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何承志-->证治经验-->六、疏肝利胆,清热消炎治胆疾

六、疏肝利胆,清热消炎治胆疾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胆囊炎胆石症属祖国医学“胁痛”“黄疸”“胆胀”“结胸”“癖黄”等范畴。视其临床表现,胆囊炎急性期可列入“黄疸”“结胸”“癖黄”等门,慢性期列入“胁痛”“脘痛”等门。

经多年探索和研究,何老将该病临床表现归结为“痛、胀、痞、满”四字,病变脏腑在肝胆涉及胃肠。按其症状大致分为气滞型、湿热型及热毒型。

1.气滞型:症状较轻,常见右胁下隐隐疼痛,闷胀不舒等,相当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肝胆管结石及胆囊切除术后残余结石(不伴有梗阻或感染的)。临床体征仅有右上腹轻压痛,无明显的反跳痛,莫菲氏征阴性、叩击痛不明显,舌质苔脉无明显变化。

2.湿热型:症状较重常见高热畏寒,身目黄染,右上腹痛剧,胀满,按之右上腹压痛明显可有反跳痛,莫菲氏症阳性,右胁叩击痛明显,可伴呕吐苦水、口干、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表现,多见于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肝胆管结石伴梗阻或感染者。

3.热毒型:右上腹痛胀更重,腹部痞满显著,右上腹压痛明显,可扪及肿大的胆囊等,反跳痛及胆囊区叩痛明显,莫菲氏征阳性,伴有高热、黄疸、口干、口苦、泛呕、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等一系列湿热重症,严重的可引发神昏谵语、脉细数等热毒逆犯心包甚或诱发虚脱等症状,此型相当于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胆汁性腹膜炎及胆道感染性休克等。

该病临床可有不同分型,病机总因肝胆疏泄失常,湿热内滞所致。肝胆相为表里,胆汁乃“借肝之条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胆为“中清之腑”,以通降下行为顺,若情志不畅,寒温不适,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可使肝胆气滞,湿热壅阻,不通则痛,湿热熏蒸,其邪溢于肌肤则发黄……。“六腑以通为用”治疗以疏肝理气、利胆通腑为要矣。肝胆病易影响胃肠功能,常有泛恶呕吐、便秘或腹泻、纳呆等表现,在疏利肝胆同时也需和胃降逆、通腑运脾,此法宜贯穿于胆道疾病治疗之始终。

分而论之,治气滞型重在疏肝理气,常用柴胡延胡索郁金青皮陈皮枳壳,佐以清热利湿之蒲公英、焦山栀、炒黄芩虎杖,利胆排石之金钱草海金砂等。治湿热型者,重用清热泻火之龙胆草,利湿退黄之茵陈、黄芩,特别是茵陈具透发陈腐,利湿清热作用,不仅为治黄主药,凡湿热证虽不发黄均可使用。疼痛较剧酌加延胡索、川楝子香附;腑气不通,痛胀痞满较著者,加枳实、生大黄通里攻下,使腑气通,湿热阻滞得解,胆道得利,痛胀痞满减轻,身热得清,黄疸渐退而获显著效果。

病久因胆道郁滞影响及肝者,常加板蓝根平地木以清热泄肝保肝。对于肝胆疏泄失常影响胃肠致胃气上逆、泛恶呕吐者加制半夏、陈皮;脾运不健泄泻者酌加山药茯苓山楂以健脾助运。对于有胆道蛔虫者,常加槟榔乌梅等驱虫安蛔,结石较久不除者,何老常加乌梅、炙山甲或京三棱、王不留行等,一以酸味改变肠道内环境的酸碱度,提高胆汁酸度,增加胆汁分泌有利于溶石、排石;一以走窜行散,通络软坚增加利胆排石之效。经上述辨证治疗,患者常能迅速改善症状,增强治疗信心,使疾病好转或痊愈。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病程很长,长期服汤药不便。何老经多年探索筛选出龙胆草、金钱草、虎杖、猪胆汁膏等,研制出消炎利胆的中成药“金胆片”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或手术后残余结石病,均有显著疗效。因其疗效确切,服用方便,深受病家喜爱。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