1帖

此后热清恙和,唯肺气未复,先后以补肺阿胶汤及六君以收全功。

按:本例西医诊为腺病毒肺炎。初以清热豁痰、镇痉开窍,未见缓和。三诊时改用熊麝合葛根芩连加石膏主之,一剂其热即退,改变险象。考抱龙、至宝亦为清热解毒、凉心豁痰之品;但本病则因温毒壅盛,犯肺蒙心,化风抽搐,故以熊胆凉心平肝,麝香开结解毒,合白虎清其肺胃实热。药症既合,效如桴鼓。最后清调而安。

 

五、阳亡欲脱喘逆案

王××,女,2岁。

主诉:素体羸弱,近日发热(就诊时体温38℃)。

诊查:咳逆喘促,鼻煽面青,痰声漉漉,自汗淋漓,眼眶凹陷,四末厥冷,大便泄利,舌苔白腻,脉沉细数。

辨证:症属阴盛于内,阳亡于外,正虚欲脱。

治法:急拟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救其逆。

处方:麻黄4.5g 淡附片2.4g 细辛2.4g 茯苓9g 淡干姜3g 五味子2.4g

白术9g 1帖

二诊:药后阳气渐回,面色稍润,二目见泪,自汗亦减,舌苔转腻,发热未除(体温38℃)咳逆,便泄一天五六次,小溲短少,四肢不温,脉象细数。里寒有温化之机,尚未离乎险境。宗原法真武汤为主出入。

处方:淡附子3g 淡干姜2.4g 茯苓9g 焦白术9g 细辛2.4g 五味子2.4g

陈皮3g 姜半夏9g 桂枝2.4g 川贝粉3g(包) 1帖

服药后阳回肢温,面润泄瘥,唯痰咳气逆,苔腻脉滑。乃肾不纳气,痰饮未化。以二陈合三子,参入黑锡丹,2帖告平。

按:本例之病,起于太少两感,旋呈阳亡欲脱,故勉以麻黄附子细辛合真武。因其下利,去芍药而用五味子,以干姜代生姜,守中阳而纳肾气。一剂症见好转,续予原法,去麻黄易以桂枝,重在安表。药下阳回肢温,已出险境矣。

 

六、阳虚高热案

周×,男,1个半月。

主诉:初生即发高热,已持续四十余天,体温高达40.9℃(肛表),西医诊断为肺炎。近日透视肺部正常,然高热不退。

诊查:体渐仍在39.7℃,无咳嗽气促,能食神静,便下不化,小溲清长,舌淡汗出,发育似无影响,症情颇感特殊。

辨证:细审之下,乃气阳不足也。

治法:予全真一气汤加减,扶阳益阴,以观后产儿。

处方:移山参6g(另炖) 黑附子3g 麦冬6g 五味子2.4g 熟地12g 焦白术6g

生甘草2.4g 2帖

二诊:药后高热初和,今体温37.8℃,形神亦安,大便如常,小溲仍长,纳可腹软,舌淡苔薄。气阳初苏,仍须培本,调燮阴阳。原方加谷芽9g 川石斛6g 2帖

三诊:昨今体温略有升高,曾达39℃。便调溲长,但腹胀矢气多,审其舌转淡红,苔中呈腻。病中哺食过多,形成食复也。以消补兼施为治。

处方:移山参4.5g(另炖) 白术6g 茯苓9g 青皮、陈皮(各)4.5g 甘草 2.4 木香1.8g 青蒿9g 淡竹叶6g 荷叶9g 炒山楂肉6g

四诊:二剂后热势已缓,体温38℃上下。形神安静,便下通调,腹部柔软,舌苔已化,其质淡红。病得稍安,健脾清热以冀收功。

处方:太子参6g 白术6g 茯苓9g 清甘草1.8g 白芍6g 扁豆衣9g 青蒿9g 淡竹叶6g 谷芽9g 花粉9g 2帖。此后热退便畅,继以调理而愈。

按:本例为初生幼婴,症见高热持久不退,但查无异常,颇属特殊。在新生弱质尤须细察。张景岳谓:“无虚者,急在邪气,去之不速,留之生变矣;多虚者,急在正气,培之不旱,临期无济也。”初诊察审,患婴一派虚象,乃本元亏弱,阳气外越之虚热,故亟投全真一气汤,阴阳并治,深思熟虑,法至稳当,症势渐缓;迨三诊时察见食复之热,故予调中行滞,消补结合,其热始平,终获痊安。故同一发热,前后病机不同,则全赖细心洞察,随机应变。

 

七、腹泻案

朱××,5个月。初诊:1961年5月2日。

主诉:便下泄利,次数颇多,小溲尚通。

诊查:腹满胀气,按之即哭,形色较萎,身热不高,舌红口淡。

辨证:热利伤津,脾运不畅。

治法:治以清养运脾。

处方:参须2.4g 煨葛根6g 花粉9g 扁豆衣6g 麸炒枳壳4.5g 青皮3g 炒白术4.5g 生甘草2.4g 香连丸1.8g(包) 2帖

二诊:5月4日。泄利仍剧,日有十余次。腹满而胀。舌光干而淡红。形神萎靡,汗出,纳少作恶,小溲尚有。元气大惫,伤阴耗液,阳虚之象。其势危殆,亟投益气扶元救之。

处方:西洋参2.4g(另炖) 移山参4.5g 乌梅4.5g 钗石斛9g 煨诃子9g 花粉9g 莲子9g 生谷芽、熟谷芽各9g 土炒白术4.5g 淮山药9g 炮姜1.5g 生甘草2.4g 1帖

三诊:5月5日。泄泻次数虽减,但便下清谷,腹满有气,形神不振,舌光津少而质淡,体温反低。阴津已伤,阳气亦衰,幸胃气稍动,或有一线生机。兹拟救阴扶阳,以冀转机。

处方:西洋参2.4g(另炖) 移山参4.5g 黄厚附片9g 炮姜1.8g 钗石斛9g 生扁豆9g 炒白术4.5g 生谷芽、熟谷芽各6g 焦甘草2.4g 乌梅4.5g 茯苓9g 1帖

四诊5月6日。服昨方药后形神较振,泄利见粪,但有不化粘质。小溲尚通,胃气已动。腹部虽满,按之尚软。征象渐露生机,兹拟原法继之。

处方:移山参4.5g 黄厚附片9g 上肉桂1.2g 炒白术4.5g 炮姜1.5g 茯苓9g 焦甘草2.4g 乌梅4.5g 钗石斛9g 生谷芽熟谷芽各9g 3帖

五诊:5月9日。大便泄利,次数减少,小溲通长,腹部亦软,形神转振,胃气亦和,舌光淡红。症势由险化夷,仍以原法加减。

处方:移山参4.5g 黄厚附子9g 炒白术4.5g 炮姜4.5g 乌梅4.5g 钗石斛9g 生谷芽、熟谷芽各9g 淮山药9g 清甘草3g 煨木香2.4g 2帖

嗣后病情稳定,由于体质太弱,一直调治至6月1日始痊愈出院。

按:本例西医诊断为中毒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为阴阳两伤,其证乃由热利转变而成。本案病情错综复杂,非明察毫末,步步紧扣,则殊难见功。初诊时其症见舌红口淡,身热色萎,便下秘利次多,是热邪未清而又伤及阴分;腹满胀气,按之即哭,是脾运虽虚,气亦阻滞,乃系虚实互夹之证。如邪热不祛,气滞不畅,泄久必更亡津。因之用参须、白术、扁豆衣、花粉、甘草以养阴生津,香连丸、葛根清热和泻,青皮、陈皮、枳壳理气运脾。二剂后泄利仍剧,舌光而干,形神萎靡,纳少作恶

,是阴津亏少,胃气亦衰;其腹满而胀,但按之不哭,与前胀不同,与舌质淡红、汗出相参,是为阳虚之征。经曰脏寒生满病,虽对水气而言,但其理相同。此是阴损及阳,而致火衰不能温煦肠胃,运化无权之虚胀腹满。这时邪热虽去,元阴亦由病久而随之虚衰,病情十分危重,当务之急在于扶元生津,保其胃气,所谓留得一分胃气,便有一线生机也。若妄用苦寒克伐,必致危殆。方中重用二参以扶元救阴,炮姜温运阳气,乌梅、石斛、花粉、莲子、谷芽、淮山药、白术生津保胃。一剂后病情好转,体温反低,说明辨证阳衰虚胀无疑,再以原方增损,加入附片以温阳,病情日趋坦途。续予阴阳并扶加减运用,终获全功。

 

八、疳积重症案

董×,11个月。一诊:1981年6月24日。

主诉:疳积腹胀,按之硬满,口馋嗜食,大便坚硬。

诊查:面色萎黄,毛发焦枯,夜眠烦扰,易见汗多,舌红苔黄。针四缝穴液多。

辨证:疳积较重。

治法:治以消疳化积。

处方:干蟾皮4.5g 陈香橼6g 炒白芍6g 木香3g 胡黄连2g 醋炒五谷虫9g 煨三棱4.5g 煨莪术4.5g 炒谷芽9g 炒枳实4.5g 7帖

后二诊又连服上方1周,其间针四缝穴,粘液尚有。

三诊:7月8日。疳积渐化,腹仍胀满,但按之已软,纳食如常,形神较振,大便通调,夜烦多汗时见,舌苔薄润。针四缝穴液少夹血。以扶脾消疳法主之。

处方:米炒党参6g 焦白术9g 朱茯苓9g 清甘草3g 炒淮山药9g 小青皮4.5g 煨三棱4.5g 煨莪术4.5g 醋炒五谷虫6g 玉屏风散9g(包) 7帖

 

九、虫积阻结案

王×,男,9岁。初诊:1975年6月5日。

主诉:素有蛔虫、感寒腹痛三天,日夜阵作。

诊查:痛且拒按,腹部膨胀,吵扰不安,食入即呕,便下闭结,形瘦神软,舌质淡润。

辨证:此属虫积中阻。

治法:亟须安蛔杀虫,温里下积。

处方:乌梅6g 川椒目3g 胡黄连3g 雷丸9g 淡干姜3g 榧子肉9g 使君子9g 白芍9g 白芜荑9g 党参6g 生大黄9g(绞汁冲入) 2帖

因不能受食,药液由胃管灌入。

服上方药头汁后30小时左右,下蛔虫16条;38小时左右,又下蛔虫百余条。腹痛缓解而诸症悉平,第三天即出院回家。

按:本例属虫积腹痛,故用乌梅丸之变法。因虫得酸则伏,乃以乌梅大酸伏之;虫得苦则安,乃以胡黄连大苦安之。白芍缓急止痛,姜椒温中散寒。使君、雷丸、芜荑、榧子并力杀虫。以生大黄绞汁冲入,功能通利腑气,下其虫积。由于患儿体弱,恐其攻伐太过,故加党参益气健脾。诸药合用,终于获得预期功效。

 

十、肠结血瘀阻络案

陈××,男,3岁。初诊:1974年2月12日。

主诉:肠套叠反复发作已有九次,经常腹痛,胃口不开。

诊查:舌红苔剥,形色萎羸,口唇青暗。

辨证:症属络脉瘀结。

治法:治以活血通络。

处方:当归尾9g 赤芍、白芍各6g 红花4.5g 桃仁泥9g 柴胡4.5g 延胡索4.5g 枳壳4.5g 生地15g 醋炒五灵脂9g 蒲黄9g 4帖

二诊:2月16日。药后腹痛即和,便溏三二次,与络通血活,肠蠕动增加有关。舌苔花剥,面萎唇青,还需活血调气。

处方:陈皮3g 木香2.4g 当归6g 赤芍、白芍各6g 红花4.5g 桃仁泥9g

青皮4.5g 柴胡2.4g 延胡索4.5g 枳壳3g 4帖

三诊:2月20日。腹痛已止,便下亦调,胃纳不香。舌苔花剥,面色不华。仍以和血为主。

处方:当归尾6g 赤芍、白芍各3g 红花4.5g 桃仁泥9g 枳壳4.5g 木香2.4g 柴胡2.4g 生地12g 川石斛9g 醋炒五灵脂6g 4帖

四诊:2月24日。腹痛不作,面色较泽,便下通调。舌苔转润。

再以调气活血和胃。

上方减生地、柴胡,加陈皮3g 炒谷芽9g 6帖

服药后恢复正常,随访未见复发。

按:本例肠套叠发作频繁,其形色症候显系络脉瘀阻,故取少腹逐瘀之意,用活血利气法。药以当归、生地、赤芍、白芍行血和营,桃红、蒲黄、灵脂祛瘀止痛,柴胡、枳壳疏气开结。服药后即痛和,续以原法,其症渐平而根治。

 

十一、腹痛阳虚寒实案

陶××,男,10岁。初诊:1984年9月22日。

主诉:患儿幼时曾作直肠尿道造型手术,此后大便失调,经常数日不通,以致腹痛难忍。数天前腹痛又作,大便不下,呕吐不食,多次送急诊,西医诊为肠梗阻,经导便仍不解。

诊查:今腹痛呻吟,按之满实,大便秘结,食后呕吐,四末清冷,小溲短少,两脉沉弦,舌苔淡白。

辨证:久病伤阳,寒实里结。

治法:亟须温通,主以温脾汤

处方:肉桂1.5g 附子4.5g 干姜3g 当归6g 玄明粉9g 生大黄6g 党参9g 清甘草3g。服药1贴后腹痛转缓,2贴后大便通利数次,吐平能食,腹软肢温。续以调扶中州,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桂、陈等品而获安。

按:本案乃属急症,患儿便秘呕吐,腹痛肢冷,病史既久,气阳转衰。董氏当机立断,勉从寒实不通立法,投以温脾汤全方,应手而效。设若辨证不确,药不中的,必致偾事;是以诚如董氏之常云;倘非有定识于平时,曷克有定力于片刻耶。

 

十二、胎黄案

张×,女,57天。初诊:1983年3月16日。

主诉:生后两周,肤黄目黄,肝脾肿大,住院四十余日,症势转重。西医诊断为巨细胞包涵体病毒,伴肺炎。

诊查:顷诊全身肤黄,面萎色暗,大便淡白,次数频多(日3~4次),小溲短少,腹满胀气,纳乳尚可,咳嗽息促,哭声低沉,舌苔薄润。

辨证:湿邪羁恋,气阳虚弱,病热不轻。

治法:先予温阳和中,冀退黄疸。

处方:茵陈30g 干姜2g 淡附子2.4g 茯苓9g 泽泻9g 米仁10g 枳壳4.5g 青皮9g 当归尾6g 赤芍6g 清甘草3g

嘱服药3贴,后二三诊原方出入又连服药10天。

四诊:3月30日。黄疸减轻,面色转润,小溲通长,形神亦振。腹满胀气,按之稍硬,大便色白,酸臭次多,此胃动伤食也。但哭声已亮,舌苔薄润。气阳稍复,湿邪得泄,久病入络,中焦阻结,兹拟破气通瘀为主。

处方:茵陈30g 干姜2g 枳壳4.5g 青皮6g 木香3g 大腹皮9g 川楝子9g 米仁10g 郁金6g 三棱4.5g 莪术4.5g 6贴。本方药连服月余。

十诊:5月11日。肤黄已淡,目黄尚有,肝脾仍大(肝肋下2.5厘米,质软;脾肋下3厘米,质软),腹满稍软,大便浅黄,小溲清长。邪恋血分,续以活血行瘀,搜剔通络。

处方:当归尾6g 赤芍6g 青皮6g 枳壳6g 木香3g 三棱4.5g 莪术4.5g 蟾皮4.5g 金钱草10g 人参鳖甲煎丸3g(包煎) 7帖

此后目黄亦除,病情稳定,停用汤药,以人参鳖甲煎丸每天3g常服,至8 月初复查,黄疸全退,大便如常,各项化验检查正常,但腹软稍满,肝脾略大。续服丸药,其后多次前来诊察,无异常发现,发育亦趋正常。

按:患婴就诊之时,已呈面萎色暗,哭声低沉,病势十分严重,颇感棘手。其气阳虚惫,非急投振阳温化之剂,难济万一。两周后神活阳振,湿化面润,已见生机;然其气机一时未复,结滞不利,即改予温运通瘀。其后黄疸虽退,肝脾尚肿,盖因瘀滞日久,邪浊盘踞气血经络之间,殊非虫蚁搜剔、入络蚀血则难见功,药下患婴终于渐得痊安。

 

十三、惊痫案

齐×,女,4岁。一诊:1969年5月9日。

主诉:患儿自今年3月起惊痫时发,日作一二十次不等,发时目瞪神呆,角弓反张,手足抽搐。

诊查:现面色带青,喉中痰鸣,胸痛闷胀,夜烦不安。两脉滑数,舌苔薄腻。

辨证:此系痰痫。

治法:先予豁痰攻逐。

处方:钩藤6g 竹沥30g(姜汁三滴兑入) 胆星3g 干菖蒲3g 龙齿15g 茯神9g 琥珀2.4g 白附子6g 天竺黄6g 远志6g。另用保赤散0.3g(分二次化服) 4帖

药后下痰甚多,症势舟驸。原方加抱龙丸一粒,连服药10剂,症情大减,痰少眠安。即以金箔镇心丸一料治本。

二诊:11月5日。据诉服上方药后曾有两月不发,但8月中因突遭异常雷响,极度震惊后痫症复作,抽掣连发,日夜数10次。为此又服金箔镇心丸一料,竟未见效。现肢搐阵作,发时神清,未闻痰鸣,复卧身颤,肢体诉痛。舌红无苔,脉弦而涩。盖突受雷惊,震动心肝,使血滞而筋失濡养,致风动而搐。改予王氏身痛逐瘀法活血行滞,养筋定搐。

处方:赤芍6g 桃仁6g 红花4.5g 当归9g 醋炒五灵脂9g 淮牛膝9g 丹参9g 党参9g 枳壳3g 生甘草3g 5帖

以后又连服5帖,痫定不发,随访知其症已平。

按:本例之治,分前后两个阶段,初时主因在痰,故用豁痰逐下之法,痰去而渐安。嗣后因突遭雷惊,痫搐大作,但其病因已变。经云“雷气通于心”,雷惊而心伤气乱,势必血行失常,筋脉不养,故搐且身痛也。身痛逐瘀汤方原治痹症身痛,现减去风药,增入丹参、党参扶神和血,使血行筋懦,其搐即定。

 

十四、面抽案

钱××,男,9岁。初诊:1984年11月15日。

主诉:患儿右侧面颊瘙痒不适三年,伴有反复发热,时见腹泻、喷吐,但无昏迷、抽搐。外院检查:右侧面部肌束颤动,并有向右水平眼震颤征,右眼角膜反射迟钝。脑CT示:右小脑半球病变,占位性病变待排(小脑炎?小脑肿瘤?小脑血管瘤?

)。

诊查:现面白神萎,右颊作痒,时见抽动,尤以右眼下睑及右侧口角为甚。经常呕恶,口气臭浊,纳佳便通,夜烦不寐。二脉弦滑,舌苔白腻。

辨证:症属肝阳上浮,化风袭络。

治法:姑先潜阳宁神。

处方:琥珀1.5g(研吞) 龙齿20g 代赭石18g 龙骨10g 牡蛎20g 磁石20g 陈皮3g 丹参9g 远志6g 茯神木9g 干菖蒲4.5g

二诊:11月22日。7帖颊痒抽动均减,二便亦调,但头昏吐恶仍作,夜寐欠安。舌边尖红,苔心薄腻。肝火尚盛,治拟清泄平木。

处方:羚羊角1.5g 石决明20g 代赭石15g 龙齿15g 天麻6g 钩藤9g 川黄连3g 远志6g 陈皮5g 姜竹茹9g 7贴。 后又连服此方药1周。

四诊:12月6日。头已不昏,夜睡亦安,纳呆泛恶,口气臭浊,便下通调,舌苔厚腻。肝热横逆,再以抑肝清木主之。

处方:龙胆草4.5g 黑山栀9g 黄芩5g 远志6g 茯神木10g 龙齿15g 磁石20g 神曲9g 竹茹9g 陈皮5g 薄荷3g 7帖

上方药连续服3周,诸症见和。但见纳少口臭,舌苔腻浊,眼口微见颤动,乃以胃苓汤温胆汤复方调治,半年而安。西医复查,认为肌肉颤动、眼球震颤与角膜反射异常均显著减轻,但未做CT检查。

按:本例被诊为右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西医认为预后不佳。虽其见症有肝胃不和之象,但一诊之方着重在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其药金石介类逾半;复诊之剂,则重在清泄肝热,镇摄熄风,而以羚羊钩藤汤为主。逐一解决右颊痒抽与头晕呕吐,即获初效,其后予清肝化湿图治,其症颇安。

 

十五、角弓反张案

杨×,女,10岁。一诊:1984年9月22日。

主诉:素性急躁易怒,头痛时作。近三月来,常见抽搐反张,目翻复视,一天数次,发时意识清醒。

诊查:夜眠梦惊,纳呆吐恶,痰咳稍有,二便尚调。舌苔薄,脉弦数。

辨证:肝郁气亢,火旺化风。

治法:先须平肝泻火,以制其痉。

处方:龙胆草4.5g 黑山栀9g 柴胡4.5g 钩藤6g 羚羊角片1.8g 生石决明24g 川黄连1.5g 天浆壳7枚 干菖蒲9g 龙齿15g 杏仁6g 百部10g 4帖

二诊:9月26日。抽搐反张显着减少,头痛亦轻,痰咳已松,略有吐恶,夜眠转安,两脉弦缓。原法既合,治宗前议。

处方:龙胆草6g 黑山栀9g 钩藤6g 远志6g 羚羊角片1.5g 生石决明30g 琥珀3g 天浆壳7枚 干菖蒲9g 龙齿15g 7帖

原方药更进7帖,药后其症旋即平定,乃返原籍。近一年来,多有来函,其症不发。

按:患儿阵发抽搐已有3月,四诊所见及追溯其禀性,可知当属肝郁化火生风所致。即以羚羊角、龙胆草、黑栀、川黄连清泻肝火为主,钩藤、天浆壳、石决明、龙齿平肝镇惊,更以柴胡疏理肝木,菖蒲豁痰开窍,亦参杏仁、百部肃降化痰。方症合拍,如矢中的,四剂而知,迅获良效。

 

十六、喉梗案

许×,男,11岁。一诊:1974年6月29日。

主诉:患儿十天来不能咽食,仅进流质,亦时见喷吐。西医诊断为第九十对脑神经麻痹。

诊查:面色晦暗,声音嘶哑,喉中如梗。自诉舌麻。舌红而黯、苔薄白,脉细。

辨证:症属瘀结阻络,

治法:当宜活血化瘀为治。

处方:当归6g 红花4.5g 乳香4.5g 没药4.5g 枳壳4.5g 桃仁9g 五灵脂9g 生蒲黄6g 川芎3g 7帖

复诊时稍能进食,发音略开,原方减蒲黄、五灵脂,加代赭石12g 生甘草4g 6帖

三诊:7月12日。已能咽食,声音亦出,舌麻大减,面色较润,喉梗欲咳,有痰不爽。络结初开,尚需宣瘀泄痰。

处方:桃仁9g 红花4.5g 乳香4.5g 没药4.5g 川贝4.5g 桔梗3g 当归6g 杏仁6g 竹茹6g 生甘草2.4g 6帖

此后咽食如常,声音大亮,吐痰松利,喉梗已失。乃以滋肾调补收功。

按:本例之症较为罕见。王清任曾提出“饮水即呛,乃会厌血滞”的论点,制订了会厌逐瘀汤。本例以不能咽食、音哑不开为主症,因其面晦舌黯,故从瘀血阻络论治,仿王氏之制而投活血通络解结之剂,即见好转,后见有痰欲咳,加入化痰开音之品,功效益彰,终获痊愈。

 

十七、紫龈案

毕××,女,9岁。初诊:9月1日。

主诉:上下牙龈发紫多年,西医检查原因不明。

诊查:面色晦暗,唇色黯滞,胃纳一般,大便日行,小溲通长,夜梦惊叫,口气臭浊,时有鼻衄,舌淡苔少,脉象弦急,家长觉得近二年来患儿生长缓慢。

辨证:上述诸证,实属阳明瘀热,兼有肾气不足。

治法:先拟玉女煎加味以清胃热为主。

处方:生石膏30g(先煎) 大生地12g 淮牛膝12g 知母6g 麦冬9g 山茱萸肉6g 藕节9g 白茅根30g 丹皮9g 黑山栀9g 7帖

二诊:9月8日。药后牙龈较润,口气仍臭,舌质淡红,胃纳仍差,二便均调。前方尚合,原法为主。

处方:生石膏20g(先煎) 淮牛膝10g 知母6g 麦冬9g 大生地12g 茯苓9g 白茅根30g 炒藕节9g 清甘草3g 糯稻根9g 浮小麦9g 7帖

二诊后,牙龈颜色转润。

按:本例患儿牙龈发紫已有多年,西医检查原因不明。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辨证应属胃火偏旺,兼有肾气不足。何以见之?牙龈发紫,口气臭浊,夜梦惊叫,时有鼻衄,脉象弦急,均属胃火偏旺;而面色晦暗,口唇黯滞,生长缓慢,舌淡苔少是由于肾气不足之故。联系到经络学说,前贤有龈为胃之络,齿为骨之余之说,故与胃肾两脏有关是有理可据的。本案重在明理、辨证,一旦辨证精确,立法选方亦就迎刃而解。

 

十八、囟填案

杨××,男,7月。初诊:1983年9月21日。

主诉:上月初开始发热,大便泄利,小溲短少。

诊查:现体温尚平,9月初囟门高突,纳呆作恶,神志清晰,大便干结,小溲仍少。面色萎黄,舌苔淡白。夜睡尚安。

辨证:治法:证属肾阳不振,水饮阻结。治以五苓散加附子。

处方:桂枝3g 米泔浸茅术9g 赤苓9g 猪苓9g 泽泻9g 淡附子6g 通草3g 炒谷芽9g 5帖药后小便通利,囟门已平,续以温化调治。

按:囟填即婴儿囟门凸起,古人有:“解颅者,上下囟不合,乃肾气不足之故”:“囟肿者,脏腑不调,其气上冲,为之填胀囟突而高”之说。治疗当辨寒热虚实,热者用清热解毒法,虚者用健脾益气法,本例患儿辨证较特殊,考虑到患儿因发热以后大便泄利,小溲短少,囟门高突,是由于肾阳不振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水蓄不行,故用五苓散加附子,温阳利水,水道利则囟填得以平软。

 

十九、疫毒痢案

郭××,女,7岁。

主诉:下痢赤白两天,里急后重,日十余行。

诊查:高热神昏汗淋(体温39.5~40℃),纳呆作恶,脉伏微细,舌苔厚腻。

辨证:是为疫毒下痢,积热蕴郁,冷实不清,内闭欲脱也。

治法:病势危重,亟须温脾汤温通下达,以力挽之。

处方:淡附子4.5g 干姜3g 肉桂1.5g 酒浸大黄9g 玄明粉9g(分2次立服) 炙甘草3g 当归4.5g 党参6g 炒白芍9g

二诊:二进温脾汤,热毒外泄,痢次反增,日十七八次之多,赤白粘冻,兼夹绿色。热和神清(体温38.3℃),阳回肢温,吐恶亦戢,脉象细数,舌红苔化薄。病有转机,然郁滞未清,尚须苦寒泄热。

处方:葛根6g 酒炒黄芩6g 炒川黄连2g 白头翁4.5g 川黄柏4.5g 秦皮9g 马齿苋9g 银花炭9g 扁豆花9g 车前子9g 2帖

三诊、四诊:服药后,症情递减,仍宗前义,上方去秦皮、川黄柏,加酒炒赤芍、酒炒苦参,加减增损,续服药7帖。

五诊:热度已平,痢下初和,胃纳转佳,但大便溏泄,面浮形萎,舌淡苔厚,脉滑软数。此为痢后土虚,脾阳不振也。再拟温中消滞,以化余湿。

处方:党参4.5g 焦白术9g 炮姜2.4g 肉桂1.5g 广木香2.4g 陈皮3g 川厚朴3g 山楂炭9g 煨葛根6g 酒炒黄芩4.5g 7帖

六诊:痢愈腹软,大便仍溏(粪培养三次阴性),两脉细弱,舌根尚腻,胃纳转佳。是脾阳虚耗,须温运固涩以善其后。

处方:党参4.5g 焦白术9g 生姜炭3g 粳米15g 山药9g 煨木香3g 扁豆花9g 石莲子9g 石榴皮炭9g 赤石脂9g 5帖

服上方药后诸恙均和而出院。

按:患儿下痢赤白,高热神昏,属疫毒痢(西医诊断中毒性菌痢)。病势危重,非常法所胜。董氏辨其热高神昏,肢厥面白,脉伏苔厚,虽似热胜厥胜,却为冷实与湿热疫毒错杂蕴郁而成内闭欲脱之象也。谓其内有实积,非攻不去;里有阴寒,非温难解。故选用千金温脾汤寒温互施,补泻并用。以桂、附、姜、草温中回阳;参、归、白芍调和气血;投硝、黄泄热开结,荡涤积滞。俾阳气得回,阴寒之邪即夹湿滞下泄也。继以葛根芩连合白头翁汤,参入理气化滞之品,苦寒泄热,导滞和痢。继后再用温中法为主,或参消滞或参固涩,惟见证辨治,终获全功。 又,熊胆灌肠剂为董氏自制疫毒痢之急救方,由熊胆0.6g 马齿苋15g 黄柏12g 椿根白皮15g组成。下血多者可加苦参9g。用水200ml煎至30ml,保留灌肠,每日1~2次。熊胆苦寒无毒,入心肺肝胃四经,功能清火凉血,解毒开结;椿根皮苦寒而涩,入胃大肠经,功能燥湿清热,涩肠固下;川黄柏、马齿苋均为治痢要药。董氏精于幼科,擅治小儿各种难病重症,现介绍治疗婴儿吐乳症、厌食、肠套叠、肠麻痹的独到经验,以见一斑。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