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姜春华-->证治经验-->六、血迷故道,苦寒降戢下瘀 阳虚吐衄,温阳益气化瘀

六、血迷故道,苦寒降戢下瘀 阳虚吐衄,温阳益气化瘀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与上症有关的另一类心血管疾病为风心二尖瓣狭窄。处于代偿期者,症状多不明显。有时胸闷气急心悸,可按胸痹治。但出现心衰时,往往肺循环郁血而见咯血,体循环郁血而见水肿。中医则按咯血与水肿辨证施治。中医对于咯血吐血有多种理论,多种治法。因为咯血,吐血原因不同,诸如肺火、心火、肝火,劳瘵、跌仆负重,劳力内伤等等,故治法不一。一般治疗以平贴收敛止血为普遍,用药如侧柏叶棕榈蒲黄藕节、白芨、生地、白芍、蛤粉、三七之类。因为这类药不分寒热、虚实,均可投与,可谓平稳之甚。其次则为苦寒降戢之贴如大黄黄连黄柏、山栀、黄芩、丹皮之类。最少用者为附子肉桂干姜之类。一般人喜将诸药炒炭,这大概是根据五行生g之说,血色红属火,炭色黑属水,水能g火而来。先生认为这种生g说很有害,因为生药成炭,其作用往往减弱,因此先生一般避免用炭药。

面对纷繁的治法,先生主张先辨病,后辨证。因为风心一病,其主要的病理是心力衰弱,肺部郁血。从中医看,肺部郁血,在中医含义为瘀血,治法应予活血化瘀。心力衰弱,在中医含义为胸阳衰微,治疗应予温振胸阳,在辨病确定治法后,则须仔细辨证论治。

 

(一)大量咯血,苦降顿挫

凡是风心,遇咯血量大,此为急病,应采取果断措施,选取峻猛的方药予以顿挫病势,防止病情迅速恶化。对于体实证实,面赤颧红,唇朱便秘,脉象洪大者,先生用生大黄、黄柏、黄连,苦寒下折,血立止,脉亦和。

大量出血,中医素有血热妄行之说。戴思恭《证治要诀》说:“热壅于肺能嗽血,火嗽损肺亦能嗽血。”孙一奎《医旨绪余》说:“咳血多是火郁肺中。”因此,用苦寒药物清热泻火以凉血止血亦非罕见。然先生选用大黄为君药,则别有深意。

大黄号称将军,被形容为势不可当的勇夫,因此一般医家畏而远之,尤其在失血情况下,人体正气受到损害,为什么要用大黄呢?先生引《医暇卮言》说:“吾乡有善医者,每治失血蓄妄,必先以快药下之。或问失血复下,虚何以当。则曰: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则以妄为常,曷以御之,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虚之有?樱宁生氏常用桃仁,大黄泄血溢之症,多有良效。先生认为,风心咯血,为肺部郁血,就是血迷故道,因瘀出血。先生用大黄止血确有实效,多用于出血症无一偾事。因为大黄《本草》说它:“下瘀血”,有活血化瘀之功,又苦寒攻下,通过清热,苦降、化瘀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近年来实验研究报导,大黄本身有止血作用。同时大黄又有诱导作用,可促进肠蠕动,引起下部充血,上部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郁血,间接起到止血作用。一般人认为大黄又有攻坚破积之功。先生引邹润安说:大黄“实斡旋虚实,通和气血之良贴,不但以攻坚破积责之。”因此,即便虚证,用之亦无妨。何况此处用于大量失血,为控制出血而暂用,且辨明体实脉洪,用之自有效无害。

 

(二)小量咯血,温阳益气

风心咯血量少,病势较缓,治疗当针对病者阳虚气弱的病体,从根本着眼。因为肺部郁血造成咯血,而肺郁血的原因乃心衰,纠正心衰才根本解决问题。对于神疲乏力,面色白,胸闷气急,水肿尿少,腰膝酸软,脉涩细者,先生常以附子桂枝振奋阳气,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益气摄血,常可起到血止肿消的作用。

有人认为:咯血而用桂枝、附子违反了古人教训,因为仲景说过:“衄家,亡血家忌用桂枝”。惟恐热药有动血之虞。先生认为这正是辨证须与辨病结合的道理。亡血家忌温热药固然不错,但风心之咯血源于心衰,此系胸阳衰微,气机郁滞。心居胸中而主血,肺在膈上而主气,血犹如囊钥,鼓之而行,今囊钥者损,则气不能鼓,血行有亏,郁结而益,治之之法其惟温阳益气。清初江含徵《医津一筏》说:“阳虚阴必走,水无气以鼓之,不能周流循环是以走也,故有阳虚失血者”。“今阳虚之血往往见于吐衄者何也?要知命门火衰之人,真阳脱出,浮游于上,阴血扰乱,不扰亦从而脱出也”。海藏云:“激而为吐血衄血者有之,心肺受邪也,其言可想”。根据现代医学观点,附子肉桂能强心,改善肺循环,肺循环改善则郁血改善,郁血改善则咯血止,此为不止之自止,正合古人“见血而勿止血”的教训,符合辨证论治精神。而且,在应用时,也注意患者有无上述阳虚气衰的脉证。

先生在临床上常遇到风心咯血浮肿的患者,服用不少西医利尿药,而尿不利。但服用了温阳益气中药,利尿药不多,却能增加尿量。先生认为,单从药来说,西药利尿的作用远胜于中药。但从治病来说,则中医之辨证论治能使原不胜人之药而能胜之。中医认为肿胀的原因由于脾肾,脾虚不能运转水湿,肾虚阴霾充斥,火不暖土,今温阳则消除阴翳而助脾运,加以健脾,则水湿消除自速。此为治本,利尿之药不过治其标也。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