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一、早期从事“肾本质研究”,其后善用补肾理论治疗疑难病。
(一)造血之源,脾肾同治:再障治疗,不可忽视脾、肾先天、后天之依赖关系,造血与心、脾、肾有关,与肾尤为密切。必须权衡病情之轻重缓急,运用“急则治标”往往指在伴出血或感染时,应先以积极控制,重用清热凉血;“缓则治其本”指缓解期补肾填髓,根据阴阳偏胜,采用温肾益气补血或滋肾益气补血及活血止血药物。温肾药物用仙灵脾、补骨脂、肉苁蓉、鹿角片、锁阳等,滋肾用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熟地、桑椹子、麦冬、黄精;补益气血用党参、黄芪、当归、阿胶等;活血止血用川芎、丹参、茜草、旱莲草、仙鹤草、三七等。人胎干粉亦是补血良药。急性再障及重型再障为了争取时机、并不排斥西药、包括加用免疫抑制剂,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再障其治愈率、缓解率显有提高,1988年发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杂志(1988; 6):364)。其中阳虚型再障疗效尤为显著,可能由于阳虚型再障其体内造血干细胞受损情况较阴虚型为轻;补肾中药疗效亦同样高于阴虚型,符合中医“阳虚易治、阴虚难调”之说。现代医学亦发现补气药人参和补肾药皆能提高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亦符合再障治疗宜脾肾同治的理论。在治疗再障中尚主张加用活血化瘀药,有利于改善造血微环境及异常免疫反应。
造血之源,脾肾同治亦适合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的治疗,如采用黄芪、黄精、山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当归、熟地、首乌之类,由于MDS常伴有痰毒瘀阻,并宜配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如白花蛇舌草、丹参、赤芍、鸡血藤。有不少病例亦能取得长期的缓解。对于一般缺铁性贫血,亦常采用脾肾同治,但偏重于补脾益气生血为主,已证实传统的四物汤其主要成分含有Fe微量元素.皂矾亦为补血之药,含有硫酸亚铁,亦可合用(发表于实用医学杂志,1988;4(2):24)。
(二)防喘治喘,肺肾同治。
哮喘的主因,有寒痰、热痰之分,而诱因主要是外邪、饮食、情志、劳倦、气候变化等,现代医学强调是气道过敏性炎症,寒痰、热痰是过敏性炎症导致支气管痉挛、肿胀、分泌物增多二种不同特征,哮喘发作时平喘攻邪仅能控制症状,不能杜其根本;哮喘时发,正气必虚,肺气耗散,累及脾肾,因而发时治肺截喘,平时肺肾同治。采用补肾防喘法预防哮喘季节性发作,秋病夏治,连续五年,显效率达60~75%以上,发表于中医杂志(1981;(5):21)及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982;2(2):135~140)。所用药物根据张景岳扶阳配阴的右归丸加减,温阳片由附片、生地、熟地、苁蓉、仙灵脾、当归、苍术、蚕蛹组成(后改称为补肾防喘片),温阳片防治支气管哮喘及其内分泌和免疫方面的研究,1984年曾获卫生部乙级科技成果奖。
二、血瘀证的研究,提出瘀前状态,贵在防治。
在临床诊治中重视各种慢性病瘀关状态,或伴血瘀兼证,在临诊糖尿病、肾病综合症、肺心病、心脑血管性疾病中常示有瘀前状态或血瘀兼证,近几年来主要从事血瘀证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并宏观上采用临床流行病检测方法,微观上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检测血浆内皮素、血浆血小板GMP-140、凝血、纤溶(血浆tpA、PaI、TAT 、PAP)及细胞水平凝血/纤溶(外周血单核细胞促凝活性及纤溶活性)的研究,在研究中医的血瘀证的同时,发现在瘀前状态已有客观的理化指标的改变,在许多疾病的瘀前状态已有微观性改变,如糖尿病在临床常见舌淡暗、暗红或有瘀斑、或见舌下静脉青紫怒张、或在出现肢体麻木疼痛之前,常常已有无形之瘀;肾病综合症时高凝状态,实际上是一种瘀前状态,已表现有微观毛细血管病理性改变、血液流动、血液成分中血小板、凝血、纤溶等异常微观性改变,并从体外药物(黄芪、丹参)研究中发现中药活血化瘀或益气活血药可影响或改变这种状态,与内经“上工治病,治未病”的思想吻合,提示对易患瘀证或瘀前状态的慢性病,尤其是血管性疾病或伴有血管性病理改变的疾病可用活血药或益气活血药进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发表于中医杂志,1996;37(4):239、中医杂志,1997;38(4):23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6):344)
三、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在中医诊治中的应用。
临床医生受传统医学模式诊治疾病影响较深、中医诊治强调整体、但往往在个体中进行,对群体研究较少,尤其是有经验化的倾向,缺乏具体检测标准中的量化、评价疗效时的标准、选择研究对象时随机、以及病例对照研究等。临床流行病学就是强调防病治病需求走向群体、临床观察必须整体综合去判断,用客观科学研究方法去研究疾病。在国内较早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四诊及临床研究。舌诊是最常用的望诊手段,尤其观察有无瘀证情况时亦为重要,为了证实瘀血在癌证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发病机理中的重要地位,分别对200例癌证及糖尿病患者舌下脉异常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1:1配以研究(发表于现代中医1991;3:1)。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瘀血发生率及糖尿病并发症易患因素调查、致瘀因素临床评估、糖尿病血瘀证与肥胖、虚证等相关性研究(分别发表于中医杂志,1994;35(2):106、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2):73、现代中医,1993;2期等)。并对糖皮质激素应用引起的阴虚证进行了药物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阴虚证发生率和病例对照研究,提示阴虚证发生率为48.3%,阴虚证发生率随激素剂量增加而增加,与激素不良反应有关联,建议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阴虚证,可采用养阴、清热、泻火来消除激素所诱致的副反应和阴虚证(发表于现代中医,1992;5(4);152及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3;2(2):65)。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