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话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一)、肺癌辨证须知
肺癌是一种虚实兼挟的重杂病证,不但有气虚、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常见病证,也可见气虚挟瘀、气滞肝郁、痰毒蒙窍等证。临床上要抓住辨证要点。首先,要辨中心症候,如辨咳嗽咯痰,痰白呈泡沫状为脾虚痰湿;脓痰腥臭挟血块则为热毒瘀血结于肺脏;辨气急,若仅是咳喘气短,病尚在肺,出现动则喘促时往往肺病及肾;辨胸痛,胀痛窜痛是以气滞为主,针刺刀割样剧痛是以血瘀为主。其次,要辨病邪的主次。咳嗽痰多,喉间痰声漉漉是以痰浊为主;胸痛、四肢关节疼痛是以瘀血为主,胸胁胀痛、窜痛是以气滞为主,脓痰腥臭则是邪毒痰湿壅聚为主。第三,要辨正邪盛衰,以年龄、病程、并发症、舌象、脉象为依据。咳嗽痰多,痰血或咯血表明正气不足,邪气尚盛;而动则喘促,声音低微则提示了正气大衰。临证时要善于四诊合参,灵活应用八纲辨证理论,禀明病机所在。选药要精当,并且抓住肺癌本虚标实的特点,主次分明,有的放矢。
(二)、知常达变,见微知变,因变施治
刘老认为,用药如用兵,知常固需要,达变更至要,因变施治为上策。发热为晚期肿瘤的常见之症,有些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畏寒表症,在表者,汗而发之为治之常法,但常有汗之而热不退者,甚或有使病情恶化之变。刘老认为遗方用药,必审其因而辨其证,中晚期肿瘤患者,邪毒伤阴、阴津耗损者甚多,若不顾阴虚之体而汗之发之,则体内阴津耗散者更甚,阴津益虚而犯“虚虚之戒”。阴津亏损、汗源不足,无汗可发为情理之中,热岂能自退,如不知其理而妄用汗法,则往往危症旋踵而至,不可收拾。阴虚之体而发热者,宜养阴生津、滋阴解热,则热不散而散。
热者寒之为治热之常法,然亦有寒之不寒者。刘老认为肿瘤发热者,应先辨其虚实,其虚者宜补之。阴虚者宜养阴为主,而慎用或忌用苦寒之品清之,有人只知用苦寒之品清之,而不知苦寒之品有苦燥伤阴之弊。阴津亏损者,投之大剂苦寒之品,则阴津为苦燥所伤则更虚,热不退为理所当然。正如温病学派吴塘在分析苦燥伤阴时所说:“举世皆知苦能降火,寒能泻热,用之无疑,不知苦先入心,其性以燥,服之不应,愈化愈燥。”故刘老认为,热症寒之不效者,应细细辨之,循“热病重舌”原则,仔细观察舌象,不仅观察舌质之淡红,同时也观察舌苔之干润、光剥,舌体之瘦胖,同时还要进行动态观察,前后比较,只有目下细察,才能心中了了。通过细致综合分析观察,见微知变,判断疾病变化之趋势,并宗“诸寒之而热者取之于阴”的辨证理论及“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则,及时准确地应用养阴药物,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