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吉良晨-->忆吉良晨老师

忆吉良晨老师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 王大顺

一代大医吉良晨离开我们已半年有余了,悲痛之心仍然难以平静,每当我坐在诊桌前出诊时,总觉得他老人家还在旁边的桌子上伏案写病历,找他看病的人,仍然络绎不绝。患者闻知消息后惊愕与哀伤的低语常让人潸然泪下,抬头看着他亲笔写的“缓脉诗”,感觉他的谆谆教导仍在耳边回响……

吉老为人正直,治学严谨,学识渊博,集医、武、文、佛、儒、道于一身,正如挽联所云“文武双全”的国学大师。自草堂成立不久至先生辞世,我与吉老相处八年,经常同车上下班,同诊室诊治病人,随之抄方、学习。我将吉老尊为师长,视为慈父,他也从不摆大师的架子。先生的言传身教我将终身受益,毕生不忘。老人家深厚的医学功底,渊博的中医药知识,理法方药应用得恰到好处,将永远激励我去不断学习、钻研。

自中药剂量改革由“钱”改“克”以后,我常常忽视药量之后的“克(g)”字,忽略不写,首次随老师抄方就受到了教育,那次是吉老口述,我写处方,药量之后都没写“g”,写完处方,老人家验看之后,逐个都加上了工整的“g”字,自那以后,我就再也不忘那个“g”字了。

先生是一本活的中医百科全书,遇有疑难,只要问及,他总是详细解答,如讲到硬皮病,他说中医称为“皮痹”,应重用黄芪,最高可用至360克,而以内蒙古库仑产者为最好。2005年吉老在上海为菲律宾朋友看病,每号300元,预约了60号,为了对病人负责、保证疗效,先生只看了30号,退了30号……。

先生辨证立法准确,处方严谨,用药精当,疗效确切。有时先生诊毕回家,我常将老人家之病案反复研习,还作为文学、书法作品欣赏,医案字迹工整,书写清晰,无辨认不清之字。先生为我题写的“缓脉诗”是我家中唯一悬挂的书法作品。数年前,当有人提出取消中医之时,先生甚为担忧,他从汪精卫当年要取消中医遭到失败,到中医药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中医的博大精深,认为中医是打不倒的。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医院首先应该姓‘中’。”如今在一代代中医人的努力下,中医药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吉老也该放心了。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