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医-->当代名医-->石仰山-->论文-->石氏理伤手法谈屑

石氏理伤手法谈屑

大字体 | 正常字体 | 简体 | 正體
分享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7年 第1期 8页

摘要:一、石氏手法要点

石氏说:“手法是医者用双手诊断和治疗损伤的一种方法。”手法首先是用于诊断的,比摸患处以了解伤情。

诊断后即要以“稳而又劲、柔而灵活”的手法施以治疗。石氏“一般常以十二字为用,即:“拔、伸、捺、正、拽、搦、端、提、按、揉、摇、抖(亦作“转”)”。拔、伸、捺、正主要用于正骨。拽,搦、端、提则主要用于上骱。按、揉、摇、抖多用于理筋。

石氏就这些手法还指出过两点:一是“这十二法在应用上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无论正骨、理筋、上骱,随着需要,可以互相换用”。二是理筋手法不独用于伤筋,“接骨前后须注意理筋,使之活动顺和”,“骨折接续后期,亦应以理筋为辅助手法”。这一点,石氏在临证时极为重视。

石氏还认为:“用手绑扎固定的方法,似亦可附列于手法之内”。这主要是说明其重要性决不亚于正骨复位。

二、正骨手法举例

清·胡廷光说,上骱要“法使骤然人不觉,患如知也骨已拢”。石氏正骨以拔、伸、捺、正为总则。拔伸不是一味依靠猛力,而是刚柔相济,在要点使巧力以恰到好处,使发力达到最大的效能,然后,依骨折移位加以捺正。继之,顺络理筋,绑扎固定。

三、上骱手法举要

石氏上骱极注意患肢的体位,认为只有特定的体位才能使脱出的骱位整复。其次,在不同的脱位整复中把握住重点手法。再次,石氏在骱位得复后必按揉摇转以理顺筋络,在复诊时也必施以适当的按揉摇转,以使早日康复。我们体会,脱位实质上是严重的伤筋,复位只是治疗的开始,尚须使损伤的筋络恢复其原,适度的手法能舒筋疏通气血,并减少关节周围的粘连,只有这样,才能使之尽快得痊。

四、关于伤筋与理筋手法

石氏把它分为三类,包括手法在内的治疗各有不同。一称为不显著的伤筋,治疗以药物为主,手法按摩仅为辅佐,亦或辅以针灸。二是不甚显著的伤筋,治疗以理正筋位的手法,并辅以药物。三是外形有显著改变的伤筋,由较明显的外伤如支撑等造成,筋络离位而突出,“部位多见于膝前或肘后”,该部“有粗筋隆起屈伸不利”,治疗必须先用按捺屈伸的手法将隆起的粗筋纳入筋位,使隆起平复即能恢复屈伸活动,每辅以药物。石氏认为,第三类伤筋施以手法是绝对必要的,手法之前“必须注意这与骨折是绝对不同的”,要注意鉴别。

 

注意:本文来自互联网,并由中医村中医网负责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