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乔仰先-->医案-->案十二、类风湿关节炎

案十二、类风湿关节炎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徐××,男,36岁,1988年6月12日初诊。患类风湿性关节炎20余年,平素肩、膝、踝关节疼痛,畏风怕冷,活动不利。晨起行动难,双下肢不生汗毛,亦无汗出。双手指关节肥大、僵硬,形似“鸡爪”,不能紧握。伴头晕、耳鸣、腰酸。苔薄腻,脉弦少力。屡服中西医药而效果不显,病休在家。近因关节酸痛加重而慕名前来求诊。治拟温通经络、消风活血。

处方:川乌6g 炙麻黄桂枝甘草(各)6g 细辛3g 黄芪20g 白芍15g 防风防己(各)15g 秦艽15g 熟附子15g 炙天龙1条,炙地龙20g 炙蜈蚣1条,乌梢蛇15g 生米仁30g 40剂。

二诊:药后关节酸痛好转,局部关节畏风感减轻,但仍全身怕冷,风吹不适。腰酸、耳鸣,上身动则易汗,下肢无汗,苔白薄腻,脉弦细。上方去防风防己、白芍、生米仁、秦艽,加仙茅、仙灵脾各15g 巴戟天6g 肉苁蓉12g 生地熟地各15g。

经上方调理半年余,其中制川乌用至15g 细辛用至10g 仙茅、仙灵脾用至20g 巴戟天用至9g 患者症情大为改善:周身关节基本无疼痛,双手能紧握,下肢汗毛已生且见汗出。嘱查血沉,抗“O”及类风湿因子(RF)均为正常。偶有腰酸、耳鸣,已上班参加工作。

按: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顽痹”一症,目前治疗尚无满意方法。究其病因,不外乎风、寒、湿、热。该患者并无热象,盖缘“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然考其症象,三邪之中尤以寒象为重。所谓“寒则凝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医学心悟》云:“治痛痹者,散寒为主,而以疏风燥湿佐之,大的参以补火之剂。”故初诊时以温通经络之乌附麻辛桂姜汤合搜风剔络、活血消风之虫类药化裁,先散其寒,止其痛,此为“急则治标”。本病患者病程缠绵,正气亏虚,复诊时表现出肝肾阳虚之征,肾主骨,肝主筋,肾阳为温煦之根,火源亏乏,则痹痛难除。先贤所谓“补火之剂”,乔老认为即温补肾本是也,如仙灵脾、仙茅、巴戟、苁蓉之辈。顽痹痼疾,药非大剂量难以奏效;有谓“细辛不过钱”,今细辛用至10g,其他的温通温补之品剂量也大,而患者受之泰然,可见乔老辨证之精当。当然,这些辛燥之品,久服用伤阴之弊,用时应谨慎。天龙者,壁虎也,与地龙合用,有祛风通络止痛之良效,这也是乔老临床上所喜用的药对之一。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