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邵长荣-->学术观点-->二、整体辨证,提高疗效

二、整体辨证,提高疗效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中医历代门派纷起,各派治法随机,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上病下取”、“下病上治”、“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等等治病方法。而其玄妙就在于中医的整体辨证思维。邵教授经常告诫学生:整体观是中医的灵魂,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脏器之间、局部和整体之间维系紧密。临证思维只有以此为基点,才可以多方位地进取,广开思路,左右逢源,而不至于穷途末路,束手无策。如肺科临床常遇到这样的病例:患者是支气管扩张病人,平时反复咯血,来诊时又诉受寒感冒。由于肺热盛于内,寒邪迫于外,因此患者往往呈现外寒内热的病证,治疗较为棘手,若用温散寒邪之法则有助内热之忧,而用苦寒清肺之品则有更伤卫阳之虑。邵教授则以整体辨证的思维,随机取巧地采用祛风宣肺,疏肝泄热的方法,以“荆防败毒散”加平地木、丹皮、芍药等治疗。因为“风乃百病之长”,六淫皆随风和,方中荆芥防风羌活独活之类乃温而不烈的轻扬之品,长于祛散风邪,可俾寒随风而去;又支气管扩张患者肺热的原因大多属久咳伤肺,气郁化火所致。而肺与肝同主气机,方中柴胡枳壳前胡桔梗肝肺同治,使气机升降有序,肺之郁热得以疏散;且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最易受风火相煽而升发太过,导致“木火刑金”、丹皮、芍药、平地木、则可凉血、柔肝、降火;诸药相伍,则祛寒而热不扬,泄热而寒不盛。邵教授从肝治肺的观点在临床上运用很为广泛,如用疏肝理气的“金铃子散”治疗慢性咽喉炎;用平肝清肺法治疗痰热壅盛的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等;用清肺养肝益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喘咳”,如此等等均体现邵教授非常重视脏腑间的整体协调作用。

邵教授在临床上还善于运用整体的相关效应,将局部和整体的相关融合于辨证论治中,以提高疗效。譬如:邵教授临床有“三问”:问鼻咽、问汗、问大便。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肺与咽喉相通”,而邵教授根据临床经验也发现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支气管扩张和慢性副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咽喉炎有着密切关系。所以邵教授将鼻、咽喉视为“肺之门户”,临床每遇此类患者必详问有无鼻或咽喉病史,然后仔细检查鼻、咽喉部,最后依据问诊和检查结果在辨证肺部疾患的同时加兼治;或在无肺系疾时强调对鼻、咽喉的突出治疗,旨在坚固门户,防微杜渐,从而有效的减轻了肺部疾病的发作,并且也起到了防止复发的作用。同样经常多汗,则说明“肺主皮毛”失职,皮腠松疏尤如藩蓠失固,焉能挡贼寇于户外,所以固表止汗法也是邵教授常用的治疗和预防肺疾手段之一,临床上也确有防患于未然的疗效。又如中医谓“肺与大肠相表里”,咳喘病人邵教授必问大便情况,如有大便艰难或数天一行者,急投通腑之药,以免腑气不通而加重肺气之壅塞;或遇痰热壅肺者,以通腑之法泻热逐瘀,使痰热随大便而出,肺气得以通畅。因此灵活运用中医局部和整体的辨证关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