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时毓民-->论文

论文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不同病因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辨证论治

出处: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年3期157-159页

摘要:病原学检查

一、检查对象:年龄在2岁以内,腹泻病程在3天以内,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

二、标本收集:将新鲜大便接种于CarryBlair运送管中,送细菌室检查。

三、检查结果:224例细菌检出阳性者35例,阳性率为15.6%,39例作病毒电镜检查阳性者14例,阳性率为35.9%。

临床特点

一、EPEC:以4月份发病较多见,但全年均有。O125B15是主要类型。大便每日3-10次, 呈浅黄色或深黄色,有粘液,酸臭味较多。

二、轮状病毒:大便均为水样,量多,呈浅黄色伴不消化物。

三、痢疾杆菌:大便每日6-10多次, 量少至中等,有酸臭或腥臭味,多呈黄绿色或深黄 色,稀糊状或水样,有粘液。

四、空肠弯曲杆菌。均在7-9月份检出。大便多呈黄绿色或浅黄色,稀糊状或水样,多 伴有粘液,呈酸臭或腥臭。

五、其他病原:均有呼吸道感染症状,伴呕吐、烦躁、口渴。大便呈水样,无粘液。

治疗方法

(1)湿热型:中药基本方为消1方(煨葛根9g 黄芩炭9g 鸡金炭3g 茯苓9g 夏枯草9g 板蓝根9g)。寒湿型:为消6方(藿香9g 苏梗9g 姜半夏9g 茯苓9g 陈皮4.5g 川厚朴4.5g 炮姜炭4.5g)。大便次数多服药后不减者加诃子9g、肉果4.5g或罂粟壳3~4.5g。(2)西药 常用抗生素有氯霉素、痢特灵或复方新诺明。(3)用我院自制的口服补液粉,每包含氯化钠1 .55g、氯化钾0.7g、碳酸氢钠1.2g、葡萄糖13.85g,每包冲成500ml。

治疗结果

根据我院婴幼儿腹泻疗效判定标准(1),17例EPEC腹泻用抗生素治疗10例,4例无效,3 例未随访;4例用中药治疗均痊愈;3例仅口服补液,2例无效,1例痊愈。病程一般较迁延,8 天或8天以上者共8例,其中3例为13天。12例轮状病毒,3 例口服补液均无效,其 中2例病程均为1天,用口服补液2天无效后改服中药,1例次日即愈。另1例第3日愈。6例用 中药治疗,5例痊愈,1例无效;3例用抗生素治疗,2例痊愈,1例无效。病程多在4-7天,仅1 例病程迁延1月余,大便曾出现多量白细胞,可能与继发细菌感染有关。10例痢疾杆菌腹泻 ,6例用中药治疗,4例痊愈,2例未随访;3例用抗生素,1例痊愈,2例未随访;1例用口服补 液痊愈。病程多在4-6天之间。7例空肠弯曲杆菌,4例用中药,3例痊愈,1例未随访;2例用 口服补液,1例痊愈,1例未随访;1例用抗生素痊愈。病程多在6-8天。2例腺病毒感染腹泻, 口服补液,1例痊愈,1例无效。病程分别为6及7天。1例波茨旦沙门氏菌感染用抗生素治疗 未随访到。

讨论

小儿急性腹泻由EPEC引起,认为是小儿腹泻中的重要病因,占有一定地位。本文EPEC的主要类型是O125B15,临床特点是症状一般轻,发热不高,大便每日多在10次以内,但病情较迁延。细菌性痢疾在婴幼儿时期仍是腹泻的重要原因,可培养出痢疾杆菌,值得引起重视。空肠弯曲杆菌是近年发现引起急性腹泻的病原之一,表现有发热,头痛,寒战,呕吐,并伴有脐周疼痛,大便呈水样有恶臭,部分有血及粘液。多见于7-9月份,是空肠弯曲杆菌肠炎的特点。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腺病毒感染也可以引起腹泻,一般不局限于婴幼儿,季节性不强,与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腺病毒不同,在组织培养中不能繁殖, 病毒在大便中排出量多,电镜中易找到。

婴幼儿腹泻急性期以湿热型多见,经统计学处理与病原阳性的湿热型所占比例无显著性 差异。在各种病因腹泻中以轮状病毒引起湿热型最多,此因婴幼儿腹泻以感染性多见及小儿 腹泻常伴有发热和脱水之故。在治疗上应以清利湿热为主,对腹泻次频量多的患儿适当加用 少量收敛之品。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炎肾病型紫癜性肾炎远期疗效观察

出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年6期340-341页

摘要: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紫癜肾病的效果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观察对象

21例中男9例,女12例。年龄6-12岁,病程2天-2年2个月,病初全部病例有皮肤紫癜,下肢最多,臀部次之。肾脏累及后有不同程度的浮肿,腹水。

全部病例具有以下特点:(1)不同程度的浮肿。(2)尿蛋白"+++"或24h尿蛋白定量>100m g/kg,伴有镜下或肉眼血尿。(3)血清胆固醇>5.7mmol/L及白蛋白偏低。

治疗方法

强的松剂量为每日1.5~2mg/kg,环磷酰胺,每日2~2.5mg/kg,雷公藤多甙,每日1m g/kg。 基本方为:生黄芪12-15g,黄芩、旱莲草、茜草、生地榆、小蓟白术各9g,白 花蛇舌草30g,琥珀屑2g(吞服)。加减:阴虚加生地、玄参各9g;阳虚加补骨脂菟丝子各12g ;感冒加银花、连翘各9g。服用方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疗程6个月-3年2个月,平均 15.5个月。

结果

21例中痊愈15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全部病例随访2年10个月~12年4个月, 平均7.34年。远期随访未发现有肾功能不全者。

讨论

小儿时期紫癜性肾炎预后较成人好,但部分病例预后也不乐观。一般认为紫癜性肾炎的 肾病型较肾炎型预后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的病理类型与预后有密切关系。应用雷公藤多甙 治疗小儿各型肾小球肾炎有较好的疗效,副作用少。中医认为过敏性紫癜多属热毒内蕴,经 脉瘀阻,采用益气健脾,清热凉血为主的治则,并随证加减。近年我们在肾病恢复期常给予 以玉屏风散为主的中药以增强患儿呼吸道抗病能力,对减少病情反复有一定效果。

 

利胆护肝合剂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5年5期13-14页

摘要:

一、临床研究

1.一般资料:共52例,为两组,其中利胆护肝合剂组29例,利胆汤组23例。

2.检测指标:以上两组于治疗期间每周1次分别采用外周微量血以咖啡因比色法及赖氏法 检测SB及ALT直至恢复正常。

3.治疗方法:利胆护肝合剂(茵陈、生大黄、山栀子赤芍、黄芩、柴胡、茯苓、五味子 ), 每剂20毫升,每次服10毫升,每日2次,一个疗程为1月,连服1-3个疗程。利胆汤(茵陈 、生大黄、山栀子、虎杖金钱草、扁蓄、广郁金)水煎服,每日2次,疗程同上。

4.结果:利胆护肝合剂组,治愈25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5%;利胆汤剂 组治愈1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65%(P>0.05),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

二、实验研究

方法与结果

(1)利胆护肝合剂对血清SB、ALT及血清甘胆酸(CA)的影响

(2)利胆护肝合剂对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

(3)不同大鼠肝脏r闪烁显像观察

 

时毓民治疗小儿胃窦炎78例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8年7期23页

摘要:小儿胃窦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为饮食不节导致脾虚湿热,是小儿胃窦炎发生的根本原因,故运用健脾理气、清热化湿法治疗,疗效显着。

一、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78例患儿中,男性42例,女性36例。

2.辨证分型:脾虚型5例;湿热型12例;脾虚兼湿热型61例。

二、治疗方法

基本方:太子参15克,淮山药12克,白术9克,茯苓9克,延胡索9克,制香附9克,陈皮5 克,炒白芍9-12克,蒲公英15克,甘草3克。气虚明显加黄芪12克;湿热重加藿香9克,佩 兰9克;纳呆加鸡内金6克,六曲9克;大便干结加枳实9克,火麻仁9克。

1个月为一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

三、治疗结果

78例中,痊愈23例,占29.5%;好转53例,占67.9%。无效2例,占2.6%,总有效率97.4% 。

四、小结

小儿胃窦炎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尤以5至11岁居多。其发病原因多由于脾气虚弱,饮食 过度或恣食生冷,影响脾胃的受纳和消化,胃失和降,郁而化热所致。运用健脾理气、清热 化湿法调治。科学的饮食,调整不正常的饮食结构,是防治胃窦炎发生的重要途径。

 

阴虚小儿红细胞钠泵活性的变化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1984年1期41-42页

摘要:为了探讨虚症的物质基础,我们测定19例正常小儿及38例阴虚或气阴两虚小儿的红细胞钠泵活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及方法

将38例阴虚或气阴两虚小儿分成三组:(1)阴虚火旺组:21例。(2)阴虚火不旺组:4例。(3)气阴两虚组:13例。

选择无虚证的正常小儿19例,其中男10例,女9例。阴虚或气阴两虚小儿男19例,女19例。

结果

阴虚火旺小儿红细胞钠泵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小儿,而气阴两虚小儿则与正常小儿无显着差异,以上3组年龄相似有可比性。对阴虚火旺小儿应用滋阴泻火中药治疗,基本方为玄参9克,知母9克,甘草4.5克,黄精12克,黄柏9克。半数在2周内,阴虚火旺症象均有改善,但未完全消失。

讨论

近年来国内对虚症病人进行研究发现阴虚病人血浆CAMP升高及CGMP下降,CAMP/CGMP升高;阴虚心火旺尿儿茶酚胺升高,阴虚心肝火旺尿17羟皮质类固醇升高;阴虚火旺者全血还原粘度及血浆粘度增高,以上对阐明虚症本质有重要的意义。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膜上的钠泵是阴阳虚症物质基础之一。本组病人多见升火,盗汗,口渴等代谢亢进的症状,推测与钠泵变化有一定关系。我们的检查结果证实阴虚火旺的小儿红细胞钠泵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小儿,但气阴两虚小儿未见增高,有一定鉴别价值。

我们拟定滋阴泻火基本方,证实对阴虚火旺小儿疗效尚好,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不同类型虚症其钠泵值不同,阴虚火旺者明显高于正常人。认为红细胞钠泵活性的改变与虚症有一定关系。

 

清热活血法为主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14例

出处: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5年5期262-264页

摘要:小儿过敏性紫癜有肾脏受累者并不少见,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应用清热活血法为主的中药治疗14例紫癜性肾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临床资料

14例中男7例,女7例;年龄4-12岁。中医分型:1.血热型共8例;2.血热夹瘀型共3例;3.气虚型共2例;4.西医分型:1.轻型共2例;2.肾炎型共10例;3.肾炎肾病型共2例。

治疗方法

清热活血为主的基本方药为益母草、茅根各30g,荠菜花15g,银花、连翘、大蓟、小蓟 各9g,留行子12g,三七粉2g(吞服)。血尿明显加琥珀屑1.5~3g(吞服);气虚加黄芪12~15g,党参9~12g;阴虚加生地12g,麦冬9g。疗程从2月-2年,平均6月。加用昆明山海棠,每次2片,1日3次,1例加用雷公藤,每次3片(每片含生药0.3g),1日3次。

治疗结果

近期治疗结果有13例痊愈,好转1例。随访5个月~2年9个月、平均1.58年。

讨论

一、清热活血为主治法的依据:中医认为过敏性紫癜多属热毒内蕴,经脉瘀阻。说明紫癜性肾炎多有热证、瘀证的表现,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提供了一定依据。。

二、中药疗效机理探讨:中药基本方中茅根、大蓟、小蓟有凉血止血作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荠菜花清热凉血,三七活血止血,留行子活血行血,益母草活血化瘀为本方之主药,改善微循环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可改善肾脏血液循环和功能。昆明山海棠及雷公藤均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抑制动物的免疫反应,因而抑制了免疫物质在肾小球基膜上的沉积。临床应用副作用较轻。

三、应用中药的适应范围:我们认为轻型有肾炎型紫癜性肾炎可单用中药治疗,对肾病型可考虑中药加免疫抑制疗法。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后中医分型及治疗探讨----附55例临床分析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1985年9期26-27,14页

摘要:临床资料

55例中男37例,女18例。年龄从1岁至13岁。将各型先心分为二组:第一组为青紫型,第 二组非青紫型,手术方式为体外循环直视手术52例,低温手术3例。青紫型组中医辨证分型:①气虚血瘀18例;②血瘀型1例;③气阴虚夹瘀型1例。非比组中医辨证分型:①气虚型4例;②气虚血瘀1例;③气阴两虚1例;④正常29例。

手术后资料

中医分型的变迁:手术后根据临床表现中医分型有:①湿热型;②气阴两虚型;③阴阳两虚型。均为青紫型先心。

手术后1周内以湿热型占优势,1周后气阴两虚型增多,手术后第3周已无湿热型。

化验室检查:测定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及血氧饱和度,结果,青紫组在红细胞压积及血氧饱和度方面于手术后均有非常显著改变,非青紫组改变不明显。

治疗方法与结果:对气虚血瘀型患儿术前加用白参5克,连续服用5~7天,在术后对咳重在痰者除应用抗生素外,常用射干合剂(射干、炙麻黄、黄芩、炙甘草各4.5克,炙紫菀杏仁各9克,板蓝根、开金锁各4克)每剂20ml,每日1剂。气阴两虚及心功能不全者应用强心合剂(生黄芪12克,党参、丹参各15克,麦冬9克,五味子、炙甘草各4.5克)每剂10ml,每日1剂。气虚明加生晒人参每日5克。湿热纳呆加清热利湿合剂藿香、生米仁各9克,茯苓12克,陈皮、淮山药各4.5克,黄连1.5克),每剂20ml,每日1剂,咳嗽基本痊愈天数7天,40例多痰基本消失平均6.2天,40例明显改善平均7.5天。

讨论

青紫型由于在心脏内存在右至左的分流,心功能不全使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下及缺氧引起的代偿性红细胞增多,血球压积增高,全血粘度升高,均是造成血瘀的重要原因。手术后心脏畸形得以纠正,青紫及舌下静脉曲张消失。手术后一周由于呼吸道感染或咳痰不畅手术后创伤,发热等因素,中医分型多为湿热型,治疗应针对湿热与咳痰,给与清热利湿及化痰止咳法。于术后2周起感染逐渐得到控制。体质仍衰弱,气阴两虚型渐多,应以益气养阴为主。

青紫组术后恢复较非青紫组慢,术后即可给与人参益气,应用强心合剂等益气养阴中药的时间宜长,有利于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对照研究

出处: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年1期23-25页

摘要:采用中药加强的松及单纯用中药作对照的两种方法治疗5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其中中西医结合组27例,中药23例。

临床资料

50例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初诊时年龄最小23天,最大4个月。病程1天-3个月。出生史中有剖腹产,产钳助产,早产。临床表现皮肤及巩膜黄染。中医辨证均为湿热型,两组在年龄、病程、症状、黄疸程度、肝脾肿大及中医辨证方面基本相同。

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组采用强的松加中药,中药组单用中药治疗。强的松剂量为1~1.5mg/kg,疗程2-5周,平均3.5周。两组中药基本方为茵陈、金钱草、扁蓄各12克,山栀、车前子(包煎)、广郁金各9克,虎杖6克,生大黄3克(后下),生甘草4.5克。气虚加太子参12克;肝脾肿大加丹参12克,川芎6克;病程后期SGPT仍高者加田基黄12克,五味子3~4.5克,疗程4~20周,平均6.5周。

结果

两组消化道症状均于治疗1~2周内消失,肝脾肿大于治疗结束时均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

讨论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较为复杂,包括肝炎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肠道病毒,各种先天性代谢疾病(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及先天性胆道畸形等,乙型肝炎病毒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之一。关于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3.1%。应用中药及强的松联合治疗,在巩膜及皮肤退黄速度方面均较单用中药要快。强的松疗程较短,一般在黄疸减退时即可停用。在肝炎后期宜加用健脾益气滋阴中药可增强患儿的体质。

 

益气健脾化湿法治疗小儿疳证及其微量元素变化

出处: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年4期208-210页

摘要:用益气健脾化湿为主的中药治疗小儿疳证52例,以探讨益气健脾化湿法治疗疳证的效果及中药对微量元素的影响。

对象及方法

一、病例选择:52例中男性24例,女性28例。年龄自5个半月~5岁。全部病例食欲不振,有挑食习惯或异食癖,易反复感冒,夜寐不安,自汗或盗汗,大便秘结,泄泻,面色少华,营养不良性浮肿,有佝偻病体征。

中医辨证分型:(1)脾虚型:37例。(2)脾虚兼有湿热:15例。

二、血清微量元素测定方法:患者于治疗前后各测一次血清锌(Zn)、铜(Cu)及锰(Mn),铜、锌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锰以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

三、治疗方法:脾虚型用中药健脾合剂:党参12g,炙黄芪、生米仁、茯苓、生谷芽、生麦芽、生山楂各9g,大枣15g,陈皮4.5g。脾虚兼有湿热型者先用清热利湿合剂:生米仁、藿香各9g,茯苓12g,栀子、陈皮各4.5g,黄连1.5g。以上合剂每剂20ml,每日服1剂,分2-3次服用。加减:面色萎黄有贫血者加当归9~12g,首乌9g或女贞子12g;便秘加枳实6-9g或当归12g;泄泻加山药12g,扁豆9g;夜寐不安加五味子4.5g。

治疗结果

(1)显效:33例。(2)好转:18例。(3)无效:1例。显效率为63.5%,总有效率达98%。

讨论

小儿疳证多由于喂养不当及各种疾病引起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脾失健运所致。治疗疳证时应注意有无湿热征象,对兼有湿热者用健脾益气方剂往往无效,需先用清热化湿中药,待湿热清除后再改用健脾益气药可收到较好的效果。血清锌、铜、锰检测结果表明,说明疳证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锌状态。血清铜、锰治疗前后比较变化不大(P>0.05),铜/锌比值有明显降低(P

 

小儿虚证及瘀证血浆皮质醇变化的初步观察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1987年5期20-21页

摘要:现将47例小儿虚证及瘀证和15例正常小儿血浆皮质醇测定结果及其意义作如下报道。

检测对象

47例虚证瘀证组,男36例,女11例。年龄自7个月~12岁。15例正常对照组,男11例,女4例。年龄自23个月~12岁。

虚证的标准,根据小儿时期的特点。阴虚主证:①五心烦热,②颧部升火,③舌红或少苔或无苔;次证:①大便干结,②盗汗,③夜寐不安,④午后低热,⑤口渴喜冷饮。阳虚主证:①畏寒肢冷,②面色〓白,③舌淡胖苔润;次证:①自汗,②脉细软,③神萎。凡具备主证二项及次证一项者即可诊为阴虚或阳虚。符合阴虚诊断标准者共21例符合阳虚诊断标准者共15例。

检测方法

血浆皮质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采用碘----皮质醇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然后用FT----603井型γ闪烁探头及FH----408型自动定标器测定总脉冲及沉淀脉冲,求出结合率,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样品管皮,再换算出待测血浆的总皮质醇含量。

检测结果

各组血浆皮质醇含量,结果除阴虚与瘀证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

讨论

对各种疾病引起的肾阳虚病人测定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和17酮类固醇表明其排泄量明显低于正常,提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阴虚者可能因各脏腑辨证不同,其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变也有所差异。今后尚需进一步对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瘀证的血浆皮质醇变化进行研究。

 

利胆合剂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的对照观察

出处:中医杂志 1988年11期41-42页

摘要:将58例患儿分成两组,利胆合剂组35例,利胆汤剂组23例。

治疗方法

利胆汤剂的组成为:茵陈、金钱草、扁蓄各12克,山栀、车前子(包煎)、广郁金各9克,虎杖6克,生大黄3克(后下),生甘草4.5克。气虚加太子参12克;有明显肝脾肿大者加丹参12克,川芎6克。每日服一剂,疗程4~16周。

利胆合剂的组成为:茵陈、金钱草、广郁金、赤芍各12克,当归、生山楂各9克,虎杖6克,生大黄3克(后下)。每剂药浓缩成20ml,每次10ml,日服2次,疗程与汤剂相似。

治疗结果

汤剂组痊愈19例,好转4例;合剂组痊愈31例,好转4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讨论

婴儿肝炎综合征(包括新生儿肝炎),是指1岁内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乙型肝炎病毒是该综合征的重要病原之一。婴儿肝炎综合征属于中医"胎黄"或"胎疸"范畴,年龄大多数在3个月之内。发病原因是乳母受湿热而遗留于胎儿,其主要治则应是清热利湿法。利胆合剂对降酶、退黄的作用与汤剂比较并不逊色,且皮肤退黄速度优于汤剂,血胆红素下降后SGPT反跳亦少。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停药后病情未见反复,是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有效方剂之一。

 

益气补肾活血法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

出处: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1年1期14-15页

摘要:应用益气补肾活血法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下简称ITP)41例,并对部分病例进行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男27例,女14例。年龄5个月~11岁。临床表现皮肤粘膜有瘀点或瘀斑,鼻衄,便血,牙龈出血,皮下血肿。

中医辨证:血热伤阴型24例,气血两虚型17例。

方法

治疗方法:基本方为生地、当归、赤芍、茜草各9克,补骨脂、炙黄芪、菟丝子各12克,鸡血藤30克,大枣15克,生大黄6~9克(后下)。病情重加水牛角30克,三七粉2克(冲服);鼻衄加白茅根30克;阴虚内热加玄参、炙鳖甲、炙龟版各9克;神疲乏力,舌质淡加党参、仙灵脾各9克。水煎,每日1剂,于病治愈后再巩固1个月。疗程1.3~22个月。

检测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使用PPP自动平衡血小板聚集仪。

结果

临床疗效:治愈24例,恢复6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治愈及恢复共30例,占73.2%,总有效率97.6%。中医辨证分型与疗效的关系表明:血热伤阴型(24例)及气血两虚型(17例)的治愈及恢复病例分别为16例(66.7%)及14例(83.2%),血热伤阴型尚有1例无效,似气血两虚型疗效较好。

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

讨论 血小板数量正常如聚集功能不正常反映其质低下仍需继续中药治疗。ITP的中医辨证以血热、阴虚及气血两虚多见。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气为血帅"及"凡治血者,必先以祛瘀为要"的理论,我们制定了以益气补肾活血为主的基本方。结果表明以益气补肾活血法为主根据不同辨证类型予以加减,对ITP急性及慢性型均可得到较好疗效,对应用激素后减量或停用的病例,加中药治疗可巩固疗效,避免反复,治愈病例停药后随访疗效也巩固。

 

小儿胃窦炎的中医中药治疗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2年8期8-9页

摘要:一般资料

男11例,女9例。年龄最小2岁半,最大11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5年。

胃肠钡餐与血清胃泌素检查

1.胃肠钡餐确诊为胃窦炎,其中伴胃粘膜脱垂1例,疑似幽门管溃疡1例。

2.血清胃泌素:20例中17例经血清胃泌素(放免法)测定,其值为12.1~206.4Pg/ml(正常值64±23Pg/ml)。

治疗方法

一、辨证分型

1.气滞型(9例);2.湿热型(9例);3.虚寒型(2例)。

二、治疗方药

基本方:炒白芍、延胡索各12克,制香附、枳壳、淮山药、白术各9克。气滞型加广木香乌药;湿热型加蒲公英、川黄连、连翘;虚寒型加黄芪、党参。兼证治疗:胃阴不足加黄精、乌梅;血瘀加丹参、桃仁;积食加生麦芽、谷芽、神曲;泛酸加煅瓦楞、乌贼骨;嗳气、呕吐加青皮、姜半夏、姜竹茹。一个月为一疗程,观察1-2个疗程。临床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

讨论

一、本组65%有慢性腹痛,尤以中上腹疼痛为主,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二、近年来发现胃窦炎与幽门螺旋菌感染有关,同时指出它的发生与成人B型非自身免疫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关。

三、小儿胃窦炎中医中药短期内能促使胃窦粘膜炎症的吸收和愈合。小儿胃窦炎以实证居多,气滞,湿热型为主,故基本方采用理气祛湿,并随证加减。

四、20例中17例经血清胃泌素测定,大部分在正常范围。

五、小儿胃窦炎多见学龄期儿童,多有饮食不节,偏爱零食,过食冷饮史。

 

大黄片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出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年7期432-433页

摘要:试用大黄片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简称婴肝)取得较好疗效,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其疗效并初步探讨了药物作用机理。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随机分成2组,大黄组19例,利胆合剂组20例。男34例,女5例。年龄40~100天。病程1~90天。

2 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中医辨证:湿热型36例,寒湿型3例。于治疗期间用咖啡因比色 法取外周微量血测总胆红素,每周1次,直至恢复正常。

治疗方法 大黄每片为0.25g(上海中药一厂出品,相当于生药1g)。每次服0.5~1片,1日3次利胆合剂由茵陈、生大黄、山栀子、赤芍、黄芩、柴胡、茯苓组成,每剂20ml,每次服10ml,1日2次,疗程4周,用1~2个疗程。

结果

两组黄疸消退时间(指皮肤、巩膜黄疸消退及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大黄组4.32±1.85周(X±S,下同),利胆合剂组为4.35±1.73周(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临床疗效 利胆合剂组痊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大黄组痊愈14例,好转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4.2%,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材料 实验动物选用200~300gSD雄性大鼠42只。α-萘异硫氰酸酯溶于麻油中配成7.5%溶液。大黄片深呈生理盐水配成25%悬液。

方法

大黄对血清胆红素(SB)及SGPT的影响。

大黄对胆汁流量的影响。

结果 大黄组及对照组服ANIT后胆红素及SGPT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上升,但大黄组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明显减低。

大黄组有明显的利胆作用。

讨论

我们进行了大黄片防治ANIT实验性黄疸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黄片对ANIT引起的胆红素及SGPT升高有抑制作用,服大黄片后胆汁流量明显增加,推测该反应可能是大黄片降低胆红素机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测定27例血甘胆酸用以判断肝功能价值优于常规SGPT测定,是一种敏感的肝功能指标。

 

中药退热微型灌肠剂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4年10期28-30页

摘要:根据多年的临证体会和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精选柴胡、细辛等制成中药退热微型灌肠剂(简称灌剂)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病例选择 选取体温≥38.5℃(肛温,以下同),病程在3天之内,未经治疗或因西药治疗无效的感冒患儿195例,按2:1随机分为灌剂组130例,西药组65例。

病例概况 灌剂组130例,男74例,女56例。中医辨证:风热型96例,风寒型34例,其中兼痰湿者23例,兼食滞者8例;西医分型:轻型66例,重型64例。西药组,男38例,女27例。中医辨证:风寒型16例,风热型49例,其中兼痰湿者15例,兼食滞者6例;西医分型:轻型31例,重型34例。

治疗与观察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观察法。灌剂组:以灌剂(上海中药三厂提供,5ml/支,含生药5g)治疗

结果

总疗效:灌剂组痊愈71例,显效25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8.46%。西药组痊愈17例,显6列,有效16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中西医诊断分型对风热型及轻、重两型感冒,灌剂组疗效优于西药组,对风寒型感冒两组疗效相近;婴幼儿组和学龄前儿童组总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wbc≥10×109/L及

讨论

中药灌肠剂是时毓民教授的验方,由柴胡、黄芩、细辛组成。三药相配,共奏清、解、散热之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病毒感染所致,该灌剂对病毒性和细菌性上感均有效。该灌剂无急性和长期毒性作用。中药退热灌剂从直肠给药,药液经吸收后绕过肝脏进入大循环,提高了血药浓度,不经过胃和小肠,避免了消化液和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提高了药效和生物利用度。

 

小儿面部青筋与脾肺虚证关系的初探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1995年7期289-290页

摘要:面部望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对86例有面部青筋的小儿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并对其中44例进行了某些免疫指标的检测。

对象与方法

对86例有面部青筋小儿进行调查,其中5例偶有患病外,不包括在本文分析内。余81例,占总数的94.2%。男40例,女41例;年龄从3个月~12岁。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有用单相免疫扩散法,血T细胞亚群应用间接免疫萤光法。

结果

临床分析

青筋分布以鼻根部为最多,其他部位青筋:双颞部,上下眼睑,额部。青筋形状,在鼻根部呈横形,直形,分支状,均以呼吸道疾病占多数。青筋色泽:淡青色,深青色,紫红色。中医虚证辨证:气虚,肺气虚,脾气虚,阴虚,阴虚肺脾虚证占97.1%。以鼻根部多见;肺气虚占57.1%;脾气虚占72.8%。

免疫学检测

测定44例面部青筋小儿血清球蛋白青筋组小儿各组T细胞均明显低于正常小儿。

讨论

小儿面部山根脉纹形色,以脾肺疾病较多见。发现有94.2%面部青筋的小儿体质较差,临床辨证以肺脾虚者占97.1%。横形多见于脾胃病,而直形多属肺经病。山根青筋显露往往不是单独出现,常与面部其他青筋并见。鼻根部青筋多有肺脾气虚,鼻根部联合双颞部青筋多有肺气虚,而鼻根部或颞部多脾气虚,其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观察。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低下,此项研究丰富了中医儿科望诊的内涵。

 

健脾清热理气治疗小儿胃窦炎60例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1995年8期

摘要:认为脾气虚是小儿胃窦炎发生的根本原因,采用健脾清热理气治疗小儿胃窦炎60例,取效较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经X线钡餐检查确诊为胃窦炎,男36例,女24例。

1.2 临床症状 中上腹不适感,疼痛外,伴有面色萎黄、纳呆、恶心、吐酸或嗳气。

1.3 辨证分型 脾气虚型,湿热型6例,脾气虚兼湿热型50例。

2 治疗方法

基本方药用:太子参、茯苓各12g,蒲公英12g,炙延胡索9g,青皮陈皮、广木香各4.5g,制香附、枳壳、淮山药、生薏苡仁各9g。如纳呆加炙鸡内金4.5g,炒谷芽、麦芽各9g;气虚明显加炙黄芪9g;湿热重加黄连3g。1个月为1疗程,一般用2~3疗程。

3 治疗结果

临床痊愈58例,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6%。

4 讨论

本病的特点是以腹痛为主要症状,伴有面色萎黄、纳呆、恶心、嗳气或食后胃脘作胀,舌质多偏红苔腻,多属脾虚兼湿热。认为小儿胃窦炎属中医胃痛范畴用疏肝理气法为主,有湿热者少用补剂。故治拟健脾清热理气为主。诸药合用,健脾清热,理气止痛,故收到良好疗效。

 

精制大黄片联合芬氟拉明治疗小儿肥胖症临床观察

出处:山东中医杂志 1995年8期363-364页

摘要:儿童肥胖症除进行饮食控制及加强锻炼外,应用精制大黄片及芬氟拉明联合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49例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2.5~13岁。分为3组,芬氟拉明组(简称西药组)19例,芬氟拉明加精制大黄组(中西药组)22例,精制大黄组(中药组)8例。

中医辨证分型:①湿热型;②气虚型;③阴虚型。

2 治疗方法

西药组应用芬氟拉明最初每次10mg,每日2次,饭前30min服,逐渐增加至10mg,每日3次;最大剂量至20mg,每日2次。疗程平均3.3月。中药组服精制大黄片(每片0.25g,含生药1g),7岁以下,每次1片,每日3次;7岁以上,每次2片,每日3次。中西药组相应用精制大黄片加芬氟拉明,方法同前。中药及中西药组疗程平均为2.75月。

3 结果

中西药组优于西药组,而中药组与西药组无明显差异。体重减少最多的为中西药组1例,达8.5kg。

4 讨论

肥胖小儿多数至成人也肥胖,其高血压、高血脂的比例较高,持续时间长久可转化为成人期的高血压、高血脂,以致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儿童肥胖症的治疗仍以适应控制饮食及加强锻炼为主。小儿控制饮食有一定困难,故应用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方法仍属必要。精制大黄片合芬氟拉明可认为是治疗儿童肥胖症较好的辅助疗法之一。

 

镇咳灵口服液治疗儿童咳嗽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出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年7期390-393页

摘要: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

17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儿,随机分为镇咳灵口服液组及小儿止咳化痰糖浆组。镇咳灵组男70例,女50例。

病情 轻度(+):镇咳灵组32例,对照组18组;中度(++):镇咳灵组80例,对照组31例;重度(+++):镇咳灵组8例,对照组1例。

中医辨证分型 热证:镇咳灵组114例,对照组48例;寒证:镇咳灵组6例,对照组2例。

方法

镇咳灵组服镇咳灵口服液,每10ml含麻黄0.6g、射干1.0g、桑叶1.5g、黄芩1.5g、杏仁 1g、江剪刀草5g、桔梗1g。每次服10ml,3岁以下减半,1日3次。对照组服小儿止咳化痰糖浆,每100ml含盐酸麻黄碱60mg,桑叶10g,桔梗10g,吐根流浸膏20g。每次服10ml,3岁以下减半,1日3次。

结果

镇咳灵组痊愈70例,显效2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7%,愈显率80.8%;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5例,有效19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56.0%,愈显率18.0%。

实验研究

镇咳 用小鼠氨水引咳法。

祛痰 用小鼠气管段排泄酚红法。

平喘 用豚鼠引喘实验。

抗炎 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实验。

讨论

实验证实镇咳灵可减少浓氨水诱发的小鼠咳嗽次数和咳嗽潜伏期,能促使小鼠气管排泄酚红加速,从而使痰液易排出。此外尚能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壳的肿胀,有一定抗炎作用。能使氯化乙酰胆碱及磷酸组铵诱发豚鼠哮喘的潜伏期延长,具有平喘作用。该药无任何毒副作用。

 

哮喘患儿山根青筋望诊的临床意义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8年10期22-24页

摘要:我们发现哮喘患儿较多存在山根青筋。为此,我们分析了61例有青筋的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营养状况、青筋形态以及T细胞亚群、血小板聚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的变化,并与26例无青筋患儿进行对照比较。

一、临床资料

青筋组(61例,占70%)与无青筋组(26例)分别为:男性42例、18例,女性19例、8例。

二、方法

1.中医辨证分型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及老年病研究委员会1986年修订的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2.营养状况评估根据Kaup营养指数分度评价。

3.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采用单相免疫扩散法。

4.统计处理相应选择F检验、t检验及卡方检验。

三、结果

1.中医辨证分型 两组均以肺虚及肺脾两虚型多见。

2.营养状况 两组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X2=7.81,P>0.05)。

3.山根青筋分析 61例有山根青筋哮喘患儿,青筋呈横形22例,直形19例,分枝状18例,斜形2例。青筋的颜色呈淡青28例,深青33例。在发病时青筋显露者35例。

4.免疫学检测结果 哮喘患儿均有一定程度T细胞免疫低下。

5.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

6.红细胞SOD检验结果 红细胞SOD测定,青筋组、无青筋组以及正常对照组人数分别为13、10、30。

四、小结

山根青筋与哮喘的关系密切。山根部青筋以横形多见,直形次之,两颞部青筋多为分枝状,青筋分布与疾病诊断的特异性价值似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小儿哮喘病有山根青筋者高达70%,提示山根青筋的进退与病变轻重有一定关系。在营养方面无显著差异。血小板聚集功能是"血瘀证"重要实验室指标之一。提示青筋组患儿存在瘀证的可能性,为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提供了依据。

 

哮喘患儿山根青筋望诊的临床意义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8年10期22-24页

摘要:我们发现哮喘患儿较多存在山根青筋。为此,我们分析了61例有青筋的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营养状况、青筋形态以及T细胞亚群、血小板聚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的变化,并与26例无青筋患儿进行对照比较。

一、临床资料

青筋组(61例,占70%)与无青筋组(26例)分别为:男性42例、18例,女性19例、8例。

二、方法

1.中医辨证分型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及老年病研究委员会1986年修订的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2.营养状况评估根据Kaup营养指数分度评价。

3.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采用单相免疫扩散法。

4.统计处理相应选择F检验、t检验及卡方检验。

三、结果

1.中医辨证分型 两组均以肺虚及肺脾两虚型多见。

2.营养状况 两组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X2=7.81,P>0.05)。

3.山根青筋分析 61例有山根青筋哮喘患儿,青筋呈横形22例,直形19例,分枝状18例,斜形2例。青筋的颜色呈淡青28例,深青33例。在发病时青筋显露者35例。

4.免疫学检测结果 哮喘患儿均有一定程度T细胞免疫低下。

5.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

6.红细胞SOD检验结果 红细胞SOD测定,青筋组、无青筋组以及正常对照组人数分别为13、10、30。

四、小结

山根青筋与哮喘的关系密切。山根部青筋以横形多见,直形次之,两颞部青筋多为分枝状,青筋分布与疾病诊断的特异性价值似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小儿哮喘病有山根青筋者高达70%,提示山根青筋的进退与病变轻重有一定关系。在营养方面无显著差异。血小板聚集功能是"血瘀证"重要实验室指标之一。提示青筋组患儿存在瘀证的可能性,为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提供了依据。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