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李国衡-->论文-->肩关节周围炎的手法治疗
肩关节周围炎的手法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摘要:肩关节周围炎所导致的肩关节粘连,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后肩部疼痛,尤其是夜间疼痛加重,严重的痛如针刺影响睡眠,关节活动受到轻重不同的限制,日常生活动作亦发生困难。
中医称本病为“漏肩风”,认为中年以上气血渐衰,风寒湿外邪得以侵入,以致经络阻滞,气血不和,筋屈而不伸,所以出现疼痛和关节活动受到障碍。
采用中医手法治疗,结合外用内服药物,再积极配合功能锻炼,这对于迅速缓解或消除疼痛促使关节功能恢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治疗方法
(一)手法:一般为六个步骤
1.平抬外展;2.轮肩;3.旋后推肩;4.上举;5.内收揉肩;6.拉肩摇膀
以上六步手法做完后作为一节,连做三节作为一次手法,这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基本手法。
如果肩关节外旋活动有限制,可在每次手法后加用一节扩胸手法。
7.扩胸法; 8.双手抱肩法;9.仰卧位轮法
上述手法每周进行2次,每次15至20分钟,8至20次(4至6周)为1个疗程。
(二)药物
外用洗方:落得打12g 伸筋草12g 桑寄生9g 当归9g 红花4.5g 桂枝9g 草乌9g 独活9g
以上药味放在大锅内(或旧面盆)加水煮沸,用毛巾2条轮流热敷肩部,早晚2次,约20分钟左右,每1剂药可用2至3天,而后更换新药。
内服药物:
无明显虚症只是局部疼痛宜散瘀止痛,可服三黄宝腊丸,日服2次,每次0.5至1粒。如全身伴有虚症而又局部疼痛,宜祛风活血止痛兼益气血,可服祛风活血丸,日服2次,一般疼痛不严重病例可不服药。
(三)导引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所用的锻炼方法有以下四步:
1.上举;2.横抬;3.摇膀;4.反扯
以上4步锻炼方法均在站立位置上进行,全部练完后作为一次活动量,每天早晚不间断地锻炼,初期或疼痛严重时可适当减少每步动作的次数和重量。
二、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完全由于肩关节周围炎所引起的肩关节粘连,无明显外伤史。分轻、中、重三种不同类型:重:前屈上举110°以下,拇指摸脊至腰3以下,外展45°以下,内收25°以下。中:前屈上举145°以下,拇指摸脊至胸12以下,外展70°以下,内收25°左右。轻:关节功能限制,但前屈上举不低于145°,拇指摸脊不低于胸12 ,外展不低于70°,内收不少于25°。以上四项检查中以前屈上举和拇指摸脊为主要依据。轻型可用药物与锻炼来治疗,中和重型为手法治疗对象。
(二)检查方法:
1.前屈上举;2.拇指摸脊;3.外展;4.内收
以上均为被动检查,疗效标准亦按被动检查所测定出的最高幅度为准,手法前检查测定一次,以后每经过四次手法作检查测定一次。
(三)疗效标准:优:疼痛逐渐减轻,8次手法后,夜间疼痛基本消失或全消失。前屈上举达到160°左右,拇指摸脊可达到胸椎10以上,外展80°以上,内收45°以上。
良:疼痛逐渐减轻,20次手法后,夜间疼痛基本消失,前屈上举超过145°,拇指摸脊可达胸椎12以上,外展70°以上,内收能达到45°。
好转:12次手法后,疼痛有所减轻,活动范围有改善而未能达到“良”的标准,尚须增加手法次数和延长疗程。
无效:手法后疼痛不见减轻,关节活动全无改善。
(四)治疗结果:
总计30例,优16例(1例系双肩),占51.6%;良7例,占22.6%;好转8例,占25.8%;无效0例。
三、几点体会
在治疗过程中除手法外功能锻炼是一个重要环节,锻炼方法不一定拘泥于一种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必须认真对待,使劲锻炼,能够使全身微汗则更好。
药物的应用以外洗方为主,内服成药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